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鏡術前術后的護理_第1頁
腹腔鏡術前術后的護理_第2頁
腹腔鏡術前術后的護理_第3頁
腹腔鏡術前術后的護理_第4頁
腹腔鏡術前術后的護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腹腔鏡手術前后的護理演講人(一)什么是腹腔鏡手術?(二)腹腔鏡手術的發展?(三)腹腔鏡術前準備以膽囊切除術為例(五)手術的過程。 (四)腹腔鏡術后準備的護理(六)腹腔鏡手術與以前手術相比的優點。(七)腹腔鏡手術未來的發展前景。什么是腹腔鏡手術? 腹腔鏡手術是一門新發展起來的微創方法,是未來手術方法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隨著工業制造技術的突飛猛進,相關學科的融合為開展新技術、新方法奠定了堅定的基礎,加上醫生越來越嫻熟的操作,使得許多過去的開放性手術現在已被腔內手術取而代之,大大增加了手術選擇機會。后腹腔鏡手術傳統方法是在病人腰部作三個1厘米的小切口,各插入一個叫做“trocar”的管道狀工作通道,

2、以后一切操作均通過這三個管道進行;再用特制的加長手術器械在電視監視下完成與開放手術同樣的步驟,達到同樣的手術效果。(圖) 1901年,俄羅斯彼得堡的婦科醫師ott在腹前壁作一小切口,插入窺陰器到腹腔內,用頭鏡將光線反射進入腹腔,對腹腔進行檢查,并稱這種檢查為腹腔鏡檢查。 1910年瑞典斯德歌爾摩的jacobaeus首次使用腹腔鏡檢查這一名詞,他用一種套管針制造氣腹。 1911年美國johns hopkins醫院的外科醫師bernhein經腹壁的切口把直腸鏡插入腹腔,用發射光做光源。 1924年美國堪薩斯的內科醫師stone用鼻咽鏡插入狗的腹腔,并推薦用一種橡膠墊圈幫助封閉穿刺套管避免操作中漏氣

3、。 腹腔鏡手術的發展? 1938年匈牙利的外科醫師veress介紹了一種注氣針,可以安全地做成氣胸;在做氣腹時,可以防止針尖損傷針下的內臟。用折中安全穿刺針制作氣腹的主張被普遍接受,并沿用至今。 真正針對性腹腔檢查術的發明者是德國的胃腸病學家kalk,他發明了一種直前斜視135的透鏡系統。他被認為是德國的診斷肝臟和膽囊疾病的腹腔鏡檢查術的奠基人。他于1929年首先提倡用雙套管穿刺針技術。 1972年美國婦科腹腔鏡醫師協會計劃在以后幾年中要完成近50萬例的腹腔檢查,這種檢查法已被婦科醫師廣泛接受。洛杉磯的cedarssniai醫學中心有近1/3的婦科手術使用了診斷或治療的腹腔鏡技術。 1986年

4、cuschieri開始作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動物實驗,1988年首屆世界外科內鏡代表會議上他報告了一例實驗動物用腹腔鏡施行膽囊切除術獲得成功,于1989年2月應用于臨床。 在人身上首次用腹腔鏡作膽囊切除獲得成功的法國外科醫師philipe mouret,1987年他在用腹腔鏡治療婦科疾病的同時給同一個病人做了病變膽囊切除手術獲得成功,但未報告。 1988年5月,巴黎的dubois在開展豬的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實驗基礎上也應用于臨床,其結果在法國首先發表。 1991年2月,荀祖武完成我國第一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這也是我國第一例腹腔鏡外科手術。10年來,我國已開展40多類腹腔鏡外科手術,病例已超過10

5、0多萬。 電視腹腔鏡膽囊切除技術具體方法是先在腹部不同部位做1公分長的三個小切口,然后用氣腹針經此切口穿入腹腔并注入CO2氣體,造成人工氣腹;在另外兩個小切口插入不同的器械并將電視攝像系統與內鏡連接,術者通過監視器熒光屏觀察腹腔境內整個情況。對腹腔多器官了如指掌,如確定可行鏡下膽囊切除后,在內鏡下使用不同的特殊器械如帶電的電凝鉗、剪及分離鉤等完成對膽囊周圍組織進行分離及切除整個膽囊的手術操作。 根據不同體質決定整個手術時間大約在10-40分鐘內完成,患者無痛苦感,切口不縫合僅使用創可貼外敷即可。電視腹腔鏡膽囊切除技術(簡稱LC) 1、手術前常規檢查 1)血、尿、便常規檢查。 2)出凝血時間、血

