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二單元第二講課時活頁作業doc_第1頁
必修1第二單元第二講課時活頁作業doc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8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時活頁作業(限時 30 分鐘滿分 100 分)-、選擇題(每小題 4 分,共 48 分)1. (2019 肇慶質檢)根據給出資料,判斷下列有關細胞結構的敘述,哪一項是錯誤的( )細胞核原生質膜線粒體核糖體葉綠體內質網細胞壁中心粒A 和都是由雙層膜包圍的結構B.和是真核細胞與原核細胞共有的結構C .和只共存于動物細胞中D .和只共存于植物細胞中解析:細胞核和線粒體均是由雙層膜圍成的結構;原生質膜和核糖體是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共有的結構;內質網存在于真核細胞中,即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中均含內質網,中 心體存在于動物細胞和低等植物細胞中;葉綠體只存在于植物細胞中,細胞壁存在于植物 細胞、真菌和細菌中,

2、因此,葉綠體和細胞壁只共存于植物細胞中。答案:C2肌細胞內的肌質網是由大量變形的線粒體組成的,由此可推測肌質網的作用是()A .增大細胞內的膜面積B.某些大分子物質的運輸通道C .為肌細胞供應能量D .與蛋白質、脂質和糖類的合成有關解析:線粒體是細胞內的能量工廠,而肌質網是由變形的線粒體組成的,所以推斷肌 質網為肌細胞供應能量。答案:C3. (2019 南昌模擬)“分子伴侶”在細胞中能識別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疊的多肽并與多肽的一定部位相結合,幫助這些多肽折疊、組裝或轉運,但其本身不參與最終產物(蛋白質)的形成。根據所學知識推測“分子伴侶”主要存在于()A .核糖體B .內質網C .高爾基體D

3、 .溶酶體解析:肽鏈的組裝、折疊、轉運主要在內質網中進行,而高爾基體則是對蛋白質進行 進一步加工、分類和包裝。答案:B4.(2019 沈陽質檢)下圖表示在胰島 B 細胞中,將胰島素原分子的 C 段切除后加工成具有活性的胰島素,并被包裹在囊泡中的過程。胰島素和一直儲存在此囊泡中。該過程發生的場所應是A 核糖體C .高爾基體解析:在核糖體中完成氨基酸合成多肽的過程,在內質網中實現蛋白質的加工如糖基 的形成、蛋白質空間結構的形成等;在高爾基體中進行再加工,生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 質。依題意,圖示過程發生在高爾基體中。答案:C5.糖蛋白普遍存在于細胞膜上,如果將細胞培養在含藥物X 的培養基中,發現細胞

4、無法使蛋白質形成糖蛋白,則此藥物可能作用于()A .核糖體B .內質網C .高爾基體D .細胞膜解析:內質網對蛋白質進行加工運輸,多糖與蛋白質結合形成糖蛋白就是在內質網上 完成的。高爾基體對蛋白質進行再加工分類包裝。核糖體是蛋白質合成的場所。答案:B6.下列有關核糖體的敘述正確的是()A .脫氧核苷酸是組成核糖體的成分之一B.核糖體是所有生物共有的細胞器,線粒體、葉綠體中也存在C .核糖體在合成蛋白質的過程中,一定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D .多肽鏈中氨基酸的種類、數目、排列順序直接由核糖體RNA 決定解析:核糖體是核糖核蛋白體的簡稱,由rRNA 和蛋白質組成,分布在所有細胞型生物的細胞質中,是蛋

5、白質的裝配機器,核糖體不含脫氧核苷酸;核糖體在病毒中沒有分布; 多肽鏈中氨基酸的種類、數目、排列順序等直接由mRNA 上的堿基排列順序決定。答案:C7. (2019 合肥質檢)桃子等果實成熟時,向陽一面的表皮細胞會漸漸變紅,經研究發現 這種紅色是分布于液泡中的花青素造成的。花青素可以抵抗細胞成熟過程中產生的有害物質。由此判斷花青素是()A .一種難溶于水的色素C 段肽鏈在從B.細胞核D.細胞質基質包契有脇島索的瘻泡B.光合作用的直接產物C .光合作用的色素之一D .可以參與細胞內部環境調節解析:由題中的信息“花青素可以抵抗細胞成熟過程中產生的有害物質”,可以確定它可以參與細胞內部環境的調節。答

6、案:D8.胸苷在細胞內可以轉化為胸腺嘧啶脫氧核糖核苷酸,用含有3H 胸苷的營養液處理植物根尖分生區細胞,一段時間后,下列結構中有幾處含有放射性()細胞核線粒體葉綠體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A.2 處B . 3 處C . 4 處D . 5 處解析:胸苷可以轉化為胸腺嘧啶脫氧核糖核苷酸,是合成DNA 的原料,與 DNA 的復制有關。根尖分生區細胞不含葉綠體,含有DNA 的結構只有細胞核和線粒體。答案:A9.(2019 濰坊質檢)下列有關生物膜系統的說法正確的是()A .細胞膜、葉綠體的內膜與外膜、內質網膜與小腸黏膜都屬于生物膜系統B.所有的酶都在生物膜上,沒有生物膜生物就無法進行各種代謝活動C .生物

