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火蟻監測技術規范標準_第1頁
紅火蟻監測技術規范標準_第2頁
紅火蟻監測技術規范標準_第3頁
紅火蟻監測技術規范標準_第4頁
紅火蟻監測技術規范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紅火蟻監測技術標準試行為標準紅火蟻疫情監測工作,及時發現新疫情,準確掌握疫情擴散、分布及發生動態,特制定本方法.本方法規定了紅火蟻監測準備、監測區域、監測植物、監測時期、監測用品、監測方法、疫情診斷、監測記錄與檔案以及監測報告等要求,適用于全國各地開展紅火蟻監測.1監測準備收集當地與紅火蟻相關的信息并進行整理、分析,制定簡要的監測計劃.2監測區域2.1發生區重點監測發生疫情的有代表性地塊和發生邊緣區.監測目的是掌握紅火蟻的發生動態和擴散趨勢.2.2未發生區重點監測高風險區域,包括經過疫情發生區的交通沿線、近年來從紅火蟻發生區調入高風險物品包括土壤、垃圾、裝盆用混合或有機覆蓋物、干草或秸稈、其他

2、如草皮、苗木、綠化樹運載土壤的工具等任何含土壤或附著土壤的東西的地區.監測目的是了解紅火蟻是否傳入.3監測范圍重點監測草坪、綠化帶、苗圃、果園、荒地、堤壩、垃圾場、高爾夫球場、貨場以及可能調入盆栽植物、垃圾、木材、肥料的場所.4監測時期在氣溫為20-32C時間段進行.5監測用品工具:誘瓶、擴大鏡、解剖鏡、挖掘工具、鐐子、指形管、樣品袋、標簽、記錄筆等;材料:酒精95%和誘餌火腿腸等.6監測方法6.1 未發生區6.1.1 訪問調查向當地居民或經常在該區域工作的人員詢問是否有被螞蟻叮咬后出現紅火蟻危害的病癥,是否看見隆起高于地面呈金字塔狀的螞蟻巢,近年來是否從紅火蟻發生區調入過高風險物品,每個社區

3、或行政村隨機詢問調查10人以上,記錄可疑蟻害發生地點、發生時間.對訪問調查過程發現的可疑地點,進行重點踏查.6.1.2 踏查結合訪問調查情況進行,在調查區域內步行觀察附近有無可疑的蟻丘,方案行走的路線要覆蓋整個調查區域.可用一根長80-100cm、直徑0.3-0.4cm鐵絲,撥開雜草或障礙物觀察有無蟻丘.如有蟻丘,那么用鐵絲插入蟻丘5-10cm,觀察是否有螞蟻迅速出巢并表現出很強的攻擊行為.采集螞蟻標本方法見附錄1,進行現場鑒定或送室內鑒定.填寫紅火蟻監測記錄表附表1.如確認有疫情發生,進一步根據發生區的要求進行監測.6.2 發生區6.2.1 發生范圍監測參照6.1各方法采取訪問調查和踏查.6

4、.2.2 發生動態監測6.2.2.1 誘餌制作及用量用火腿腸作為誘餌.將火腿腸切成厚度約0.5cm左右的薄片,放入專用的塑料誘瓶中,并固定在地面上進行誘集.注意使用的火腿腸要新鮮.6.2.2.2 誘瓶的放置與使用誘瓶的放置應覆蓋所有的村莊或社區,每個村莊或社區每類型場所設置3個監測點.每個監測點隨機放置5個誘瓶,瓶間相距10m.對于條狀的區域如綠化帶那么每10m左右放置1個誘瓶.注意選擇有螞蟻活動的地方放置誘瓶.使用時將誘瓶置于地面,30分鐘后取出螞蟻,進行鑒定和計數,必要時制成標本.填寫紅火蟻誘集監測記錄表附表2.7疫情診斷7.1 現場診斷監測過程中如發現可疑螞蟻,可根據螞蟻的形態特征、行為

5、以及蟻丘的形狀進行鑒定附錄2,必要時可采制標本7.2 室內鑒定經現場鑒定,難以下結論的,取樣帶回實驗室,在立體顯微鏡下作進一步鑒定.監測單位不能鑒定種類時,送省級植物檢疫機構或其指定的科研教學單位鑒定.送檢時應填寫?有害生物樣本送檢表?見附表3首次鑒定的標本需要妥善保存.7.3 標本保存將采集到的螞蟻標本置于小塑料瓶中,參加70-95%酒精后密封,并貼上標簽.標簽上要注明采集時間、采集地點、采集單位、采集人.8監測記錄與檔案詳細記錄、匯總監測區內調查結果.各項監測的原始記錄連同影像資料等其它材料妥善保存于縣級植物檢疫機構.9監測報告縣級植物檢疫機構對監測結果進行整理匯總形成監測報告,并按要求逐

