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背越式跳高(室內)指導教師 太和中學李小洪執教教師 射洪中學黃小波一、跳高運動的起源與發展1、跳高運動的起源與發展過程 跳高運動是一項克服人體自身重量,征服垂直高度的運動項目,跳高作為一種游戲或活動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我國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出現了用“愈高超距”作為挑選和訓練士兵的手段。非洲的圖西人還曾有利用厚木頭的跳板或石頭進行踏跳跳高游戲。 最早的跳高比賽大約在公元1700年,始于愛爾蘭和蘇格蘭。 跳高史上第一個用量尺丈量高度的運動員是美國的A.威爾遜,他在1827年跳過了1.57米。1839年加拿大的沃弗蘭跳過1.69米,這是公認的第一個正是跳高記錄。1860年,美國把跳高列為正式的田徑
2、比賽項目。 2、跳高、跳高技術的發展技術的發展 跨越式跳高技術的出現推動了跳高成績的提高。十九世紀末,人們開始認真探索合理的跳法,1885年美國的斯威尼在跨越后仰的基礎上,演變為在桿上急速轉體,面對橫桿落地。最初人們稱它為“波浪式”。1923年,前蘇聯的貝.佐洛夫是第一個采用俯臥式的運動員。1968年,第19屆奧運會上,背越式首次登場。目前,女子世界紀錄為2.09米,男子世界紀錄為2.45米。 我國的鄭鳳榮曾于1957年以1.77米的成績打破世界紀錄,倪志欽曾于1970年以2.29米的成績打破世界紀錄,朱建華1983年到1984年曾以2.37米,2.38米,2.39米的成績三次打破世界紀錄 跳
3、高技術的發展和創新二、背越式跳高基本技術1、什么是背越式跳高? 背越式跳高是運動員經過一段直線與弧線助跑后,以外側腳起跳,以擺動臂領先,隨后以頭、肩、腰、髖、兩大腿、小腿和腳依次仰臥旋轉過桿,用肩、背著海綿墊的一種跳高技術。2、四部分(一)助跑 背越式跳高的助跑根據形態、節奏和技術要求,主要分為:預先助跑、助跑兩個階段 助跑:背越式跳高的助跑根據助跑的形態,技術和任務,可分為直線助跑和弧線助跑兩個緊密相連的部分。 采用背越式跳高的運動員大多采用8步助跑,前4步為直線助跑,助跑方向與橫桿之間的角度約在70-90度之間;后4步為弧線助跑,助跑方向應在25-35度之間。預先助跑:預先助跑可使運動員很
4、自然的擺脫靜止狀態,并在助跑前即獲得一定的適宜的速度,為運動員在助跑中適度放松肌肉、建立合理的節奏、準確踏上起跳點創造有利的條件。 預先助跑的形勢概括起來有三種:第一種,走幾步踏上第一標志線開始正是助跑(初學者)。 第二種,走幾步后,加一小跳步踏上第一標志線開始正式助跑 第三種,慢跑幾步踏上第一標志線開始正式助跑(二)(二)起跳起跳: 跳高起跳的任務是使運動員獲得適宜的身體重心騰起角,并獲得最大的騰起速度,以便使運動員能夠獲得最高的身體重心騰起高度,并為旋轉過桿提供力的來源。起跳的基本技術結構:起跳的基本技術結構: 首先:起跳腳踏上起跳點既開始了起跳動作。起跳腳的著地是主動的動作,是以髖帶動大
5、腿,大腿帶動小腿,擺動推向前插出式的以腳著地,著地時腳跟外側先著地,并迅速延外側滾動到前腳掌。由于起跳腿的快速的著地動作,使整個身體在弧線助跑內傾的基礎上又形成了后仰的姿勢,這種技術可以在保證助跑速度的同時,有效地降低身體重心的高度,增加起跳用力的工作距離。 其次:起跳腳著地后,起跳腿迅速緩沖,身體重心快速向垂直支撐面移動,起跳腿在最大緩沖瞬間膝關節角度為138度-148度。(如大圖-) 最后:緩沖結束,起跳腿開始積極蹬伸,擺動腿折疊加速上擺,蹬伸動作結束瞬間起跳腿的三個關節成分蹬直,擺動腿沿橫桿垂直面方向上擺,大腿高于水平,此時擺動腿與兩臂同時制動,造成身體重心加速向上運動。(三)(三)過桿
6、過桿 過桿是運動員利用助跑和起跳獲得的騰起高度,通過自身的動作技巧,最經濟地翻轉過桿的過程。這一過程分為攻桿和過桿兩個階段。 攻桿階段:是起跳結束后身體向橫桿上方騰起的過程(如大圖-)。起跳結束后身體在擺側臂的引導下,保持起跳結束時的身體姿勢,以頭頂部和脊椎為沖擊軸向橫桿上方騰起并完成背對橫桿旋轉動作過程。 過桿階段:是指運動員身體越過橫桿的過程。(如大圖-)當運動員的頭部超越橫桿后,兩肩開始放松,頭部積極后仰,兩臂也由肩上方開始向身體兩側下放,當運動員的胸部越過橫桿后積極向上頂髖,頭和兩肩繼續后仰,兩大腿下放,兩小腿放松下垂完成桿上“橋”的動作。(四)(四)落地落地:落地階段是指運動員過桿后
