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第三單元之《箱子巖》教案語文版必修_第1頁
高中語文第三單元之《箱子巖》教案語文版必修_第2頁
高中語文第三單元之《箱子巖》教案語文版必修_第3頁
高中語文第三單元之《箱子巖》教案語文版必修_第4頁
高中語文第三單元之《箱子巖》教案語文版必修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箱子巖教案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作家沈從文及其作品,了解湘西的一些風俗民情。 2、理解文中對比手法的運用及作用。 3、理解作品融抒情、議論為一體的表現手法。 4、探討文章的主旨,理解整理有關“歷史”的思考,體會整理的感受和憂思。 5、歸納本文的藝術特色,品味作品的語言特色。 教學重點: 比較整理兩次到箱子巖的所見所聞,兩類人物描寫的用意和兩次不同的感受和體會。 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抒情、議論句子的含義,把握整理有關“歷史”的思考。 教學設想: 篩選比較研討歸納 引導學生通過對一些具體問題的思考,篩選出整理兩次對箱子巖風光風俗描寫的重點內容和表明整理觀點的議論抒情的語句,對整理兩次到箱子巖的所

2、見所聞,兩類人物描寫的用意和兩次不同的感受和體會這三組內容進行重點對比,以教師引導為主,組織學生課堂討論交流,進而探討文章的主旨,歸納文章的藝術特色。 課型: 教師引導,師生共同交流、探討。 教學安排:安排兩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在我國西南的湖南、貴州、四川三省交界的地方,有一片神奇的土地湘西,那里有著名的吊腳樓、河街碼頭,美麗的自然風光和淳樸的民俗風情令人神往,上世紀二十年代初期,有一位20歲的小伙子離開這里,到北京闖天下,但對故鄉魂牽夢縈,十幾年之后他又回到了故鄉,寫成了一組記錄自己所見所聞的游記散文湘行散記,這位小伙子就是現代文壇上著名的“文學大師”沈從文先生,今天,

3、我們就追隨著沈先生的足跡,走進這片神奇秀美的土地,走進沈先生。 二、簡介整理 沈從文,生于1902年,卒于1988年。現代作家、歷史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煥,筆名小兵、懋琳、休蕓蕓等。湖南鳳凰(今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苗族。1918年小學畢業后隨本鄉土著部隊到沅水流域各地,隨軍在川、湘、鄂、黔四省邊區生活,開始接觸中外文學作品。1923年到北京自學并學習寫作。1924年后開始發表作品。1930年起在武漢大學、青島大學任教。抗日戰爭爆發后,到昆明任西南聯合大學教授。抗戰勝利后,任北京大學教授。新中國成立后,被安排到中國歷史博物館,從事文物、工藝美術圖案及物質文化史的研究工作。1978年調中國

4、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任研究員,致力于中國古代服飾及其他史學領域的研究。著有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他的人生經歷充滿傳奇色彩。 從1926年出版第一本創作集鴨子開始,出版了70余種作品集,被人稱為多產作家。他的小說取材廣泛,描寫了從鄉村到城市各色人物的生活,其中以反映湘西下層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色。代表作邊城以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美筆觸,表現自然、民風和人性的美,充滿牧歌情調和地方色彩,是別具一格的抒情鄉土小說。散文也獨具魅力,被譽為“世界鄉土文學之父”。他的創作表現手法不拘一格,文體不拘常例,故事不拘常格,嘗試各種體式和結構進行創作,成為現代文學史上不可多得的“文體作家”。作品主要有中篇小說邊城、

5、長篇小說長河、散文集從文自傳湘行散記湘西等。 三、寫作背景介紹 著名作家汪曾祺曾說:“沈從文在一條長達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輩子。20歲以前生活在沅水邊的土地上;20歲以后生活在對這片土地的印象里。”他相信“真的歷史卻是一條河”,所以,只有在這條承載著世世代代湘西兒女的哀樂悲歡、長達千里的沅水中,才能發現真正的湘西。那個位于沅水中段的特別著名神秘的懸崖箱子巖,就寄托了作家對湘西人民的歷史與現實、過去與未來的苦苦思考。沈從文20歲(1922年)離開湘西,1934年又回到故鄉,寫成了一組記錄自己所見所聞的游記散文湘行散記,箱子巖便是其中的一篇。 箱子巖位于瀘溪浦市之間,這個斷崖同沅水流域許多濱河懸崖

