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上冊語文期中試卷本次試卷_第1頁
九年級語文上冊語文期中試卷本次試卷_第2頁
九年級語文上冊語文期中試卷本次試卷_第3頁
九年級語文上冊語文期中試卷本次試卷_第4頁
九年級語文上冊語文期中試卷本次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九年級語文試卷一、語文積累與綜合運用1. 在括號內為加點字注音.(3分)2009年3月,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之一的馬未都,在河南記者面前侃( )侃而談:大家來到河南新鄭,祭拜我們的祖先軒( )轅黃帝,是對自己文化的尊重。緬( )懷先人、認祖歸宗是我們必須做的一門功課。2. 下面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2分) A、一氣呵成 浩瀚無垠 天侖之樂 萬惡不郝B、貽然自得 吹毛求疵 通霄達旦 一泄千里C、望眼欲穿 按部就班 鱗次櫛比 引項受戮D、斷壁殘垣 隱姓埋名 遮天蔽日 樂此不疲3. 下面語段中有兩個病句,請把它們找出來,并加以改正。(2分)網絡暴力、色情、賭博等不良信息與服務,被稱為“網絡

2、毒品”。 有些網民的辨別能力和控制能力較差,往往在不知不覺中成為“污染”對象,被淪為“電子鴉片吸食者”。 許多網民和青少年染上了“網絡成癮癥”,在網絡上毫無節制地花費時間、精力和金錢,對其身心健康成長造成了嚴重損害。“網毒猛于虎”,并非是危言聳聽。第 句,修改意見: 。第 句,修改意見: 。4、補寫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濁酒一杯家萬里,_。 (范仲淹漁家傲)陳涉太息曰:“嗟乎!_。_ ,西北望,射天狼。 (蘇軾江城子)了卻君王天下事,_。 (辛棄疾破陣子)足蒸暑土氣, 。 ,人跡板橋霜。 (溫庭筠商山早行)7諸葛亮集中有這樣一句話“賞不可不平,罰不可不均”,這與出師表中的“ , ”意思一致

3、。8望江南中表明思婦從希望到失望的心理變化產生的原因的句子是 ,本詞的主旨句是 。5、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做題 當陽光燦爛時,遠處方山如屏,秦淮似帶;近處村舍相望,田(p)縱橫,道路津梁,行人車馬,無不纖細入微,仿佛眼前展開了一軸工筆長卷。而當日出日沒之際,在晨煙夕霧的迷蒙中,城猶潛蛇,山若伏鱉,館閣樓臺,隱約參錯,遠峰近樹,依稀可辨,人們又好像面對著大幅的( p)墨山水。無論是春夏秋冬、風霜雨雪,都在向人們展示大自然它那變幻無窮的奇妙景色。(1)給文中加點的字注音。 潛蛇( ) 參錯( ) (2)根據文中提供的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2分) 田(p) ( p)墨 (3) 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

4、 纖細: 依稀: (4) 寫出下列短語所用的修辭手法。 城猶潛蛇,山若伏鱉(5) 文中有一個病句,請找出,并修改。6、名著考察: 在水滸傳中,綽號為“智多星”的人是 ,也被稱為“賽諸葛”。他與一伙兒好漢在“黃泥岡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 。“醉打蔣門神”“大鬧飛云浦”“血濺鴛鴦樓”說的是水滸傳中的一位傳奇英雄 。7、綜合實踐考察:請你讀一讀,完成(1)(4)題。河南中學某班準備開展以“雨的述說”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假如你是該班的一名學生,相信你一定會積極參加,并且完成以下任務。(1)古代詩詞中,寫春雨的詩句很多,請你寫出完整的上下兩句來。 , (2)請你寫出含“雨”的一個成語或者一句俗語

5、。 成語(俗語) (3)閱讀下面描寫“雨”的詩文。材料一:我來了,我走得很輕,而且溫聲細雨地我的愛心像絲縷那樣把大地織在一起。(鄭愁予雨說)材料二:走到庭院一看,雨點撇在污穢的積雪上,簌簌有聲。再來到屋外一望,殘雪都被雨水融化了,露出了灰暗色的土地。(島崎藤村暖雨)材料三:我是顆顆璀璨的珍珠,從阿施塔特女神王冠上散落下來,于是清晨的女兒把我偷去,用以鑲嵌綠野大地。(紀伯倫雨之歌)你從以上三則材料中讀出雨的什么特點?從三位作家對“雨”的描寫中,你得到什么樣的寫作啟示? (4)請你仿照下面的句子,從雨的角度來向人類訴說你的心聲。人類朋友,請你聽聽我的訴說,我可以是一場及時雨、一場酸雨、一場暴雨,給

