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學一輪復習化學平衡常數導學案_第1頁
高考化學一輪復習化學平衡常數導學案_第2頁
高考化學一輪復習化學平衡常數導學案_第3頁
高考化學一輪復習化學平衡常數導學案_第4頁
高考化學一輪復習化學平衡常數導學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化學平衡常數李仕才【考綱要求】1.了解化學平衡常數的含義并能利用化學平衡常數進行相關計算。2.能正確計算化學反響的轉化率()。3了解化學反響的方向與化學反響的焓變與熵變的關系。考點一化學平衡常數及其應用核心知識大通關1概念:在一定溫度下,當一個可逆反響到達化學平衡時,生成物濃度冪之積與反響物濃度冪之積的比值是一個常數,用符號K表示。2表達式:化學方程式平衡常數與K1的關系N2(g)3H2(g)?2NH3(g)K1K2(或K1)K3N2(g)H2(g)?NH3(g)K22NH3(g)?N2(g)3H2(g)K33.意義:(1)K值越大,正反響進行的程度越大,反響物的轉化率越大。(2)K只受溫度影

2、響,與反響物或生成物的濃度變化無關。?小題熱身正誤判斷,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平衡常數表達式中,可以是物質的任一濃度。()(2)溫度、濃度、壓強、催化劑均能改變平衡常數。()(3)升高溫度,平衡常數一定增大。()(4)平衡常數變化,化學平衡不一定發生移動。()(5)化學平衡發生移動,平衡常數一定改變。()(6)平衡常數和轉化率都能表達可逆反響進行的程度。()(7)反響A(g)3B(g)2C(g),達平衡后,溫度不變,增大壓強,平衡正向移動,平衡常數K值增大。()(8)對于反響:2SO2(g)O2(g)2SO3(g),升高溫度,K值減小,那么H0。()答案:(1)(2)(3)(4)(5)

3、(6)(7)(8)考向精練提考能考向一多個反響中平衡常數關系判斷1以下反響在某溫度下的平衡常數:H2(g)S(s)?H2S(g)K1S(s)O2(g)SO2(g)K2那么在該溫度下反響H2(g)SO2(g)?O2(g)H2S(g)的平衡常數為()AK1K2BK1K2CK1K2 D.解析:由平衡常數的定義可知,K1,K2,反響H2(g)SO2(g)?O2(g)H2S(g)的平衡常數K,可知K。答案:D2:CO(g)2H2(g)?CH3OH(g)2CH3OH(g)?CH3OCH3(g)H2O(g)CO(g)H2O(g)?CO2(g)H2(g)某溫度下三個反響的平衡常數的值依次為K1、K2、K3,那

4、么該溫度下反響3CO(g)3H2(g)?CH3OCH3(g)CO2(g)的化學平衡常數K為_(用K1、K2、K3表示)。解析:K1K2K3KK2K3KKK2K3K答案:KK2K3考向二平衡常數的影響因素及其應用利用K與Qc的關系判斷可逆反響所處狀態對于可逆反響mA(g)nB(g)pC(g)qD(g),Qc(式中濃度是任意時刻的濃度)。根據Qc與K的關系可以判斷可逆反響所處的狀態:Qc3,相關數據見下表:編號化學方程式平衡常數平衡常數979 K1 173 KFe(s)CO2(g)FeO(s)CO(g)K11.472.15CO(g)H2O(g)?CO2(g)H2(g)K21.62bFe(s)H2O

5、(g)FeO(s)H2(g)K3a1.68根據以上信息判斷,以下結論錯誤的選項是()AabB增大壓強,平衡狀態不移動C升高溫度平衡狀態向正反響方向移動D反響、均為放熱反響解析:由,得K3K1K2,那么a2,bb,A項正確;是等體反響,增大壓強,平衡不移動,B項正確,由a2,b1,可知隨溫度升高,K2、K3均減小,故反響、均為放熱反響,D項正確,升溫時反響、均向逆反響方向移動,C項不正確。答案:C4在體積為1 L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化學反響:CO2(g)H2(g)CO(g)H2O(g),化學平衡常數K與溫度T的關系如下表:T/7008008501 0001 200K0.60.91.01.72.

