蜀相課堂實錄3 人教課標版優秀版教案_第1頁
蜀相課堂實錄3 人教課標版優秀版教案_第2頁
蜀相課堂實錄3 人教課標版優秀版教案_第3頁
蜀相課堂實錄3 人教課標版優秀版教案_第4頁
蜀相課堂實錄3 人教課標版優秀版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蜀相課堂實錄深圳市南頭中學特級教師 茹清平師:上課生:起立。老師好!師:同學們好!師:今天我們學習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第一單元中杜甫的一首名詩蜀相。這一單元的教學要求是: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王國維先生說:“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則古人之詩,雖有不能解者,寡矣。”所謂“逆”,即為迎受、接納,考證、探究,追溯、反求。今天我們就來嘗試用“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的方法鑒賞蜀相。鑒賞分五步進行。(投影)、參讀資料,了解詩人。、初讀感知,覓得詩心。、涵詠字句,品出詩味。、參照比較,探求詩風。、摘抄品評,滋養詩情。(課外)第一環節:參讀資料,了解詩人師:讀懂一首詩,應該了解其人,了解詩歌的寫作背景。請

2、同學們先回答這樣一個問題:如果讓你用“一個()的杜甫”介紹作者,你會在括號里填什么詞或詞組?為什么填這個詞或詞組?生一:我填的是“一個可憐的杜甫”。因為他才華橫溢,卻沒有得到重用,英雄無用武之地。生二:我填的是“一個有才氣的杜甫”。應為他寫了許多有名的詩作,被人們稱為“詩圣”。生三:我填的是“一個歷經磨難的杜甫”。杜甫生活在唐朝晚期師:是唐朝晚期嗎?生:是由盛轉衰。生三: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時期,經歷了安史之亂,親歷戰爭,了解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苦難,自己也在戰爭中東奔西走。生四:我填的是“一個憂國憂民的杜甫”。我記得他有這樣的詩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寫過三吏三別等反映

3、殘酷兵役給人帶來痛苦的詩文。生五:我填的是“一個愛國的杜甫”。杜甫許多詩篇表現了他對祖國和人民的無比熱愛, 字里行間滲透著愛國的熱誠, 如春望,描寫了淪陷后的長安城池殘破、雜草叢生的荒涼景象, 以及因戰亂不休、家人音訊隔絕而引起的愁苦心情, 深刻地抒寫了亡國的哀痛。此外,登高等詩篇, 也充滿著悲壯的愛國激情。生六:我填的是“一個不得志的杜甫”。他渴望報效國家,可統治者并沒有給他機會。師:都填的不錯,并且言之有據,看來,同學們對杜甫還是比較了解的。請同學們看注釋,這首詩寫于哪一年?生:公元年。師:哪位同學能簡單介紹這一年前后杜甫的情況?生一:我好像記得他剛到成都,到成都躲避戰亂來了。生二:當時好

4、像安史之亂結束了。師:安史之亂哪一年結束的?生二:記不清楚了。師:安史之亂師年爆發,年結束的,當時安史之亂還沒有平息。看來大家對這首詩的寫作背景還不算特別了解,老師為大家介紹一下。此詩作于唐肅宗上元元年()。杜甫避亂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亂仍未平息,唐王朝仍處于風雨飄搖之中;唐肅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這樣真正憂國憂民的文人。杜甫經歷了一系列仕途打擊,其“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理想徹底落空。當時詩人流落蜀地,寄人籬下,困厄窮途,家事、國事均憂心忡忡,苦悶彷徨。第二環節:誦讀感知,覓得詩心。師: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習古代詩文,尤其要重視誦讀。下面我們把這首詩齊讀一遍,希望大家讀準

5、字音,讀準節奏。生:(齊讀,下面的齊讀所讀內容與此相同。)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師:讀的很整齊,節奏把握得不錯,可惜有兩個字有同學沒讀準。是“柏()森森”還是“柏(ó)森森”?生齊:柏()森森。師:對。是“空好()音”還是“空好(à)音”?生:(多數)空好()音。(少數)空好(à)音。師:(問認為讀“”的學生)為什么這樣讀?生一:讀,“好音”與上句“春色”詞性應該相同,因為這聯要對仗;而讀à,“好音”與上句不對仗。師:分析得非常好,應該讀。

6、下面我們把這首詩再齊讀一遍。生:(齊讀)。師:這次大家字音、節奏都處理得較好,但讀得太快了。大家說說這首詩的感情基調是怎樣的?生一:是悲涼的。生二:應該比較傷感。師:那應該用快速的語調讀嗎?生一:要讀得稍慢,讀得深沉,讀出點感傷。師:我們用傷感、哀嘆的語調讀一讀。生:(齊讀)。師:我還想請我們班朗讀水平最高的同學來讀一讀。同學們推薦一位。(同學們推薦)生:(被推薦的同學讀課文,聲情并茂,贏得掌聲如潮。)師:讀得非常有水平。你應該大體理解了杜甫的心情。師:詩言志。我們讀詩,要學會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果要你將全詩表達的情感濃縮到一個字上,你會想到詩中哪個字?生一:我會想到詩中的“尋”字。師:為什

