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練習題_第1頁
七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練習題_第2頁
七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練習題_第3頁
七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練習題_第4頁
七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練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七年級下冊文言文練習題一、文言文傷仲永。 1解釋下列句子中的詞語。父異焉,借旁近與之( ) 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 )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 ) 明道中,從先人還家( )不能稱前時之聞( ) 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或以錢幣乞之( ) 卒之為眾人( )2翻譯下列句子。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泯然眾人矣。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3與例句中加點的字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借旁近與之 A余聞之也久 B不能稱前時之聞 C忽啼求之 D于舅家見之4對“世隸耕”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世隸耕”的意思是“世代以種田為業”。B“世隸耕”鋪墊“未嘗識書具”,襯托

2、方仲永天資非凡。 C“世隸耕”暗示了方仲永的父親由于未受教育而眼界狹小,同時為下文的“不使學”埋下伏筆。 D“世隸耕”暗示了方仲永由于出身低微而將“泯然眾人”的可悲結局。5聯系上下文回答:方仲永的變化經歷了哪幾個階段?6事實上,方仲永如同常人的原因有很多,其一,從鄉鄰的角度來看,“ ”;其二,從其父的角度來看,“ ”;其三,從方仲永本人來看, 。(引號內填原文)二、文言文木蘭詩。1、 解釋下列句子中劃線的詞。(1)木蘭當戶織 ( )(2)惟聞女嘆息( )(3)愿為市鞍馬( ) (4)賞賜百千強 ( )(5)出郭相扶將( )(6)著我舊時裳( )(7)雙兔傍地走 &

3、#160;( )(8)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 )(9)萬里赴戎機 ( ) (10)旦辭爺娘去( )(11).木蘭不用尚書郎( ) (12). 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2、按要求默寫:(1)、木蘭詩篇末四句,用生動而通俗的比喻,道出全詩的主旨的句子:    (2) 、出塞中,有“不教胡馬度陰山”的詩句。木蘭詩中也含有“胡”字,其意思與“不教胡馬度陰山”中的“胡”字基本相同的詩句是: (3)、木蘭詩表現戰爭曠日持久,戰斗激烈悲壯的詩句: (4)、木蘭詩中夸張地描寫木蘭矯健雄姿的詩句是: 描寫邊塞夜景的詩句: 3、 翻譯下列

4、句子。(1)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2)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三、文言文孫權勸學。1、 解釋下列句中劃線的詞。(1) 權謂呂蒙曰 ( )(2)孰若孤( ) (3)即更刮目相待( )(4) 蒙辭以軍中多務( )(5)但當涉獵( )(6)卿今當涂掌事( )(7) 及魯肅過尋陽( )(8)見往事耳( )(9)肅遂拜蒙母( )(10)蒙乃始就學( )(11)非復吳下阿蒙( )(12)卿治經為博士邪( )2、下列句子中,劃線部分不屬于古今異義的一項是( )A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B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C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D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3

5、、 翻譯下列句子。(1) 但當涉獵,見往事耳。(2)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3) 蒙辭以軍中多務。4、 用自己的話說說孫權是如何說服呂蒙學習的?5、 談談文中呂蒙的變化對你有何啟示?四、文言文口技。1、本文選自 ,這本書是 朝的 編選的一部筆記小說集。本文的作者是 朝的 。2、給加點的字注音: 屏障( ) 囈語( ) 齁聲( )曳屋許許聲()( ) 幾欲先走( )3、解釋加點的詞。 1.京中有善口技者 ( ) 2.施八尺屏障( ) 3.眾妙畢備( )4.會賓客大宴( ) 5.眾賓團坐( ) 6.夫叱大兒聲( )7.賓客意少舒 ( )8.雖人有百手( ) 9.婦撫兒乳( )10.奮袖出臂( )