6、一樣,都是石灰巖作成的,沿河斷崖絕壁是古穴居人住處的遺跡,那種赭色木柜一般方形木器,現今還有三五具好好擱在嶄削巖石半空石縫石罅間,說來異常動人,對于它產生存在的意義,應當還有些較古的記載或傳說,年代久,便遺失了。 四、課文研討 (一)本文寫了整理兩次到箱子巖的經歷和不同的感受,找出整理兩次對箱子巖記敘、描寫的段落。 明確:第一次整理對箱子巖記敘、描寫的段落是第1、3、4段。第二次整理對箱子巖記敘、描寫的段落是第6、7(開頭部分)、919段。 (二)指名學生分別朗讀第1、3、4、6、7(開頭部分)段,引導學生對整理兩次在箱子巖的所見所聞做初步比較,在對下列問題進行探討的基礎上,完成下表。 時間自

7、然景物特點氣氛事件感情 第一次十五年前端午節鮮艷、明麗、神秘熱鬧、歡快觀看賽龍舟熱情地贊美 第二次十五年后十二月七號過年前夕寒冷、破敗、單調、蕭條冷寞、死氣沉沉在一家小飯鋪里,遇見一個跛腳青年深深的憂慮 (三)引導學生對下列問題進行探討,進一步深入地理解整理兩次在箱子巖的不同感受。 1、整理十五年前到箱子巖看到的自然景物和十五年之后分別是什么樣子?兩組景物描寫有什么差別? 討論后明確:整理十五年前到箱子巖看到的自然景物:“一列青黛嶄削的石壁,夾江高矗,被夕陽烘炙成為一個五彩屏障。石壁半腰約百米高的石縫中,有古代巢居者的遺跡,石罅隙間橫橫的懸撐起無數巨大橫梁,暗紅色長方形大木柜尚依然好好的擱在木

8、梁上。” 整理十五年后到箱子巖看到的自然景物:“沒有太陽的陰沉釀雪天,氣候異常寒冷。停船時還只下午三點鐘左右,巖壁上藤蘿草木葉子多已萎落,顯得那一帶斑駁巖壁十分瘦削。懸巖高處紅木柜,只剩下三四具,其余早不知到哪兒去了。” 整理描繪的十五年前看到的自然景物色彩鮮艷,景色明麗,帶有一些神秘色彩。而十五年后到箱子巖看到的自然景物卻是寒冷、破敗、單調、蕭條的樣子。 2、整理第一次到箱子巖時通過那些事情渲染出節日濃烈的氣氛的?第二次到箱子巖時又通過那些事情渲染出過年前夕冷寞、死氣沉沉的氣氛的? 討論后明確:整理第一次到箱子巖時通過青年們賽龍舟,人們在兩岸大聲吶喊助興,好事者放鞭炮,人們半夜盡興游玩等事情

9、渲染出節日濃烈的氣氛。第二次到箱子巖時整理通過老漁婆縮頸斂手在船頭寒風中修補漁網,人們圍坐在一起烤火,聊天等事情渲染出過年前夕冷寞、死氣沉沉的氣氛。 3、整理為什么要極力渲染賽龍場面的熱烈氣氛? 討論后明確:整理極力渲染賽龍舟場面的熱烈氣氛,是為了展示你追我趕、勇于向前、毫不讓步和妥協的劃龍船精神,與后文寫故土故人生活中的痼疾和污穢形成了對比,整理希望湘西人民用劃龍舟的精神和熱情,創造歷史,改變歷史。 4、整理描繪端陽節賽龍舟表現了一種什么精神? 討論后明確:整理借寫賽龍舟來表現傳統的民族文化綿延已久的旺盛的生命力,以及在當地人身上體現出的那種植根于湘西古老民族文化土壤的樸素的人性美,洋溢著勇

