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病機十九條新解語出素問至真要大論。作為把握病勢的依據,列為十九條。十九病機是中醫診斷和治療疾病的基本準則。很重要,務必掌握,更要進一步從新認識。這是從中醫的源頭與現代認識融合的一次新理解。岐伯曰:“諸風掉眩,皆屬于肝;諸寒收引,皆屬于腎;諸氣膹fen郁,皆屬于肺;諸濕腫滿,皆屬于脾;諸熱瞀瘈maozhi,皆屬于火(心);諸痛癢瘡,皆屬于心(火);諸厥固泄,皆屬于下;諸痿喘嘔,皆屬于上,諸禁鼓栗li。如喪神守,皆屬于火;諸痙項強,皆屬于濕;諸逆沖上,皆屬于火;諸脹腹大,皆屬于熱;諸躁狂越,皆屬于火;諸暴強直,皆屬于風;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于熱;諸病胕腫,疼酸驚駭,皆屬于火;諸轉反戾li,水液
2、渾濁,皆屬于熱;諸病水液,澄徹清冷,皆屬于寒,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于熱。”故大要曰:“謹守病機,各司其屬,有者求之,無者求之,盛者責之,虛者責之,必先五勝,疏其血氣,令其調達,而致和平,此之謂也。” 以原文順序,并歸納為:五臟病機五條;上下病機二條;風、寒、濕病機三條;火病機五條;熱病機四條。為了便于記憶。其口訣是:五臟上下風寒濕,火五熱四要記清。一諸風掉眩,皆屬于肝所謂風,是古人對于臨床上一些有抽動、痙攣、動搖、擺動、眩暈等一類現象疾病給予的稱呼。比如癲癇、舞蹈病、面神經麻痹、破傷風、美尼爾綜合癥等等。也是古代醫家取類比像的認識。治病要以事實為依據,生命的真實反應為準則。據以上
3、有風癥的疾病,哪一種疾病治療肝也不能完全回復。這一類的疾病一定和神經本能系統、運動本能系統、循環本能系統、病毒感染、代謝中毒、一氧化碳中毒、水液代謝障礙等有密切關系。具體疾病要具體分析、具體認識、具體對待。二諸寒收引,皆屬于腎本節致病之因為“寒”,出現的癥狀是“收引”,古人認為病在五臟之“腎”。腎主北,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同時還認為腎陽溫暖經脈、溫暖全身。什么是寒?寒是自然界的寒氣直接進入四肢人體嗎?那么這個寒怎么會偏偏中你呢?為什么不中別人?所以這個寒只是一個外在的條件,內因才是根本。血盛耐寒的人,無論什么樣的寒冷環境都不會中寒。這樣說,這個寒字就落實在富含熱量、富含營養的血液中了。誰主血脈
4、?是心陽。寒是心陽的不足,心陽的不足又受患者整體功能低下的制約。人體正常的溫度是生命過程中細胞與組織器官的運動產生的。所以提高患者的整體運動功能,患者的心陽強壯起來就不會再出現中寒及收引的疾病了。中寒收引的疾病有:寒冷狀態下的全身血管收縮、肌肉收縮、寒戰、腓腸肌痙攣、腹痛、關節痛等。三諸氣膹(fèn)郁,皆屬于肺賁,喘急也。郁,痞悶也。” 肺主氣,司呼吸,主肅降,因多種不同的原因造成肅降無權,肺氣上逆,氣結胸中,則出現胸部憋悶、呼吸急促的病癥,故曰其病在肺。本節癥狀類似以胸悶氣急為主癥的喘證,若兼有咳嗽痰多則為肺脹,伴以胸痛則與胸痹相近,兼有汗出肢冷脈微即為虛喘重證。臨床所