6、 11.但聞屏障( )12.其夫囈語( )4、用現代漢語說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5、思考并回答下列各題。1.第一段寫什么內容?文章最關鍵字眼是什么? 2.文中口技者共表演了哪幾個場景? 3.課文中描寫了聽眾的哪幾處表現?這些描寫有什么作用? 4.文章開頭和結尾一再強調道具的簡單,有什么作用?_5.文章第三節中“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側,婦夢中咳嗽。”這幾句話的作用是什么?_6.寫出兩個與“不能名其一處也”的“名”字用法一致的成語。_寫出一個與“幾欲先走”的“走”字用法一致的成語。_7. 辨析下列表示時間的詞語,將它們分別填在橫線上。A.少頃B

7、.既而C.是時D.一時E.未幾F.忽G.俄而 H.忽然表示突然發生:、表示同時發生:表示相繼發生:表示在特定的時間內發生:表示過了很短時間就發生:、。1本文選自臨川先生文集,作者 ,字 ,晚號 ;是北宋 家、 家和 家,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一。2解釋下列句子中的詞語。 父異焉,借旁近與之( ) 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 ) 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 ) 明道中,從先人還家( )3翻譯下列句子。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不使學。 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4下列句中加點的詞意思

8、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 A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 其真不知馬也 B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蒙乃始就學 C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D得為眾人而已耶 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5下列句中停頓有誤的一項是( )A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B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 c.父/利其然也D余聞之也久6下列句子中,屬于正面描寫的有( ),屬于側面描寫的有( )。 A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 B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 C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D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E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 F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7對“世隸耕”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世隸耕”的意思是“世代以種田為業”。

9、 B“世隸耕”鋪墊“未嘗識書具”,襯托方仲永天資非凡。 C“世隸耕”暗示了方仲永的父親由于未受教育而眼界狹小,同時為下文的“不使學”埋下伏筆。 D“世隸耕”暗示了方仲永由于出身低微而將“泯然眾人”的可悲結局。8聯系上下文回答:方仲永的變化經歷了哪幾個階段?答: 9事實上,方仲永如同常人的原因有很多,其一,從鄉鄰的“ ”;其二,從其父的角度來看,“ ”;其三,從方仲永本人來看,“ ”。(引號內填原文)第二單元木蘭詩卿卿復卿卿,木蘭當戶織 。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 ,問女何所憶 。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 ,可汗大點兵 ,軍書十二卷 ,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

10、市鞍馬,從此替爺征。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 ,南市買轡頭 ,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 ,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

11、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本文 選自宋代編的一書。這首詩是時期北方的一首樂府民歌。2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可汗()()燕山()胡騎()轡頭()3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 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但: ) 萬里赴戎機(赴: )出郭相扶將(郭:) 策勛十二轉(策: ) 著我舊時裳(著:) 關山度若飛(度:)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釋其意思: 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通,意思是 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通,意思是 5翻譯下列句子。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6全詩詳略得當,哪些是詳寫,哪些是略寫,為什么這樣安排? 答: 7木

12、蘭代父從軍的原因是什么?答: 8 “旦辭爺娘去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一句從表現手法上看起了什么作用?答: 9木蘭到家后的一系列動作表現了木蘭怎樣的心情?有哪些動詞?答: 10畫線的第一句運用的修辭方法是,寫出了 。11兩組“旦辭暮宿(至)”寫出_ _ 。12兩組“不聞但聞”寫什么景象?這樣寫有什么作用?答: 13選出不是對偶句的一項()A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B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C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D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14畫線的第二句是什么描寫?表現木蘭什么特點?答: 15結尾一段吟唱附文,以兔為喻,贊頌了什么?答: 16 對木蘭這一形象的意義,怎樣貼切評價? 答: 第三單元

13、 孫權勸學1孫權勸學選自 ,該書是 時期的 家、 家。 主持編寫的,它是我國第一部 體通史。2下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初(當初) 當涂(當道,當權) 多務(多事務) B孤(古代王侯的自稱) 博士(知識高深的人)辭(推托) C涉獵(粗略地閱讀) 往事(歷史)過(到) D見事(認清事物) 及(到了的時候)非復(不再是)3說說下面加點的詞表現了說話者怎樣的語氣? (1)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 (2)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 (3)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4翻譯句子。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 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5孫權指導呂蒙讀書的方法和目的是什么?(用原文

