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語文綜合練習卷_第1頁
初三語文綜合練習卷_第2頁
初三語文綜合練習卷_第3頁
初三語文綜合練習卷_第4頁
初三語文綜合練習卷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學習必備歡迎下載暑假語文綜合練習卷(一)知識的積累與運用(24分) 1.加點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3分)間或(ji a)n 休憩(q ) 惻隱(cR 惘然(w/a ng胚胎(p e)i 悶熱(mie n) 貯蓄(zh。 汲取(j )iA.闊綽(chu q)B.蔭庇(y i)n C煞白(shD.悲愴(cang佇立(ch ° 褻瀆(xi R 玷污(di a> 鋰亮(zh e ng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3分)A.這位姑娘天生就眼睛深凹,鼻梁挺直,頭發卷曲,身材苗條,好似芝蘭玉樹,在黃皮膚 黑眼睛的國度里,很容易被人認出。B.為化解部分旅客的不滿情緒,他們設立了

2、 旅客投訴中心”,此舉說明他們不光有良好的 服務意識,還有聞過則喜 的雅量。 C. 一名慣偷在車站行竊后正要逃跑,兩位守候多時的反扒隊員突然攔住他的去路,二人上 . 下其手地將他撼倒,結果人贓俱獲。 D.舊的夢想總是被新的夢想代替,很少有人能從一而終 地記住自己做過的華麗縹緲的夢, 因為現實需要人們不斷調整夢想。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A.青藏鐵路縱貫青海、西藏兩省區,跨越青藏高原,是連接西藏與內地的一條具有重要戰 略意義的鐵路干線。B.這家老字號食品廠規模不大,但從選料到加工制作都非常講究,生產的食品一直都是新 老顧客倍受信賴的。C.天安門廣場等七個紅色旅游景點是否收門票的問

3、題,國家旅游局新聞發言人已在記者招待會上予以否認。D.中央財政將逐年擴大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地方財政也將設立助學專項資金。4 .請在保留主要信息的基礎上,將下面一則手機短信壓縮到15字以內。(4分)我正在車上,環境嘈雜,通話不方便。 9點到達目的地。等我到了目的地,會給你打電5 .請研讀下面材料,寫出你的發現。(6分)哈佛每年都拒收不少“高考狀元”,如1996年把165個SAT滿分的“狀元”拒之門外美國的高中生能否獲得畢業證書,除了學分、成績等要求外,還要求無償地為社會服務 數十個小時。這只是最基本的“畢業”要求。至于申請大學時,六七十個小時的“學雷鋒” 還遠遠不夠

4、。有些高中生的學業并不突出,就因為“學雷鋒”非常突出,而被大學錄取了。 比如,有的學生每年的暑假都到非洲或南美洲一些不發達國家去幫窮人蓋房子,經年不渝, 終于感動“上帝”。普林斯頓大學曾錄取一個推售了大量的童子軍餅干的學生。這個孩子異想天開地闖到某 大公司,點名要見CEO。見到CEO,孩子拿出幾盒餅干,開始向不茍言笑的 CEO兜售。從 餅干怎么美味,講到賣餅干的錢將怎樣幫助貧困孩子,再講到如果該公司做了這件善事將在 社區造成的影響孩子的膽略和智慧終于打動了 CEOoCEO大筆一揮訂購了童子軍的餅干, 數量大得讓孩子目瞪口呆。孩子的膽略和智慧還打動了普林斯頓,被普林斯頓大學錄取。你的發現:6.請

5、用“銀河”、“樹影”、“蛙聲”等詞語寫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要求想象合理,語言連貫, 不少于40個字。(5分)40字二、文言文閱讀(17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題。柳敬亭者,揚之泰州人,本姓曹。年十五,獷悍無賴 ,犯法當死,變姓柳,之吁哈市中 為人說書,已能傾動其市人。久之,過江,云間有儒生莫后光 見之,曰:“此子機變,可 使以其技鳴。”于是謂之曰:“說書雖小技,然必句性情,習方俗,如優孟搖頭而歌,而后 可以得志。”敬亭退而凝神定氣,簡練揣摩,期月而詣莫生。生曰:“子之說,能使人歡哈喝噱矣。”又期月,生:“子之說,能使人慷慨涕泣矣。”又期月,生喟然曰:“子言未發而哀樂 具和乎其前,使人之

