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患者的風險評估及措施_第1頁
高危患者的風險評估及措施_第2頁
高危患者的風險評估及措施_第3頁
高危患者的風險評估及措施_第4頁
高危患者的風險評估及措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危病人的風險評估及措施高危病人的風險評估及措施 確保護理安全確保護理安全 2016年5月3日 蘇蕊護理風險的概念 沒有危機感是最大的危機護理風險識別的概念風險識別的類型1、意外的發生如:脫管、墜床、跌倒、燙傷2、病情變化3、患者的轉運4、院內感染5、護理并發癥6、用藥安全7、病情觀察不到位、護理記錄不客觀8、醫療設備與環境管理不妥9、服務態度與溝通不良 常見風險評估及防范措施一、有皮膚損傷(壓瘡)危險措施1、接收新入院、轉入患者,應認真檢查皮膚情況,進行風險評估。高危患者,每3天評估一次,病情變化時及時評估。2、保持床單位平整、干燥、無屑,及時更換潮濕的衣服與床單,保持皮膚清潔。對于水腫部位

2、及紅腫的皮膚,不要盲目行局部皮膚按摩,以免損傷皮膚。3、改善營養狀況,糾正低蛋白血癥。4、及時更換體位,避免局部長期受壓,選擇合適的減壓裝置。 壓瘡評分表2 2、有跌倒、墜床危險措施1、全面評估住院患者,墜床高危患者,須放置防墜床警示標識,并制定防范計劃與措施,做好交接班。2、為防止患者墜床,對意識改變、麻醉未清醒、煩躁等患者加床檔或約束帶,定期觀察約束部位皮膚情況,做好記錄。3、定期檢查床單位,除治療及轉運狀態下,保證床在任何時候均處于最低水平,床的輪子隨時保持上鎖狀態。輪椅或平車轉運病人拉起兩側扶手確保安全轉運。跌倒、墜床原因分析1、醫務人員對新入院病人及高危病人缺乏跌倒、墜床防范意識,不夠重視。2、公共場所沒有明顯的預防跌倒警示。3、就醫環境地面不夠干燥。4、跌倒、墜床危險因子評估不夠規范,缺乏動態變化。5、1年內有跌倒、墜床史,未列入高危。住院病人跌倒、墜床告知書3 3、有疼痛的危險 疼痛的措施化4 4、有人工氣道脫出的危險1、插管病人適當約束,妥善固定標識管路,每日更換膠布兩次,必要時隨時更換。2、班班交接氣管插管的外露長度、位置、狀況并記錄。3、翻身、更換體位時防止管道扭曲、變形、移位。5 5、有誤吸窒息的危險6 6、有猝死的危險7 7、有發生靜脈炎、靜脈血栓的危險8 8、深靜脈有堵管、脫管的危險9 9、有感染的危險1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