6、人類帶來福祉或災難。我是一場及時雨,用我的甘甜的乳汁哺育久旱干渴的大地; , ; ,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分別回答問題。淚水中收獲力量 新華社記者 白瑞雪 金黃的麥田,剛剛收割的油菜若不是從直升機上清晰地俯瞰巴蜀大地,我們幾乎已經忘記了,這本應該是一個豐收的季節。 當哀悼逝者的警報聲響徹中國,當淚水模糊了災區和所有心系災區人們的雙眼,悲傷讓我們痛徹心扉;悲傷,也讓我們的心靈收獲了從廢墟中站起來、向前走的力量。 我們收獲的,是永不放棄的希望。 在綿竹漢旺采訪時,一位剛從山上走下來的婦女,向我攤開了一張沾滿泥土和血跡的紅紗巾。 山里長大、山里結婚生子的黃惠蘭,在這場地震中失去了她在大山里擁有的一

7、切。沒有食物,沒有水,要走到最近的聚居點清平鄉政府,還有公里的路。 地震發生后第天下午,寂靜的山谷里響起了轟鳴聲。黃惠蘭和幾個幸存的同伴們揮動著他們從廢墟中撿來的一根紅紗巾,朝著空中的直升機大聲呼喊。揮了又揮,喊了又喊,直升機又走了。 此前,一直鼓勵別人要堅強的黃惠蘭,坐在地上放聲大哭。 黃惠蘭開始了走出大山的漫漫征途。紅紗巾是她唯一的行李,因為她相信,直升機總會再來的。在山中跋涉了整整一夜后,她又聽到了直升機的聲響這一次,她和同伴們撿到了空投的物資。 或許,一根小小的紅紗巾,根本不足以成為直升機的參照物。但黃惠蘭說,她會把紗巾珍藏一生,用來提醒自己,生活永遠充滿希望。 被埋小時后獲救的鄧中群

8、、小時的虞錦華、小時的李寧翠幾天來,生命奇跡的紀錄不斷被刷新,幾乎所有神志清醒的獲救者都說,他們在廢墟下面從來沒有放棄過生的希望。同樣不言放棄的,還有在北川縣城里一遍遍尋找生命的救援人員,還有奔波在尋親路上的人們 我們收獲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溫情。 地震后的清平鄉,所有商店免費開放,清平小學的孩子們,正是靠著商店里的牛奶和面包,安然度過了被困的兩天。清平的山下停滿了從德陽、成都甚至更遠的地方趕來的車輛,接送素不相識的受災群眾。在我隨救援部隊奔赴重災區的路上,總有群眾端著礦泉水要部隊停下來歇一歇 所有進入災區采訪的記者都會發現,志愿者,已經成為了抗震救災中一道獨特的風景。前幾天從漢旺到成都的夜路上

9、,一支由多輛“標致”組成的車隊引起了我的注意。一問,是車友會發起的義務接受災群眾的活動。他們的車牌,清一色地遮住了兩位數,這讓我想起了這些天來我所接觸的各種各樣的志愿者有工人、農民、退伍老兵,還有與學校簽了“免責協議”的中學生,幾乎沒有人愿意透露自己的姓名。 即使日常的喧囂讓我們彼此疏遠,即使這個并不完美的世界讓我們相互戒備,在災難襲來的時刻,我們都以最善良、純真的一面坦誠相對。這,才是這個世界本來的面目。 我們收獲的,是承諾與責任的重量。 在綿陽采訪時,我得到了這樣一個故事:地震發生的那一刻,總裝駐四川某基地醫護人員正在為一名產婦作剖宮產縫合手術。當劇烈的震動襲來,醫生李春梅立即俯身護住產婦

