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部護理_第1頁
糖尿病足部護理_第2頁
糖尿病足部護理_第3頁
糖尿病足部護理_第4頁
糖尿病足部護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糖尿病足部護理糖尿病病人無視足的護理將會導致不可挽回的嚴重后果,許多病人因為一個很小的傷口,疏于治療及護理,最終導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指導糖尿病病人科學合理的進展足部護理,可有效地防止足部潰瘍和截肢的發(fā)生。、對于尚無危險因素的年輕病人,可僅給于一般性的知識介紹,使其了解為什么要進展足部護理,通過簡單的足部護理,可使發(fā)生嚴重并發(fā)癥的機率減少到最低程度;了解糖尿病病人控制吸煙與足部并發(fā)癥的關系。同時,向病人建議防止穿鞋不當引起胼胝、囊泡,以及足部過度潮濕,導致真菌感染;定期檢查,注意足部衛(wèi)生,正確地修剪趾甲,并在洗腳后趾甲變軟、變直時進展。、對于老年病人或糖尿病病史較長但足部正常者,有患

2、糖尿病足的危險,除進一步強調上述建議,應鼓勵病人注意并及時向醫(yī)生報告有無下肢麻木或刺痛、變色、腫脹、囊泡、外傷、潰瘍或胼胝形成。、對于高危病人必須學會足部護理1每日檢查足部。從足背到足底仔細檢查,特別是要注意足趾縫間,必要時可借助鏡子或家人幫助。注意足部皮膚是否有水皰、擦傷、裂口局部皮膚是否有紅腫,注意是否有胼胝、雞眼;注意趾甲是否過長、過厚,是否有嵌甲、劈裂、甲溝炎;注意趾甲是否有顏色變化,黃綠色可能為霉菌感染,紫紅色可能有甲下出血。如發(fā)現有任何異常,病人應立即到醫(yī)院就診。2每日洗腳。病人應知道怎樣洗腳。洗腳應用水溫以38-40C為宜。洗腳時間以10分鐘為宜,洗腳宜用中性肥皂。洗腳后應用干凈

3、、柔軟、吸水性好的毛巾將腳輕輕地擦干。如果毛巾質硬粗糙或者用力過重,均易造成足部皮膚不易查覺的損傷。擦腳用的毛巾最好為白色,以便及時發(fā)現是否有血跡或者膿跡。3正確修剪趾甲。趾甲過長易裂而傷及甲周圍組織,剪趾甲時光線要好,病人視力較差或手發(fā)抖時,應由家人幫助修剪。修剪趾甲之前應檢查剪刀兩刃之間是否夾住了皮膚。趾甲應直剪,不要斜剪,以免傷及甲溝。趾甲不要剪得太短,不要太靠近皮膚,一般剪到與趾尖同一水平即可。如果剪趾甲傷及皮膚,或發(fā)現趾甲有剪裂、顏色有變化、甲周皮膚紅腫,應去醫(yī)院就診。4修除胼胝角質層。胼胝是導致足部潰瘍的重要隱患,要及時消除。胼胝的修除應在醫(yī)生指導下進展,以免損傷正常組織。修除胼胝

4、時,先用溫水洗腳使之軟化,然后用木砂磨去角化層,最好不用銳器去削割。修除胼胝應循序漸進,每天一點一點地修除,每次修除后的外表涂以潤滑劑。修除胼胝時如果出現疼痛或出血,提示傷及正常組織,病人應立即到醫(yī)院去處理。雞眼應請專科醫(yī)生治療,病人不要自己去處理。對于胼胝和雞眼,最根本的預防是要穿適宜的鞋。5保持皮膚潤滑。糖尿病病人由于植物神經病變,出汗減少,足部皮膚枯燥,特別是足跟部,容易出現皸裂,并可進一步形成潰瘍,繼發(fā)感染。每天涂抹羊脂或桿物油類潤滑劑,并輕柔而充分按摩皮膚。如為汗腳易致真菌感染,可用醫(yī)用酒精擦拭足趾縫間,可于洗腳水中加少許醋液,因為酸性環(huán)境不利于真菌生長。6預防外傷、燙傷和凍傷。糖尿

