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五年級滬教版語文下學期文言文閱讀理解重點知識練習題班級:_ 姓名:_ 時間:_1. 閱讀短文,根據要求完成下面各題。齊心抗疫己亥末,荊楚初有疾,人蔑之。庚子春,染者劇增,溢至九州,人皆惶恐。此疾曰新冠,或因愚人以鳥獸蛇蟲為上肴,濫食,終致疫至。京師得訊,頒令戰疫,封三鎮之城,召九州之醫。子離高堂,母別稚子。臨別無他言,唯曰:國有召,召必前,前必勝。不計報酬,無論生死。吾輩必不辱使命也。嗟夫!世間無天降之英雄,唯挺身之凡人耳。數萬白衣醫者聚至荊楚重地,共議疫,同抗之。然毒流之廣,實非幾日所控。于是乎,急建火神、雷神二院,誓十日成。世間諸國多以為妄語,或曰:是言兒戲乎?遂萬余巧匠夜以繼日,身不反顧
2、。未十日,立。舉世驚。世間諸國嘆曰:奇跡也!然國人笑曰:常事爾,吾輩乃龍之后也,何奇之有哉?今抗疫逆行者以救國為己任,醫無懼,警無畏,民齊心。舉國上下,眾志成城。經數月,云銷雨霽(jì),彩徹區明。春風十里又拂綠神州大地,膏(go)壤沃野再沐浴黎明朝陽。(注釋)荊楚:是指古域包括現今湖北全域及其周圍,現指湖北省。蔑:這里是輕視的意思。或因:或許因為。肴:做熟的魚肉等。嗟夫:表示感嘆。 唯:只是。耳:罷了,只不過的意思。妄語:虛妄不實的話、謊言;說假話。立:指建立起來。舉世:全世界。云銷雨霽,彩徹區明:出自王勃的滕王閣序。意思是:雨過天晴,虹消云散,陽光朗煦。膏壤:指肥沃的土地。1下句
3、朗讀的正確停頓是( )A.或因愚人以鳥獸蛇蟲為上肴B.或因愚人以鳥獸蛇蟲為上肴C.或因愚人以鳥獸蛇蟲為上肴2結合上下文,借助注釋,寫出下面句子的大意。(1)未十日,立。舉世驚。世間諸國嘆曰:奇跡也!_(2)醫無懼,警無畏,民齊心。_3文中第自然段劃橫線的句子“世間無天降之英雄,唯挺身之凡人耳”,陳述了英雄與凡人的關系。寫出你對這句話的理解。_2. 閱讀理解。楊氏之子梁國楊氏(sì shì)之子九歲,甚(shèn shèng)聰惠。孔君平詣(zh yì)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wéi
4、 wèi )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yng yìng)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qín qíng)。”1選擇正確的讀音,打“”。2先解釋帶點詞的意思,再解釋整句話的意思。(1)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 )( )(2)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 )( )( )(3)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3楊氏之子的語言妙在哪里?_4想象一下,當孔君平聽到楊氏之子的話之后,會有什么樣的表現?自己試著寫一寫。_5這篇文章
5、表達了怎樣的一種思想感情?_3. 課外閱讀。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悅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閔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注釋使人:叫人。 必:總是。處士:沒有官職的普通知識分子。請:要求。廩食:公家供給糧食。以:跟別人相同。 好:喜歡。1聯系注釋與上下文解釋句子。(1)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_(2)廩食以數百人:_2南郭先生逃跑的原因是:_3讀了這則寓言,你有什么啟發?_4. 課外閱讀。別董大 唐高適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1)這首詩中描寫的景物有哪些?_(2)詩中寫景的詩句是:_抒情的詩句是
6、:_(3)用自己的話說說“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意思。_5.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練習。楊氏之子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1文中加點的“其”指的是_。“夫子”指的是_。2孔君平由“_”而聯想到小兒姓“_”,就和小兒開了一個玩笑,說明孔君平非常幽默。3短文主要通過對人物的_描寫來表現楊氏之子“甚聰惠”的特點。4你認為楊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A.都根據人物姓氏來借題發揮。B.楊氏之子以否認的語氣表示出楊梅是自己家的果子。C.指出了孔君平的“孔”是孔雀的“孔”。D.