10、,大聲招呼助理醫師和護士固定手術臺。麻醉師韋滿的第一反應是抱住搖搖欲倒的空調,以免它砸倒在手術臺上,而已經走出手術室的助產士鐘婕又返回室內,一把扶住左搖右晃的手術燈所有人都在用身體保護產婦,沒有誰選擇逃生。 從太多太多真實的故事里,從士兵們傷痕累累的肩膀上,從救援人員倒在廢墟上睡著的倦容里我們一次又一次地讀懂了那個古老而永恒的話題:責任。 離開汶川時,歲的羌族婦女郭秀蓮往我的背囊里塞了一袋紅櫻桃。 今年的櫻桃又大又甜。郭秀蓮曾經算過,自家的兩畝櫻桃能賣到兩萬元。然而,櫻桃還沒來得及摘,地震就發生了 郭秀蓮的一句話,讓我思忖至今:“只要樹還在,明年就會結果,誰說明年不會是一個豐收年呢?” 順著她

11、指的方向望去,那紅彤彤的一片,是山上最鮮艷的色彩7、品讀全文,指出文章所表達的主題是什么? 8、選文第一段使用了什么描寫方式?此段在文章的結構和內容上有什么作用?9、“郭秀蓮的一句話,讓我思忖至今:只要樹還在,明年就會結果,誰說明年不會是一個豐收年呢?”一句中的“思忖”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10、劃線句中的“紗巾”在文中出現了多次。整理這樣寫的用意是什么?“一張沾滿泥土和血跡的紅紗巾”有什么值得珍藏的?請談談你的理解。11、讀了選文你有何感想?請拿起筆寫出你對生命價值的深切感悟。三、閱讀下面文章,回答問題。(15分)知足常樂人生在世,經歷和境遇各不相同,如何面對,需要有一個正確的態

12、度。人生一輩子,生老病災、喜怒哀樂,幾乎無所不包,需要一個好的心情去適應。這個好的態度、好的心情,就是知足常樂。 富與貧、樂與苦,都是生活的內容,沒人能夠回避。如果總是覺得上天對自己不公平,命運在虧待自己,就會心理不平衡。心理一失衡,就覺得這也不順心、那也看不慣;就會這山看著那山高,即便原有的愿望得到了,馬上又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欲望就成了一個永遠也填不滿的坑。貪心不足,讓人煩惱憂愁,還會被貪欲一步一步地引向災難的深淵。人的生活條件在逐步得到改善,實現了所謂的“人往高處走”,可結果卻是因為不知足而最終斷送了自己。 有些人就能以一顆平常的心平靜地面對生活。不論是富裕還是貧窮,是身處順境還是身處逆

13、境,都能做到不怨天尤人、不悲觀失望、不自暴自棄。在他們的心目中,這就是生活,這就是生活給予自己的一切。正像清朝倪元坦所說:“別人騎馬我騎牛,自覺無言嘆不如。君試回頭一察看,道旁還有赤腳漢。”以這樣的心態看待生活,就會知足常樂,就會覺得生活中處處充滿了陽光。 知足常樂是一種情懷。“寧靜致遠,淡泊明志”,表達的是諸葛亮知足常樂的高雅;“采菊東蘺下,悠然見南山”,顯現的是陶淵明知足常樂的悠然;而“布衣桑飯,可樂終身”,則是一種知足常樂的樸實當然了,拋開名人不論,知足常樂不過是一種平平淡淡的情懷,知足常樂的人過的是一種平平淡淡的生活,然而,正是這種平平淡淡,才體現了人性的本真。 來源:Zk5uaaa作

14、為一種情懷,知足常樂用于內心,能夠在紛繁復雜的世事之中捕捉快樂;用于處世,則能夠在大千世界、蕓蕓眾生之中不斷發現美景、好人,在將自己融入自然、融入人群,與之和諧相處的同時,還會以自己良好的心態感染自己周圍的人,與之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這是因為,知足常樂,就會低調做人,不恃才傲物;知足常樂,就會埋頭做事,不事張揚;知足常樂,就總能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和長處,待人謙和;知足常樂,人生會多一份從容,多一些達觀。這樣,世界就會多一份愛意,人類就會多一份關懷,社會就會多一份和諧。知足常樂是。有人把幸福看做是對財富的擁有,擁有得越多,得到的幸福就越多。其實,物質財富的多與少從來就不是絕對的,足與不足也只是相

