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4學年第一學期高二語文期末試卷試卷形式:閉卷 考試時間:120分鐘 滿分成績:100分一、 閱讀(60分)一、 閱讀下文,完成題目(12分)我們的文化需要培育科學精神上下五千年的中國文化,由儒釋道合力構成,領跑者無疑是儒家文化。因而我們的人文精神,便被打上了儒家道德文章的烙印。篤信“德成而上,藝成而下”。在國人眼中,科學乃器者、術者、藝者。所謂“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中國文化的中心要點就是一個道字”。道的闡釋者中國士大夫階層的常態是坐而論道。道者,人道、天道也。前者人倫之道,后者自然之道。尤以人倫之道最為強勢。“鐵肩擔道義”,所擔者,人倫之道,而非真理。這種文化心態一直持續
2、到20世紀。我們的文化有豐富的倫理道德思想,卻罕有科學精神。最然中國有四大發明,有渾天儀、圓周率等,但這些都是科學發明,不等于科學精神。默頓認為,科學在不同的社會結構中都會發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社會結構,都有可能為科學精神的充分發展提供制度性保障。民主制度與科學精神有最高度的吻合,因而是科學精神的最佳拍檔。而我國幾千年的封建帝制難以在制度上保障科學及其科學精神的同步發展。20世紀被稱作科學世紀,“這不僅因為二十世紀有諸多偉大的科學發現和科學成就,而且因為科學通過技術手段,轉化為前所未有的物質力量,給人類創造出巨大的物質財富。科學滲入人類知識和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幾乎成為真理的代名詞”。然而,
3、什么是科學精神,人們卻始終爭論不休。默頓給出科學精神的四個特點:第一,科學精神具有普遍主義。普遍主義的直接表達方式是真理。也就是說,科學是真理。真理與種族、國籍、宗教、階級和個人品質無關。真理是赤裸的。科學探索就是追求真理。第二,科學精神具有“公有性”。意指科學不是個人的財產,而是與社會性的、尤其與科學共同體密切相關。即便以個人名義命名的學說、定律,也不是個人財產。牛頓名言清楚地表達了科學的這一性質:“如果我看得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第三,科學具有無私利性。所謂無私利性,“既不等同于利他主義,也與利己主義行動無關”。它是“求知的熱情、無盡的好奇心、對人類利益的無私關懷” 的產物
4、。準確地說,科學( )利益的產物,( )出于求知和好奇,( )為知識而知識。這同樣是單純地追求真理的結果。第四,科學具有“有條理的懷疑主義”。是借助專業知識、邏輯和經驗對現有的知識進行質疑。這種精神就是笛卡爾的普遍懷疑的精神。“我只求專門研究真理,所以我想,我的做法應當完全相反,凡有疑竇的意見,統統認作絕對的虛假,加以排除,看看心中是否還剩下什么不可懷疑的東西”。笛卡爾的普遍懷疑是一種方法,是為尋找真理服務的。通過普遍懷疑,一旦發現確鑿無疑的東西,便是發現了真理。科學的本性是求知,求知即是尋求真理。科學精神最精要的內涵是追求真理。默頓提出的科學的精神氣質,歸結起來就是:科學就是尋求真理。不是出