6、級上報發生程度分級參見附錄3.在縣級行政區內發現新疫情或原有疫點紅火蟻爆發,呈迅速擴散趨勢時,應立即報告.附錄1:從蟻巢中采集紅火蟻的方法1采集工蟻用手指在采樣瓶開口的內緣處涂上滑石粉,將瓶子的下半局部插入蟻巢.采樣者須戴手套以防螞蟻叮咬.裝夠半瓶或15分鐘后蓋上蓋子.在每個瓶中,可裝入從蟻巢中采集的一頭無翅蟻后.2采集蟻后春秋季,早晚溫差較大,如前日晚上溫度較低,取樣時天氣晴朗,溫度較高時,可用鏟子挖取蟻丘早晨向陽的部位的表層約幾厘米厚的地方.對于多蟻后型,這樣通常會很快采到多個蟻后;對于單蟻后型,也比擬容易采集到蟻后.但是冬季溫度過低、夏季溫度過高時,蟻后會下移到蟻丘深處,這就得挖開蟻巢仔

7、細尋找了.不要將不同蟻巢的無翅蟻后混在一起.如果瓶中的螞蟻數缺乏10頭,可用銀子收集盡可能多的螞蟻.用記號筆在瓶上標記采自同個蟻巢工蟻和蟻后的數目、瓶號、采樣地點和日期.如條件允許,將所有的采樣瓶放在致冷設備內的冰上1個小時使其停止活動.等所有的樣采完后向瓶中參加70%的酒精.附錄2:紅火蟻鑒別特征1形態特征紅火蟻小型工蟻工蟻體長2.5-4.0mm.頭、胸、觸角及各足均棕紅色,腹部常棕褐色,腹節間色略淡,腹部第2、3節腹反面中央常具有近圓形的淡色斑紋.頭部略成方形,復眼細小,黑色,位于頭部兩側上方,觸角共10節,柄節第2節最長,但不達至頭頂,鞭節端部2節膨大成棒狀,常稱錘節.額下方連接的唇基明

8、顯,兩側各有齒1個,唇基內緣中央具三角形小齒,齒端常著生剛毛1根.上唇退化.上顆興旺,內緣有數個小齒.前胸背板前端隆起,前、中胸背板的節間縫不明顯;中、后胸背板的節間縫那么明顯,胸腹連接處有兩個結節,第1結節呈扁錐狀,第2結節呈圓錐狀.腹部卵圓形,可見4節,腹部末端有螯刺伸出.大型工蟻兵蟻體長6-7mm.形態與小型工蟻相似,體桔紅色,腹部背板色略深,上顆興旺,黑褐色,體表略有光澤,體毛較短小,螯刺常不外露.紅火蟻工蟻紅火蟻腹柄結紅火蟻蟻后'k紅火蟻生殖型有翅雌蟻紅火蟻蟻巢2蟻巢特征鑒別紅火蟻除依靠上述的形態特征外,還可依據其建巢的特點作出判斷.紅火蟻為完全地棲型蟻巢的螞蟻種類,成熟蟻巢

9、是以土壤堆成的高10-30cm,直徑30-50cm的蟻丘.新形成的蟻巢那么在4-9個月后出現明顯小土丘狀的蟻丘,但在螞蟻種群開展成熟前蟻丘并不明顯.當蟻巢受到干擾時,紅火蟻會迅速出巢攻擊入侵者.在野外,可根據蟻丘的特點和紅火蟻的攻擊特性,作為迅速判斷是否為紅火蟻的方法之一.3危害特征紅火蟻主要以螯針叮刺和口器咬傷危害植物、動物、人體.人體被其叮螢后會有火灼傷般疼痛感,其后會出現如灼傷般的水泡,8-24小時后叮螢處化膿形成膿皰.如遭受大量紅火蟻叮螢,局部人除立即產生破壞性的傷害與劇痛外,毒液中的毒蛋白往往會造成被攻擊者產生過敏而有休克死亡的危險,假設膿皰破掉,那么容易引起二次性感染.附錄3:紅火