5、病患者由于感覺神經病變,足部感覺減退、消失,形成無知覺足,使足部保護性反射喪失。不要用過熱的水洗腳、火爐前烤腳、使用電熱毯等,同時強調不要赤足行走。7選擇適宜的鞋襪相當重要,穿鞋前先檢查鞋是否有其他異物,新鞋必須舒適,穿著時間要短,約2-3小時,穿鞋選擇還需考慮生活方式、氣候等因素,如天太熱時不穿橡膠鞋。、如何判斷病人是否患有高危足的危險.如病人存在以下兩種以上因素,則應視其為易患糖尿病足危險人群:曾有過截趾或截肢病史;曾承受過腎移植的病人;既往有足部潰瘍或疼痛病史的病人,下肢痛覺減退或喪失;病人有下肢麻木、刺痛或血管缺血性痛,有下肢缺血體癥;存在明顯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或糖尿病腎病;對糖尿病及

6、糖尿病足的危害不夠重視;老年人和糖尿病病史較長者;男性較女性更易患糖尿病足。5、定期檢查,早期發(fā)現并發(fā)癥糖尿病的慢性并發(fā)癥有:由微血管病變導致的腎臟病變,神經病變,眼部病變以及大血管病變導致的心血管病變,腦血管病變,下肢血管病變。因此指導糖尿病病人定期檢查非常重要,這有助于監(jiān)控病情的開展,為藥物的使用提供依據,增加藥物的療效,減少不良反響低血糖等,早期發(fā)現并發(fā)癥,及時積極的治療。1血壓、脈搏、體重及腰臀圍,應至少每周測定一次。2血糖及尿常規(guī),尿常規(guī)中尤其應注意尿糖、尿蛋白、尿酮體的情況,應至少每個月檢查一次。3糖化血紅蛋白情況,每2至3個月檢查1次。4尿微量白蛋白,每半年至一年檢查1次。5眼部

7、情況應包括眼底檢查,每半年至一年檢查1次。6肝功能、腎功能、血脂情況,每半年檢查1次。病人可將上述檢查結果作記錄,并注明檢查日期,同時記錄自覺病癥,每餐的進食量和熱量,工作、活動情況,有無低血糖反響的發(fā)生。這些都會為醫(yī)生制訂進一步的治療方案提供重要的參考資料。 糖尿病低血糖的預防及處理 2007-07-30 08:19:36 ery來源:瀏覽次數:56網友評論0條 低血糖是糖尿病最常見的急性并發(fā)癥,是由于血糖降到正常水平以下而引起的。輕度的低血糖是病人能夠意識到低血糖的病癥,并且能自行處理;重度低血糖,有意識的障礙,需要外界的干預和處理。教育的目的是讓患者了解低血糖的常見原因,認識低血糖的早期

8、病癥,如何防止低血糖以及出現低血糖時的處理。1、低血糖的常見原因有:胰島素劑量過大;磺脲類口服降糖藥劑量過大,優(yōu)降糖尤為多見;阿卡波糖類藥物也有引起低血糖的副作用;同時應用-受體抑制劑、血管緊素轉換酶抑制劑、水酸制劑如阿司匹林、磺胺類抗生素或抗憂郁劑等偶爾會引起低血糖;忘記或推遲進餐;進食量缺乏;運動量較平時大,在應用胰島素治療者較為多見;在空腹時飲酒過量;腎上腺、下丘腦垂體、甲狀腺疾病或肝腎疾病加重;*些2型糖尿病病人以低血糖為最初病癥;在感染或其它疾病的恢復期,未能調整好用藥量。2、病癥與體癥:低血糖發(fā)生的嚴重程度不僅取決于血糖的水平,還與血糖下降的速度有關。低血糖的病癥在各個個體間的差異

