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氣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一)_第1頁
煤氣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一)_第2頁
煤氣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一)_第3頁
煤氣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一)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煤氣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一)煤氣工操作法一、崗位任務1、煤氣組長領導測溫工、交換機工、上升管工、完成測溫,加熱制度的保持和荒煤氣順利導出任務。2、正確使用測溫儀,按規定完成測溫工作和加熱制度的保持之任務,并完成臨時增加的測溫項目,熟練掌握各項應會的測調技術。3、推焦計劃的編制及爐溫的處理,總煙道吸力調節,檢查本班推焦計劃的執行情況( K2)。4、搞好設備(包括測溫儀)的維護和驗收,進行特殊操作和事故處理。5、及時計算直行溫度平均值及各溫度、推焦系數,填寫好所屬崗位各項操作記錄并簽名。6、合理使用和保管各種工具,保持所屬衛生清潔。7、貫徹直行各項規章制度,確保安全生產。8、組長不在時由測溫工執行

2、組長職責。二、工藝流程加熱煤氣流向:回爐煤氣總管 1號 2 號回爐煤氣主管 煤氣預熱器 1號 2 號地下室煤氣主管 加減考克 孔板盒 交換考 橫排管 噴嘴 煤氣立管 直立磚煤氣道 火道底部與空氣混合燃燒。空氣流向:開閉器進風口 小煙道 蓄熱室(篦子磚 格子磚) 斜道區 上升立道斜道口與煤氣混合燃燒。廢棄流向:上升立火道底部 跨越孔 下降氣流立火道 斜道區 蓄熱室(篦子磚格子磚) 小煙道 開閉器 分煙道 總煙道 煙囪排出。荒煤氣流向:炭化室頂空間 上升管 橋管閥體集氣管 n型管 吸氣管 氣液分離器 初冷器 鼓風機 電捕焦油器 脫硫塔 硫銨飽和器 終冷塔洗苯塔 回爐加熱。生產工藝流程 :各單種煤

3、1至 5 號料倉 皮帶秤 煤 1 皮帶 破碎機 煤 2 皮帶 煤倉搖臂給料器 加煤車 碳化室 推焦車 攔焦車 熄焦車 熄焦塔晾焦臺 焦 1 皮帶 轉運站 焦 2 皮帶 焦廠 外運三、設備構造及型號63 孔焦爐系雙聯火道廢棄循環下噴單熱式焦爐, 碳化室機側寬 495mm,焦側寬 505mm,平均寬 500mm,長 14080mm,高 4300mm,每排燃燒室共 28 個立火道,其連通方式是本號蓄熱室連同號燃燒室的單眼與前號燃燒室的雙眼。交換機電機型號:液壓閥型號: 4WEH16J50B/6EG24NZ4Z2S16-30Z2FS16-30B/S2煤氣執行調節器型號: DKJ310CX四、操作方法1

4、、按時完成直行溫度的測定和其它測量工作,具體規定同調火工各條,測完溫后換算成交換后20s 的溫度,并計算機、焦側平均溫度和均勻系數、安定系數,零點班并計算前一天溫度平均帳和計算K 值。2、每班至少兩次檢查各儀表設備運行情況和所屬崗位原始記錄和各項系數及編制后推焦計劃是否正確,保證記錄齊全、整潔、計算準確,檢查集氣管壓力及氨水噴灑情況,發現問題協助崗位人員進行處理。3、應根據溫度變化的趨勢,正確及時調節煤氣流量,煙道吸力,保持直行平均溫度符合指標范圍內,在調節煤氣空氣量時,應充分考慮以下因素:3.1 全爐及個別爐號結焦時間的變化及焦炭的實際成熟情況。3.2 裝煤水分,回爐煤氣熱值,溫度預熱情況,

