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歷史必修二第一單元檢測題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6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假設古代最高統治者為表示重視農業生產而示范犁地,右圖中扶犁的最早應該是 A、漢景帝 B、孝文帝 C、唐玄宗 D、宋太祖 2.春秋戰國時期,小農經濟出現的最主要條件是A.各國變法承認土地私有 B.牛耕逐步普及C.鐵制農具出現和逐步普及 D.家庭觀念加強3.“一夫不耕,或受之饑;一女不織,或受之寒”這句話反映了A小農經濟的生產方式 B手工業經濟的生產方式C古代婦女的地位較高 D商品經濟的發達4.白居易詩:“機梭聲札札,牛驢走紜紜。有財不行商,有丁不入軍。
2、家家守村業,頭白不出門。”詩中的描述反映了男耕女織的自然經濟 重視農業的觀念家庭手工業的發展促進了商品流通 安土重遷的思想A B. C. D.5.孔子審訂的詩經中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語句。這反映出當時實行的主要土地制度是 A均田制 B井田制 C屯田制 D授田制6.導致春秋戰國時期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諸侯國相繼承認私田主人對土地的所有權 B鐵器牛耕的使用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 C戰國時各國進行變法確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D封建的剝削方式逐步產生并發展7.統治者經常采取措施限制土地兼并,其最主要的目的是A解決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 B安撫農民,保
3、證國家稅收,穩定統治 C防止地方割據勢力的出現 D維護國家的統一與安定8.下列對重農抑商政策的評價,不正確的是 A把農業視為國計民生的根本加以重視是正確的B把農業與工商業對立起來,壓制工商業,不符合經濟發展規律C這一政策對經濟發展始終起積極作用 D其結果必然阻礙商品經濟的發展9.關于中國古代手工業發展特點說法正確的有技術先進 私營手工業始終占據主導地位多種經營方式長期并存 家庭手工業是小農經濟的組成部分A B C D10. 祈盼“五谷豐登”、“六畜興旺”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美好愿望,這反映了我國古代農業經濟的一個特點是A有家畜養殖的傳統 B牛耕使精耕細作的農
4、業生產模式日益完善C采用“男耕女織”式的經營方式 D以種植業為主,家畜飼養業為輔11.中國古代官營手工業代表生產技藝的最高水平的主要原因是A統治者的重視 B工匠積極性高 C中央集權的作用 D市場需求12.隋唐時期,促進商業發展的原因不包括A農業經濟的發展 B手工業的發展 C大運河的開通 D紙幣的發行13.唐代長安城設立市坊制度,宋代東京城打破市坊界限,這種變化主要有利于A市民的生活 B文化的交流 C家對人民的統治 D商業的發展14.在我國南海某處打撈起來的古代沉船中,發現了大量白瓷、青花瓷、琺瑯彩等瓷器。請推斷,這一沉船事件可能發生在下列哪一個時期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15.假如你到宋
5、朝的汴京旅游,下列情況不會出現的是A可在夜市盤桓到三更半夜 B餓了可在客舍附近購買食品充饑C拜見直接監管市場的市長 D白天在城郊買精美的景德鎮瓷器16、有史書記載:明朝時期,浙江的棉紡織業出現“商賈從旁郡販棉花列長期如吾土,則民以紡織所成,或紗或布,頃晨入市,易棉花而歸,仍治而紡織之,明旦復持以易”。這段材料反映的本質問題是A、大量棉花紡織品投入市場 B、當地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 C、有的城市發展成為棉紡織業中心 D、商品經濟滲透浙江農村17.明朝中后期資本主義萌芽的標志是 A、手工業的水平超過前代 B、商品經濟發展,對外貿易擴大 C、手工業作坊增多 D、出現“
6、機戶出資,機工出力”的機房18.賣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時期著名的晉商,“以商賈興,以官宦顯”,在晉商做官發財之后,大興土木。這一現象產生的消極影響是A留下了豐富的晉商文化 B影響了工商業的擴大再生產 C使手工業缺乏市場 D不利農業經濟的商品化19.與“農為天下之本,而工賈皆其末也”觀點不一致的是A“黃金珠玉,饑不可食,寒不可衣皆莫如被服”B“乃令賈人不得衣絲乘車,重租稅以困辱之”C“士儒不察,以工商為末,妄議抑之”D“舍本逐末,賢者所非”20.清朝后期“處處皆關,則關關有稅”“如有打造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論官兵民人,俱發邊衛充軍”。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A禁止走私販運 B抑商
7、,禁海 C重農抑商 D保護森林、漁業資源21.某同學在圖書館查閱資料時,發現了中國古代某地居民的一份職業結構表。 自耕農、地主佃農工場主商人占總人口比例24%36%30%10%據此推斷這種職業結構最可能出現在何時何地 A漢代江南地區 B唐代關中地區 C宋代太湖地區 D明代蘇杭地區 22明清時期(鴉片戰爭之前),中國在農耕文明軌道上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峰,并分離出一些迥異于傳統經濟模式的變異,這些變異帶有向工業文明演進的趨向。其中“迥異于傳統經濟模式的變異”主要是指A民營手工業占據了主導地