9、很大。典型的病癥有心跳加快、多汗、顫抖和極度饑餓,一些患者會感受到低血糖的發(fā)生預兆,包括一些不舒服的感覺,如焦慮、恍惚、心神不定、人格別離、醉酒的感覺以及情緒低落等病癥;重度低血糖可導致意識障礙。3、預防低血糖:按時進食,生活規(guī)律化,假設特殊原因不能按時進餐時,應預先吃些餅干、水果等;定時定量使用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保持恒定的運動量,不宜空腹運動,過大量運動前適當進食,或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減少胰島素用量;有未覺察低血糖的病人,尤其在進展運動、開車或其他有一定活動量前應自備血糖儀,經常測試血糖;應用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病人應攜帶少量含糖食物及糖尿病急救卡,以備急需。所帶食物包括糖果和餅干。急救卡容包括

10、、性別、年齡、所患疾病、所服藥物、家庭、住址、急救及假設昏迷時應如何糾救治;同時,要讓親友、同事、同學等與病人經常在一起的人了解其所患的疾病、用的降糖藥物等,如果發(fā)生低血糖并昏迷時知道如何處理。對于年輕的以及安康狀況良好的用胰島素治療的病人來說,假設血糖控制滿意,偶爾發(fā)生低血糖,是缺乏為奇的,這點應向病人解釋清楚。在每次低血糖發(fā)生時,都應尋找原因,檢查一下治療方案是否恰當,以便找出和修正不當之處,預防低血糖的再發(fā)生,以及重癥低血糖的發(fā)生。4、低血糖的處理:一旦發(fā)生低血糖,及時的救治非常重要,以使病癥迅速緩解,防止處理不及時而出現不可逆的腦損傷。有條件者應立即用血糖儀進展測定,血糖小于3.8mm

11、ol/L,應根據反響的輕重迅速補充易被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如2-4塊糖果或方糖,一調羹食糖或峰蜜,200毫升的果汁或糖水,1-3塊糖尿病專用葡萄糖片,3-5塊餅干等,較輕的低血糖一般在15分鐘緩解,假設未能緩解可再服用上述食物,假設仍未緩解,則應到醫(yī)院診治。如果低血糖發(fā)作離下次進餐還有較長一段時間1-2小時以上,在糾正低血糖之后,還需要加食一份主食,如一片面包、一個面包、3-5塊餅干等,這些食物能使血糖保持的時間較長,防止再次低血糖。要強調的是阿卡波糖拜糖平引起的低血糖必須口服或靜脈給葡萄糖或注射胰高血糖素。 合理飲食和規(guī)律運動 2007-07-28 10:44:30 ery來源:瀏覽次數:93

12、網友評論0條 合理飲食是糖尿病病人最根本的治療方法,其目的就是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使食譜中總熱量和食物構造合理,控制體重在標準圍,控制血糖,恢復體力。對于一些早期輕型的糖尿病,只要合理的飲食,配適宜當的運動,即可到達防治要求;而對于需要藥物治療的糖尿病病人,如果無視飲食管理,即使藥物再好,也難以到達滿意的療效。因此,在進展飲食指導時,要讓病人了解飲食與血糖之間的密切關系可通過進餐前后自己監(jiān)測血糖水平,合理飲食并不意味著完全放棄自己所喜愛的食物,而是通過制定安康的飲食方案,科學、合理的進食。一、合理飲食1、掌握飲食的原則控制每日攝入食物提供的總熱量,以到達或維持理想體重為準。平衡膳食,選擇攝入多

13、樣化富營養(yǎng)適量優(yōu)質蛋白質高纖維限制脂肪的食物;適當放寬對主食的限制,減少或禁忌攝入單糖食物;減少食鹽攝入,小于6-8g/d;多飲水,限制飲酒;堅持定時定量定餐。2、確定每日飲食的總熱量應根據病人的體重和活動強度等因素計算每日攝入的總熱量,并定期修正。每日攝入的總熱量=標準體重每公斤體重需要的熱量。標準體重可以應用簡單的公式:身高厘米105標準體重公斤。標準體重的10即為理想體重;超過20視為肥胖;低于20為消瘦。介于1020之間為超重或偏瘦。不同的活動強度對熱量的需求:休息者:每日25-30千卡/公斤;輕度體力勞動者:每30-35千卡/公斤;中度體力勞動者每日35-40千卡/公斤;重度體力勞動

