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調理師講義_第1頁
保健調理師講義_第2頁
保健調理師講義_第3頁
保健調理師講義_第4頁
保健調理師講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節中醫學概念中醫學是研究人體生理病理,疾病診斷與防治以及攝生康復的一門醫學科學,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中醫學是“以中醫藥理論與實踐經驗為主體,研究人類生命活動中醫學中健康與疾病轉化規律及其預防、診斷、治療、康復和保健的綜合性科學"。1中醫學屬于在陰陽五行理論指導下、從動態整體角度研究人體生理病理藥理及其與自然環境關系、尋求防治疾病最有效方法的學問。任何一種理論,如果不具備整體觀念的特色,它就不會是完全意義上的中醫學,具備了整體觀念若是還不具備動態的性質,那么,這種理論也就還沒有完全把握到中醫學的真諦。“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是中醫理論的基本特色,但現有的中醫學,除了中醫生理病理

2、系統論,幾乎還沒有人能達到這樣的能全方位的突出“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特色的,既能揭示臟腑的陰陽氣化規律、溝通與天地陰陽氣化規律聯系,又能揭示疾病的證侯規律的理論體系。比如說中醫學有從整體觀念角度形成的“正氣與邪氣是構成疾病的基本矛盾”的概念,按理說這應該是中醫確定病名的理論依據。然而,由于其幾乎喪失了陰陽五行理論對其的指導作用與價值,必然就分不清“病因”與“證因”的區別與聯系,意識到“病”和“證”是構成疾病的基本要素,而是把“病因”與“證因”混為一談,甚至最后連病癥這些分別處于不同邏輯范疇的概念也混淆。然而,陰陽五行屬于中國古代哲學范疇,將哲學和醫學混為一談,這使得部分人不能信服,也成為了

3、質疑其科學性者的把柄。第二節陰陽五行學說陰陽學說陰陽是宇宙中相互關聯的事物或現象對立雙方屬性的概括。最初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光為陽,背日光為陰。陰陽的交互作用包括:陰陽互生、陰陽交感、對立制約、互根互用、消長平衡、相互轉化。五行學說五行學©O工遛r。*'/喜一卷.五行生克說是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成就,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但是這并不代表五種物質,而是五種屬性。五行于中醫則體現了具備這五種屬性的人體五大系統的相互關系。木火土金水這五個符號分別代表肝心脾肺腎所統領的五大系統。中醫不是研究微觀的病毒細菌如何作用于人體的理論而是研究人體整體的各個系統之間的關系,并且通過中藥,按摩,

4、針灸,甚至心理作用去調節各個系統之間的平衡,以此保持身體健康。五行的交互作用包括:相生、相克、制化、勝復、相侮、相乘、母子相及。第三節藏象學說藏象學說藏:指人體內的五臟六腑、奇恒之府,通稱為臟腑。象:一指形象”,即臟腑的解剖型態;二指征象”,即臟腑表現于外的生理病理;三指應像",即臟腑相應于四時陰陽之象。透過外在象”的變化,以測知內在藏”的生理病理狀態,稱為從象測藏”。即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臟臟腑”單是解剖型態的概念,而是包括解剖、生理、病理在內的綜合概念。五臟:指肝、心、脾、肺、腎,一般籠統功能為化生和儲藏精氣六腑:指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一般籠統功能為腐熟水轂、分清泌濁、

5、傳化糟粕”。奇恒之府:指腦、髓、骨、脈、膽、女子胞第四節氣血津液氣血津液氣、血、津液是構成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氣的生成源自先天與后天。稟受于父母的精氣,稱為先天之氣”。肺吸入自然的清氣,與脾胃運化水轂產生的水轂之氣,合稱為后天之氣”。氣有推動、溫煦、防御、固攝、氣化、營養等作用。人體的氣可分為元氣、宗氣、營氣、衛氣、臟腑之氣、經絡之氣。氣的升降出入”運動失常,稱為氣機不調”。其表現形式有氣滯、氣郁、氣逆、氣陷、氣脫、氣閉等。第五節經絡學說經絡學說參見:針灸學及腌穴經絡是人體運行氣血、聯絡臟腑形體官竅、溝通上下內外的通道。經絡系統包括十二經脈、十二經別、奇經八脈、十五別絡、浮絡、孫絡、十

6、二經筋、十二皮部等。經絡在中醫學的重要性正如扁鵲心書所說:學醫不知經絡,開口動手便錯。蓋經絡不明,無以識病證之根源,究陰陽之傳變。”本草綱目第六節拔火罐用小紙條點燃上端,迅速投于罐內,在火旺時立即將罐扣在應拔的部位,即可2、閃火法:1、投火法:用止血鉗或銀子挾干棉球古裹緊,沾95%酒精點燃后,在罐內迅速旋轉一下再抽出,速將罐子罩在應拔的部位,即可吸住3、 架火法:用不易燃燒及傳熱的塊狀物,直徑約兩厘米左右,放在患處,上置小酒精棉球,點燃后罐子罩上,即可吸入4、 貼棉法:將1厘米見方的脫脂棉一塊,浸酒精后貼于罐內壁上中段,點燃后速將罐子扣在選定的部位,即可吸入:CMYK四國印刷150X80CM同

7、»rwmth/,f|1,:修1,0房*金1M©.:*Fft(M»akET-1'llllW1iKlr:IM3Ka1ZG1MRI'JlAV£l|TSVVU*M*、/M笆口心明立5改婚,"屋看,*Nd.1M3SIAtur-WM0HflnTfifflK»vflwliSjTllNOaL可nd岷mn口*明工*.M.-ivt».S()WT-lt«<|f.MI.815、 滴酒法:在罐子內壁上中段滴12滴酒精,再將罐子橫側翻滾一下,使酒精均勻附于罐壁上,點燃酒精后,速將罐扣在選定的部位,即可吸住第七節刮妙1、選