5、見如肺氣大虛,氣無所主,或如痰濁壅肺,氣降受阻,均可出現呼吸失常,胸悶喘息的臨床癥狀,皆屬病在于肺之例。喘咳在外源性疾病中是急性支氣管炎,肺炎、肺感染。在內源性疾病中是老慢支、哮喘、肺心病、心衰、冠心病、氣胸、心肌炎、心包積液等。病位在呼吸系統、循環系統可理解,但引起喘咳痞悶的疾病還要具體斟酌,不同對待。四諸濕腫滿,皆屬于脾本節癥狀是濕引起的“腫滿”,“腫”在全身皮膚四肢,“滿”為腹內脹滿,腫者現于外而醫者可見,滿者病于內唯患者自知。古代醫家把脾臟認為是運化水濕的主要臟器。“濕”即人體細胞組織間代謝的液體,是人體不在利用的物質,如果不祛除,就會成為致病因素。中醫見病治因,兼顧治標。我們要看濕氣
6、是怎樣形成的。濕氣的原因是患者的排異系統能力低下,自身沒有能力把形成的濕邪排異出體外。濕重的表現:患者晨起眼瞼虛胖沉重,面胖發脹,舌苔胖大,邊有齒痕,水滑舌苔,咳吐清稀,四肢寒,腹寒口吐清水,下肢水腫,小便清長,白帶,拉稀等人體代謝濕氣的通路與器官是:鼻腔的呼吸、皮膚上的汗腺、小便、大便、腎臟、肺臟、等通路。滿是胃的動力較差,是胃的分泌,消化,分解功能不足。此組癥狀受循環胃腸血流量的制約。脾也可以理解為,古人整個對消化系統的認識。諸濕腫滿皆屬于泌尿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代謝系統。五諸痛癢瘡,皆屬于心炎癥的具體表現是紅、腫、熱、痛、發燒與功能障礙。這屬于外源性疾病,屬于陽性病。諸痛
7、癢瘡就是排異反應的表現。為什么紅、腫、熱、痛與心臟有關呢?心臟循環系統,是生命的總司令,主明則下安,主不明則十二官危。是供給全身各臟腑組織營養的活水源頭,是保護生命的最重要系統,更是外源性疾病排異反應的最大保障。如果全身免疫本能系統,沒有心臟供血的積極營養,這個排異反應是不會有的,那就屬于內源性疾病了。所以諸痛癢瘡皆屬于循環系統做后盾的排異反應。治療方法是清熱,化瘀,利濕,解毒排異。六諸痿喘嘔,皆屬于上這里所講的痿喘嘔指的是病位在上焦。是上焦嗎?我們諸癥看看:痿癥;痿疾身體某部分萎縮或失去機能的病。也特指陽痿。內經·素問太陰陽明論“四肢皆稟氣于胃,而不得至經,必因于脾乃得稟也。今脾病
8、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稟水谷氣,氣日以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喘者在上在肺,一切喘咳皆與肺有關。嘔與上也有關比如,腦壓增高、神經系統性疾病、腦血管病均可見嘔。嘔也見于各種胃病。七諸厥固泄,皆屬于下本節涉及的癥狀有“厥”、“固”、“泄”,病變所在為“下”。即“下焦”。下焦為腎所主。腎陽不足(腎上腺功能低下)就會出現雙下肢、雙足寒冷不溫。固是前后不通,泄為二陰不固。腎主二陰,前后二陰之不約或不利,與腎的關系密切,亦系“皆屬于下”之例。八諸熱瞀瘛,皆屬于火熱指高熱,陽性病,外源性疾病。瞀,音茂(mao),目眩、神識昏糊。瘛,音翅(chi),四肢抽搐。多由于火熱上擾心神,或高熱
9、,引起的抽搐驚厥。各種外源性疾病引起的高燒,或是毒血癥,造成的神經系統的疾病的癥狀。皆屬于火,火就是陽性疾病的排異反應。治療方法,比如通過結腸排異的白虎湯、透表排異的銀翹透表湯、涼血排異的犀角地黃湯等。九諸禁鼓栗,如喪神守,皆屬于火禁”、“鼓”、“栗”、“如喪神守”,病因是“火”。禁與噤通口噤,失語,不出聲也;鼓者鼓頷,戰齒也;栗為身體抖動,即寒戰;如喪神守,即神不守舍。當外感熱病發病多日,高熱不退,邪熱熾盛,一則里熱難以外達,陽郁不伸,出現真熱假寒,寒戰、戰齒之假象,若兼見四肢厥冷,即為熱深厥深,二則熱傷心神,表現為失語及神不守舍。皆屬于火。火指的是陽性病,外源性疾病,有排異反應的疾病。十諸
