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造地質學模擬題_第1頁
構造地質學模擬題_第2頁
構造地質學模擬題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構造地質學模擬題(補)一. 單項選擇題1 確定巖層產狀的兩個基本要素()。A. 走向和傾向B. 傾向和傾角C. 走向和傾角巖層的真傾角()。A. 大于視傾角B. 小于視傾角C. 等于視傾角在垂直巖層走向的剖面上出現地層重復最可能有下列哪種構造()。A. 褶皺B斷裂C.褶皺和斷裂在地層層序正常地區,順著褶皺樞紐傾伏方向觀察時,地層時代()。A. 由新到老B. 由老到新C. 背斜由老到新,向斜由新到老2 正斷層形成的安德森模式是()。A. (T2直立,(T1(X3水平B. x1直立,x2x3水平C. x3直立,x1x2水平斷層走向與巖層走向基本直交的斷層是()。A. 橫斷層B. 傾向斷層C. 走向

2、斷層D. 順層斷層由若干條產狀基本一致、性質相同的斷層形成的斷層組合是()。A. 階梯狀斷層B. 迭瓦狀斷層C. 雁行式平移斷層D. 前面三種都可能&應力的概念()。A. 所謂應力實際為內力B. 應力使單位面積的內力C. 應力是外力作用下物體沒產生的派生粒子力D. 所謂應力是指物體受力之和9兩套地層關系反映了構造演化過程為:下降沉積-褶皺、巖漿侵入并遭受剝蝕一再下降沉積,其接觸關系為()。A. 平行不整合B. 角度不整合C. 整合D. 假整合原生構造與次生構造有什么差別()。A. 原生構造發育于構造變形較強的環境,次生構造發育于構造變形較弱的環境B. 原生構造發育于構造變形較弱的環境,

3、次生構造發育于構造變形較強的環境C. 原生構造與周圍構造環境同時產生,同時發育,次生構造發育晚于其構造環境D. 原生構造發育晚于周圍構造環境,次生構造與其構造環境同時產生發育11阿爾卑斯式褶皺的基本特點不具有()。A褶皺翼部傾角極緩,構造變形十分輕微,規模很大B. 系列生成狀褶皺呈帶狀展布,所有褶皺的走向基本上與構造帶的延伸方向一致C. 整個帶內背、向斜呈連續狀,基本同等發育布滿各區D. 不同級別的褶皺往往組合成巨大的復背斜和復向斜,并伴有疊瓦狀斷層12主要由兩組走向近平行且相向傾斜的正斷層構成的大地構造類型是()。A. 地塹B. 地壘C. 斷陷盆地D. 裂谷13.糜棱巖是指()°A

4、. 較高溫度和應力差下礦物發生塑性變形而成B. 由一種堅硬巖石構成的構造巖脆性破碎研磨而成14. 斷層兩盤地層真斷距是下列哪種剖面上測得的()°A. 垂直地層走向的剖面B. 平行地層走向的剖面C. 垂直斷層走向的剖面D. 平行斷層走向的剖面褶皺樞紐是指()°A. 單一褶曲面往上凸的最高點連線B. 單一褶曲面往下凹的最低點連線C. 單一褶曲面最大彎曲點的連線D. 褶曲軸面與地面交線填空題1. 不整合可分為兩種基本類型,和°巖石在外力作用下一般都經歷三個變形階段;°2. 斷層的幾何要素有;°影響巖石力學性質的主要因素包括、°根據斷層巖的變

5、形特征,斷層巖可分為兩大系列,分別為代表脆性變形的系列及代表韌性變形及塑性變形的系列。3. 劈理構造的成因分類的基本類型為、°構造地質學的研究內容是研究地質構造的、及°&逆沖推覆構造的擴展方式有兩種可能的方式,即和°巖層的產狀要素包括、°9. 巖石變形的四種基本方式為、和。受力物體的形變可以分為禾廿°10. 平行不整合的形成過程為下降沉積t、t再下降接受沉積。11. 沉積巖中可以用來確定巖層頂底面的原生構造主要13在地形地質圖上,露頭界線與地形等高線平行的巖層為巖層,露頭界線為直線的巖層為巖層。14. 摩爾圓表達了受力物體內部任意斜面上

6、_應力、應力與主應力之間的關系。15. 斷層存在的地貌標志、。二. 判斷題1. 不整合的時代就是上、下兩套地層之間缺失的那部分地層代表的時代。2. 巖層的走向有兩個方位,知道了傾向便可換算出走向。3. 巖層厚度是指巖層頂、底面之間的垂直距離。4. 當巖層傾向與地面坡向相同時,且巖層的傾角小于坡度角,巖層出露線的彎曲方向與地形等高線的彎曲方向相同。5.褶皺的樞紐一定是褶皺層的同一層面上最大彎曲點的連線。6. 斷層的上盤一定為上升盤。7. 地層缺失一定是斷層造成的。&疊瓦狀斷層是由產狀大致相同的若干條正斷層所組成的斷層組合。9.構造置換是指巖石的一種構造經過遞進變形被另一種構造所替代的現象