10、蟻發生程度分級1按單位面積活動蟻巢數量分級在紅火蟻發生區域隨機選擇3個以上500m2大小的區域,記錄活動蟻巢數量.活動蟻巢指的是受到擾動后60秒內有3頭以上紅火蟻爬出活動的蟻巢.根據目前中國大陸大局部發生區域紅火蟻是多蟻后型種群的情況,以單位面積的活動蟻巢數量作為分級標準,分為以下5級:第一級:無發生區,平均每10000m2活動蟻巢數為0個.第二級:輕度發生區,平均每10000m2活動蟻巢數為1-10個.第三級:中度發生區,平均每10000m2活動蟻巢數為11-50個.第四級:中偏重發生區,平均每10000m2活動蟻巢數為51-100個.第五級:嚴重發生區,平均每10000m2活動蟻巢數大于1

11、00個.2按誘集工蟻數量分級將誘瓶誘集的紅火蟻工蟻數量分為以下5級:第一級:未發生區,誘瓶均未誘集到紅火蟻.第二級:輕度發生區,平均每誘瓶紅火蟻數5.0頭以下.第三級:中度發生區,平均每誘瓶紅火蟻數6-50頭.第四級:中偏重發生區,平均每誘瓶紅火蟻數51-100頭.第五級:嚴重發生區,平均每誘瓶紅火蟻數100頭以上.按以上方法進行調查監測時如單位面積活動蟻巢數量級別和誘集工蟻數量級別不一致時以發生較重的級別為準.附錄4:檢疫舉措與防治方法1檢疫舉措嚴格限制紅火蟻發生區物品外運,預防人為攜帶疫情外傳.對發生疫區外調的物品、運輸工具進行嚴格檢查及消滅紅火蟻處理,預防任何可能帶有紅炎蟻的貨物調出疫區

12、,同時做好產地檢疫工作.2防治方法(1)二階段化學藥劑防治法二階段處理方法是將二種處理方法共同配合使用,這也是最被研究人員與防治人員所推薦使用的方法.在紅入侵火蟻覓食區散布餌劑,而約在1014天后再使用獨立蟻丘處理方法,并持續處理直到問題解決.二階段處理方法建議每年處理二次,通常在45月處理第一次,而在910月再處理第二次.二階段化學防治藥劑防治方法建議用藥,經農藥t咨議委員會通過3種餌劑與6接觸性藥劑可以使用于農地的火蟻防治工作上(2)餌劑誘殺大局部火蟻餌劑用藥的劑型多使用磨碎的除去油脂的玉米顆粒為餌劑的基質及大豆油為載體,也就是說黃色固體的材質是去油脂的玉米顆粒,而作用的藥劑原料是加在大豆

13、油中,再將含有藥劑的大豆油與玉米顆粒混合,而大豆油將是餌劑吸引螞蟻來取食的重要成分.但大豆油常常會由于過期而開始腐敗,而影響對螞蟻的誘引力,所以需要在餌劑新鮮的時候盡快使用.餌劑中所使用的藥劑大約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為化學藥劑(毒劑),第二類為昆蟲生長調節劑(InsectGrowthRegulators,IGR).一般研究調查顯示不管餌劑使用那一種藥劑類型,所獲得的防治效果都僅能防除85%至95%的火蟻族群.但明顯的差異在于可見螞蟻族群數量減少開始時間與速度上,一般而言,生長調節劑的成效要比擬延后,但其卻較有利于去限制火蟻族群的拓展階段.散播火蟻餌劑最低有效量的公式,大局部狀況約每4000平方公尺需要灑1公斤的藥劑.(3)獨立蟻丘處理法在嚴重危害區域與中度危害區域以灌藥或粉劑、粒劑直接處理可見的蟻丘,此種防治方法可以有效的的防除98%以上的蟻丘.但其明顯的缺點是在僅能防治可見的蟻丘,但許多新建立的蟻巢是不會產生明顯蟻丘,在一些防治治理舉措較為密集的地點也較不易看見蟻丘,而往往會造成處理上的疏漏.大局部灌藥的劑型產品每個蟻巢需要參加510公升的藥劑才有效果.紅火蟻監測記錄表監測單位蓋章調查地點縣市鄉鎮村東經北緯海拔高度米調查內容調查方法調查地點類型調查面積畝代外表積畝螞巢數量螞蟻是否攻擊性強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