6、6答復以下問題:(1)升高溫度,化學平衡向_(填“正反響或“逆反響)方向移動。(2)能判斷該反響到達化學平衡狀態的依據是_。ac(CO2)c(CO) bK不變c容器中的壓強不變 dv正(H2)v正(CO2)ec(H2)保持不變(3)假設某溫度下,平衡濃度符合以下關系:c(CO2)c(H2)c(CO)c(H2O),此時的溫度為_;在此溫度下,假設該容器中含有1 mol CO2、1.2 mol H2、0.75 mol CO、1.5 mol H2O,那么此時反響所處的狀態為_(填“向正反響方向進行中“向逆反響方向進行中或“平衡狀態)。解析:(1)由表格數據可得,隨著溫度升高,平衡常數增大,說明化學平

7、衡向正反響方向移動;(2)A項,到達平衡時c(CO2)不一定等于c(CO),反之相等時也不一定處于平衡狀態;B項,溫度不變K不變,不正確;C項,此反響不管是否平衡,壓強均不改變,故不正確;D項,v正(CO2)與v正(H2)表示的反響方向一致,故不能判斷是否到達平衡;E項,到達平衡時,各種反響物、生成物的濃度保持不變。(3)由c(CO2)c(H2)c(CO)c(H2O),那么計算出K1.0,即此時溫度為850 ,此溫度下0.941.0,故反響向正反響方向進行中。答案:(1)正反響(2)e(3)850 向正反響方向進行中練后反思利用化學平衡常數判斷可逆反響的熱效應考點二 利用“三段式法進行化學平衡

8、的計算(重點保分型師生共研)核心知識大通關1分析三個量:即起始量、變化量、平衡量。2明確三個關系:(1)對于同一反響物,起始量變化量平衡量。(2)對于同一生成物,起始量變化量平衡量。(3)各轉化量之比等于各反響物的化學計量數之比。3計算方法三段式法:可按以下模式進行計算:如mA(g)nB(g)pC(g)qD(g),令A、B起始物質的量濃度分別為a mol/L、b mol/L,到達平衡后消耗A的物質的量濃度為mx mol/L。 mA(g)nB(g)pC(g)qD(g)起始/(mol/L)ab00變化/(mol/L) mx nx px qx平衡/(mol/L) amx bnx px qx(1)求平

9、衡常數:K(2)求轉化率轉化率100%,如(A)平100%。考向精練提考能考向一化學平衡常數的計算1將固體NH4I置于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溫度下發生以下反響:NH4I(s)NH3(g)HI(g);2HI(g)H2(g)I2(g)到達平衡時,c(H2)0.5 mol/L,c(HI)4 mol/L,那么此溫度下反響的平衡常數為_,反響的平衡常數為_,相同溫度下H2(g)I2(g)2HI(g)的平衡常數為_。解析:平衡時c(H2)c(I2)0.5 molL1,那么分解的HI為1 molL1,c(NH3)5 molL1,反響的平衡常數K1c(NH3)c(HI)5 molL14 molL120(molL1

10、)2;反響的平衡常數為K2,那么其逆反響的平衡常數為64。答案:20642.汽車尾氣中NO產生的反響為N2(g)O2(g)2NO(g)。一定條件下,等物質的量的N2(g)和O2(g)在恒容密閉容器中反響,如圖曲線a表示該反響在溫度T下N2的濃度隨時間的變化,曲線b表示該反響在某一起始反響條件改變時N2的濃度隨時間的變化。以下表達正確的選項是()A溫度T下,該反響的平衡常數KB溫度T下,隨著反響的進行,混合氣體的密度減小C曲線b對應的條件改變可能是參加了催化劑D假設曲線b對應的條件改變是溫度,可判斷該反響的H0解析: N2(g)O2(g)2NO(g)起始/(molL1)c0c00轉化/(molL

11、1)c0c1c0c12(c0c1)平衡/(molL1)c1c12(c0c1)故T溫度下K,A項正確;對于反響物、生成物均為氣體的反響來說,恒容條件下,密度是定值,B項不正確;催化劑只影響反響速率,不影響平衡狀態,C項不正確;假設曲線b對應的條件是溫度改變,那么a到b應是升溫,升高溫度c(N2)變小,說明平衡正向移動,該反響的H0,D項不正確。答案:A備考提醒化學平衡計算題的解題思路考向二轉化率的計算3可逆反響:M(g)N(g)P(g)Q(g)H0,請答復以下問題:(1)在某溫度下,反響物的起始濃度分別為c(M)1 molL1,c(N)2.4 molL1;到達平衡后,M的轉化率為60%,此時N的

12、轉化率為_。(2)假設反響溫度升高,M的轉化率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3)假設反響溫度不變,反響物的起始濃度分別為c(M)4 molL1,c(N)a molL1;到達平衡后,c(P)2 molL1,a_。(4)假設反響溫度不變,反響物的起始濃度為c(M)c(N)b molL1,到達平衡后,M的轉化率為_。解析:(1)M(g)N(g)P(g)Q(g)始態1 mol/L2.4 mol/L00變化量1 mol/L60%1 mol/L60%因此N的轉化率為100%25%。(2)由于該反響的H0,即該反響為吸熱反響,因此升高溫度,平衡右移,M的轉化率增大。(3)根據(1)可求出各平衡濃度:c(M