14、回答)方法: 目的: 6本文主要通過_來刻畫人物,表現人物鮮明的性格:孫權是_ _ _;呂蒙是_。7魯肅的話表現他_ _的感情,也從側面寫出了_ _;文末“_ _”更進一步表現了呂蒙才略的驚人長進。8文中孫權善勸,請結合本文略加分析。答:_第四單元 口技1、本文節選自 是清代 編選的 小說。作者 ,字 , 人。2給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選擇正確的解釋。(1)會賓客大宴( ) A適逢,正趕上 B會議 C開會 D會合(2)眾妙畢備( ) A畢生 B畢業 C全、都 D完了(3)賓客意少舒( ) A少量 B稍微 C減少 D年輕(4)不能名其一處也( )A 名字 B名聲 C 出名 D說出3把下列兩句話譯成現

15、代漢語。(1)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滿坐寂然,無敢嘩者。 (2)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4本文寫到了口技藝人表演的哪幾個場面,請用簡潔的語言把它概括出來。(3分) 5在聽口技表演時,本文居然寫道“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你認為這可信嗎?談談你的獨到見解。(3分) 6口技人在表演時,在客廳的東北角上安放了一個八尺寬的圍幕,動動腦筋,想想看,這有什么作用呢?(3分) 二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身,其夫囈語。既而兒醒,大啼。夫亦醒。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又一大兒醒,絮絮不止。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

16、聲,夫斥大兒聲,一時齊發,眾妙畢備。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1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1)婦撫兒乳( ) (2)既而兒醒( )(3)一時齊發( ) (4)眾妙畢備( )2用“/”將本文段分成兩層,并概括段意。第一層: 第二層: 3這段文字描繪一家人由睡到醒的情況,主要運用了_ _、_ _的描寫方法。4本文段描寫聽眾的情態,有何作用?答: 。5本文段描寫聽眾表現的文字中,說明聽眾入了神,唯恐聽漏,同時還想了解其中的奧妙所在的詞語是 ;表示聽眾心領神會,感到滿足的詞語是_;說明聽眾為之折服,但又不便忘形叫好的詞語是_。6翻譯:一時齊發,眾妙畢備。_ 三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

17、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暴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7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1)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 ) (2) 雖人有百手( )(3)不能名其一處( ) (4)兩股戰戰( )8直接稱贊口技者的句子是_ _;從側面烘托口技者的句子是_ _ _。9直接表現火勢兇猛的句子是_ _ _。10表現大火中人們行動的聲音是_ _。11描寫聽眾表現的句子是_ _

18、_。12翻譯。凡所應有,無所不有_ _第六單元 狼蒲松齡一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1本文選自 代小說家 寫的短篇小說集 。2解釋下

19、列加點字的意思。(1)綴行甚遠( ) (2)恐前后受其敵( )(3)其一犬坐于前( ) (4)一狼洞其中( )3下列“其”字均為代詞,請選出“其”所指代對象相同的一項( )恐前后受其敵 意將隧入以及其后也 屠自后斷其股 其一犬坐于前A. B. C. D.4本文段表現狼貪婪、兇惡的本性的句子是_。5本文段反映屠戶由畏避到醒的心理變化的句子是_。6翻譯。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譯文:_ _。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譯文:_ _。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譯文:_ _。二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

20、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 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1我能選出下列各句中加點詞意義相同的一項( )(2分) A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B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后狼止而前狼又至C 目似瞑,意暇甚 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止增笑耳 D . 止有剩骨2我能