7、么?生一:因為作者表達的是對諸葛亮的景仰之情,“尋”能表達這種感情。生二:我也認為是“尋”字。師:有多少人認為是“尋”字?請舉手。(約三分之一的學生。)師:沒舉手的同學想到的是哪一個字呢?生三:我覺得是“淚”字。因為全詩表達得是作者的惋惜之情,為諸葛亮出師未捷而惋惜,為不得志的英雄而惋惜。師:同意這種觀點的同學有多少?(近半數同學舉手。)師:看來同學們對作者要表達的情感還是有一個初步的感知。我認為,在這首詩中作者表達的正是這兩種情感:對諸葛亮的景仰之情以及對他和像他一樣的英雄壯志未酬、功業未就的惋惜之情。第三環節:涵詠字句,品出詩味。師:接到上課的邀請后,我讓同學們提出疑問,交給班長。昨天晚上

8、點分,班長把問題發給了我,我們感謝一下班長。(生掌聲。)同學們提出了個問題:詩的開頭兩句一問一答,有什么好處?對于三、四兩句,為什么同學們存在兩種不同理解?“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中的英雄指什么人?杜甫用“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兩句概括諸葛亮一生功績,是否準確?“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一聯中,哪兩個字與此詩的關系最為密切?此詩寫詩人在諸葛祠吊古,為什么題目用“蜀相”而不用“諸葛祠”?丞相祠堂何初尋?一個“尋”字好在哪里?“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中的“自”與“空”兩字好在哪里?根據大家的疑問,老師進行了整合,形成以下三個問題。(投影)()如果有人對原詩做一

9、些改動,你認為這樣改好不好?為什么?蜀相(改為“諸葛祠”)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改為“樹”)森森。映階碧草自(改為“盡”)春色,隔葉黃鸝空(改為“皆”)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頸聯上下句的關鍵詞的分別是什么 ?為什么用這些詞概括字諸葛亮的功績?()“英雄”具體指哪些人?為什么諸葛亮的結局“長使英雄淚滿襟”?師:下面請同學們圍繞這些問題進行討論,稍后我們進行交流。生:(前后左右相互討論,約分鐘。)師:下面我們請班長馮瑋組織大家討論。馮瑋:哪個同學談談標題改為“諸葛祠”好不好?生一:不好。我們認為本詩表達的感情是對諸葛亮的敬仰而不是諸葛祠。生

10、二:全詩著眼點在諸葛亮這個人不在諸葛祠這個地。如果用諸葛祠就偏了。師:同學們說得有道理,許多專家也是怎樣理解。不過老師有不同的意見,提出來供大家參考。以地或物的名稱作題而其意在人的詩篇也不是沒有,杜甫詠嘆諸葛亮的作品中,詠懷古跡(其五)和八陣圖就是,這樣命題好像也沒有偏離詩歌的主旨。我認為,這樣命題杜甫的切入點是諸葛亮的政治身份,杜甫當時身處亂世,渴望有圣君賢相來匡扶搖搖欲墜大唐江山的處境。再說,“做賢相”是杜甫的志向,可惜自己報國無門,功業未就,所以選此角度能抒發郁悶和隱痛。這個視角,詩末"出師未捷身先死"的惜痛表現得極為切膚:圣主良相,如果千載難逢的一對絕配,仍然沒有能

11、夠成就興興復漢室之大業,可知天道弄人,后世懷才不遇者之傷痛,又深了一層。馮瑋:誰接著發言?生二:我說說“自”和“空”字。我覺得這兩個字寫出了諸葛祠廟荒涼的景象,與作者心境相符。用“盡”“皆”不能表達這種意思。生三:我認為“碧草春色”“黃鸝好音”不算荒涼之境,應該是春意盎然的景象,這也可以表達作者的心情。因為景雖好,但作者無心欣賞。用“盡”“皆”傳達的是興奮的高興的心情。師:這是什么寫作手法?生三:是反襯。師:對,是反襯。以樂景襯哀情。在士大夫類的潛意識里,芳草本為賢者設,贊歌只為英雄唱,紅花綠葉,芳草美人,方相得益彰。眼前的武侯祠,盡管碧草依然映階,黃鸝還在啼囀,可詩人想到和這生機勃勃的一切相