6、性情不能自主,蓋進乎技矣。”由是之揚,之杭,之金陵,名達于縉紳 間華堂旅會,閑亭獨坐,爭延之使奏其技,無不當于心稱善也。(節選自柳敬亭傳,有刪 節)【注】無賴:刁鉆,不講道理。傾動:使人傾倒動容。莫后光:人名。下文的“優孟” 也是人名。機變:機敏靈活。鳴:揚聲名。句:同“勾”,勾畫。歡哈(ha)i:歡快。 喝(wa)噱(ju恥大笑。縉紳:指官紳階層。旅會:大聚會。7.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4分)(1)之吁哈市中為人說書()(2)可使以其技鳴()(3)句性情,習方俗()(4)期月而詣莫生() 8 .用“/”標出下面句子的兩處朗讀停頓。(3分)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9 .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7、(6分)(1)由是之揚,之杭,之金陵,名達于縉紳問。(2)爭延之使奏其技,無不當于心稱善也10 .讀完上面的選文后,說說柳敬亭最終技藝精熟、被人“稱善”的原因。(4分)三、名篇名句默寫(8分)11 .本題每小題考生均需作答。(5分)(1)沉舟側畔千帆過,。(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2)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 。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0 (酈道元三峽)(3) ,風煙望五津。(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何當共剪西窗燭,。(李商隱的夜雨寄北)12 .本題共有甲、乙兩組題,請考生選擇一組題作答。(3分)甲:(1) ,小橋流水人家,,夕陽西下,斷腸 人在天涯。(馬致遠天凈沙秋

8、思)(2) ,池魚思故淵。(陶淵明歸園田居)乙:(1)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 。(王灣 次北固山下)(2)文章合為時而著,。(白居易與元九書)四、詩歌鑒賞(10分)13 .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宋辛棄疾繞床饑鼠,蝙蝠翻燈舞。屋上松風吹急雨,破紙窗間自語。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發蒼顏。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里江山【注】博山:今江西廣豐縣西南。王氏庵:姓王人家的破舊小草庵(茅屋)。歸來:指作者淳熙八年冬彈劾落職歸隱。(1)結合詩歌內容,簡要賞析“屋上松風吹急雨,破紙窗問自語”這兩句的妙處。(6分)答:(2)結合全詞內容,說說作者在詞中流露了怎樣的情感。(4分)答:五、

9、現代文閱讀:文學類文本(23分)閱讀下面的文本,完成1417題。風雨中憶蕭紅丁玲一塊骯臟的云成天蓋在頭上,微微地下著一點看不見的細雨,打濕了地面,那輕柔的 柳絮和蒲公英都飄舞不起而沾在泥土上了。本來就沒有什么地方可去,一下雨便更覺得悶在 窯洞里的日子太長。就在這樣的風雨中,我想起了天涯的故人,那些死去的或是正受著難的。前天我想起 了雪峰,昨天我又苦苦地想起秋白,今天我想起了剛逝世不久的蕭紅。蕭紅和我認識的時候,是在一九三八年春初。初次見她,她的蒼白的臉,緊緊閉著的 嘴唇,敏捷的動作和神經質的笑聲,使我覺得很特別,而喚起許多回憶,但她的說話是很自 然而真率的。我很奇怪作為一個作家的她,為什么會那

10、樣少于世故,大概女人都容易保有純 潔和幻想吧。我們相處了一個春天,彼此都很親切,并不感覺到有什幺孤僻的性格。我們盡情地在 一塊兒唱歌,每夜談到很晚才睡覺。當然我們在思想上、感情上、性格上不是沒有差異。然 而彼此都能理解,并不會因為不同毒見或不同嗜好而爭吵,而揶揄。我們痛飲過,我們也曾 在風雨之夕互相傾訴。然而現在想來,我們談得是多么地少啊!我們似乎從沒有談到過自己,尤其是我。然而我卻以為她從沒有一句話是失去了自己的,因為我們實在都太真實,太愛在 朋友的面前赤裸自己的精神。但我仍會覺得我們是談得太少的,因為,像這樣無妨嫌、無拘 束、不須警惕著談話的人是太少了啊!抗戰開始后,勞累奔波使她迷茫,不知

11、在何處安頓自己的生活。延安雖不夠作為一個 寫作的百年長計之處,然在抗戰中,可以使一個人少顧慮于日常瑣碎,或者會使她能更健康 些。但蕭紅卻南去了。我們分手后,就沒有通過一封信。端木曾來過幾次信,在最后的一封信上告訴我,蕭 紅因病始由皇后醫院遷出。不知為什么我就有一種預感,覺得有種可怕的東西會來似的。有 一次我同白朗說:“蕭紅決不會長壽的。”當我說這話的時候,我是曾把眼睛掃遍了中國我 所認識的或知道的女性朋友,而感到一種無言的寂寞。能夠耐苦的,不依賴于別的力量,有 才智,有氣節而從事于寫作的女友,是如此寥寥啊 !不幸的是我的杞憂竟成了現實,當我昂頭望著天的那邊,或低頭細數腳底的泥沙,我 都不能壓制