5、于功利目的,而是為求知而求真理。真理與身份、種族、等級等無關。梁啟超在談及科學與東西方文化時,批評國人對待科學的態度,認為,國人把科學看得太低、太粗。以為“科學無論如何高深,總不過屬于藝和器那部分,這部分原是學問的粗跡,懂得不算稀奇,不懂得不算恥辱”。其次,將科學看得太呆太窄。莫不要說厭惡科學的人,“就是相對尊重科學的人,還是十個有九個不了解科學性質。他們只知道科學研究所產生的結果的價值,而不知道科學本身的價值”。我們的文化傳統,原本缺乏科學精神。進入20世紀,我們沒有真正意義上找到科學精神賴以滋生和發展的“最佳拍檔”。我們確實是隨著世界現代化進程走向現代、走向科學。但是,用時下流行的語言,我
6、們是被現代化、被科學化。我們接受現代技術、設備、生產線,卻沒有來得及在我們的文化中,適時接受乃至培育出科學精神。令人擔憂的是,由于科學在近現代社會明顯的物質效用,因而它“一直享有巨大的威望。人們期待它解決一切問題,深入理解全部存在,幫助滿足任何一種需求。當科學成為我們時代的標志之時,恰恰是它不再以科學形態出現的時候”。貪欲使人背離了科學,而將其中的技術運用到極限。現代人只占有技術,甚至是技術的物質結果,卻不享有任何科學。盡管我們自詡我們的時代是科學的時代,但是,人類與科學精神的距離,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遙遠。科學“精神本身被技術過程吞噬了”,造成科學服從技術,技術服從人的物欲的結果。在舉國推動文
7、化大發展的時候,在我們的文化中培育科學精神,是文化發展不可忽略的重要環節。(摘自民主與科學)雜志2012年第一期,有刪改)1.第一段“這種文化心態”是指 。(2分)2.根據文意,可依次填入第4段空格處的一項是( )。(2分)A是、也是、即 B要么是、要么是、即 C首先是、然后、也 D不是、而是、是3.簡析第5段在文中的作用 。(3分)4.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2分)A.中國古代的社會結構,并不能為科學精神的充分發展提供制度性保障。B.20世紀被稱為“科學世紀”,主要因為有諸多偉大發現和科學成就。C.牛頓的科學研究成果與科學共同體相關,并不屬于他的私有財產。D. 作者認為,進入20
8、世紀,我們雖然接受現代技術、設備、生產線,但實際上更加缺乏了科學精神。5.根據文意,分條概述我們的文化缺乏科學精神的原因。(3分)二、閱讀下文,完成題目(共15分)消逝的鐘聲史鐵生站在臺階上張望那條小街的時候,我大約兩歲多。終于有一天奶奶領我走下臺階,走向小街的東端。我一直猜想那兒就是地的盡頭,世界將在那兒陷落、消失因為太陽從那兒爬上來的時候,它的背后好象什么也沒有。誰料,那兒更像是一個喧鬧的世界的開端。那兒交叉著另一條小街,那街上有酒館,有雜貨鋪,有油坊、糧店和小吃攤;因為有小吃攤,那兒成為我多年之中最向往的去處。那兒還有從城外走來的駱駝隊。“什么呀,奶奶?”“啊,駱駝。”“干嘛呢,它們?”
9、“馱煤。”“馱到哪兒去呀?”“馱進城里。”駝鈴一路丁零當啷地響,駱駝的大腳趟起塵土,昂首挺胸目空一切,七八頭駱駝不緊不慢招搖過市,行人和車馬都給它讓路。我望著駱駝來的方向問:“那兒是哪兒?”奶奶說:“再往北就出城啦。”“出城了是哪兒呀?”“是城外。”“城外什么樣兒?”“行了,別問啦!”我很想去看看城外,可奶奶領我朝另一個方向走。我說 “不,我想去城外”,我說“奶奶我想去城外看看”,我不走了,蹲在地上不起來。奶奶拉起我往前走,我就哭。“帶你去個更好玩兒的地方不好嗎?那兒有好些小朋友”我不聽,一路哭。越走越有些荒疏了,房屋零亂,住戶也漸漸稀少。沿一道灰色的磚墻走了好一會兒,進了一個大門。啊,大門里