7、身體重心下落到身體著地的過程(如大圖-)。準備活動1、頭部運動2、振臂運動3、肩繞環4、腰部運動5、腹背運動6、轉動髖關節7、手腕踝關節一、原地擺臂練習 要求:以肩為軸,曲肘前后擺動 易犯錯誤:1、以肘關節為軸擺動 2、以肩為軸左右擺動二、踏跳步擺臂練習 要求:提肩、制動 易犯錯誤:1、擺大臂 2、手臂未制動三、擺動腿練習 要求:屈膝、由后向前快速擺動,大腿擺至與地面平行時制動 易犯錯誤:1、屈髖 2、大腿未制動 3 勾腳尖,繃腳尖,小腿側擺五、組合練習 要求:身體有一定內傾,擺動腿屈膝加速上擺,起跳腿爆發有力蹬伸,使踏跳腿的踝、膝、髖、上體在一個垂面內 易犯錯誤:1、腳與橫桿平行 2、擺動腿
8、未積極前擺 3、手臂未制動四、踏跳、蹬伸練習 要求:以腳后跟外側觸地,迅速滾動過度到全腳掌,身體重心積極前移,腳與橫桿的夾角大約20左右 易犯錯誤:1、前腳掌觸地 2、腳與橫桿平行六、二至三步助跑完成起跳技術 要求:以課桌為假想橫桿進行練習,相互糾錯 易犯錯誤:1、擺動腿未積極前擺 2 支撐腿未完全蹬伸,起跳不充分 3 手臂未制動六、二至三步助跑完成起跳技術練習 要求:以課桌為假想橫桿進行練習,相互糾錯 易犯錯誤:1、擺動腿未積極前擺 2 支撐腿未完全蹬伸,起跳不充分 3 手臂未制動七、展示、點評身體素質練習身體素質練習 1、原地起踵 2、原地下蹲 3、屈臂伸放松練習放松練習決定背越式跳高成績
9、的主要因素 原理:運動員起跳后身體中學上升的高度主要取決于人體離地瞬間垂直方向的初速度大小。垂直方向的初速度的大小又是起跳時身體重心騰起的角度和騰起初速度決定的,因此,在分析決定背越式跳高成績的主要因素時我們將重點從兩方面入手。1、決定身體重心騰起角度的主要因素 背越式跳高的起跳是在助跑中完成的,起跳后身體重心的飛行方向即身體重心騰起角度是由運動員起跳時的技術動作決定的,主要是由起跳腳著地時的起跳角度以及擺動腿和兩臂的擺動方向,頭、肩、的引領方向決定的。2、決定身體重心騰起初速度的主要因素 身體重心的騰起速度是決定跳高成績的主要的因素,它主要是由助跑速度、踏跳力量、起跳時的動作速率決定的3、決
10、定背越式跳高成績的主要因素分析 要想取得跳高的最佳成績,運動員必須利用合理的技術將自身的體能充分發揮,所以,決定背越式跳高的因素主要分為技術額素質兩大因素。為了便于分析,我們人為地把人體騰越橫桿的過程分為若干個階段(如圖)。并用公式H=H1+H2+H3-HH=H1+H2+H3-H 詳細圖示背越式跳高的練習方法和步驟手段1、重點、難點:背越式跳高技術動作的重點是桿上技術,難點則是如何在快速助跑的情況下完成起跳與過桿動作。2、背越式跳高技術學習步驟、方法與手段(1)學習起跳腳放腳、登伸,擺動腿擺動及兩臂擺動的起跳技術(2)學習弧線助跑特殊的身體形態要求,內外側腳著地方法及兩臂的擺動技術(3)學習半程弧線助跑條件下的正確起跳技術(4)學習、體會桿上肌肉用力感覺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高中必修上冊古詩詞大單元教學研究
- 兒童衛生安全教育
- TNF-α參與特應性皮炎瘙癢調控的機制研究
- 醫院安全檢查
- 中學考前勵志課件
- 硬膜下血腫病人護理查房
- 顱腦疾病護理課件
- 預防結核班會課件
- 預防校園欺凌課件
- 《機械設計基礎》課件-第7章 帶傳動
- 《大模型原理與技術》全套教學課件
- 民族宗教理論政策知識競賽考試題及答案
- 外貿傭金合同模板英文
- 中國貨權風險判例研究報告 2024 -供應鏈企業篇
- 【五升六暑期閱讀】專題10.環境描寫及其作用-2024年五升六暑期閱讀專項提升(統編版)5
- DL∕T 1057-2023 自動跟蹤補償消弧線圈成套裝置技術條件
- 【電商直播對消費者購買行為影響:以抖音直播為例開題報告1800字】
- 抑郁病診斷證明書
- 氣體分析儀檢定規程
- 2024-2029年吞咽困難飲食增稠劑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市場深度研究發展前景及規劃投資研究報告
- (高清版)WST 348-2024 尿液標本的采集與處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