15、對而言。 幸福是什么?說到底,幸福不是對物質的擁有,而是一種感覺。一個人,只有當他覺得自己幸福的時候,他才擁有真正的幸福。相反,他若是覺得自己不幸福,即便是擁有金山銀山也無濟于事。其實,老子的“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已經把禍福與知足、不知足之間的關系講得再清楚不過了。由此演繹出的“知足者常樂,貪婪者常悲”,就更加透徹、明白。 很顯然,知足與快樂相關,知足與幸福相連。有了這種關系,即便人生不稱心的事十有八九,也能自足自樂;即便一日三餐粗茶淡飯,也能頤享天倫。這種幸福的感覺,是終日泡在榮華富貴中卻永遠沒有滿足感的人所無法想象的。12、整理認為以知足常樂的心態看待生活有哪些好處?(3分)1

16、3、文中第二、三段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14、第三段 “以這樣的心態看待生活,就會知足常樂,就會覺得生活中處處充滿了陽光” 一句中“這樣”具體指什么?請用原文回答。(2分)15、第四、五段論述了分論點“知足常樂是一種情懷”,那么,第六、七段論述了一個什么分論點?請結合上下文在第六段橫線上填寫恰當內容。(3分)16、班里舉行“知足常樂”與 “不知足才常樂”辯論會,請你為“不知足才常樂”這一觀點寫一段辯論詞。(4分)四、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回答問題。(10分)【甲】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

17、遇,欲報之于陛下也。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節選自諸葛亮出師表)來源: 【乙】(唐太宗)嘆曰:“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朕嘗保此三鑒,以防己過。今魏征逝,一鑒亡矣!朕比使人

18、至其家,得書一紙,始半藁,其可識者曰:天下之事有善有惡。任善人則國安,用惡人則國弊。公卿之內,情有愛憎,憎者唯見其惡,愛者止見其善,愛憎之間,所宜詳慎,若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賢勿猜,可以興矣。其大略如此。朕顧思之,恐不免斯過。公卿侍臣,可書之于笏,知而必諫也。”(節選自新唐書魏征傳)【注釋】鑒:鏡子。 亡:通“無”,丟失,沒有。 比:最近,近來。 藁:通“稿”。 止:通“只”。 笏(h):古代大臣上朝時手中拿的一種長板,用象牙或竹、木等制成,上面可以記事。17.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4分)來源: 恢弘志士之氣( )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 可

19、正衣冠 ( )18.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19.【甲】文中諸葛亮給后主劉禪提的第三條建議是“ ”, 【乙】文中魏征在遺書中給唐太宗所提的意思相近的建議是“ ”。(用原文回答)(2分)20.從選文中看,你覺得諸葛亮和魏征有什么共同點?(2分) 閱讀下面一首詞,回答問題。(分)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21.試體味“沙場秋點兵”一句中“秋”字的表達效果。(2分) 22.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20、這兩句詞,營造了一種什么樣的氛圍?(2分) 四、作文(任選其一,50分)題目一:有一首歌唱道:“幸福在哪里?朋友啊告訴你:她不在柳蔭下,也不在溫室里。 她在辛勤的工作中, 她在艱苦的勞動里。 她在精心的耕作中,她在知識的寶庫里。”請以“幸福”為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作文。題目二:請以“這件事我做對了”為題寫一篇文章。一、. 根據課文按要求填空.(8分) (1) “忽如一夜春風來,_” 運用比喻寫出了邊塞天氣的奇寒;“烽火連三月,_”巧用夸張表達了對家人思念;“落紅不是無情物,_。”妙用擬人贊揚了無私的奉獻精神。可見,修辭的運用能使詩句更加靈動、雋永。(2)_,左右流之。窈窕淑女,_。(詩經)(4)

