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節 化學反應速率1氨分解反應在容積為2 L的密閉容器內進行。已知起始時氨氣的物質的量為4 mol,5秒末為2.4 mol,則用氨氣表示該反應的速率為()A0.32 mol/(L·s) B0.16 mol/(L·s) C1.6 mol/(L·s) D0.8 mol/(L·s)解析:化學反應速率是用單位時間內某物質濃度的變化來表示,其中“單位時間”和“物質濃度的變化”兩個因素必須同時考慮,缺一不可。若忽略了“單位時間”只考慮氨氣的物質的量的變化,會誤選C;只考慮氨氣的濃度的變化,會誤選D;若將反應速率誤認為是以單位時間內物質的物質的量變化來表示,會誤選A
2、。正確的計算是:v(NH3)0.16 mol/(L·s)答案:B2反應A(g)3B(g)2C(g);H<0,達到平衡后,將氣體混合物的溫度降低,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A正反應速率加大,逆反應速率減小,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B正反應速率變小,逆反應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C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減小,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D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減小,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解析:題目提供的是一個正反應方向放熱的化學反應,所以降低溫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而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是不分正反應和逆反應的,即溫度降低,正、逆反應速率都減小。答案:C3 把下列4種X溶液,分別加入到4
3、個盛有10 mL 2 mol/L鹽酸的燒杯中,并加水稀釋到50 mL,此時X與鹽酸緩緩地進行反應,其中反應速率最大的是()A20 mL,3 mol/L B20 mL,2 mol/L C10 mL,4 mol/L D10 mL,2 mol/L解析:此題主要考慮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X溶液的濃度大小決定了反應速率的快慢。那么是否是C中4 mol/L的X與鹽酸反應速率最快呢?此題很容易錯選C答案,實際上應考慮加水稀釋后X溶液的濃度,同一體積的溶液中X的物質的量越大,濃度就越大,A中X的物質的量最大,故速率最大。答案:A4. 下列有關化學反應速率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100 mL 2 mol/L
4、的鹽酸與鋅反應時,加入適量的氯化鈉溶液,生成氫氣的速率不變B用鐵片和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時,改用鐵片和濃硫酸可以加快產生氫氣的速率C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是一個放熱反應,所以升高溫度,反應速率減慢D汽車尾氣中的CO和NO可以緩慢反應生成N2和CO2,減小壓強,反應速率減慢解析:選項A中,加入氯化鈉溶液,因氯化鈉溶液中有溶劑水,則它的加入相當于對鹽酸稀釋,濃度降低,反應速率減慢;選項B中,改用鐵片與濃硫酸反應時,如常溫則發生鈍化,如加熱,則反應生成二氧化硫氣體,得不到氫氣;選項C中,不論該化學反應是放熱反應還是吸熱反應,升溫,化學反應速率必然加快;D項對有氣體參與的反應,減小壓強,氣體的濃度降低,反應
5、速率減慢。答案:D5 一定條件下,向2 L密閉容器中加入2 mol N2和10 mol H2,發生反應N23H22NH3,2 min時測得剩余N2為1 mol,下列表示其化學反應速率正確的是()Av(N2)0.25 mol·L1·min1 Bv(N2)0.75 mol·L1·min1Cv(NH3)1 mol·L1·min1 Dv(NH3)0.25 mol·L1·min1解析:解法一(模式法):求反應速率,需先求物質的量濃度的變化量和反應所耗時間,根據物質的量的變化量與體積可得出物質的量濃度的變化量。N23H22NH
6、3起始量/mol 2 10 02 min末量/mol 1 (103) 2變化量/mol (21) 3 2則v(N2)(21) mol/(2 L×2 min)0.25 mol·L1·min1。v(H2)3 mol/(2 L×2 min)0.75 mol·L1·min1。v(NH3)2 mol/(2 L×2 min)0.5 mol·L1·min1。解法二(規律法):v(N2)0.25 mol·L1·min1。用不同物質來表示其反應速率時,因為v(N2)v(H2)v(NH3)132則v(H2