8、環境,選一個風不大,不能開空調和風扇干凈的地方進行刮核當我們刮癮的時候,刮到皮膚的時候,我們的毛孔會打開,風吹到毛孔里面對人體不好,選一個適合環境對刮疲前準備是一個很重要的環境,對下面刮疲順利起到一個整體的作用2、準備刮核的用具,其實刮疲的用具很多的不僅僅只限于刮核板,只不過刮疲板相對來說比較好的用具,在家沒有刮癮板的朋友們可以用表面光滑的器具比如勺子,杯子,碗都可以進行的刮疲的。除了刮癮板以外還要備好刮疲油,其他護膚的精油都可以的3、選取刮排的部位,選取肌肉豐厚的地方避開血管,刮排前應該用清水清洗皮膚,避免灰塵還有一些不干凈的通過刮疲進入毛囊里面,引發毛囊炎的不良感染4、刮癮時饑餓的時候,不

9、能進行刮疲,容易發生暈厥,女性生理期的時候不能進行刮疲,容易把生理期紊亂,遇到這些情況下要避開,之后進行刮核5、刮癮后20分鐘以內不可以吹風以及洗澡,等過后才可以洗澡,刮癮會有疼痛感,對于刮疲的部位和癥狀的刮法,哪里痛可以往哪里刮,避開血管,疏通癥狀6、刮癮是個很好的防病治病的手法,治療的方面很廣的,操作起來挺方便簡單的,記住以上的幾點就可以了,學會對自己還有身邊的人都會有幫助的。第八節艾灸1、艾灸就是用艾條點燃后產生的煙霧來刺激人體的穴位,用這種方式起到活血化瘀以及增強人體抵抗能力的作用2、 那么為什么進行艾灸會起到這些作用呢?古人分析的原因是人體體內有一條虛擬的經絡線,這些經絡線上面布滿了

10、各種穴位B3Buni"nhiTa3、 我們在刺激這些穴位的時候會起到一些特別的作用,可以幫助我們的身體起到各種的調節作用4、而艾條是許多刺激方式中比較實用的,所以我們常常實用艾條進行穴位刺激,慢慢就發展成了艾灸的一門技術。5、一般來說我們在身體出現問題的時候就會尋找這些問題應的穴位,按下這些穴位的時候就會有痛感,對下面這些穴位進行艾灸就會緩解癥狀。【百會穴】百會穴位于后正中線上,與兩耳尖連線相交處,頭頂正中。取穴方法:取穴時采用正坐的姿勢,百會穴位于人體的頭部,頭頂正中心,可以通過兩耳角直上連線中點,來簡易取此穴。當前發際上五寸,后發際上七寸,前后發際之間的直線距離相當于12寸(或以

11、兩眉頭中間向上一橫指起,直到后發際正中點)。【肩井穴】位于位于大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上,前直對乳中。取穴方法:取穴時一般采用正坐、俯伏或者俯臥的姿勢,肩井穴位于肩上,前直乳中,當大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即乳頭正上方與肩線交接處(在大椎穴與肩峰連線三中點,肩部最高處)。【大椎穴】位于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方法:取穴時正低頭,大椎穴位于人體的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若突起骨不太明顯,讓患者活動頸部,不動的骨節為第一胸椎,約與肩平齊。【風門穴】位于背部,當第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取穴方法:取穴時采用正坐或俯臥姿勢,風門穴位于背部,從朝向大椎下的第2個凹洼(第2胸椎與第3胸椎間)的

12、中心,左右各2厘米左右之處(或以第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此兩處就是風門穴。【肺俞穴】位于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或左右旁開二指寬處。取穴方法:取穴位時采用正坐或俯臥姿勢,肺俞穴位于人體的背部,當第3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二指寬處或旁開1.5寸處。【腎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旁開1.5寸處或左右指寬處。取穴方法:取定穴位時,通常采用俯臥姿勢,腎俞穴位于人體的腰部,當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寬處。【命門穴】位于腰部,背后正中線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也就是肚臍的正后方。取穴方法:取穴時采用俯臥的姿勢,命門穴位于人體的腰部,當后正中線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處。指壓時,有強烈的壓痛感。【

13、八髏穴】八髏就是八個穴位:上髏、次髏、中髏、下髏各一對,所以叫做“八髏”,這是一個區域,也就是盆腔所在之處,鄰近胞宮。取穴方法:可以俯臥,在脊椎正中線和膀胱俞之第二箭后孔凹陷處取穴;取穴畤,以食指按在小踢俞與脊椎正中線之中小指按在躺角(尾骨上方黃豆大小的園骨突起)上方,中指和無名指相等的距離分開按放,側中指尖所按之處。【中脫穴】位于人體的上腹部,前正中線上。取穴方法:取穴時采用仰臥的姿勢,該穴位于人體的上腹部,前正中線上,具體找法: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即為此穴。【神闕穴】稱臍中、氣舍、氣合,屬任脈。取穴方法:位于腹在臍中部,肚臍中央。【氣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肚臍中央下1.5寸。取穴方法:取穴時采用仰臥的姿勢,氣海穴位于人體的下腹部,直線連結肚臍與恥骨上方,將其分為十等分,從肚臍3/10的位置,即為此穴。【關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肚臍中央下3寸。取穴方法:可采用仰臥的姿勢,關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線上,從肚臍到恥骨上方畫一線,將此線五等分,從肚臍往下五分之三處,即是此穴。【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二掌骨槎側的中點處,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關節橫紋,放在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