14、者:每日40千卡/公斤。兒童、孕婦、消瘦者酌情增加,肥胖者酌情減少。3、計算每日所需的食物交換份食物交換份是指將食物按照來源、性質分成主食類、蔬菜類、水果類、魚肉類含豆制品、乳類含豆奶、油脂類六大類,同類與不同類食物在一定重量所含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熱量相近,每份食物交換份可產生80-90千卡熱量。并合理地分配六大類食物的份數,通常主食類食物應占每日總份數的50%或以上。4、合理分配每日的餐次最常見的分配方案是早、中、晚:1/3、1/3、1/3或1/5、2/5、2/5,對易出現低血糖者,應積極調整藥物劑量,適當加餐占總熱量的5%-10%,同時每餐營養(yǎng)素要均勻搭配。二、規(guī)律運動運動療法和

15、飲食管理稱為糖尿病治療的兩大基石,只有根底結實,藥物才會發(fā)揮最大效果。適當的運動可以使病人減輕體重,改善心血管功能,降低胰島素抵抗,改善血脂水平,增強適應性和勞動能力,提高生活質量。許多病情較輕的病人,僅僅通過飲食管理和適度運動就可以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糖尿病病人的運動選擇必須個體化,根據病人的年齡、疾病及身體狀況、目前血糖控制情況和生活方式,來制訂運動方案,只有切實可行的目標,才可使運動變得容易進展、有樂趣,并可鼓勵病人堅持運動。1、哪些人適宜運動.2型糖尿病特別是肥胖者,血糖在300mg/dl 以下者(16.7mmo/以下者);1型糖尿病穩(wěn)定期;輕度合并癥可選小運動量。2、哪些病人不適合運

16、動.當病人有以下情況時,最好暫時不要進展較劇烈的運動:有急性并發(fā)癥的病人,如合并各種急性感染、酮癥酸中毒、高滲性昏迷等;伴有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且活動后加重者;嚴重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足者;嚴重視網膜病變、新近發(fā)生血栓者;血糖未得到較好控制空腹血糖300mg/dl或血糖波動明顯的病人;收縮壓大于180mmHg經常有腦供血缺乏者。3、怎樣運動.運動前的準備:首先,應到醫(yī)院做一次全面的檢查,包括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或果糖胺)、血壓、心電圖、眼底、腎功能、心功能和神經系統檢查。如果年齡已經超過40歲,最好作運動激發(fā)試驗后的心電圖,以判斷心功能是否適合運動。運動前注意檢測血糖,如高于300mg/dl時

17、不建議運動,低于100mg/dl,則應加餐,同時注意多飲水。攜帶糖尿病急救卡和易于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如含糖飲料等。運動前選擇寬松的衣褲、柔軟的棉線襪、合腳的運動鞋,應做5-10分鐘的低強度有氧熱身運動。運動中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選擇相適宜的運動方式和強度,防止高強度運動,防止意外傷害。運動完畢時需做5-10分鐘的整理運動,使心跳恢復至每分鐘比靜息時高10-15次的水平后再坐下休息。4、運動頻率和、時間、強度和工程的選擇糖尿病病人每周鍛煉3-4次最為適宜,假設每次運動量較小,可每天一次,運動鍛煉需要持之以恒,假設間歇時間超過3-4天,則效果及蓄積作用將減弱。每次運動時間自10分鐘左右逐步延長至30