7、)0.75 mol·L1·min1,v(NH3)0.5 mol·L1·min1。答案:A6 可逆反應mA(g)nB(l)pC(g),改變溫度(其他條件不變)、壓強(其他條件不變)、對上述反應正逆反應速率的影響分別如圖所示,以下敘述正確的是()Am>p,正反應為放熱反應Bm<p,正反應為吸熱反應Cmn>p,正反應為放熱反應Dmn>p,正反應為吸熱反應解析:由vT圖像可以看出,升高溫度時,逆反應速率增大程度大,說明逆反應為吸熱反應,則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從vP圖像知,增大壓強時,正反應速率增大程度大,考慮到B為液態,則m>p,故選
8、A。答案:A7(2008·北京理綜,12)工業上制備純硅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如下:SiCl4(g)2H2(g)=Si(s)4HCl(g);HQ kJ/mol(Q0)某溫度、壓強下,將一定量反應物通入密閉容器進行以上反應(此條件下為可逆反應),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反應過程中,若增大壓強能提高SiCl4的轉化率B若反應開始時SiCl4為1 mol,則達到平衡時,吸收熱量為Q kJC反應至4 min時,若HCl濃度為0.12 mol/L,則H2的反應速率為0.03 mol/(L·min)D當反應吸收熱量為0.025 Q kJ時,生成的HCl通入100 mL 1 mol/L的NaO
9、H溶液中恰好反應解析:因反應是氣體體積增大的反應,所以加壓會減小SiCl4的轉化率,A錯;因反應為可逆反應,SiCl4不可能反應1 mol,故達平衡時吸收熱量應小于Q kJ,B錯;列式計算v(HCl)0.03 mol/(L·min),v(H2)v(HCl)0.015 mol/(L·min),C錯誤;據熱化學方程式比例關系計算,吸收0.025Q kJ能量,則有0.1 mol HCl生成,可中和0.1 mol NaOH,D正確。答案:D8. (2009·全國,27)某溫度時,在2 L密閉容器中氣態物質X和Y反應生成氣態物質Z,它們的物質的量隨時間的變化如下表所示。(1
10、)根據下表中數據,畫出X、Y、Z的物質的量(n)隨時間(t)變化的曲線。t/minX/molY/molZ/mol01.001.000.0010.900.800.2030.750.500.5050.650.300.7090.550.100.90100.550.100.90140.550.100.90(2)體系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3)列式計算該反應在03 min時間內產物Z的平均反應速率:_;(4)該反應達到平衡時反應物X的轉化率等于_;(5)如果該反應是放熱反應。改變實驗條件(溫度、壓強、催化劑)得到Z的物質的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則曲線、所對應的實驗條件改變分別是:_,_
11、,_。答案:(1)(2)X(g)2Y(g)2Z(g)(3)0.083 mol·L1·min1(4)45%(5)升高溫度加入催化劑增大壓強9在相同條件下進行Mg與HCl、CH3COOH反應的對照實驗,相關數據如下:Mg的質量酸量開始時反應速率產生H2總量0.24 gHCl 0.2 mol/L 100 mLv1n10.24 gCH3COOH 0.2 mol/L 100 mLv2n2(1)試比較有關量的大小:v1_v2,n1_n2(填“>”、“”或“<”)(2)現欲改變條件,使實驗中v1降低,但不改變n1的值,試寫出兩種可行的方法。方法_。方法_。解析:(1)n(Mg
12、)0.01 mol,n(HCl)n(CH3COOH)0.2 mol/L×0.1 L0.02 mol,因此Mg與HCl、CH3COOH分別反應時,均能恰好完全反應,生成H2總量相同,n1n2;反應開始時,HCl中c(H)大于CH3COOH中c(H),由于c(H)越大,反應速率越快,所以反應開始時,v1>v2。(2)改變條件使實驗中v1降低,n1不變,需滿足c(H)降低,n(H)保持不變,因此可采取向HCl中加水稀釋或降低溫度,或加入CH3COONa固體等方法。答案:(1)>(2)加少量水降溫或加少量CH3COONa固體10在下列事實中,什么因素影響了化學反應的速率?(1)集