7、膜的組成成分和結構都是一樣的,在結構和功能上緊密聯系D .細胞內的生物膜把各種細胞器分隔開,使細胞內的化學反應不會互相干擾解析:生物膜系統是細胞內所有膜結構共同組成的在結構和功能上有機聯系的統一體; 不是所有的酶都在生物膜上,在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基質和葉綠體基質中也有酶的分布; 因生物膜的種類和分布部位的不同,其組成成分和結構有差別;細胞內的生物膜把各種細 胞器分隔開,使細胞內的化學反應互不干擾,提高效率。答案:D10. 將脈胞菌培養在加有3H標記的膽堿培養基中,使其線粒體膜帶有放射性標記,然 后收集放射性標記的細胞,再轉入非同位素的培養基中繼續培養,分另恠不同培養時間收 集菌體。而后,通過放

8、射自顯影檢查經過不同時期培養的細胞中同位素的分布。結果證明新線粒體是()標記后培養的代數1234實測的放射性2.01.00.50.25A .通過分裂增殖的B.由其他膜重新裝配而來C.重新合成的D .通過復制產生的解析:線粒體膜帶有放射性標記,轉入非同位素的培養基中培養,同位素的分布隨代數增加,放射性逐漸減少,說明新線粒體是通過分裂增殖的。如果由其他膜重新裝配或重 新合成而來的,應該沒有放射性。答案:A11 細胞內很多化學反應都是在生物膜上進行的發生的化學變化示意圖,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 與抗體的加工有關B. 破壞根尖分生區的,將會形成多核細胞C. 是葉綠體內膜D. 中蛋白質的含量較多解析

9、: 圖中是內質網膜, 是高爾基體膜, 體膜,是線粒體內膜。答案:C12 . (2019 奉賢調研) )下圖為細胞結構的概念圖,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J7I膠駅狀態 毎隹些產生ATP產生m回一細胞間信息交液打一全透性A .該圖不夠完整,缺少細胞核等結構B. 圖中 c 指細胞膜,f 指細胞器C. 圖中 d 的成分是纖維素和果膠D .圖中 g 可以利用 h 釋放的 CO2解析:根據題圖可推測該細胞為植物細胞;細胞的結構包括細胞壁( (d)、細胞膜( (c)、細胞質(a)、細胞核(b)四部分;細胞質由細胞質基質(e)和細胞器(f)構成;能產生 CO2細胞器為線粒體,能產生 ATP 的細胞器為葉綠

10、體和線粒體,故g 為葉綠體,h 為線粒體。葉綠體可以利用線粒體產生的 CO2進行光合作用。答案:A、非選擇題( (共 52 分)13.(16 分)()(2019 臨沂模擬)F圖表示真核細胞中4 種生物膜上與細胞壁的形成有關,是葉綠體類囊細胞站構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也是新陳代謝的主要 場所。下圖甲、乙分別是兩類高等生物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圉甲團乙(1)在圖甲、圖乙所示細胞中都存在,_ 且含有核酸的細胞器有(填編號),其中不符合孟德爾遺傳規律的遺傳物質存在于 _(填編號)中。(2)_ 圖甲中具有雙層膜結構的細胞器是 (填編號);圖乙中能夠產生 ATP 的場所是_ (填

11、編號)。(3)圖甲、圖乙所示的兩細胞均經過有絲分裂過程形成,在形成過程中,表現不同的時期是_ 期和_期。若圖乙所示的細胞為消化腺細胞,將3H 標記的亮氨酸注入該細胞, 在該細胞的結構中,3H出現的先后順序是 _ (用箭頭和編號表示)。(5)在光照充足處,給圖甲所示細胞提供含14C 的 CO2,在結構中14C 的轉移途徑是_ (用箭頭和物質名稱表示 )。解析:(1)圖甲代表植物細胞,圖乙代表動物細胞。圖甲中含有核酸的細胞器有線粒 體、核糖體、葉綠體。圖乙中含有核酸的細胞器有線粒體、核糖體,因此圖甲、 圖乙所示細胞中都含有核酸的細胞器是線粒體、核糖體。孟德爾遺傳規律的細胞學基 礎是細胞核內的遺傳物