12、我喪去一個真實的同伴的嘆息。生在現在的世界上,死對于自己也是莫大的損失。因為這世界上有的是戮尸的遺法, 從此你的話語和文學將更被歪曲,被侮辱:聽說連未死的胡風都有人證明他是漢奸,那么對 于已死的人,當然更不必賄買這種無恥的人證了。魯迅先生的“阿Q”曾被那批御用文人歪曲地詮釋。那么生死場的命運也就難免于這種災難。只要我活著,朋友的噩耗一定將陸續地壓住我沉悶的呼吸。 尤其是在這風雨的日子里, 我會更感到我的重荷,但我一定可以支持下去的。我特壓榨我生命所有的余剩,為著你們的 安慰和光榮。哪怕就僅僅為著你們也好,是為你們是受苦難的勞動者,你們的理想就是真理。風雨已停,朦朦的月亮浮在西邊的山頭上,明天將

13、有一個暗天。我為著明天的勝利而 微笑,為著永生而休息。我吹熄了燈,平靜地躺到床上。一九四二年四月二十五日(文章有刪減)14 .文章第一段中有關“風雨”的描寫有何作用? (5分)15 .結合文章內容,簡要分析蕭紅的性格特點。(6分)16 .賞析文中兩處畫線的句子。(6分)(1)當我昂頭望著大的那邊,或低頭細數腳底的泥沙,我都不能壓制我喪去一個真實的同伴 的嘆息。(3分)(2)風雨已停,朦朦的月亮浮在西邊的山頭上,明天將有一個晴天。(3分)17 .結合文章對蕭紅的回憶,探究作者蘊含其中的豐富的思想感情。(6分)六、現代文閱讀:論述類文本(18分)閱讀下面的文本,完成1820題。“六朝人物”張中行謝

14、志浩1909年,張中行先生出生于河北香河。1931年,通縣師范學校畢業后,考入北京 大學中 文系。自由的學術空氣在三十年代初期的北平隨風飄散。當時東北已淪陷,學生運動風起云 涌。做學問還是搞政治,不可能不縈繞在學子們的心頭。在胡適、錢穆、陳寅恪、傅斯年、 昊宓、梁思成等學術名流的支撐下,盡管政治已進校園,但學府的生態和心態依然存在底線 的從容。張中行那一代讀書人,耳濡目染,有著自由的呼吸,經過慎思明辨,然后有所確信, 最后直道而行。危城北平,還是能夠安放得下一張平靜的書桌。這一點,對理解像張中行輩 分的學者,是很關鍵的。張先生一輩子本本分分,兢兢業業。 大學畢業后,他在天津、保定、北平當過多年

15、的中 學老師。1949年,被分配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將后半生完全奉獻于此。文革結束之后,老先 生看到了中國社會的真正希望,所以他像出土文物一樣,開始了自己輝煌的夕陽紅。 那個時代的讀書,因為有馮亦代、黃裳、金克木、張中行這樣的老先生做臺柱子,所以既 有趣,又好玩。張先生穿越時光隧道,圍繞北大教授,展開記憶。妙趣橫生的人物,飄逸瀟 讀的歲月,把讀者帶回到上個世紀三十年代,也給了讀者無窮的力量。難怪洪于城在當代 文學史中,特別推崇他的散文,認為有大家風范。長期的動蕩生活,使得具有佛學修養的老先生,更多地想在困難的環境中,尋找一點人生的樂趣。1997年,88歲退休回家后,跟隨女兒住在燕園,與季羨林、鄧廣銘、金克木相過 從,被坊間譽為“燕園四老”。這幾位老哥,真是老頑童,居然合作研究起八股文。張先生還 研究“文言與白話” “佛教與中國文學”。這些東西,可不是一般的教授說干就能干得了的。先生還支持過河北的一張語文報紙。主持報紙事務的趙曉龍先生與我友善,給我說過老 先生的趣事。曉龍兄到北京辦事,看望先生,在紅樓附近的酒館小酌。花生米一碟,二鍋頭 一小瓶,簡簡單單,情趣盎然。先生還提議,和曉龍一起前往正定訪古,在86歲高齡,回鄉訪古,憑吊古跡,發思古之幽情,可謂殊勝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