21、指出下列語句中的加點詞歸類正確的一項( )(2分) 久之,目似瞑 又數刀斃之 意將隧人以攻其后也 蓋以誘敵 A與相同,與不同 B與不同,與相同 C與相同,與也相同 D與不同,與也不同3我能用“ ”線為下面兩句話畫出正確的朗讀節奏。(2分)(1)其 一 犬 坐 于 前 。(2)禽 獸 之 變 詐 幾 何 哉?4我能指出對下列文句理解不準確的一項( )(2分)A而兩狼之并驅如故:而兩只狼又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屠戶)。B乃悟前狼假寐:才明白先走開的狼是假裝睡覺。C弛擔持刀:放下擔子拿起屠刀。D屠自后斷其股:屠戶從后面砍斷了狼的后腿。5我能根據題目要求填空。(4分) (1)狼一文中表現狼“黠”的本性的

22、句子有 、 (兩句);表現屠戶警惕性很高的句子是 。(2)寫出四個帶“狼”字的成語: 、 、 、 。6文章結尾一句話是對狼及像狼一樣的惡勢力的諷刺嘲笑,但換個角度看,它又告訴“人”什么呢?(4分)我認為: 7.文章結構分析( )是文章的開端,寫屠夫 狼( )是文章的發展,寫屠夫 狼, 狼( )是文章的 和 ,寫屠夫殺狼8.讀完文章后給我們什么樣的啟示 一、 提示型默寫:1.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騙了你)2.憂郁的日子里需要鎮靜:相信吧,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騙了你)3. :現在卻經常是憂郁。(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騙了你)4.一切都是瞬息, ;而那過去了的, 。(普希金假如生活

23、欺騙了你)5.東市買駿馬, , ,北市買長鞭。(木蘭詩)6. ,暮宿黃河邊,不聞爹娘喚女聲, 。(木蘭詩)7.日辭黃河去, ,不聞爹娘喚女聲, 。(木蘭詩)8.萬里赴戒機, 。(木蘭詩)9.朔氣傳金柝, 。(木蘭詩)10. ,壯士十年歸。(木蘭詩)11.策勛十二轉, 。(木蘭詩)12.雄兔腳撲朔, 。(木蘭詩)13.雙兔傍地走, ?(木蘭詩)14.爺娘聞女來, 。(木蘭詩)15.小弟聞姊來, 。(木蘭詩)16. ,對鏡帖花黃。(木蘭詩)17.山際見來煙, 。鳥向檐上飛, 。(吳均山中雜詩)18. ,彈琴復長嘯。森林人不知, 。(王維竹里館)19.峨嵋山月半輪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20.夜發

24、清溪向三峽, 。(李白峨眉山月歌)21. ,散人春風滿洛城。(李白春夜洛城聞笛)22.此夜曲中聞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聞笛)23.故園東望路漫漫, 。(岑參逢入京使)24.馬上相逢無紙筆, 。(岑參逢入京使)25.獨憐幽草澗邊生, 。(韋應物滁洲西澗)26.春潮帶雨晚來急, 。(韋應物滁洲西澗)27.岐王宅里尋常見, 。(杜甫江南逢李龜年)28.正是江南好風景, 。(杜甫江南逢李龜年)29.蒼蒼竹林寺, 。 ,青山獨歸遠。(劉長卿送靈澈上人)30.黃梅時節家家雨, 。(趙師秀約客)31.有約不來過夜半, 。(趙師秀約客)32. ,至今已覺不新鮮。(趙翼論詩)33.江山代有才人出, 。(趙翼論

25、詩)二、 理解型默寫:1.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一詩中告誡人們應該這樣對待挫折和困難: , , ! 。2.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一詩中,認為“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的原因是“ ”;“ , ”; “ ”。3.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一詩中,側重表現作者樂觀的人生態度的幾句是 , , ! : 。4.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一詩中,側重表現作者積極的人生態度的幾句是 ; , ; , 。5.木蘭詩中表現木蘭出征前緊張繁忙、周密有序的準備情形的幾句是 , , , 。6.木蘭詩中反映木蘭出征路線,征程遙遠,軍情緊急,行軍神速的幾句是 , 。 , 。7. 木蘭詩中表現木蘭出征后對親人的思念的幾句