10、痙項強,皆屬于濕“痙”、“項強”病因為濕。痙為肢體強直,項強是頸項強直不能轉側。以癥推因,古人對此節的病因認為是以濕為患,是不妥的。濕的表現是舌苔胖大,邊有齒痕,水滑舌苔,咳吐清稀,身體沉重,或下肢水腫等。“痙”、“項強”的病因與濕不符。痙與項強的病相當于今天的破傷風,高熱驚厥,癲癇,狂犬病等。十一、諸逆沖上,皆屬于火“逆”、“沖上”,病因是“火”。逆為上逆,應降而反升為之逆,沖上即逆上,突然而較劇的逆上也。臨床中突然出現而相對較重的逆上癥狀如外風引動內風,風氣上逆,升而不降的中風;外感風熱,挾痰迫肺,肺氣上逆的咳喘,暑熱犯胃,胃氣逆上之嘔吐等。暴病多實,李士材曰:“陽邪急速,其病必暴。”以上
11、病證發病驟急,證情相對較重,屬熱屬實,熱之極謂之火,故曰“皆屬于火”。十二、諸腹脹大,皆屬于熱“腹脹腹大”,病因為“熱”。腹脹又兼腹大者,為臌,即現代醫學的腹水。河間解釋“陽熱氣盛,則腫脹也。”李中梓曰:“大抵陽證必熱,熱者多實。”它含有陽證、實證與熱證的意思,但畢竟熱證與實證、陽證不同,因此把它作陽證與熱證解釋也許更為恰當。不論氣臌、水臌、血臌、蟲蠱,多屬于有余之陽證與實證,有表現為熱證的,也有表現為寒證的。十三、諸躁狂越,皆屬于火“躁”、“狂越”,病因為“火”。躁與狂越均由心神失治。躁者自覺煩躁不安;狂越者,昏狂無制,或登高而歌,或棄衣而走。躁與狂越皆系熱擾心神,神明失治所致。臨床中常見外
12、感熱病出現躁狂越癥狀者,躁證多見于氣分無形熱盛與陽明實熱證中,為熱擾心神之輕者,表現為神情煩躁,躁動不安,有時譫語而問之能答,應用辛涼重劑以清熱,或投通腑瀉實以泄熱,熱清則神安,自然告愈。十四、諸暴強直,皆屬于風“暴”、“強直”,病因為“風”。暴,形容發病之突然與病勢之危重;強直,即頸項強直,四肢僵硬,角弓反張。對于四肢強直,角弓反張癥狀,在外感之痙,起病急驟,內傷之痙,發展稍緩,但證情同樣嚴重,而且具備風的特征。本節證候起病驟急,當屬外感所致,由外邪襲傷而驟發強直癥狀者如小兒臍風(破傷風),亦包括熱病邪犯營血,病入厥少之熱極生風而致的痙搐者。“風性動”、“風者善行而數變”,正由于本證發病驟急
13、、病情進展迅速、癥狀變化多端,具有動的特征,因此曰“皆屬于風。十五、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于熱以手鼓之有聲,聲如鼓音,病因為熱。人體各部以手鼓之有聲者,唯有胸腹。中醫在診斷臌脹證時也采用以手扣腹的診法,聽其聲音,響亮如鼓聲者為無形氣滯,屬氣臌,音低而沉悶者乃有形邪積,為水臌、血臌、蠱臌之類。本節癥狀為扣之有聲,聲如鼓音,系中空無物之特征,常見于氣臌。氣臌由肝失疏泄,氣滯失運,胃腸蠕動功能不足,結于腹中,引起腹脹,甚者腹大,病邪為郁結之氣,其證為實,但未必都屬熱,要具體分析具體對待。十六、諸病胕腫,疼酸驚駭,皆屬于火“胕腫”、“疼酸”、“驚駭”,病因為“火”。醫經精義胕腫為跗腫,跗者足跗,即足