21、酒在古詩詞中很常見,詩人往往借酒抒發情感:范仲淹 “濁酒一杯家萬里,_”表達了憂國思鄉之情;蘇軾的“_,鬢微霜,又何妨!”抒發了報效國家、建功立業之情;杜甫的“白日放歌須縱酒 _”表達了喜悅之情;5. 閱讀下文,按要求答題。(5分):據河南日報記者王大慶報道:繼在臺北市中山紀念館成功演出之后,2009年12月18日晚,“中原文化寶島行”大型樂舞河洛風又南下赴臺中市進行演出。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副省長孔玉芳與1200多名臺中市民一起觀看了演出。當天,河南農民畫展在臺南市開展,共展出我省優秀的農民畫作100余幅。向臺灣同胞傳遞出中原人民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思想情趣,到現場觀賞的臺南市民絡繹不絕。(

22、1)請你為“中原文化寶島行”活動擬定一條宣傳標語。(不超過20字)(2分)(2)作為河南文化的一名宣傳員,請你任選兩個方面向臺灣人民簡要介紹河南的文化。(3分)6、在三年的名著閱讀中,我們接觸了許多智者和英雄,他們的人格、智慧給我們以啟迪。請仿照下面的例子,給你心中的一個智者或英雄寫一個頒獎詞。(5分)“感動中國”欄目給巴金的頒獎詞:穿越一個世紀,見證滄桑百年,刻畫歷史巨變,一個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間燃燒的激情,點亮多少人靈魂的燈塔;他在人生中真誠的行走,叩響多少人心靈的大門。他貫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熱情、憂患、良知,將在文學史冊中永遠閃耀著璀璨的光輝。人物名字 出自作品: 頒獎詞_ _

23、_ 7. 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的上海世博會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市中心黃浦江兩岸、南浦大橋和盧浦大橋之間的濱江地區進行。右圖為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會徽,請你用簡明的語言介紹這幅會徽。(3分)1. kn xun min 3分 2.D3. 第句,去掉“被” 第句,將第一個“和”改為“尤其是”。(2)(1) 燕然未勒歸無計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會挽雕弓如滿月 贏得生前身后名 背灼炎天光 雞聲茅店月(2) 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過盡千帆皆不是 主旨句:腸斷白蘋洲(一句一分)2、(1) (2分) qin cn (2) (2分) 圃 潑 (3) (2分) 非常微細 模模糊糊,

24、不很清楚的樣子 (4) (2分) 比喻和對偶 (5) 誤:都在向人們展示大自然它那變幻無窮的奇妙景色。 正:大自然都在向人們展示它那變幻無窮的奇妙景色。(3分)3、名著考察: (3分) 吳用 智取生辰綱 武松4、(1)(2分)(1)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必須是寫春雨的)(2)(1分)雨沐風餐、櫛風沐雨、雨淋日炙;亢旱不雨;風雨同舟;風霜雨雪;風雨兼程;淚如雨下、涕零如雨、涕淚滂沱 聽風就是雨;陽光總在風雨后;干打雷,不下雨;(3)(4分)春雨的輕柔 ,融化冰雪,滋潤萬物的特點;(答到兩點即可)啟示:抓住特點,運用擬人、比喻等修

25、粗方法,使語句形象生動。或運用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來描寫,寫出事物的形、色、聲、味。(4)(4分)示例:我是一場酸雨,用我委屈的淚水侵蝕廢氣彌漫的大地;我是一場暴雨,用我的無比貪婪洗劫物欲橫流的城市。二、5、記敘了災區人民,救援人員,志愿者抗擊災難的動人事跡,謳歌了萬眾一心抗震救災的頑強斗爭精神。或:我們在抗震救災中收獲了重新站起的力量,希望、溫情和責任。(3分)6、自然環境(景物)描寫(1分)總領全文,與結尾遙相呼應;(1分)與巨大的自然災害形成鮮明對比,有力地表達了戰勝災難的強烈愿望。 (1分)7、思量,考慮 (1分)強調只要生命還在,只要不放棄,災區的明天一定會更好。(2分)8、強調其不尋常的意義。(1分)紅紗巾既是希望的象征,“沾滿泥土和血跡”則是經歷災難與命運抗爭的見證,因此它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 (2分)9、在困難面前不放棄希望,在工作和學習中勤奮努力,生命才更有價值,人生才會更加精彩。(2分)三、13、(1)會覺得生活中充滿陽光。(2)保持這種情懷,會使自己的人生會多一份從容、達觀,也更容易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