13、)0.4 mol/L,c(N)1.8 mol/L,c(P)0.6 mol/L,c(Q)0.6 mol/L。因此化學平衡常數K。由于溫度不變,因此K不變,到達平衡后c(P)2 mol/L,c(Q)2 mol/L,c(M)2 mol/Lc(N)(a2)molL1K解得a6。(4)設M的轉化率為x,那么到達平衡后各物質的平衡濃度分別為c(M)b(1x)mol/Lc(N)b(1x)mol/Lc(P)bx mol/Lc(Q)bx mol/LK,解得x41%。答案:(1)25%(2)增大(3)6(4)41%考向三化學平衡常數與轉化率的換算4SO2常用于制硫酸,其中一步重要的反響為2SO2(g)O2(g)2

14、SO3(g)H0。假設向一個2 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0.4 mol SO2、0.2 mol O2和0.4 mol SO3,發生上述反響。請答復以下問題:(1)當反響到達平衡時,各物質的濃度可能是_(填字母)。ac(SO2)0.3 molL1、c(O2)0.15 molL1bc(SO3)0.4 molL1cc(O2)0.2 molL1、c(SO2)0.4 molL1dc(SO3)0.3 molL1(2)任選上述一種可能的情況,計算到達平衡時的平衡常數為_。(3)某溫度時,將4 mol SO2和2 mol O2通入2 L密閉容器中,10 min時反響到達平衡,SO2的轉化率為80%,那么010 mi

15、n內的平均反響速率v(O2)_,該溫度下反響2SO2(g)O2(g)2SO3(g)的平衡常數K_。答案:(1)ad(2)(或180)(3)0.08 molL1min180 日月崇拜是原始宗教的重要內容之一,中國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日月的宗教禮俗。殷人將日月稱東母與西母,周代依據日月的時間屬性行朝日夕月的祭禮,“夕月即秋分日的晚上在西門外祭月。春秋戰國時,日月神被稱為東皇公、西王母。沂南漢畫像石中東王公、西王母分坐在柱收物昆侖山上,西王母兩旁跪有搗藥的玉兔,由此可知,晉代郭璞?圖贊?中“昆侖月精的說法言之有據,而后世的月神嫦娥即由西王母演變而來。秦漢時期日月祭祀仍為皇家禮制,此后直至明清歷代都有秋分

16、祭月的禮儀。上古時期祭月列入皇家祀典而例行祭祀后,民間缺少了祭月的消息,這可能與古代社會的神權控制有關,像日月這樣的代表陰陽的天地大神,只有皇家才能與之溝通,一般百姓無緣祭享。隋唐以后,隨著天文知識的豐富與文化觀念的進步,人們對月亮有了較理性的認識,月亮的神圣色彩明顯消褪。這時皇家也逐漸失去了對月神祭祀的獨占權。對一般平民來說,月亮不再是那樣“高不可及。唐朝雖沒有中秋節,但唐人精神浪漫,親近自然,中秋賞月已成為文人的時尚,吟詠中秋明月的華章麗句尋常可見,如許渾?鶴林寺中秋夜玩月?云:“中秋云盡出滄海,半夜露寒當碧天。輪彩漸移金殿外,鏡光猶掛玉樓前。在宋代,中秋節已成為民俗節日。文人沿襲賞月古風

17、,但其情趣大異于唐人。唐人大多由月亮的清輝聯想到河山的壯美,友朋千里,邀賞明月,詩酒風流,如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獨直,對月憶元九?“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就借秋月抒發了感物懷人的情思。宋人常以月之陰晴圓缺,喻人生變化無常,蘇軾?中秋月?“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就寄托著這種浩嘆。似乎中秋明月的清光,也難掩宋人的感傷。不過對于宋人來說,中秋還有另一種形態,即世俗的歡愉。北宋東京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東京夢華錄?。南宋杭州中秋夜更是熱鬧,在銀蟾光滿之時,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樓,臨軒玩月,酌酒高歌;中小商戶也登上小小月臺,

18、安排家宴,“團圓子女,以酬佳節?夢梁錄?;市井貧民“解衣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團圓是中秋節俗的中心意義。宋人的團圓意識已與中秋節令發生關聯,宋代城市居民闔家共賞圓月,就表達了這一倫理因素。明清時期,由于理學的浸染,民間社會鄉族觀念增強,人們對家庭更為依戀,中秋節正是加強親族聯系的良機。“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連,取團圓之義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覽志奈?,月餅在宋代已經出現,但以月餅為中秋特色食品及祭月供品的風俗大概始于明朝,小小的月餅在民間生活中作為團圓的象征與聯系親族情感的信物互相饋送。節日是日常生活的亮點,節俗文化是時代精神的聚焦。中秋經歷了文人賞月的雅趣,民間拜月的情趣,以及有心吃月餅而無心看