10、豁然開朗,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大片大片的寂靜樹林,碎石小路蜿蜒其間;滿地的落葉在風中滾動,踩上去吱吱作響;麻雀和灰喜鵲在林中草地上蹦蹦跳跳,坦然覓食。我止住哭聲。我平生第一次看見了教堂,細密如煙的樹枝后面,夕陽正染紅了它的尖頂。我跟著奶奶進了一座拱門,穿過長廊,走進一間寬大的房子。那兒有很多孩子,他們坐在高大的桌子后面只能露出臉。他們在唱歌。一個穿長袍的大胡子老頭兒彈響風琴,琴聲飄蕩,滿屋子里的陽光好像也隨之飛揚起來。奶奶拉著我退出去,退到門口。唱歌的孩子里面有我的堂兄,他看見了我們但不走過來,唯努力地唱歌。那樣的琴聲和歌聲我從未聽過,寧靜又歡欣,一排排古舊的桌椅、沉暗的墻壁、高闊的屋頂也似都活
11、潑起來,與窗外的晴空和樹林連成一氣。那一刻,無數的音符浸沒了我,最后它們一下子鉆進我的心中。后來奶奶常對別人說:“琴聲一響,這孩子就傻了似地不哭也不鬧了。”我多么羨慕我的堂兄,羨慕所有那些孩子,羨慕那一刻的光線與聲音,有形與無形。我呆呆地站著,徒然地睜大眼睛,其實不能聽也不能看了,有個懵懂的東西第一次被驚動了那也許就是靈魂吧。后來的事都記不大清了,好象那個大胡子的老頭兒走過來摸了摸我的頭,然后光線就暗下去,屋子里的孩子都沒有了,再后來我和奶奶又走在那片樹林里了,還有我的堂兄。堂兄把一個紙袋撕開,掏出一個彩蛋和幾顆糖果,說是幼兒園給的圣誕禮物。這時候,晚祈的鐘聲敲響了唔,就是這聲音,就是它!這就
12、是我曾聽到過的那種縹縹緲緲響在天空里的聲音啊!“它在哪兒呀,奶奶?”“什么,你說什么?”“這聲音啊,奶奶,這聲音我聽見過。”“鐘聲嗎?啊,就在那鐘樓的尖頂下面。”這時我才知道,我一來到世上就聽到的那種聲音就是這教堂的鐘聲,就是從那尖頂下發出的。暮色濃重了,鐘樓的尖頂上已經沒有了陽光。風吹過樹林,帶走了麻雀和灰喜鵲的歡叫。鐘聲沉穩、悠揚、飄飄蕩蕩,連接起晚霞與初月,擴展到天的深處或地的盡頭不知奶奶那天為什么要帶我到那兒去,以及后來為什么再也沒去過。不知何時,天空中的鐘聲已經停止,并且在這塊土地上長久地消逝了。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教堂和幼兒園在我們去過之后不久便都被拆除了。我想,奶奶當年帶我到那兒
13、去,必是想在那幼兒園也給我報個名,但未如愿。再次聽見那樣的鐘聲是在40年以后了。那年,我和妻子坐了八九個小時飛機,到了地球另一面,到了一座美麗的城市,一走進那座城市我就聽見了它。在清潔的空氣里,在透澈的陽光中和涌動的海浪上面,在安靜的小街,在那座城市的所有地方,隨時都聽見它在自由地飄蕩。我和妻子在那鐘聲中慢慢地走,認真地聽它,我好象一下子回到了童年,整個世界都好象回到了童年。對于故鄉,我忽然有了新的理解:人的故鄉,并不止于一塊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種遼闊無比的心情,不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這心情一經喚起,就是你已經回到了故鄉。6.第段中劃線句中運用了擬人手法,它的表達效果是 。(2分)7.第段畫橫線
