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結構砌筑施工技術交底很詳細_第1頁
二次結構砌筑施工技術交底很詳細_第2頁
二次結構砌筑施工技術交底很詳細_第3頁
二次結構砌筑施工技術交底很詳細_第4頁
二次結構砌筑施工技術交底很詳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二次結構砌筑施工技術交底,很詳細 一、材料要求 1、600*200*200mm蒸壓加氣快、240*190*390mm陶?;炷?、蒸壓灰砂磚(240×115×53mm)、水泥(P.O32.5)、中砂、碎石。2、M5水泥砂漿:水泥P.O32.5;中砂:含泥量不大于5%,使用前過孔徑5mm的篩子。3、墻體拉結筋6,構造柱、過梁鋼筋12,14、16,箍筋6、8。砼板帶鋼筋8。4、植筋結構膠。 二、主要機具 大鏟、刨錛、瓦刀、托線板、線墜、卷尺、鐵水平尺、皮數桿、小水桶、灰槽、笤帚等。 三、作業條件 1、主體結構施工完畢,已通過四方驗收。2、彈出的軸線、墻線、門窗洞口線經復合無誤后辦

2、完預檢手續。3、皮數桿制作完畢,辦完預檢。4、蒸壓加氣快在砌筑前2d將砌塊澆水潤濕,灰砂磚在砌筑前1d將砌塊澆水潤濕,一般將水浸入磚內15mm為宜。5、砂漿采用M5水泥砂漿,其配比已由實驗室配出比例如下,水泥:砂1:5.66 或商品砂漿。6、大面積施工前先做樣板墻,經項目工程、技術、質檢及監理驗收合格后方可舉行大面積施工。 四.操作工藝 1、砌筑的工藝流程:設置構造柱、門套柱、過梁(圈梁)、砼板帶拉筋、拉結筋基層處理 澆水潤濕 基底找平 測量放線排磚撂底 立皮數桿 羅列砌塊拉線 墻底砌三皮灰砂磚加氣塊砌筑驗收 水、電協作舉行管線銜接。1.1砌筑前按照砌筑墻體尺寸加工制作構造柱、門套柱、過梁拉筋

3、、拉結筋;將樓面清理整潔,灑水潤濕。施工構造柱、門套柱、過梁拉筋、拉結筋時使用建造結構膠及固化劑舉行植筋:1.1.1植筋工藝流程:清理彈線探筋定位抉擇機具設備安裝鉆孔清理孔洞灌膠植筋固化。 1.1.2施工要點1.1.2.1混凝土結合面清理:將需要植筋的混凝土原結構表面清理整潔。1.1.2.2探筋:用鋼筋探測器決定原結構鋼筋的位置。1.1.2.3定位:對需要植筋的地方彈線定位,并標明所植鋼筋直徑、深度,按已定好的孔位舉行機械鉆孔。1.1.2.4鉆機鉆孔:植筋錨固長度按照結構膠的種類、鋼筋直徑的不同而不同,按照設計要求,不同規格鋼筋的植筋的錨固長度及孔徑如下表所示。鉆孔深度經施工隊自檢合格并經項目

4、技術、質檢驗收通過后報請甲方、監理舉行檢查。 1.1.2.5孔壁表面處理:對驗完的孔用刷子刷出灰塵并用高壓風機將孔內灰渣清理整潔,吹出灰塵。然后用丙酮清洗孔壁。1.1.2.6灌膠:用注射器從底部向上注膠。1.1.2.7植筋:將結構膠灌入孔內,注入深度一般為孔深的2/3,然后將鋼筋插入孔內,按一定方向旋轉鋼筋十幾圈插入,使鋼筋與結構膠、混凝土孔壁粘接密實。待結構膠徹低固化將舉行鋼筋單面焊接10d,清理整潔經項目技術、質檢驗收合格后報請甲方、監理舉行檢查,經甲方、監理認可后舉行下道工序施工。1.1.2.8固化:植入鋼筋后留有足夠的時光讓結構膠固化,待結構膠徹低固化后方可舉行下道工序施工。1.1.2