19、月的俗趣,節俗形態從古至今發生了重大變化。一部中秋節俗形態演變史,也是一部中國民眾心態的變遷史。摘編自蕭放?團圓餅與月亮節中秋節俗形態的變遷?1以下關于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 )A對于日月,殷人稱東母與西母,春秋戰國時稱東皇公、西王母,漢代稱東王公、西王母,從這些稱呼可以看出,中國古人的日月崇拜有一脈相承之處。B唐宋兩代都有文人賞月的風氣。唐人多借月表達對自然美景的欣賞贊美,表達出詩酒風流的情趣,而宋人常因月抒發感傷之情。C南宋時的都城杭州,中秋夜熱鬧非凡,不僅富家巨室、中小商戶宴飲賞玩,“以酬佳節,連財力匱乏的市井貧民也勉力尋歡,足見中秋在當時已是非常重要的節日。D中秋的節俗

20、文化經歷了不斷豐富與演變的過程,如宋人賦予中秋節闔家團圓的意義,明人那么將月餅引入中秋節,作為團圓的象征與聯系親族感情的信物。2以下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為哪一項( )A弦、望、晦、朔是月亮在運行過程中被人觀察到的不同形態,是中國大多數節日設定的基準,如中秋節的設定就與“望有關。B中秋節源于原始宗教中的月亮崇拜,但形成較晚。唐代文人已有中秋之夜賞月的風氣,到宋代,中秋那么成為重要的民俗節日。C沂南漢畫像石中的西王母為月神,居于昆侖山,后演變為月神嫦娥。晉代郭璞?圖贊?中“昆侖月精的說法即以此神話為依據。D唐朝的一般民眾將月亮視為欣賞的對象,而不再覺得它高不可及,這跟天文知識的豐富、文

21、化觀念的進步和皇家喪失對祭月的獨占權大有關系,3根據原文內容,以下說法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 )A月為天地大神,在宗教祭祀中地位重要,上古時期統治者獨占祭月權之后,直至隋唐以前,一般民眾無權祭月,中國民間也沒有祭月的風俗。B盡管唐宋文人賞月的情趣大異,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獨直,對月憶元九?和蘇軾?中秋月?都是借月抒懷的感傷之作,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之情。C在宋代,中秋已是團圓佳節,到明清時期,理學的影響增強了民間社會的鄉族觀念和人們對家庭的依戀,于是中秋節更成為共享天倫與聯系親族的良機。D中秋節俗形態豐富,從文人雅士賞玩明月,到民間闔家團圓共賞明月,再到以月餅相贈加強親族聯系,這些習俗的演

22、變折射了時代精神的變遷。二文學類文本閱讀14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百年震柳梁衡1920年12月16日,寧夏海原縣發生了一場全球最大的地震。是日晚8時,風暴大起,四野塵霾,大地顫抖,山移、地裂、河斷、城陷。黃土高原經這一抖,如骨牌倒地,土塊橫飛。老百姓驚呼:“山走了!有整座山滑行三四公里者,最大滑坡面積竟毗連三縣,達兩千平方公里。山一倒就瞬間塞河成湖,形成無數的大小“海子。地震中心原有一大鹽湖,為西北重要的產鹽之地。湖底突然鼓起一道滾動的陡坎,如有人在湖下推行,竟滴水不漏地將整個湖面向北移了一公里,稱之為“滾湖。所有的地標都被扭曲、翻騰得面目全非。大地瞬間裂開一條237公里長的大縫,橫

23、貫甘肅、陜西、寧夏。裂縫如閃電過野,利刃破竹,見山裂山,見水斷水,將城池村莊一劈兩半,莊禾田疇被撕為碎片。當這條閃電穿過海原縣的一條山谷時,谷中正有一片旺盛的柳樹,它照樣噼噼啪啪,一路撕了下去。但是沒有想到,這些柔枝弱柳,雖被搖得東倒西歪,斷枝拔根,卻沒有氣絕身死。狂震之后,有一棵雖被撕為兩半,但又挺起身子,頑強地活了下來,至今仍屹立在空谷之中,這就是那棵有名的震柳。 我不知道這株柳,該稱它是一棵還是兩棵。它同根,同干,同樣的樹紋,頭上還枝葉連理。但地震已經將它從下一撕為二,現在兩個半邊樹中間可穿行一人,而每一半也都有合抱之粗了。人老看臉,樹老看皮。經過百年歲月的煎熬,這樹皮已如老人的皮膚,粗糙,多皺,青筋暴突。紋路之寬可容進一指,東奔西突,似去又回,一如黃土高原上的千溝萬壑。這棵樹已經有500年,就是說地震之時它已是400歲的高齡,而大難后至今又過了100歲。 看過樹皮,再看樹干的開裂局部,真讓你心驚肉跳。平常,鋸開一根木頭,無論從哪個方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