10、敢、雄健、慷慨、誠實、熱情的生命活力。 5、跛腳青年在文中占了相當篇幅,他給整理留下的印象“異常惡劣”。他引起了整理對鄉村人物命運怎樣的思考? 討論后明確:跛腳青年的形象使整理看到了湘西世風日下,人們漸漸失去淳樸、善良的品性,而靠邪路混世界的人反而為人們所欽羨。這是整理所擔心的。憂慮之極,整理把這個跛腳青年當成一副“以毒攻毒”的毒藥。 五、作業 思考題:找出課文有關議論抒情的段落,歸納整理所表達的觀點,感受整理是怎樣把議論、抒情融為一體的。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上一節課我們初步了解了作家沈從文及其作品,通過整理對湘西的優美描寫,感受到那里自然淳樸的風俗民情,同時,我們對整理兩次在箱子巖的所見所

11、聞做了比較,今天,我們繼續比較整理筆下兩類人物的描寫和兩次不同的感受和體會,進一步探討文章的主旨,歸納本文的藝術特色。 二、課文研討 (一)重點研讀920段,分析比較整理分別描寫跛腳青年,屈原和賀龍這兩類人物的用意。 1、整理運用了那些描寫手法和表現手法來塑造跛腳青年這個人物形象的?為我們刻畫了一個什么樣的人物? 討論后明確: (1)整理對跛腳青年的刻畫主要運用了動作行為描寫、神情描寫和語言描寫,如“懶洋洋”“拉開”“攤出”三個詞語表達出他“兵油子的油氣與驕氣”,說明他蠻橫、霸道、驕氣。“發了財,哼。用得著瞞你們?本錢去七角,桃源行市只一塊零,除了上下開銷,二百兩貨有什么撈頭,我問你。”這段語

12、言描寫形像地刻畫出他在眾人面前既要炫耀,好賣弄,又狡黠地有所保留的心理,以及擺出一副見多識廣的樣子,看不起別人的神態。 (2)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寫法。側面描寫主要通過別人對他的言行來體現:如第9段中跛腳青年剛出場時“許多人見了他都同時叫喚”,顯示了他與眾不同的特殊地位,第1518段寫在他離開后通過成衣人和水手對他的討論,說明他是一個吃喝嫖賭,無惡不做的兵痞,無賴的形象。 (3)第14段整理運用了插敘交代了跛腳青年與別人不同的經歷:他當過兵,負傷后跛了腳,領到了一些撫恤金,還有了“什長”這個名分,做販賣鴉片之類的“特別生意”。 (4)第19段整理還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寫十五年前在漁船上歡樂

13、跳躑的天真爛漫的小孩子在十五年后成長為毒害鄉民的什長,前后形成鮮明對比,增強了文章的批判力度。 2、整理描寫跛腳青年這個形象有什么用意? 討論后明確:在整理眼里“他就是一個可以潰爛這鄉村居民靈魂的人物”。跛腳青年的所作所為顯示了湘西人民生活中的痼疾和污穢。整理借這個人物來批判外界社會日益敗壞的世風對淳樸鄉民的侵蝕與毒害。 3、整理寫屈原和賀龍這兩個人物的用意是什么? 討論后明確:整理之所以寫屈原和賀龍,因為這兩個人都是三湘大地上出現的風云人物。屈原畢生為民請命,關注民生疾苦,以他的政治和文學才能成為當地人們紀念的偉大先賢。人們紀念他,體現出傳統的民族文化有綿延已久的旺盛的生命力。對賀龍,整理是

14、充滿敬佩和期待的。二十年前賀龍只是一個平常的馬夫,二十年后就成了統領千軍萬軍的一方豪杰,“誰個人會注意這個小小節目,誰個人想象得到人類歷史是用什么寫成的”。整理又一次提到了“歷史”,這樣的感嘆流露出期盼,希望當地人民能像賀龍一樣去創造一段新的歷史。表現出整理對美好新生活的熱烈期盼和希望。 (二)研讀第2、5、7(后半部分)、8、19(后半部分)議論抒情的段落,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句,比較整理兩次到箱子巖不同的體會。 1、整理第一次到箱子巖的體會是什么? 討論后明確: (1)感嘆民族文化旺盛持久的生命力。 “這是節我所眼見的光景,或許就和兩千年前屈原所見的完全一樣。”“提起這件事,使人重新感到人類文