14、句的含義是 。(2分)8.從情與景的角度,賞析第段畫線句。(3分) 9.下列對散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恰當的兩項是( )( )(4分)A文章開頭用“張望”“終于”“一直”猜想”等詞,流露出作者幼時對未知世界的好奇與向往,也為下文寫自己到了外面世界目不暇接的情形作了鋪墊。B.文章第段寫我與奶奶的對話很是簡潔,樸實而有趣,也更加形象地突出了幼時的作者來到外邊世界時不聽奶奶話的一面。C. 第段中教堂外的景色描寫中,傳遞出教堂帶給史鐵生的凄涼落寞的心理感受。D第段中“琴聲一響,這孩子就傻了似地不哭也不鬧了。” 這句話側面印證了幼時的“我”聽到琴聲癡迷的情態。
15、 E本文圍繞聽到鐘聲的幾次感受,表達了作者對童年美好生活的回憶,更將這一種特殊的人生體驗上升到對故鄉新的理解的高度。 10.最后一段中,作者認為“人的故鄉,并不止于一塊特定的土地”。在想北平中,老舍認為倫敦、羅馬、巴黎都比不上故土北平。這兩者的看法你認為矛盾嗎,請結合兩篇文章的內容,談談你的看法。(不少于80字)(4分)三、默寫,任選5句(5分)(若多填則按照順序取前5句)1、燎沉香, 。2、 ,為誰流下瀟湘去。3、望西都, 。 4、 ,總是離人淚。5、驀然回首,那人卻在, 。6、寄蜉蝣于天地, 。四
16、、詩歌鑒賞,完成題目(5分)商調·黃鶯兒 贈燕張潮花落意難堪,向泥中,著意銜,攜歸畫棟修花口。珠簾半緘,烏衣半摻,最難消王謝堂前憾。語呢喃,千般訴說,只有老僧諳。【注】:花口:指初開的花,因花開時成口張狀,故稱花口。12.“黃鶯兒”是這首作品的 (1分),本首作品運用了多種表現手法,其中之一是 (1分)。13.作品中的燕子為何不銜泥而銜花?作者這樣寫抒發了怎樣的情感?(3分)五、閱讀下文,完成題目(12分) 東坡先生墓志銘(有刪改)蘇 轍予兄子瞻,謫居海南。夏六月,公被命渡海北歸。秋七月,被病,卒于毗陵。吳越之民,相與哭于市,其君子相吊于家,訃聞四方,無賢愚皆咨嗟出涕。太
17、學之士數百人,相率飯僧慧林佛舍。嗚呼!斯人墜矣,后生安所復仰?”公生十年,而先君宦學四方,太夫人親授以書。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公亦奮厲有當世志。比冠,學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嘉祐二年,歐陽文忠公考試禮部進士,疾時文之詭異,思有以救之。梅圣俞時與其事,得公論刑賞,以示文忠。文忠驚喜,以為異人,欲以冠多士。通判杭州。公于其間,常因法以便民,民賴以少安。高麗入貢使者凌蔑州郡,押伴使臣皆乘勢驕橫,至與鈐轄亢禮。公使人謂之曰:“遠夷慕化而來,理必恭順,今甚暴恣,非汝導之,不至是也。不悛,當奏之。”押伴者懼,為之小斂。吏民畏愛,及罷去,猶謂之學士,而不言姓。自密徙徐。會河決曹村,城將敗,富民爭出避水。
18、公曰:“富民若出,民心動搖,吾誰與守?吾在是,水決不能敗城。”驅使復入。公履屨杖策,親入武衛營,呼其卒長,謂之曰:“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宜為我盡力。”卒長呼曰:“太守猶不避涂潦,吾儕小人,效命之秋也。”堤成,水至堤下,害不及城,民心乃安。然雨日夜不止,河勢益暴,城不沉者三板。公廬于城上,過家不入,使官吏分堵而守,卒完城以聞。其于人,見善稱之如恐不及,見不善斥之如恐不盡,見義勇于敢為,而不顧其害。用此數困于世,然終不以為恨。孔子謂伯夷、叔齊古之賢人,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公實有焉。14.解釋加點字詞 (2分) 1、比冠,學通經史( ) 2、卒完城以聞( ) 15.