8、位 B“機戶出資,機工出力”的雇傭關系 C江南出現經濟功能為主的工商業市鎮 D白銀逐步成為市場上普遍流通的貨幣 23下列有關唐朝前期的長安城的描述正確的是 A坊巷橋門及隱蔽去處,俱是鋪席買賣 B今朝半醉歸草市,指點青簾上清樓 C夜市直至三更盡,才五更又復開張 D勒坊內開門,向街門戶,悉令閉塞 24清朝乾隆、嘉慶年間在廣東順德流行的一首竹枝詞寫到:“呼郎早趁大岡墟,妾理蠶繅已滿車;記問洋船曾到幾,近來絲價竟何如?”這
9、反映了 A.男耕女織的自給自足的生活 B.清政府放棄了閉關鎖國政策 C.海外貿易刺激了國內絲織業生產 D.絲織業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 25下列觀點中,與其他三個觀點明顯不同的一個是 A商藉農而立,農賴商而行 B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畝之中少一耕稼之人C農不出則乏其食,工不出則乏其事,商不出則三寶絕 D夫工固圣王之所欲來,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蓋皆本者26韓非子視商人為“
10、邦之蠹也”( 蠹,蛀蟲)。下列觀點與之明顯不符的是 A“今驅民而歸之于農,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 B“夫工固圣王之所欲來,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蓋皆本也”C“乃令賈人不得衣絲乘車,重租稅以困辱之” D“使農不廢耕,女不廢織,厚本抑末”27縱觀整個中國歷史,春秋戰國是中國古代社會發展的重要轉型期。下列有關該時期經濟發展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農用動力和農業耕作方式發生變化 小農經濟開始出現 土地所有制發生根本變化 官府壟斷商業的局面被打破 城市的主要功能轉為以經濟商貿為主 A
11、 B C D28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寧織造局的生產。根據當時的制度,該局生產A.全部投放市場,收入歸皇室 B.部分用于納稅,部分投放市場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場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場29、作為農耕文明政權與文化集結地和輻射中心的都城,承載著深邃的歷史底蘊,而從西漢、唐和北宋都城的城市布局上可以看出,城市在功能上呈現出新的變化趨勢。這突出反映了A.工商皆本的
12、主流思想 B.學術文化的活躍C.農業和手工業的發達 D.城市商品經濟的發展30. 明清時期,農民人身依附關系松弛,農業商品化程度加深,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和緩慢發展。這些現象的出現表明A小農經濟已經解體 B出現了向工業文明演進的趨向C經濟結構發生了徹底變化 D重農抑商政策已破產二材料題,3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
13、題。 材料一 民之內事莫苦于農,故輕治不可以使之。奚謂輕治?其農貧而商富。故其食賤者(而)錢重。食賤則農貧,錢重則商富;末事不禁,則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眾之謂也。故農之用力最苦,而贏利少,不如商賈技巧之人。茍能令商賈技巧之人無繁,則欲國之無富不可得也。故日:“欲農富其國者,境內之食必貴,而不農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 商君書·外內 材料二 徽居萬山環繞中,川谷崎嶇,峰巒掩映,山多而地少。以人口孽乳故,徽地所產之食料,不足供徽地所居之人口,于是經商之事業起,牽車牛服遠賈,今日徽賈之足跡,殆將遍于國中。夫商人離其世守之廬墓,別其親愛之家庭,奔走四方,靡有定處者,乃因生計所迫。 昊日法徽商
14、便覽 材料三 徽商的興起,通常認為與地理環境有關,徽州糧食產量少,但特產卻很豐富,陸路交通困難,水路交通卻還方便,于是他們將境內豐富的土特產運出銷售,再將本地需要的產品從外地輸進來。 劉敏華徽商衰敗之因“官商”經濟帶來的警示 材料四 徽商外出經商,功成名就之后,多返回故里,買田置地,勘風水,興土木,或建宗祠,或筑宅院,歷經幾個世紀,形成了今天享譽世界的皖南古民居群落(如下圖)。 請回答:(1)閱讀材料一,商鞅經濟思想的核心是什么?為此商鞅有何建議? (2)依據材料二,回答明清時期徽州人為何多從事商業? “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眾”的現象為何難以禁絕? (3)依據材料三,指出徽州人從事商業有什么有利