14、背浮腫。臨床中出現足部浮腫,伴有酸痛,同時因此而出現驚駭不安之狀者,如丹毒(急性淋巴管炎),熱痹(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急性風濕性關節炎)等,這些證候除了足部局部腫痛以外,往往兼有患處皮膚焮紅,撫之灼熱,由于疼痛烈劇,怕按怕碰,往往會出現驚駭不安之狀。上述證候,屬于陽證、實證,且為熱之甚者,熱之極便是火,故曰“皆屬于火。十七、諸轉反戾li,水液渾濁,皆屬于熱“轉”、“反戾”與“水液渾濁”,病因為“熱”。轉為扭轉,反為角弓反張,戾為曲,即曲身,水液指小便。凡出現肢體扭曲,角弓反張而尿黃混濁者,由熱邪所引發。本節是指在熱性病過程中出現的一組癥狀。應該是在多種熱性病中出現,有一癥便是。十八、諸病水液,澄
15、澈清冷,皆屬于寒“水液澄澈清冷”,病因為“寒”。水液,泛指人體所有的排泄物,澄澈清冷即透明稀薄。寒熱對比容易理解,例如:痰熱咳嗽者痰稠厚,風寒咳嗽者痰稀白;癰毒的膿液稠黃,陰疽的膿液清稀;經血色淡而稀多虛寒,稠厚色深為實熱;腹瀉之大便清稀多水為虛寒,稠厚惡臭屬實熱;外感鼻塞涕出稠厚者屬風熱,涕出清稀者多風寒;小便量多清澈為寒,量少混黃屬熱;帶下清稀如水為虛寒,濃稠色黃為實熱;嘔吐物完谷不化為寒,腐濁酸臭屬熱;口吐清水為寒,下肢水腫為寒等。十九、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于熱“嘔”、“吐酸”、“暴注下迫”,病因為“熱”。嘔是嘔吐;吐酸即嘔酸,或曰泛酸;暴者形容起病急重;“一瀉如注,”形容瀉勢之甚;暴注即嚴重的急性腹瀉即熱利;下迫,肛門的窘迫癥狀,如里急后重。急性腹瀉,一瀉如注,伴有里急后重,以及嘔吐,泛酸者,屬于實熱證,如急性胃炎、急性腸炎之類。六腑以通為用,胃氣以降為順,今熱邪與宿食互結,壅積在胃,胃氣不降而反上逆,遂致嘔吐,吐酸。熱壅腸道,小腸不能受承,大腸無以化物,傳導失其常度而腹瀉,暴注下迫。凡此皆為實熱之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第4課古代的經濟政策課后篇鞏固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 班主任班級管理體系構建
- 數字智慧方案某體育館智能化系統設計方案
- 2024年導航儀器及裝置項目投資申請報告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4年防腐導靜電材料項目資金需求報告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供電防護員練習試題(二)
- 2023年高考全國甲卷數學(文)真題
- 職業資格-房地產經紀綜合能力真題庫-8
- 初級會計實務考試全真模擬題試題及答案
- 中西醫實操考試試題及答案
- 對校長(園長)任前集中廉政談話提綱
- CG造型基礎與創作進階篇
- 紀昌學射的課件
- 泌尿外科良性前列腺增生“一病一品”
- 市場部經理崗位職責
- 花木蘭短劇劇本英文版
- 教育部研究生、本科、高職學科分類及專業目錄
- Unit+2+Lesson+3+Getting+To+The+Top 高中英語北師大版(2019)選擇性必修第一冊
- 查勘定損溝通談判技巧
- 籃球賽計分表模板
- 如何預防性侵害(公開課)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