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A新增特性_第1頁
LTEA新增特性_第2頁
LTEA新增特性_第3頁
LTEA新增特性_第4頁
LTEA新增特性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LTE A新增特性1.1設計了新的導頻信號,在滿足測量解調的情況下減少了導頻開銷 在R9中,下行定義了四種參考信號,分別為分別為小區專用參考信號(C-RS),用戶專用參考信號(UE-RS,又稱DM-RS),MBSFN參考信號,位置參考信號(P-RS)。在R10中,下行定義了五種參考信號,分別為小區專用參考信號(C-RS),用戶專用參考信號(UE-RS,又稱DM-RS),MBSFN參考信號,位置參考信號(P-RS),以及CSI參考信號(CSI-RS)。在R9與R10中定義的這些參考信號的主要功能及區別如下:Rel9 中:C-RS:用于除了不基于碼本的波束賦形技術之外的所有下行傳輸技術的信道估

2、計和相關解調。在天線端口0或0,1或0,1,2,3上傳輸。UE-RS(D-RS):用于不基于碼本的波束賦形技術的信道估計和相關解調。支持PDSCH的單天線端口傳輸,在天線端口5或7或8上傳輸。在天線端口7或8上支持空間復用。MBSFN參考信號:用于MBSFN的信道估計和相關解調。在天線端口4上傳輸。P-RS:主要用于定位。在天線端口6上傳輸。Rel10中:C-RS:用于除了不基于碼本的波束賦形技術之外的所有下行傳輸技術的信道估計和相關解調,在天線端口0或0,1或0,1,2,3上傳輸。UE-RS(DM-RS):專用于數據的解調,只需要對一個特定的移動臺在它發射的數據塊中的資源快中發射,不需要像原

3、來的小區特定參考信號那樣在整個頻帶發射。支持PDSCH的單天線端口傳輸,在天線端口5或7或8或7,8,v+6上傳輸,其中v為層數,最大為8。MBSFN參考信號:用于MBSFN的信道估計和相關解調。在天線端口4上傳輸。P-RS:主要用于定位。在天線端口6上傳輸。(但是是針對什么的定位,以及如何實現定位沒有說)。CSI-RS:專用于LTE-A下行鏈路傳輸的信道估計,在天線端口15或15,16或15,16,17,18或15,16,17,18,19,20,21,22上傳輸。CSI-RS,C-RS,UE-RS應用場景無論CSI采用何種反饋模式,只有當 LTE-A UE 被配置到 TM9 模式時, UE

4、才使用 CSI-RS 做信道估計,其他模式時 UE 都采用 C-RS做信道估計。在LTE-A中,C-RS,CSI-RS,DM-RS的使用方式有三種可能,即CRS,CRS+D-RS,CSI-RS+D-RS。對于空間復用的預編碼,如果是做基于碼本的預編碼,則不需要做基于D-RS的空間復用預編碼。對于傳輸分集的預編碼,個人理解,也不需要D-RS。至于時頻位置,CRS和其他兩種參考信號的位置肯定不重復,D-RS和CSI-RS參考信號的時頻位置會有重疊,但是可以用正交碼加以區分1.2 空間復用增加到8層1.2.1 定義了新的傳輸模式TM9,支持8層復用1.2.2 定義了新的8天線碼本,信道反饋使用顯示方

5、式4天線的碼本與TM4相同,新增加了8天線碼本。從單碼本設計為兩個個子碼本,W,W2,分別表示1.2.3 定義了新的DCI格式2C。需要3bit,分別指示端口,層數,擾碼偏移。協議212- 二:LTE-A關鍵技術作為未來通信領跑者的LTE-A技術將引領人們進入一個更加豐富多彩的無線寬帶新世界,充分享受通信帶來的愉悅和暢快。為了保證LTE及其后續技術的長久生命力,同時也為了滿足未來通信的更高需求,3GPP開始了LTE的平滑演進LTE-Advanced(以下簡稱LTE-A)的研究,并將其作為4G的候選技術。載波聚合通過已有帶寬的匯聚擴展了傳輸帶寬,MIMO增強通過空域上的進一步擴展提高小區吞吐量,

6、CoMP通過光纖拉遠基站,提高小區邊緣吞吐量,Relay通過無線的接力,提高覆蓋。作為未來通信領跑者的LTE-A將引領人們進入一個更加豐富多彩的無線寬帶新世界,充分享受通信帶來的愉悅和暢快。LTE-A關鍵技術  作為LTE的平滑演進,LTE-A能夠保持與LTE良好的兼容性;提供更高的峰值速率和吞吐量,下行的峰值速率為1Gbit/s,上行峰值速率為500Mbit/s;更高的頻譜效率,下行提高到30bit/s/Hz,上行提高到15bit/s/Hz;支持多種應用場景,提供從宏蜂窩到室內場景的無縫覆蓋。為了滿足上述要求,LTE-A引入載波聚合(CarrierAggregation,CA)、多