5、.9質量檢驗與實驗:結構膠:有出廠合格證、檢測報告,符合設計要求,適宜現場溫度和濕度。 1.2按照最下皮磚標高拉通線檢查,如水平磚縫厚度超過20mm用C15細石砼找平,不得用水泥砂漿找平。1.3按照墻面尺寸,排磚撂底,要求組砌合理,便于操作。1.4皮數桿制作:用30*40mm木料制作,皮數桿上要注明磚高、縫高、門窗洞口、預埋塊、拉結筋、過梁的尺寸、標高。皮數桿間距不大于15m,轉角處及交接處均應設立。皮數桿要垂直、結實、標高全都。2、砌筑要求2.1加氣塊砌塊施工時,樓面和屋面堆載不得超過樓板的允許荷載:3.5KN/m²,上人屋面為2.0 KN/m²,非上人屋面為0.5KN/

6、m²。施工層進料口后澆帶樓板處,實行加碗扣架暫時回頂支撐結實。2.2砌筑用“反砌法”砌筑,從轉角或定位處開頭向一側舉行。上下皮砌塊要求搭接長度不小于150mm,上下皮豎縫互相錯開1/3砌塊長。砌塊底面朝上反砌于墻上。2.3后砌墻與砼墻在同一平面時,砌墻讓出20mm抹灰面。2.4砌塊水平灰縫和豎向灰縫厚度最小為8mm,最大不超過12mm。2.5填充墻先砌至圈梁處,待拉梁砼澆筑完成后至少間隔7d,再將其上部補砌擠緊。填充墻頂部用灰砂磚斜砌(與豎向成60度角實并與頂板或梁頂緊),見后附圖。2.6 砌筑前,將構造柱甩筋扶正,除銹清理整潔。用建造結構膠加固化劑固定拉結筋,拉筋間距為距墻柱下端(

7、樓板)第一塊砌塊上處開頭設置,拉結筋間距500mm。拉結鋼筋沿墻長通長設置。2.7構造柱、門套柱、拉梁、過梁主筋庇護層均為25mm。砌筑中級圓筋做180度彎鉤,平直段長度為5d。2.8墻體每層最底下三皮磚采用灰砂磚,三皮以上使用加氣塊砌塊,斜砌頂磚采用灰砂磚。 2.9水平灰縫和豎向灰縫厚度控制在10mm12mm之間,要求水平灰縫砂漿飽滿度不小于80%,豎向灰縫砂漿飽滿度不小于80%,灰縫橫平豎直,不得消失瞎縫,透亮縫。2.10為保證墻面立縫垂直,不游丁走縫,當砌筑一步架高時每隔2m水平間距在立棱位置彈兩道垂直線,在操作中仔細檢查,發覺偏差隨時訂正,嚴禁事后砸墻。2.11砌塊墻中不夠整磚部分,用

8、無齒鋸制作非整磚,不得用砍鑿的方法將磚打斷。2.12開槽務必順直,不得歪斜。如下圖所示: 2.13墻體轉角處和縱橫墻交接處同時砌筑不得留斜岔。天天砌筑高度不得大于1.8m。2.14在砌筑砂漿終凝前后的時光,將灰縫刮平(勾縫)。2.15 砂漿拌制:2.15.1采用分量比,計量精度:水泥±2%,砂±5%。2.15.2采用機械拌料,投料挨次:砂 水泥 水,攪拌時光不小于1.5分鐘。2.15.3砂漿隨陪同用,拌好的砂漿要在3小時內用盡,嚴禁使用攪拌完時光過長及隔夜砂漿。 五、砌筑主要構造和施工方法 1、在墻體轉角、T字墻及墻長大于4m的墻中部留設構造柱,屋頂面女兒墻構造柱間距為3.6m。2、構造柱的尺寸為150*250mm(150mm厚墻體)和250×250mm(250mm厚墻體),并砌成馬牙槎的形式,馬牙槎一進一退。從每層樓面開頭,馬牙槎先退后進。構造柱配筋412,箍筋6150。主筋在結構板面上起與甩筋搭接綁扎(搭接長度570mm),頂部與頂板之間使用建造結構膠及固化劑與上部頂板、梁固定。構造柱主筋采用植筋的方法固定,主筋搭接長度:12搭接570mm如下圖:(主筋庇護層25mm)。 3、砌筑前,首先使用結構膠把拉結鋼筋固定在框架柱或剪力墻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