15、字語言的貧儉。那一派聲音,那一種情調,真不是用文字語言可以形容的事情。” (2)感嘆鄉民們與世無爭、自然淳樸的生活。 “這些人根本上又似乎與歷史進展毫無關系。從他們應付生存的方法與排泄感情的娛樂方式看來,竟好象今古相同,不分彼此。” 2、整理第二次到箱子巖的體會是什么? 討論后明確: (1)感嘆鄉民繼續過著簡單而充實的日子。 “這些人每到大端陽時節,都得下河去玩一整天的龍船,平常日子按照一種分定,很簡單的把日子過下去。每日看過往船只搖櫓揚帆來去,看落日同水鳥。” (2)感嘆人的生命與自然融為一體。 “然而從整個說來,這些人生活卻仿佛同自然已相互融合,很從容的各在那里盡其性命之理,與其他無生命物

16、質一樣,惟在日月升降寒暑交替中放射,分解。” (3)為當地人一成不變的古老生活方式和生活觀念在“明天”的命運感到擔憂。 “這些不辜負自然的人,對歷史毫無擔負,另外尚有一批人,與自然毫不妥協,想出種種方法來支配自然,一份新的日月,行將消滅舊的一切。我們用什么方法,就可以使這些人心中感覺一種對明天的惶恐,且放棄過去對自然和平的態度,重新來一股勁兒,用劃龍船的精神活下去?” (4)為受到外面世界玷污的鄉民的精神世界感到深深的憂慮。 “生硬性癰疽的人,照舊式治療方法,可用一星一點毒藥敷上,盡它潰爛,到潰爛凈盡時,再用藥物使新的肌肉生長,人也就恢復健康了。這跛腳什長,我對他的印象雖異常惡劣,想起他就是一

17、個可以潰爛這鄉村居民靈魂的人物,不由人不寄托一種幻想” 3、整理兩次到箱子巖感受為什么會有所不同? 討論后明確:結合文章寫作背景來看,整理這時已經在湘西以外的世界中生活了十五年了。這十五年的時光,使他對外界社會和湘西社會都有了新的認識。整理由十五年前的熱血青年,變得深沉而充滿理性了。他對鄉民的性格弱點進行著沉重的反省。希望他們能脫離原始蒙昧的狀態,喚起他們的理性覺醒,作為一個有為奮進的民族加人到社會競爭中去。 4、如何理解整理兩次到箱子巖的不同感受? 討論后明確:整理對湘西社會淳樸自然的民風既有由衷的贊嘆,又有對湘西社會前途的擔憂,整理既希望鄉民們能保持自然淳樸的民風,守住素樸道德的原始人性,

18、又希望他們能保持旺盛的原始生命力,抵抗現實社會的侵蝕,使湘西社會能夠充滿活力地與外面的世界共同發展。另外文中對湘西民風的贊嘆,也包含著整理對外界復雜、墮落的社會風氣的強烈批判。 三、探究主旨 引導學生通過前邊對整理兩次到箱子巖的所見所聞,兩類人物描寫的用意和兩次不同的感受和體會這三組內容進行重點對比分析的基礎上,充分發表自己對文章主旨的不同看法,然后歸納總結,大致如下: 1、贊揚對湘西社會淳樸自然的民風由衷的贊嘆。 2、感慨對民族文化旺盛持久的生命力的感慨。 3、擔憂對湘西社會前途的擔憂 4、批判對外界社會日益敗壞的世風對淳樸鄉民的侵蝕與毒害的強烈批判。 5、期盼對湘西人民創造更加美好新生活的熱烈期盼和希望。 四、藝術特色 沈從文作為一位湘西作家,創作藝術頗具特色,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教師歸納: 1、濃郁的湘西風情。文章對湘西山區的自然景色與風土人情寫得具體、逼真,如對傍晚時分箱子巖及河上景色的描寫,對賽龍舟場面的描寫,對他第二次到箱子巖時在一家小飯鋪里所遇人物的語言、行為等等的描寫都帶有濃郁的湘西風味。 2、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寫法。在描寫賽龍舟場面時,整理正面描寫青年槳手劃龍舟的英姿,側面描寫岸上人看劃龍舟的熱鬧場面;對跛腳青年人的描寫也采用的正、側面描寫相結合的寫法。 3、對比手法的運用。 4、敘事與抒情、議論相交織。 5、語言韻味獨特,生動、形象、貼切。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