18、-60分鐘,期間可穿插必要的間歇時間。運動時間一般安排在早餐或晚餐后的30min1h以后,不宜在飽餐后或饑餓是進展運動。運動強度的選擇:心率不超過170-年齡。運開工程的選擇:最輕運動:散步、購物、做家務、打太極拳,持續(xù)30分鐘消耗370KJ;輕度運動;跳交誼舞、平地騎車、打桌球,持續(xù)29分鐘消耗370KJ;中度運動:爬山、平地慢跑、打羽毛球、上樓梯,持續(xù)10分鐘消耗370KJ;強度運動:跳繩、游泳、舉重、打籃球,持續(xù)5分鐘消耗370KJ熱量。5、如何提高運動的積極性對于沒有運動愛好的糖尿病病人,知道了運動的益處以及運動之初的新鮮感,開場還有可能堅持運動,但一段時間后便會興趣減退,久而久之放棄

19、運動,則如何讓糖尿病病人保持參加運動的積極性呢. 讓病人列出每日的運動方案,并放在醒目的地方,讓家人一起催促執(zhí)行。同時,找一個運動伙伴,互相鼓勵。并選擇幾項喜歡的運動,交替輪流進展,以防止運動的單調性。運動方案要切實可行,要適合自己的短期目標,到達后給以鼓勵。6、預防運動中低血糖運動可消耗能量、降低血糖,但有時也會發(fā)生低血糖,為了防止運動時及運動后發(fā)生低血糖,應盡量遵守以下原則:盡可能在飯后30min1h參加運動,這時血糖較高,因而不易發(fā)生低血糖,但應防止在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作用最強時運動,如用短效胰島素的病人,注射后h左右不宜運動,或適當加餐后再運動;運動前胰島素注射部位盡量不選運動時劇烈活

20、動的大腿等部位;一般不宜在空腹時運動,但許多老人有清晨鍛煉的習慣,這可以分成幾種情況:如果空腹血糖在120mgdl以上,可進展運動。如果空腹血糖低于120mgdl,在運動前應進少量食物,如喝一杯牛奶、吃幾塊餅干,進食后10分鐘左右再開場熱身,而不要馬上開場運動。如果空腹血糖低于120mgdl,晚飯前又用長效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治療,也可以適當將藥量減少。在開場運動治療時,可在運動前后用血糖儀各測一次血糖,了解運動前后及運動中有無低血糖,哪種運動形式、多大的運動量可降低血糖及降糖的程度,以便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和運動強度。因長時間大運動量的運動如郊游、爬山等的降糖作用持久,故在運動后的12小時以還會

21、發(fā)生低血糖的可能。所以在運動完畢后飯量也需適當加大。運動時應隨身攜帶急救卡,含糖飲料,蛋糕、餅干、糖果等食物。三、血糖自我監(jiān)測血糖監(jiān)測是糖尿病綜合治療的措施之一,通過監(jiān)測可直接了解機體實際的血糖水平,及早發(fā)現低血糖以提供血糖信息,為調整糖尿病的治療提供直接依據,使糖尿病病人易于有效獲得并維持特定的血糖目標,便于醫(yī)患共同參與治療和管理。特別是對于使用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病人,對獲得預定血糖控制目標的重要性已有廣泛共識。1、告訴病人不同時段監(jiān)測血糖的意義:凌晨/早餐前空腹血糖:反映人體根底胰島素的分泌,建議在靜息狀態(tài)宜禁食/禁藥,不宜過度消耗體力下檢測。餐后血糖:一般選擇餐后兩小時的血糖。反映人體餐后胰島素的分泌,即增加糖負荷后機體追加胰島素分泌的能力,在進展藥物治療或飲食控制期間尤其需要觀察的重要指標。運動前后血糖:劇烈運動使機體處于應激狀態(tài),血糖隨之升高,隨著時間的推移和體力消耗,血糖將降低,甚至會引發(fā)低血糖。運動前后的血糖值是制定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運動時間的依據。睡前/凌晨3點左右血糖:由于睡前或凌晨3點左右患者的血糖過高或過低,次晨都會出現高血糖現象,但處理方法截然不同,建議睡眠中有明顯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