12、襯的諸葛武侯類人物卻不復存在,因而心中涌起無限的感傷和凄涼!物故人非,對眼前景,思祠中人,再美的芳草也只是應和季節漠然映階,無所期盼;再是動聽的黃鸝的啼囀,也失去應有的和諧和愜意!所以,詩人才有“自”“空”二字的深沉感慨。這種寫法古詩中很多。如唐代詩人李華春行即興:“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鳴。”李清照:“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陸游的書憤:“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它們都能取得同樣的表達效果。師:“柏森森”改為“樹森森”好不好?生三:不好。“柏”這個意象在古代詩歌中象征著堅強、忠貞,正好可以烘托諸葛亮的形象,而“樹”就無法表達出這種效果。師:回答得不錯,能結合意

13、象特殊含義分析,有水平。馮瑋:頸聯上下句的關鍵詞的分別是什么 ?為什么用這些詞概括字諸葛亮的功績?生一:我認為上聯是“三顧”指劉備三顧茅廬,側面映襯。下聯是“開濟”。“開”指幫助劉備開國,濟指輔佐劉禪繼位。這表達出作者對他的敬仰。師:全詩主要是要表達敬仰之情嗎?落腳點是什么?生二:我認為是“天下計”和“老臣心”。“天下計”說明他的雄才大略。“老臣心”說明他忠心耿耿,無私報國。師:歷代文人有不少人贊美諸葛亮,比如河南南陽市的臥龍崗有一副對聯這樣評價諸葛亮:“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里,變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諸

14、葛亮可贊美的東西很多,作者為什么選取“天下計”和“老臣心”這兩點呢?生:說明杜甫特別欣賞他這兩點。師:為什么呢?生:(搖頭。)師:請同學們結合詩題和作者的生平理想思考。生:是要突出其“蜀相”的身份特點吧。師:不錯。作者正是為了表明他的確是個賢相。上聯突出他身為人臣能“盡智”。下聯突出他歷劉備父子二朝忠心不二,彰顯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品質。對一代名相無以倫比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他特別強調這一點老師揣摩可能有以下因素:其一,杜甫的志向是當一名臣相,杜甫有這樣的詩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意思是輔佐皇上,使之成為堪與歷史上的堯舜相比肩的有道明君,讓老百姓過上男耕女織、秩序良好、民風淳樸的

15、生活。可惜理想落空,他覺得諸葛亮做的正是他想做的。其二,當時安史之亂仍未平息,唐王朝仍處于風雨飄搖之中;唐肅宗信任宦官,猜忌能臣,缺乏盡忠,沒有能臣,讓杜甫擔憂。因此,他瞻仰諸葛祠,著力強調的正是諸葛亮的“賢相”風范。馮瑋:“英雄”具體指哪些人?為什么諸葛亮的結局“長使英雄淚滿襟”?生一:我認為指像諸葛亮一樣憂國憂民但壯志未酬的人。師:包括杜甫嗎?生一:包括。師:為什么諸葛亮的結局“長使英雄淚滿襟”?生一:因為許多人與諸葛亮經歷相似,也壯志未酬,他們甚至還不如諸葛亮,如杜甫,盡管想當賢相,卻不得重用,只有仰慕別人的份,因此必然會“淚滿襟”。師:分析得在理。唐詩鈔中就有這樣的批注:“公之為武侯恨

16、,正所以自恨也。”杜甫借古人抒發自己的懷抱,實際上也唱出了普天下壯志難酬者的心聲。比如四十多年后,中唐時革新派首領王叔文在“永貞革新”失敗時就曾吟誦這兩句詩抒懷;幾百年后,南宋抗金名將宗澤,因國事憂憤成疾,臨終時也是吟誦這兩句詩,三呼“渡河”而逝。這些都說明了杜甫這首詩的成功,顯示了杜詩的魅力。清人邵子湘評論這首詩的后四句說:“自始至終,一生功業心理,只用四語括盡,是如椽之筆。”師:討論環節到此為止,感謝馮瑋同學的配合。第四個環節:參照比較,探求詩風。師:詩人在長期的創作中,會形成自己與眾不同的特點,包括選材,包括意境等等。大家看下面三首詩,請大家判斷一下,哪一首是杜甫的作品?其他兩首的作者你

17、能猜出來嗎?(投影)()送韓侍御之廣德作者?昔日繡衣何足榮,今宵貰(ì) 酒與君傾。暫就東山賒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南征作者?春岸桃花水,云帆楓樹林。偷生長避地,適遠更沾襟。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見有知音。()辛夷塢作者?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師:(約分鐘后)哪位同學說說哪首是杜甫的?生一:我覺得是第二首。生二:我也覺得是第二首。師:你能談談推斷的理由嗎?生二:我是從“偷生”“沾襟”“百年歌自苦”等詞句及其整體意境推斷的。師:有多少同學同意這一觀點?(約四分之三的同學舉手。)看來絕大多數同學的推斷是正確的。那么其他兩首詩的作者呢?誰能推斷