7、天線增強(EnhancedMIMO)、中繼技術(Relay)和多點協作傳輸(CoordinatedMulti-pointTx/Rx,CoMP)等關鍵技術。 載波聚合 為了滿足峰值速率要求,LTE-A當前支持最大100MHz帶寬。然而在現有的可用頻譜資源中很難找到如此大帶寬,運營商更多的是具有多個連續或離散頻帶,此外,大帶寬信號給基站和終端的硬件設計帶來很大困難。基于上述考慮,LTE-A采用載波聚合獲取更大帶寬。 通過對多個連續或者非連續的分量載波的聚合可以獲取更大的帶寬,如圖1所示,從而峰值速率和吞吐量得到極大提高,同時也解決了運營商頻譜不連續的問題。為了保持與LTE良好的兼容性,進行聚合的每

8、個分量載波采用LTE現有帶寬,并能夠兼容LTE。在實際的載波聚合場景中,根據不同的傳輸需求和能力,UE可以同時調度一個或者多個分量載波,同時上行和下行也可以具有相同或者不同的帶寬。 在LTE-A中,從UE角度來看,在不考慮空間復用的情況下各個分量載波分別具有獨立的傳輸塊(TB)和混合自動請求重傳信息(HARQ),且每個傳輸塊僅映射到一個分量載波上。在載波聚合中,每個下行分量載波上的物理層下行控制信道(PDCCH)在調度本載波上的物理層下行共享信道(PDSCH)和對應的上行分量載波上的物理層上行共享信道(PUSCH)的同時,也可以通過載波索引(CI)來調度其它下行分量載波上的PDSCH和上行分量

9、載波上的PUSCH,這可用于解決異構網中不同小區PDCCH間的干擾問題。 多天線增強 多天線技術通過空間傳輸維度的擴展從而提高信道容量和頻譜效率。相對于LTE,LTE-A的空間維度進一步擴展,并且對下行多用戶MU-MIMO進一步增強,如下圖2所示。 在LTERel-8中,上行僅支持單天線的發送,在LTE-A增強為上行最大支持4天線發送。對于PUSCH引入SU-MIMO,可以支持最大兩個碼字流和4層傳輸;而PUCCH也可以通過發射分集的方式提高上行控制信息的傳輸質量,提高覆蓋。 LTE-A下行傳輸由LTERel-8的4天線擴展到8天線,最大支持8層和兩個碼字流的傳輸,從而進一步提高了下行傳輸的吞

10、吐量和頻譜效率。此外,LTE-A下行支持單用戶MIMO和多用戶MIMO的動態切換,同時通過增強型信道狀態信息反饋和新的碼本設計進一步增強了下行多用戶MIMO的性能。   中繼技術  中繼傳輸技術是在原有站點的基礎上,引入Relay節點(或稱中繼站),從而增加覆蓋,提高容量。Relay節點和基站通過無線連接,下行數據先由基站發送到中繼節點,再由中繼節點傳輸至終端用戶,上行則反之,如圖3所示。 根據功能和特點的不同,Relay可分為兩類:Type1和Type2Relay。LTE-ARel-10重點研究Type1Relay,其特點包括:(1)能夠獨立控制小區,各個小區對

11、終端來說是不同于主服務小區的獨立小區;(2)各個小區具有獨立的小區標識;(3)具有獨立的資源調度和HARQ功能;(4)對于Rel-8終端類似于基站;(5)對于LTE-A終端可以具有比基站更強的功能。Type2Relay不具有獨立的小區標識,對Rel-8終端透明,只能發送業務信息而不能發送控制。 當前關于Relay的研究主要集中在Type1Relay回傳鏈路的設計方面,其內容包括回傳鏈路下的PDCCH設計、回傳鏈路上行HARQ定時,回傳子幀的配置以及Relay下的解調導頻設計等。多點協作傳輸技術利用多個小區發射天線的協作傳輸,有效解決小區邊緣干擾問題,從而提高小區邊緣和系統吞吐量,擴大高速傳輸覆

12、蓋。 CoMP包括下行CoMP發射和上行CoMP接收。上行CoMP接收通過多個小區對用戶數據的聯合接收來提高小區邊緣用戶吞吐量,其對RAN1協議影響比較小。下行CoMP發射主要包括聯合處理(JointProcessing,JP)和協作調度/波束賦形(CoordinatedScheduling/Beamforming,CS/CB)。前者利用聯合處理的方式多個小區同時向UE發送數據,而后者通過協作僅有一個小區向UE發送數據,如下圖4所示。 為了支持不同的Comp傳輸方式,UE需要反饋各種不同形式的信道狀態信息,對于CoMP的反饋,定義了三種類型:顯式的反饋,隱式的反饋和基于SRS的反饋。顯式反饋是指UE不對CSI信息進行預處理,反饋諸如H和R等信息,而隱式反饋是指UE在一定假設的前提下對信道狀態信息進行一定的預處理后反饋給基站,如PMI和CQI等。基于SRS的反饋是指利用信道的互易性,eNB根據終端發送的SRS獲取等效的下行信道狀態信息,這種方法在TDD系統中尤為適用。 LTE-A的標準化進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