5、氣候變化情況。3.3 測溫及測溫儀的誤差情況。3.4 上一班煤氣流量,煙道吸力變化情況及其他特殊情況。3.5 火道的實際燃燒情況和其他特殊原因。4、個別燃燒室溫度過高或過低時(與平均溫度相差± 40以上時)應及時查明原因,加以處理。在尚不能交白班調火工處理的情況下(期間)應:4.1 當個別燃燒室溫度高于1380時,應匯報煤氣組長, 采取有效降溫措施,可以考慮停止加熱, 1 至 2 交換期間應密切監視爐溫變化,待爐溫降至正常時,應立即恢復加熱看火調節,爐溫高于1400時應測定該橫排溫度并采取措施,發現高溫號時還應檢查測定對應的蓄熱室頂溫度,并立即匯報車間。4.2 當個別燃燒室溫度低于1

6、150時,應及時檢查測定爐頭火道溫度情況,做出適當處理,以確保爐頭溫度不低于1100,并做好記錄,注意檢查一下是否有噴嘴結炭及下噴管積水堵塞并進行處理。5、抄寫上一班的推焦、裝煤等原始記錄,并算出推焦系數,平均電流量最大推焦電流,按規定的結焦時間,檢修時間,為下一班編寫推焦計劃,并向當班調度匯報本班的煤氣流量,標準溫度系數、集氣管壓力、溫度及下班推焦計劃,并負責詢問上一班入爐煤水分,記錄在臺賬上。6、經常用肉眼觀察焦餅成熟情況,并做好記錄,隨時監督K2 系數和壓力制度執行情況。7、禁止:7.1 涂改和偽造溫度記錄和臺賬。7.2 擅自改變推焦計劃。7.3 相鄰碳化室裝煤后不足兩小時或空爐推焦。特

7、殊操作1、不能正常出焦的碳化室兩側的燃燒室,應根據基溫情況,及時關小或關閉加減旋塞,防止高溫事故,出爐后必須及時開正。1.1 焦餅難推或發生其他不正常情況,根據組長指示,及時測量橫排等有關溫度。1.2 停送煤氣按組長統一分配進行操作。五、技術規定1、溫度制度與調火工( 2,1)同。2、壓力制度:2.1 為使焦爐燃燒系數各點壓力分布正常,應對總、分煙道吸力值進行調控,其基準值及調節范圍應由車間責成調火班通過測定及計算加以確定、規定。遇氣候變化,出爐不正常,熱值波動較大時,可由煤氣組長做出相應調節,或由車間及調火班指導協調,并記錄好調節原因及效果。2.2 集氣管壓力的確定, 應以保證吸氣管下方碳化

8、室結焦末期底部壓力不小于 5Pa 為原則,并適當考慮到調節裝置所造成的波動通過測定而定。2.3 煤氣總管壓力不得低于1500Pa。2.4 看火孔壓力應保持在5-10Pa。2.5 蓄熱室嚴禁正壓。2.6 爐頂噴灑橋管、集氣管之氨水壓力為0.15-0.20MPa。2.7 均勻系數 K 均。安定系數K 安及計劃推焦系數K2 及推焦總系數 K總的計算如下:(M-A 機)+(M-A 焦)K 均=2M式中 M:焦爐燃燒室(檢修爐、緩沖爐除外)A 機,A 焦:機、焦測溫火道溫度超過平均溫度± 20(邊爐 ± 30)的火道個數。2N-(A 機+A 焦 )K 安=2N式中 N:在分析的期間內

9、,直行溫度測量次數A 機,A 焦:機、焦平均溫度與加熱制度所規定的標準溫度偏差超過±7的次數。W-AK1=W式中 W:本班計劃推焦爐數A:計劃結焦時間與實際結焦時間差±5分鐘以上的爐數。N-AK2=W式中 N:本班實際推焦爐數。W:為計劃推焦爐數。A:實際推焦與計劃推焦時間相差±5分鐘以上的爐數。K 總=K1× K22.8 編制推焦計劃,必須遵守的原則:A、盡量保證每孔的結焦時間, 在規定時間 ±5分鐘的范圍內, 但在特殊情況下,為照顧 K1 系數,允許比原計劃推焦時間再提前或錯后3 分鐘排計劃。B、因故停止推焦,當故障排除后,允許加速推焦,但