7、。10.巖層的視傾角永遠小于真傾角。11.階梯狀斷層是由產狀大致相同的若干條正斷層所組成的斷層組合。12. 粒級層理又稱遞變層理,其特點是在一單層內,從底到頂粒度由粗逐漸變細。13. 在斷層旁側發育的壓性結構面(如褶皺軸面)與斷層所構成的銳角指示斷層對盤的運動方向。14. 微劈石域的變形較劈理域強。15. 褶皺的軸面的是指平分兩翼的面。16. 正階步由緩坡至陡坡指示階步所在盤的運動方向。三. 簡答題石香腸構造。1. 簡述野外識別斷層的主要標志?2. 褶皺面的里卡德分類。(按軸面與樞紐關系)什么是飛來峰和構造窗?3. 確定不整合的直接和間接標志。4. 哪些現象可用于確定斷層兩盤的位移性質?四.

8、讀圖分析題一剖面如下,試判別斷層的運動方向及斷層性質。2分析下面地形地質圖,指出地層是正常層序還是倒轉層序。1:20003.分析圖中斷層(請分析以下剖面圖中角度不整合發生的時代。答:參考答案:單項選擇題12345678910BAACBBDBBB1112131415AAACC二.填空題1. 平行、角度2. 彈性、塑性、斷裂3斷層面、斷層線、斷層帶、上盤、下盤4溫度、壓力、圍壓限制、溶液(液壓)、時間4. 碎裂巖,糜棱巖5. 破劈理、滑劈理、流劈理6. 幾何學特征、運動學特征及動力學特征&前展式(背馱式),后展式(上迭式)9. 走向、傾向、傾角10. 平移、轉動、形變和體變;均勻形變、非均

9、勻形變11. 上升、沉積間斷、遭受剝蝕12斜層理,粒級層序,波痕,泥裂,古生物化石的生長和埋藏狀態12. 水平,直立14.正,剪15斷層三角面、斷層崖、山脊錯位、串珠狀湖泊洼地、帶狀泉水三.判斷題12345678VVVVVXXX910111213141516VVVVVXXX四簡答題1石香腸構造。不同力學性質互層的巖系受到垂直或近于垂直巖層的擠壓時,軟弱層被壓向兩側塑性流動,夾在其中的硬巖層不易塑性變形而被拉伸,以致拉斷,形成剖面上形態各異、平面上呈平行排列的長條形巖塊,即為石香腸。2簡述野外識別斷層的主要標志?標志:1)地貌標志:斷層崖、斷層三角面、錯斷的山脊、串珠狀湖泊洼地、泉水的帶狀分布、

10、水系特點(河流急劇轉或河谷被錯斷)。2)構造標志:巖層產狀的急變和變陡、節理化劈理化帶的突然出現、小褶皺劇增、擠壓破碎和各種擦痕等現象、構造透鏡體。3)地層標志:地層缺失和重復。4)巖漿活動和礦化作用標志:巖體、礦化或者硅化等熱液蝕變帶沿一條線斷續分布。5)巖相和厚度標志:一個地區的沉積巖相和厚度沿一條線發生急劇變化。3褶皺面的里卡德分類(按軸面與樞紐關系)(1).直立水平褶皺:軸面近直立(80°-90°),樞紐近于水平(0-10度)。(2).直立傾伏褶皺:軸面近于直立(80-90度),樞紐為傾伏角為(10-80度)。(3)傾豎褶皺:軸面和樞紐均近直立(80-90度)。(4

11、).斜歪水平褶皺:軸面傾斜(10-80度),樞紐近于水平(0-10度)。(5).平臥褶皺:軸面和樞紐均近于水平(0-10度)。(6).斜歪傾伏褶皺:軸面傾斜(10-80度),樞紐傾伏(10-80度),但角值不同。(7).斜臥褶皺:軸面的角與樞紐傾伏角為(10-80度),傾向角度基本一致。4.什么是飛來峰和構造窗?當逆沖斷層和推覆構造發育區遭受強烈侵蝕切割,將外來巖體大片剝蝕掉,只在大片被剝露出來的原地巖塊上殘留小片孤零零的外來巖體。稱為飛來峰。當逆沖斷層和推覆構造發育區遭受強烈侵蝕切割,將部分外來巖塊剝掉而露出下伏原地巖塊,表現為一片外來巖塊中出現一小片由斷層圭寸閉的原地巖塊,常常是較老地層中出現一小片由斷層封閉的較年輕地層,這種現象叫構造窗。5. 確定不整合的直接和間接標志。(1)地層古生物方面標志,上下兩套地層中所含化石表明地質時期相差較遠,或其反映出在生物演化中存在不連續現象,或二者生物群迥然不同。(2)沉積方面的標志,兩套地層間有古侵蝕面,古土壤層或與之有關的殘積礦床等。(3)構造方面的標志,上下兩套地層產狀不一致,變形強弱不同,褶皺形式及斷裂情況也各異,為角度不整合。(4)巖漿活動與變質作用方面的標志,上下兩套地層是在不同時期地殼中形成,往往各自伴生不同時期和不同特點的巖漿活動和變質作用,并各有不同類型礦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