6、糖、血型鑒定。 3)肝、腎功能、乙肝五項、電解質。 4)免疫系列(丙肝、艾滋病、梅毒)。 5)超聲檢查:腹部B超(肝、膽、胰、脾);運動前后心電圖檢查。 6)心、肺、腹部X光透視。有心肺功能障礙者還應做心肺功能測定。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前準備2、病人準備 1)心理準備。了解腹腔鏡手術全過程、優越性、手術中及手術后可能出現不適反應及預防措施,與已手術病人多交流,以減少恐懼緊張心理。 2)做好適應術后變化準備,如術前一周停止吸煙、練習咳嗽、排痰及床上排尿排便方法。 3)術前一天禁食易產氣食物,術前12小時禁食,4小時禁飲水,以減少術后腸脹氣。 4)術前晚上口服或注射鎮靜劑,以便保證充足睡眠。 5)腹

7、部皮膚清潔:手術部位在腹部,所以腹部皮膚清潔很重要,是減少感染的重要措施。術前要用肥皂水清洗腹部、潔膚,尤其是臍部的污垢。動作要輕柔,不能擦傷皮膚。 3、合并癥處理 (1)高血壓患者術前要選用合格有效降壓藥物,當血壓降至140/90mmHg以下時方可行LC術。 (2)如有心絞痛發作史或心電圖表現有心肌供血不足的情況,術前應用改善心臟血循環藥物,待心電圖改善后再行手術。 (3)糖尿病患者,術前要使用降糖藥物,使空服血糖降至8.3mmol/L以下,并指導患者合理進食,多進食纖維含量豐富食物,如玉米、蔬菜、水果等。 1、進食:腸道功能未恢復前原則上應禁食、禁飲,但正常情況下手術當日即可進少量無脂流質

8、食物,以后逐漸過度為低脂、適量蛋白質、高纖維素、富含纖維食物。進食量根據個人耐受量為限。 2、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飲食要有規律,適量、清淡易消化,戒煙酒,忌辛辣刺激食物,忌食用油膩、煎、炸及含脂肪多的食品,如肥豬肉、羊肉、肥鵝、黃油、奶油、油酥點心、奶油蛋糕等。 3、增加膳食纖維以減少結石形成,除選用粗糧、新鮮蔬菜和水果外,還可選用大蒜、洋蔥、香菇、木耳等具有降膽固醇作用的食物。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注意事項 4、活動:大部分患者在手術當日,在別人幫助下即可下床活動,但不宜時間過長,逐漸增加活動時間。一個月內不宜從事重體力勞動。 5、休息:LC術后人體消化能力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適應,3-6

9、個月內應注意按飲食原則進食,且保證充足營養。 6、傷口的護理:術后7-10天內保持傷口干燥、干凈,一般情況下不要洗澡,如果非洗不可必須用塑料薄膜覆蓋,以防感染。 7、術后切口部位有時有輕微疼痛或局部發硬屬正常現象,多3-6個月內消失。 8、個別人術后出現大便變稀、次數增多,是因為人體對失去膽囊后尚未完全適應,此時應控制高脂肪食物,一般在半年后即恢復正常。 1、切口小,創傷小:整個手術只在腹壁開三個一公分長小切口,不縫合不拆線,術后僅用創可貼外敷即可。 2、痛苦小:整個手術過程在全麻下進行無任何感覺,術后不用止痛藥,手術全過程僅需10-40分鐘。 3、恢復快:手術當日自己即可下床活動,手術當日即