12、質。(2)圖甲中具有雙層膜結構的細胞器是線粒體、葉綠體。圖乙中能夠產生 ATP 的場所是線粒體和細胞質基質。(3)圖甲、圖乙所示兩細胞分裂前期紡錘體的形成方式不同,末期細胞質分裂方式不同。(4)分泌蛋白合成的場所是核糖體,再經內質網送至高爾基體加工形成分泌物,由細胞膜排出細胞。因此3H 出現的先后順序是核糖體T內質網T高爾基體T細胞膜。(5)在葉綠體基質中,14C 的轉移途徑是 CO2 C3T糖類。答案:(1) (2) (3)前 末(4)TTT(5)CO2TC3T糖類14. (16 分)()(2019 煙臺調研)下圖中甲細胞可產生抗體,乙表示正在出芽的酵母菌。甲(1)上述細胞的結構中, 屬于細

13、胞代謝和遺傳控制中心的是 _ ;甲細胞可以由(2)若觀察時發現細胞質不流動,或者流動速度很慢,應立即采取措施,加速細胞質流動,可采取的措施是_分化而來。按順序寫出抗體合成與分泌過程中經過的細胞結構:_ (用數字標號和箭頭表示)。酵母菌產生酒精的場所是 _,能產生 C02的場所是_。(上述兩空填寫數字符號)。(3)甲細胞比乙細胞代謝速率快,從結構方面找出一條原因:_。從甲細胞5結構上提取了某種物質,用非酶法處理后,加入雙縮脲試劑出現紫色; 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試劑并加熱,出現磚紅色沉淀,則說明該物質是_ ;此物質的存在體現了 5結構具有_ 的功能。解析:細胞核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能夠分泌抗體

14、的細胞是效應B 細胞(漿細胞),它可以由記憶細胞或 B 細胞分化而來;抗體屬于分泌蛋白,與之合成與分泌過程相關的結構有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細胞膜、線粒體;酵母菌進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 場所為細胞質基質;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均可以產生二氧化碳,場所為細胞質基質和線粒 體;膜面積較大時,有利于物質的運輸,促進新陳代謝的進行;糖蛋白與細胞膜的信息傳 遞功能密切相關。答案:(1)2、11 細胞核 B 細胞或記憶細胞(缺一不可)5(2)10 9、10(3)甲細胞中線粒體(核孔、核糖體)的數量較乙細胞多(或甲細胞與外界接觸面大,或膜面積、內質網面積大)()(4)糖蛋白進行信息交流15. (20 分)下

15、面是科研人員利用活細胞和從細胞中分離得到的某些細胞結構而開展的 兩個實驗,根據實驗處理和結果回答下列問題:I.活細胞的細胞質不是靜止不動的,而是流動的,流動方式有環流、管狀流等。為了 觀察葉綠體和細胞質流動,現按下表進行各組實驗:組別材料實驗條件觀察內容A新鮮黑藻清水、光照、5C細胞質流動B新鮮黑藻清水、光照、25C細胞質流動C新鮮黑藻清水、黑暗、25C細胞質流動D菠菜葉清水葉綠體將上述各組實驗材料按表中實驗條件進行相關處理后,制成臨時裝片,在顯微鏡下觀察,發現 B 組細胞質流動速度最快。請分析問題:(1)黑藻是觀察細胞質流動的理想材料,原因是 _(3)上述實驗中需要的材料用具除顯微鏡外,還需

16、刀子、鑷子、滴管、吸水紙、在 D 組實驗中,要選取菠菜葉稍帶些葉肉的下表皮,原因是n.科研人員將細胞內分離出來的核糖體分別與斐林試劑( (班氏試劑) )、蘇丹川染液、雙縮脲試劑以及二苯胺試劑進行反應,結果如下表:實驗處理ABCD顏色變化藍色T紫色藍色T藍色棕紅色T棕紅色無色TX據表回答下列問題:(1) A 實驗處理中所用的試劑為 _ ,由此可判斷構成核糖體的大分子化合物中必然有_ 。(2) B 實驗處理中所用的試劑為_,該處理操作過程中還需要進行_ 12 分鐘。(3) 若 C 實驗處理中需要用到顯微鏡,可知該處理中所用試劑應當為 _。(4) 二苯胺可與核酸上的脫氧核糖在酸性條件下產生藍色絡合物。若已知構成核糖體的化合物中沒有 DNA,則 X 應當為_ 色。(5) 若實驗證明構成核糖體的某大分子化合物中含有大量尿嘧啶,則可斷定此化合物是_ 。解析:I.(1)黑藻葉片薄,可直接用于臨時裝片的制作,且含水量高,細胞質流動速度快,因此適宜用于觀察細胞質流動。(2) 據 A、B、C 三組實驗可知:光照、溫度可影響細胞質流動。(3) 制作臨時裝片需要載玻片、蓋玻片等。(4) 葉綠體主要分布于葉肉細胞中,且葉肉的下表皮細胞中葉綠體大且少,易于觀察,因此應選取菠菜葉稍帶些葉肉的下表皮。n.斐林試劑( (班氏試劑卜雙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