15、條件? (4)從中國古代所實行的政治制度和經濟政策兩方面,分析材料四反映的現象產生的原因。并指出材料四所反映的現象產生的消極影響。 32、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初,明太祖告誡地方官吏說:“天下初定,百姓財力俱困,譬猶初飛之鳥不可撥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搖其根,要安養生息之。” 明太祖洪武實錄【材料二】據天工開物載,明朝中葉“(棉花)遍布天下,地無南北皆宜之,人無貧貴皆賴之”;紡織業中出現的“花樓機”能在綾絹上提織各種花紋;元明事類鈔載:明中葉后“北土廣樹藝(各植農作物)而昧于織,南土精織衿(衣料)而寡于藝,故棉則方舟而鬻于南,布則方舟而鬻諸北”;顧炎武在天下郡國利病書中寫道:“(明朝中期)田
16、人佃手,其狡黠者,逋(拖欠)負租稅,莫可誰何!業經轉手,佃乃虎距,故有久佃成業之謠。” 記載明朝中后期有關史實的資料【材料三】(明朝中后期)大戶(機主)張機為生,小戶(機工)赴織為活,聽大戶呼織,日取分金為饕餮計(生計)。大戶一日之機不織則束手,小戶一日不就人織則腹枵(空虛),兩者相資為生久矣。 蔣以化西臺漫記【材料四】“(明政府規定)政府以錢糧、銀兩或預先購好的絲料分發機戶,機戶織畢交官取酬。但錢糧往往每發后期(延誤時期),且多扣克。以浚削(剝削)之余,市騰踴(積壓)之料”。“行貨有稅矣,而算及舟車;居貨有稅矣,而算及房舍”。 江蘇省明清以來碑刻資料選集及明史紀事本末請回答:根據材料一、二概
17、括說明明朝中后期資本主義萌芽出現的條件。(不得摘錄原句,至少舉4點)依據材料三說明“大戶”與“小戶”之間關系的實質,并概括其特征。依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列舉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的原因(至少4個要點)。33、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墨子中說:“農夫早出暮入,耕稼樹藝,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婦人夙興業寢,紡績積纴,多治麻絲葛緒捆布縿,此其分事也。”材料二: 自耕農是封建國家直接剝削的對象。為了保證賦稅、徭役和供應,封建國家歷來關注這一階層的存在。“穩定小農”是封建王朝長治久安的良策,每一個新王朝建立時,對此尤為關注。他們總是采取鼓勵墾荒等政策,積極培植自耕農。自耕農這一階層很不穩定,經常分化。
18、明清徽州農村社會與佃仆制材料三: 春秋谷梁傳中說:“初稅畝初者,始也。初稅畝者,非公之去公田,而履畝十取一也。”材料四: 漢書·食貨志載:“及秦孝公用商君,壞井田,開阡陌,急耕戰之賞,雖非古道,猶以務本之故,傾鄰國而雄諸侯。”材料五:自田制壞而兼并之法行,貧民下戶復多,而中產之家(相當于自耕農)賑貸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狽無策,只有流離餓莩(餓莩,餓死的人)耳。 董猬救活荒民書材料六:中國古代城市的發展,到北宋有一個新的轉折。都城開封(汴京)是最繁華的城市。市內手工業作坊眾多,街道兩旁商店、旅社、貨攤林立,人來車往,十分熱鬧。 朱紹侯中國古代史中冊請回答:(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國古代社會怎樣的生產方式?(2分)這種生產方式的主要特點是什么?(6分)(2)結合材料二,分析自耕農經濟在古代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4分)(3)根據材料三、四,結合所學知識,簡要概況中國古代封建土地制度的形成過程。(6分)(4)材料五反映了什么社會問題?(2分)針對這一問題,統治階級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并分析歷代王朝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該問題的原因?(2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高中生生命安全教育:守護成長之路
- 網絡工程課程設計答辯
- 茶葉美術教案中班課件
- 2025國內借款合同范本2
- 2025標準房屋租賃合同樣本模板
- 2025國內技術轉讓合同樣本下載
- 2025寧夏瑞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稻米種植收購合同
- 2025鞋類采購合同協議樣本
- 2025合作協議合同范本模板
- 2025家庭裝修合同書簡化版裝飾工程合同書
- 所得稅會計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保安員職業技能考試筆試試題(700題)附答案
- 《知不足而后進 望山遠而力行》期中家長會課件
- 專題09 鄉村和城鎮-五年(2019-2023)高考地理真題分項匯編(解析版)
- 2025年第三屆天揚杯建筑業財稅知識競賽題庫附答案(201-300題)
- T-NKFA 015-2024 中小學午休課桌椅
- 課題開題報告:推進家校社協同育人研究
- 2025春新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全冊知識點
- Unit 9 Active learning 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高中英語北師大版(2019)必修第三冊
- 漁場基地建設實施方案
- 《食源性病原體》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