19、翻譯下列句子 (4分)(1)太學之士數百人,相率飯僧慧林佛舍。(2分)(2)文忠驚喜,以為異人,欲以冠多士。(2分)16.與“吾誰與守”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2分)A、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老子)B、吾常見笑于大方之家。(秋水)C、渺渺兮予懷(前赤壁賦)D、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禪山記)17.請用“/”的符號給下列句子斷句。(2分)太守猶不避涂潦吾儕小人效命之秋也1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蘇軾才華出眾。少時對古今成敗之事總能說清其要害。參加科舉考試,所撰文章論述國家刑賞之事,深受歐陽修、梅圣俞贊賞。B蘇軾依法治吏。接待高麗使者的官
20、吏仗勢橫行,不守禮法,蘇軾派人前去訓斥,并把此事上奏朝廷。這些官吏因懼怕而有所收斂。C蘇軾一心為民。大水將沖決徐州城,人手不足,他親至武衛營請禁軍出力抗洪。河水暴漲,情勢危急,他堅守城頭,公而忘私。D蘇軾德行高尚。他稱頌善人善舉,斥責惡人惡行,愛憎分明。遇見正義的事情就奮勇去做,不顧危害。蘇轍稱其有古代賢人的美德。六、閱讀下文,完成題目(11分)蔡伯世云:“子瞻辭勝乎情,耆卿情勝乎辭,辭情相稱者,惟少游而已。”此論陋極。東坡之詞,純以情勝,情之至者,詞亦至。只是情得其正,不似耆卿之喁喁兒女私情耳。論古人詞,不辯是非,不別邪正,妄為褒貶,吾不謂然。聲名之顯海,身分之高低,家數之大小,只問其精與不
21、精,不系乎著作之多寡也。子建、淵明之詩,所傳不滿百首。然較之蘇、黃、白、陸之數千百首者,相越何止萬里。詞中如飛卿、端已、正中、子野、東坡、少游、白石、梅溪諸家,膾炙人口之詞,多不過二三十闋,少則十余闋或數闋,自足雄峙千古,無與為敵。蘇、辛并稱,然兩人絕不相似。魄力之大,蘇不如辛;氣體之高,辛不逮蘇遠矣。東坡心地光明磊落,忠愛根于性生,故詞極超曠,而意極和平。稼軒有吞吐八荒之概,而機會不來。故詞極豪雄,而意極悲郁。蘇、辛兩家,各自不同。后人無東坡胸襟,又無稼軒氣概,漫為規模,適形粗鄙耳。19.本文第一段中論及宋代好幾位詞人,耆卿是 ,少游是 (2分) 20.作者對“蔡伯世云”的意見是 (選用文中
22、詞句回答)(2分)21.本文第二段中,作者寫“子健、淵明”的目的是 。(3分)22.作者認為蘇、辛并稱,然兩人絕不相似,請聯系文意(可適當結合你對兩位詞人的了解),談談你的認識。(4分)二、作文(40分)有位哲學家舉起一個蘋果,對學生說:“這是我剛從果園里摘來的,你們聞到蘋果香味了嗎?"有個學生一看到蘋果紅紅的就搶著說:“聞到了!"哲學家拿著蘋果走到學生面前讓他們聞,有的說聞到了,有的聞也不聞就跟著說聞到了,只有兩個學生默不作聲。哲學家問:“你們怎么啦?"一個學生上前又聞了聞,說:“我什么味也沒聞到。”另一個上去摸了摸,說:“這是什么蘋果?”。哲學家把那個蘋果交給
23、大家傳看,竟然是蠟做的假蘋果! 這則材料引起了你怎樣的思考?請自選角度,題目自擬,寫一篇800字左右的議論文。嘉定區2014學年第一學期高二語文期末考試參考答案1 、國人普遍存在的重人倫(1 分)、輕真理(科學)的心態(1 分)。2 、D ( 2 分)3 、(共3分)呼應前文,引出下文。(1分)呼應第 段,批評國人把科學看成“器者”、“術者,”“藝者”(1分);引出第 段批評國人把科學等同于現代技術、設備、生產線。(1分)4、 B (2分)(詳見本文第三段)5、(共3分)社會制度(答“最佳拍檔”不得分)的發展沒有給科學精神提供良好的條件(1分)。我們的文化沒有