10、每小時比正常計劃增退爐數不得超過2 爐。C、亂筏的爐號,應在不超過4-5 個周轉時間內恢復正常,對亂筏號,計劃上要有明顯的標記和說明。D、因故影響生產時間較長,安排趕爐計劃若影響K1 系數較長,爐數大于 50 爐時,可重排大循環。E、有計劃增產而縮短周轉時間時,必須提高標準溫度,允許晝夜升溫60以下,在接近極限溫度生產時,允許晝夜升溫20以下。F、相鄰碳化室空爐或結焦時間在2 小時以內,不允許推焦。2.9 排趕爐計劃,允許縮短結焦時間原則:原結焦時間( h)>2828-2525-23<23允許縮短結焦時間 (h)3210.5因特殊情況需要進一步縮短結焦時間,要經車間領導同意六、故障

11、處理(一)、焦爐停止加熱的條件和操作步驟:1、焦爐遇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立即停止加熱。1.1 鼓風機停止運轉或煤氣主管道壓力低于500a。1.2 煤氣管道損壞影響安全操作時。1.3 煙囪系統發生故障,無法保障必要的吸力時。1.4 有計劃或其他事故而造成長時間停止出焦時。1.5 交換設備(如交換機和交換鏈條)發生事故,并在短時間內不能修復而影響正常交換時。2、停止加熱操作步驟2.1 立即用交換機進行三分之一交換, 將交換機考克關閉, 如同時停電,應先切斷電源。液壓交換機由一人根據交換方向壓電磁閥芯,另一人手壓手動泵進行交換。2.2 交換后立即關閉地下室煤氣主管閥門,如遇特殊特殊情況可先關閉二層平臺

12、煤氣主管閥門,然后在關閉地下室閥門。(如地面站管道在使用中,則同時關閉地面站管道閥門)2.3 適當關小機焦側分煙道翻板,減少分煙道吸力,使標準蓄熱室頂部吸力較正常時小10-20pa,并視情況關小總煙道翻板。2.4 停止加熱時間較長時且管道內壓力較低時,關閉加減考克。2.5 停止加熱時間較長時將開閉器進風口用石棉板蓋上(留5-10mm)小縫。2.6 停止加熱時間較長時每小時交換廢氣鉈和進風口1 次,加減考克沒關嚴時,禁止交換考克打開。2.7 停止推焦如果有空爐應先裝完煤。2.8 如停止加熱時間較長,系統壓力較低時,應關閉總管進口閥。(二)、恢復加熱時的條件和送煤氣的步驟:1、恢復加熱的條件:當影

13、響焦爐加熱的故障已經排除和煤氣總管壓力恢復到2500pa以上時,并與調度室取得同意,即按規定步驟向爐內送煤氣恢復加熱。2、送煤氣時的操作步驟:2.1 將管內的積水方凈,水封槽保持滿流,打開總進口閥和壓力翻板。2.2 如果煤氣管道曾出現過負壓現象,必須先用蒸汽吹掃,做煤氣的爆發實驗,合格后方可送煤氣,如無蒸汽又必須及時送煤氣時,可在調度或車間領導同意下,用煤氣趕空氣,打開煤氣管道上的放散管,放散十分鐘以上,取樣做煤氣爆發實驗,合格后方可送煤氣。2.3 將各進風門開度和吸力恢復到正常狀態。2.4 專人看壓力,送煤氣過程中主管壓力低于1000pa,應停止送煤氣。2.5 檢查交換機是否處于正常加熱狀態,然后從管道末端開始逐個打開上升氣流加減考克,兩個交換送完。2.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