7、既否定了孔君平的話,并不尊重。5你認為楊氏之子是一個怎樣的孩子?(提示:結合楊氏之子說的話來分析)_6. 閱讀理解。武松見了,叫聲:“呵呀!”從青石上翻將下來,便拿那條梢棒在手里,閃在青石邊。那個大蟲又饑又渴,把兩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撲,從半空里(躥 攛)將下來。武松被那一驚,酒都做冷汗出了。說時遲,那時快,武松見大蟲撲來,只一閃,閃在大蟲背后。那大蟲背后看人最難,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跨 胯)一掀,掀將起來。武松只一閃,閃在一邊。大蟲見掀他不著,吼一聲,卻似半天里起個(霹 辟)(歷 靂),震得
8、那山岡也動;把這鐵棒也似虎尾倒豎起來,只一剪,武松卻又閃在一邊。原來那大蟲拿人,只是一撲,一掀,一剪,三般提不著時,氣性先自沒了一半。那大蟲又剪不著,再吼了一聲,一兜兜將回來。1把文中括號里正確的字用“”標出來。2用“_”畫出文中的一個比喻句。這句話把_比作_,說明了_。3老虎進攻的招式是_、_、_,武松應對的方式是_、_、_。4武松在面對老虎的進攻時,連續三“閃”避其鋒芒,從這個“閃”字中,你體會到了什么?_5武松不直接正面同老虎進行搏斗的原因是( )A.老虎太兇猛了。 B.武松害怕了。C.武松是在避其鋒芒,耗盡老虎的力氣,挫傷老虎的銳氣,再尋
9、找時機打虎。6從文中可以看出武松是個怎樣的人?_7. 讀下面短文,回答問題。揠苗助長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1文中“芒芒然歸”中“歸”的意思是( )A.歸還 B.逃跑 C.回家 D.歸類2宋人疲倦的原因是什么?( )A.沒睡好覺 B.拔苗累的 C.生病 D.鋤草累的3通過這個故事,你能從中悟出怎樣的道理?A.禾苗要長得快,就得往上拔一下。B.要“
10、尊重自然規律,違背規律,欲速則反為害”。C.拔禾苗一次不能太多,否則太累。閱讀課文片段,回答問題。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1這篇文言文選自_。2解釋下面的字:弗:_ 立:_。3“其人弗能應也”用一個四字成語形容是_。“其人弗能應也”的原因是_。4“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這句話的意思是: _。這句話讓我們明白了_ 。5假如你是這位楚國商人,你會怎樣來推銷你的“矛”和“盾”?_8. 課內閱讀。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
11、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1解釋下面句子中帶點的字。(1)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 詣:_ 乃:_(2)孔指以示兒曰。 示:_ 曰:_(3)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_ 聞:_2仔細讀下面的句子,回答問題。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1)對話意思:_(2)對話精妙極了,妙在何處?_9. 閱讀理解。文彥博樹洞取球文彥博少時,與群兒擊球。球忽躍入樹穴,群兒謀取之,穴深, 不能得。彥博以盆取水,球遂浮出。1選擇加點字正確的解釋,畫“”。(1)群兒謀取
12、之( A.代詞,指球 B.代詞,指樹洞)(2)球遂浮出(A.順,如意 B.于是,就)2這件事的起因是_(用原文回答)。3其他小朋友沒有拿到球的原因是_。4文彥博想到的辦法是_,結果_。5你還知道那些古代智慧兒童的故事?請寫出一個。_10. 課外閱讀。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悅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閔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注釋:使人:叫人。 必:總是。處士:沒有官職的普通知識分子。請:要求。廩食:公家供給糧食。以:跟別人相同。 好:喜歡。1聯系注釋與上下
13、文解釋句子。(1)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_(2)廩食以數百人:_2南郭先生逃跑的原因是:_3讀了這則寓言,你有什么啟發?_11. 課外閱讀。約不可失魏文侯與虞人期獵。是日,飲酒樂,天雨。文侯將出,左右曰:“今日飲酒樂,天又雨,公將焉之?”文侯曰:“吾與虞人期獵,雖樂,豈可不一會期哉!”乃往,身自罷之。注釋:魏文侯,戰國時魏國國君,在諸侯中有美譽。虞人:掌管山澤的官。罷:停止,取消。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1)魏文侯與虞人期獵(_)(2)是日,飲酒樂,天雨(_)(3)公將焉之(_)(4)豈可不一會期哉(_)2與“公將焉之”中“焉”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且焉置土石 B.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14、3翻譯下面句子。乃往,身自罷之。_4這則小故事中,魏文侯表現出來的_至今還值得我們學習。12. 讀自相矛盾,回答問題。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莫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眾皆笑之。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先解釋句中加點字,再解釋句子意思。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譽:_ 陷:_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或:_不可同世而立立:_2“其人弗能應也”的原因是什么?_3“利”的意思有:好處,利益;鋒利,銳利(跟“鈍”相對);利潤或利息;勝利,指贏的一方;順利,便
15、利。本文中“吾矛之利”的“利”是第_的意思;“出師不利”的“利”是第_的意思;“坐收漁翁之利”的“利”是第_的意思。4請用“自相矛盾”造句。_5假如你是楚國商人,你該怎樣推銷你的矛和盾?_13. 閱讀文言文,完成練習。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jù)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注釋)涉:渡。遽:急忙,立刻。契:刻。是:這兒。求:尋找。1參考注釋,翻譯下面的句子。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_2下列加點的字意思不同的一組是( )A.楚人有涉江者/鄭人有欲買履者B.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楊氏之子3這篇古文的內容可用成語“_”概括。從修辭手法上看,最后一句是_句。4對這篇古文的理解,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世界上的事物總是在不斷發展變化之中的。B.人們想問題、辦事情,都要考慮到事物是在不斷變化中的,不能墨守成規。C.楚人找不到劍是因為水流太急,把劍沖走了。14. 根據課文楊氏之子內容填空,再回答問題。梁國楊氏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供應鏈客戶滿意度改進承諾3篇
- 廠房買賣合同監管審批3篇
- 家長監督孩子成長保證3篇
- 委托編制建議書合同3篇
- 字的睡覺保證書睡眠與心理健康的關系3篇
- 代收款委托書模板專業范本3篇
- 賣車合同格式范文3篇
- 建筑合同施工注意事項3篇
- 事業單位采購合同中的合規性要求2篇
- 洗浴行業品牌競爭力提升策略研究考核試卷
- (2024年)肺栓塞課件
- 2024吉林省民航機場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電磁現象及其應用-理解電磁現象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 車輛行駛安全培訓模板
- 開展中醫藥健康文化宣傳活動方案(樣式)
- 油漆涂料行業市場分析
- 呼吸道合胞病毒知識科普
- 跨境數據流動與治理
- 輸血治療知情同意書
- 幼兒園副園長聘任園長合同(36篇)
- 30道中國石油天然氣地球物理勘探工程師崗位常見面試問題含HR常問問題考察點及參考回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