24、適時地接受和培育出科學精神(1分)。功利性的目的使人們更多地關注技術從而背離了科學精神的真正意義(1分)。6、(共2分)生動形象地表現了駱駝行走時的神氣和從容(1分),傳達出幼小的作者看到駱駝隊時的新奇之感以及對它們的喜愛之情(1分)。7、(共2分)我沉浸在琴聲與歌聲中(1分),內心受到洗禮,靈魂受到震動(1分)。8、(共3分)這段文字描繪了一幅暮色教堂鳴鐘圖(1分),渲染了沉穩與寧靜的氛圍(1分),表現了“我”因為純凈鐘聲的洗禮而心靈受到震撼,從而進入了忘我境界的狀態。(1分)9、B C(4分)(B錯在突出作者不聽話的一面,C錯在凄涼落寞的心理感受)10. (共4分)給分要點:觀點明確,結合
25、兩篇文章內容,矛盾不矛盾皆可,自圓其說,字數要求。參考:我認為不矛盾。史鐵生認為“故鄉”也是一種不受時空限制的遼闊無比的心情。本文寫到當久逝的鐘聲在異地突然響起,童年的生活印記一下就涌現于作者腦海,從而產生了對童年、故鄉的懷念。這是一種心理感受。老舍到過其它城市,但其它地方給老舍的心理感受不如北平,比如舒適感、安全感方面。所以他認為北平才是故鄉。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兩者并不矛盾。三、默寫(若多填則按照順序取前5句)1、消溽暑 2、郴江幸自繞郴山 3、意踟躇 4、曉來誰染霜林醉5、燈火闌珊處6、渺滄海之一粟 12、(共2分)曲牌名(1分)擬人、用典、虛實結合、托物言志任寫其一(1分)13、(共3分
26、)憐惜花朵零落(1分)、銜花去修補彩繪的房梁上損壞的彩繪花朵(1分)。抒發了作者惜花傷春、痛惜衰敗的感情。(1分)14、解釋加點字詞 (2分) 比:等到 完:使完整(保全)15、翻譯句子 (4分)幾百個太學生,相繼(一個接一個)在慧林寺院施飯給僧人。(相率、在地點前省略介詞“于”,翻譯時前置)(2分)歐陽修又驚又喜,(“認為”亦可)把他當作奇才,想要把他在眾多士子中評為第一。(“以為、冠”各1分)16、A(2分)(例句為賓語前置句)17、太守猶不避涂潦/吾儕小人/效命之秋也。(2分)18、B(2分)(原文中寫“不悛,當奏之。”就是說如果不悔改的話,才會上報朝廷。而非已經上報朝廷。)19、柳永,秦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五年下冊美術試卷及答案
- 五年級書寫測試卷及答案
- 卡片材料采購合同
- 貨車租賃合同樣例分析
- 物理2025《高中考前》高考沖刺考試方法答題技巧高考預測板塊七 電磁感應規律的綜合應用含答案
- 《如何提升公眾演講能力》課件
- 辦公自動化與健康數據的融合應用
- AI在醫學實驗室診斷中的倫理審查框架
- 區塊鏈傳統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之路
- 《抗病毒藥物》課件
- 時花采購供應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個人理財-形考作業3(第6-7章)-國開(ZJ)-參考資料
- 2024年上海客運駕駛員從業資格證
- 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教學設計
- 環保材料使用管理規定
- 化學反應釜操作技能考核試卷
- 高中物理必修二《動能和動能定理》典型題練習(含答案)
- 《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GT3650-2020
- 檢驗科儀器故障應急預案
- 起重機的維護保養要求與月度、年度檢查記錄表
- MOOC 國際學術交流英語-哈爾濱工業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