18、?生一:第一首我感覺是王維的,第三首感覺是陶淵明的。生二:我覺得第一首是李白的,第三首是陶淵明的。師:為什么覺得第一首是李白的?生二:里面有“何足榮”“貰(ì) 酒”“賒月色”等字句,李白的詩歌也經常提到酒、月色,并且詩風比較浪漫?師:浪漫?生二:豪放。師:推斷得很正確,分析得也很精彩,好。為什么覺得第三首是陶淵明的?生二:感覺是田園詩,陶淵明是田園詩人。師:有不同意見嗎?生三:是李商隱的吧。師:同意嗎?生四:是田園詩,是陶淵明的。生五:是王維的。王維也是田園詩人。師:有同意這個觀點的嗎?生六:我覺得是王維的。王維的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感覺這一首也有這個特點。唐代也是有山水田園

19、詩派的。師:這個同學真不簡單,推斷正確,而且理由充分。老師補充一點,王維的詩中還有一種禪味。下面我們再來研究一下杜甫的這首南征,請同學們結合注釋和對作者的了解,任選一個角度比較一下這首詩與蜀相的異同。(投影)南征 杜甫春岸桃花水,云帆楓樹林。偷生長避地,適遠更沾襟。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見有知音。注釋:君恩:指經嚴武表薦,蒙授檢校工部員外郎一事。背景:此詩是大歷四年()春,杜甫由岳陽往長沙途中所作。這時距他去世只有一年。詩篇反映了詩人極度矛盾的思想感情。師:(學生思考分鐘左右后)誰能談談?生一:我覺得兩首詩都用了寫景抒情的表現手法。師:能說具體一點嗎?生一:蜀相中“映階碧草自春

20、色,隔葉黃鸝空好音”是樂景襯哀情,這首詩中“春岸桃花水,云帆楓樹林”也是。生二:蜀相表達了作者對諸葛亮的仰慕之情和對壯志難酬的英雄的嘆惋之情,而這首詩表達的是渴望報效國家可是疾病纏身的矛盾心情。生三:兩首詩都寫到了“淚”,蜀相中“淚滿襟”,這首詩“沾襟”。生四:我覺得風格相同,意境都很哀婉。師:這位同學能從風格的角度比較兩首詩,很好。知道杜甫詩風如何評價嗎?生一:沉郁頓挫。師:什么意思?(生或搖頭或沉默)“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壯大,深厚,表現國家安危,關心生民疾苦的主題。“頓挫”是感情表達的波浪起伏,反復低回,感情深沉闊大。第五個環節:摘抄品評,滋養詩情師:學生詩歌單元,我們還應養成摘抄、點評

21、的好習慣,這一環節主要在課外完成。具體的方法很多,可以寫隨筆,如:()樂景襯哀,倍增其哀談 “空” “自”的表達效果;()尋找“對接點”借古抒懷探微;()因“尋”生悲,悲由“尋”來“尋”之妙用管窺。還可以對你欣賞的詩句做點評。如“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可以這樣點評:老杜作詩,喜用一個“自”字,“自”字的妙處,正在溝通情與景的關系,詩人筆下之景,用“自”字聯系,烘托出詩人心境。還可以通過散文、詩歌等形式與詩人對話,進行跨時空的溝通與交流。下面是老師讀了蜀相之后寫的一首詩,請同學們讀一讀,體會老師是如何解讀杜甫的。(投影)傾聽杜甫茹清平杜甫,你是尋找寶藏的孩子攜著詩歌的巨臂在唐朝的風煙

22、里尋找、迷失記下了每一個黃昏、雨夜和徘徊的足音當我找不到哪間茅屋可以盛放你高潔的靈魂時我渴望,渴望能傾聽你的心聲我想聽你這位讀書破萬卷的名門之后何時走出書齋,裘馬輕狂何時登臨絕頂,睥睨眾山又是在何處與李白同醉,與高適和唱我想聽一個高潔的靈魂怎堪朝扣富門、暮隨馬塵老婦的告白,征人的陳述路邊的餓殍,朱門的歌舞又是如何攪亂你傷痕累累的心湖我想聽你如何寬慰新安吏抓來的壯丁如何慰藉新婚別夫的婦人烽火連三月如何傳遞可抵萬金的家書風雨飄搖中邁著怎樣的步履走進羌村我想聽何處的翠柳邊有兩個黃鸝何處的小舟上有獨立的危檣知時的好雨何時敲打游子的無眠放歌縱酒后的你可曾穿過巫峽回到洛陽我想聽西郊草堂的床頭屋漏是否修葺千萬間廣廈為何只庇天下寒士錦官城的蜀相為何讓英雄灑淚如雨安史之亂中你與妻兒有怎樣的分合離聚我還想聽貧窮何以成就偉大困窘怎樣堅守內心國家不幸為何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