10、可進食。一周后就可從事一般工作和勞動。 電視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優點 4、住院時間短:術后住院只需三天觀察時間,連同術前準備時間一般4-5天即可。 5、費用低。 6、擴大了手術適應癥:過去傳統開腹手術有其他臟器病變一般都視為禁忌。而采用腹腔鏡手術,除了個別臟器有嚴重功能障礙外大多均可手術。 7、手術安全可靠沒有后遺癥:我院自開展此項手術至今已治療患者超過千例,未發生一例手術后遺癥和合并癥。 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 手術創傷小 2 病人術后恢復快 3 住院時間短 4 病人術后疼痛輕 5 腹部切口瘢痕小,美觀 6 治療效果與開腹手術相同 與傳統的開腹胃腸手術相比,腹腔鏡胃腸手術主要有以下幾類: 1

11、 闌尾切除術 2 胃潰瘍穿孔的修補術 3 胃大部切除術 4 早期胃癌的根治性手術 5 一些結直腸良、惡性腫瘤的切除術 目前可以應用電視腹腔鏡進行的胃腸手術 腹腔鏡微創手術所具有的各種優勢決定了其在中國未來發展的必然。由于手術對患者造成的損傷小、痛苦少,住院時間短、術后恢復快,從而減少了對政府、保險機構和患者的醫療負擔,在減少醫療費用開支的同時,促進和提高了國家的社會效益。 隨著器械使用量的增加,腹腔鏡設備的價格也將相應地降低,器械的簡單化也將使成本降低,一次性器械將更為便宜,可重復使用的器械也將逐步改進和完善取代一次性器械,例如:使用釘合器械使子宮切除手術易于操作,可以重復使用的器械用于結扎或

12、凝固有蒂腫物的根蒂部,腹腔鏡縫合技術也在不斷改進和發展。腹腔鏡手術未來的發展 腹腔鏡手術相對手術時間較長,特別是子宮全切除和子宮肌瘤剔除術,限制了對這種手術方式的選擇,將來要注意減少手術時問,最簡單的是每個手術小組的成員,包括護士、助手和手術大夫要有規范的手術步驟,正確的使用先進設備,像無煙和電手術設備可以使手術步驟簡化,縮短手術時問。新的器械使縫合更為容易,血管結扎更可靠些,釘合器械是一大進展。但它的售價要減低,在不同的國家要有相應的價格。 直徑23mm的微型腹腔鏡大大減少了病人的痛苦,甚至不需要全身麻醉下即可實施,經久耐用的微型器械可以通過極小的切口實施多種手術。 婦科手術的另一個發展方向

13、是微小開腹手術,這種手術通過34cm的腹部切口可以取出較大的子宮,也可以用組織粉碎器(morcellator)取出較大的肌瘤。普通的開腹手術器械都可以通過這些微小切口,腹腔提拉器的應用使手術視野清晰可辨,即使全子宮切除和較大的子宮肌瘤切除也可以在60分鐘內完成。目前的開腹手術器械都可以用來通過2cm的腹部切口進行手術操作,而且盆腔提拉器和腹腔鏡的應用使盆腔內的操作視野大為改進。因此,與某些手術時間很長的腹腔鏡操作相比,后者并不是理想的選擇,而且,從傷口愈合時間上看,2cm的切口和1cm的切口愈合經過并沒有區別。 腹腔鏡外科將來的趨勢是訓練專門從事選擇性上腹和下腹部同時施術的內鏡醫生,雖然上、下

14、腹部的解剖和病理改變不同,但手術技術都是一樣的。例如行膽囊切除手術的女性患者,如果同時發現盆腔內病變,可以同時施術,避免了日后再次手術。但這種手術方式需要很強的專業知識和嫻熟的手術技巧,對于沒有經過專門培訓的醫生來講,實施這種手術的可能性不大。 隨著自動化外科手術技術的發展和機械手臂的協助,將會減少對助手的依賴,但是這種藍圖的實現需要一個緩慢的發展階段,因為各個國家的技術發展水平和經濟承受能力不盡相同,在一些偏遠落后地區,外科醫生很少,雖然機械手臂的幫助非常有用,但是昂貴的價格極大地限制了這種技術的使用。發展進步和自動化設施的完善,對目前只適用于原有聲控設施的改進已是刻不容緩,聲控系統對手術場所內所有設施的控制,包括術中吸引、沖洗操作控制、溫度控制等等都會得到進一步協調一致,而這種高科技的現代化控制系統對于保證手術的順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