26、是 , 。 , 。8. 木蘭詩中表現軍務緊急,行軍迅速,又突出木蘭矯健雄姿的兩句是 , 。9. 木蘭詩中通過環境描寫,渲染軍旅生活悲壯嚴酷氣氛,烘托木蘭勇敢、堅強性格的名句是 , 。10. 木蘭詩中說明戰爭曠日持久,戰斗激烈悲壯的名句是 , 。11. 木蘭詩中最能概括木蘭多年征戰經歷的名句是 , 。12. 木蘭詩中表現父母對木蘭榮歸故里的喜悅之情的兩句是 , 。13.木蘭詩中表現木蘭歸來后喜不自禁的激情,以及對自己用過得東西的親切感、自豪感的幾句 , , , 。14.木蘭詩中描寫木蘭“男”換女裝的兩句是 , 。15.木蘭詩中說明女子如有施展抱負或才干的機會,并不比男子遜色的比句是 , ; ,

27、?16.成語“撲朔迷離”出自木蘭詩,其原句是 , ; , 。這一成語常用來比喻 。17.木蘭詩中運用妙趣橫生的比喻謳歌和贊美木蘭謹慎、機敏的名句是 , ; , ?18.吳均山中雜詩一詩中,表明詩人家住于山峰環繞、竹木茂盛的山中的兩句是 , 。19. 吳均山中雜詩一詩中,反映山中屋宇地勢高峻的兩句是 , 。20. 吳均山中雜詩一詩中,富有情趣的兩句是 , 。21. 王維竹里館一詩中,寫詩人的活動的兩句是 , 。22. 王維竹里館一詩中,寫夜靜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兩句是 , 。23. 李白春夜洛城聞笛一詩中,點明遠游時令,敘寫青山吐月的優美意境的一句是 ;明寫月映清江美景,暗點秋夜行船之事的一句是

28、 。24. 李白春夜洛城聞笛一詩中,點明遠游路線,抒發依依惜別情思的兩句是 , 。25. 李白春夜洛城聞笛一詩中,形容笛聲悠揚、深遠、飄忽不定情狀的兩句是 , 。26. 李白春夜洛城聞笛一詩中,表達詩人對家鄉的依戀和思念之情的兩句是 , 。27. 岑參逢入京使一詩中,表達詩人對家鄉、親人無限眷念的深情的兩句是 , 。28. 岑參逢入京使一詩中,寫詩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達懷親之情的兩句是 , 。29. 韋應物滁洲西澗一詩中,表達詩人恬淡胸襟的兩句是 , 。30. 韋應物滁洲西澗一詩中,蘊含詩人因多病無所作為的憂傷情懷的兩句是 , 。31.杜甫江南逢李龜年一詩中,追憶往昔與李龜年的接

29、觸,表達對“開元全盛日”的無限眷念的兩句是 , 。32.杜甫江南逢李龜年一詩中,隱寫“風景不殊,江河有異”的亂世時難的景況,表達出“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慨的句子是 , 。33.杜甫江南逢李龜年一詩中,常被用來表達久別重逢,幸會難得的心情的兩句是 , 。34.劉長卿送靈澈上人一詩中,從視覺和聽覺兩個角度描寫竹林寺的景色氣氛,同時點明送別時間,且對仗工整的兩句是 , 。35.劉長卿送靈澈上人一詩中,寫靈澈辭別歸去,詩人佇立目送,依依不舍情景兩句是 , 。36. 趙師秀約客一詩中,描寫江南梅雨季節清新幽靜的景色,交待深夜候客客不至的原因,襯托詩人孤寂、無聊心情的兩句是 , 。37. 趙師秀約客一詩中,表達詩人候客時長而失望焦躁情緒的兩句是 , 。38. 趙師秀約客一詩中,常被用來形容江南梅雨季節的清新幽靜的可愛景色的兩句是 , 。39. 趙翼論詩一詩中說明文字創作應有時代感和創造性的兩句是 , 。40. 趙翼論詩一詩中說明一代有一代的文學,一代有一代的詩人,后人可以超過前人,不必一味泥古守舊的兩句是 , 。41. 趙翼論詩一詩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