13、氣瓶中有H2和Cl2的混合氣體,在瓶外點燃鎂條時發生爆炸_;(2)黃鐵礦煅燒時要粉碎成細小的礦粒_;(3)KI晶體和HgCl2晶體混合后無明顯現象,若一起投入水中,很快生成紅色HgI2_;(4)熔化的KClO3放出氣泡很慢,撒入少量MnO2很快產生氣體_;(5)同濃度、同體積的鹽酸中放入同樣大小的鋅粒和鎂塊,產生氣體有快有慢_;(6)同樣大小的石灰石分別在0.1 mol/L的鹽酸和1 mol/L的鹽酸中反應速率不同_;(7)夏天的食品易變霉,冬天就不易發生該現象_。解析: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除了濃度、溫度、壓強、催化劑以外,光、電磁波、超聲波、反應物顆粒的大小、溶劑的性質等,也會對化學反應速
14、率產生影響。答案:(1)光(2)反應物的接觸面積(3)在溶液中,水作溶劑,增大了接觸面積(4)催化劑(5)反應物本身的性質(6)反應物的濃度(7)反應溫度11. (2009·安徽理綜,28)Fenton法常用于處理含難降解有機物的工業廢水,通常是在調節好 pH和Fe2濃度的廢水中加入H2O2,所產生的羥基自由基能氧化降解污染物。現運用該 方法降解有機污染物pCP,探究有關因素對該降解反應速率的影響。實驗設計控制pCP的初始濃度相同,恒定實驗溫度在298 K或313 K(其余實驗條件見下表),設計如下對比實驗。(1)請完成以下實驗設計表(表中不要留空格)。實驗編
15、號實驗目的T/KpHc/103 mol·L1H2O2Fe2為以下實驗作參照29836.00.30探究溫度對降解反應速率的影響298106.00.30數據處理實驗測得pCP的濃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上圖。(2)請根據上圖實驗曲線,計算降解反應50150 s內的反應速率:v(pCP)_mol·L1·s1。解釋與結論(3)實驗、表明溫度升高,降解反應速率增大。但溫度過高時反而導致降解反應速率減小,請從Fenton法所用試劑H2O2的角度分析原因:_。(4)實驗得出的結論是:pH等于10時,_。思考與交流(5)實驗時需在不同時間從反應器中取樣,并使所
16、取樣品中的反應立即停止下來。根據上圖中的信息,給出一種迅速停止反應的方法:_。解析:(1)由題意可知實驗是參照實驗,所以與實驗相比,實驗和只能改變一個條件,這樣才能起到對比實驗的目的,則實驗是探究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則T313 K,pH3,c(H2O2)6.0 mol·L1,c(Fe2)0.30 mol·L1,實驗是探究pH的大小對反應速率的影響;(2)實驗曲線中,50150 s內。c(pCP)1.2×103 mol·L10.4×103 mol·L10.8×103 mol·L1,所以V(p
17、CP)8.0×106 mol·L1·s1。(3)在降解反應中,H2O2新產生的自由基起氧化作用,溫度過高,H2O2因熱穩定性差而分解,導致降解反應速率下降。(4)由雙曲線可知,pH10時,c(pCP)基本不變,反應趨于停止。(5)由(4)得到啟示:在pH10溶液中,反應速率趨于零,可將所取樣加入NaOH溶液中(使pH10)反應停止。答案:(1)實驗編號實驗目的T/KpHc/103 mol·L1H2O2Fe231336.00.30探究溶液的pH對降解反應速率的影響(2)8.0×106(3)過氧化氫在溫度過高時迅速分解(4)反應速率趨向
18、于零(或該降解反應趨于停止)(5)將所取樣品迅速加入到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使pH約為10(或將所取樣品驟冷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12將等物質的量的A、B混合于2 L的密閉容器中,發生如下反應:3A(g)B(g)xC(g)2D(g),經5 min后,測得D的濃度為0.5 mol/L,c(A)c(B)35,C的平均反應速率是0.1 mol/(L·min)。求:(1)此時A的濃度及反應開始前放入容器中A、B的物質的量;(2)B的平均反應速率;(3)x值是多少?解析:設A、B起始時的物質的量均為a,則:3A(g)B(g)xC(g)2D(g)起始 a a 0 05 min末 a1.5a0.5
19、 0.1×5×2 0.5×2由于(a1.5)(a0.5)35,得a35 min末,c(A)0.75 mol/Lv(B)0.05 mol/(L·min)x1v(C)v(B)0.1 mol/(L·min)0.05 mol/(L·min),得x2答案:(1)0.75 mol/Ln(A)n(B)3 mol(2)0.05 mol/(L·min)(3)21可逆反應A(g)2B(g)2C(g)H>0速率圖像如圖所示。導致t時刻的速率圖線變 化的原因可能是()A增大了A的濃度 B使用了催化劑C增大了壓強 D升高了溫度解析:t時刻v正與
20、v逆均等倍數增大,結合可逆反應的特點分析只有B項符合題意。答案:B2 通過控制或改變反應條件可以加快、減緩甚至阻止反應的進行,使化學反應有利于人類的生存和提高生活質量。下列各圖所示的措施中,能加快化學反應速率的是() 解析:扇子扇煤爐火的目的是增加反應物氧氣的濃度,加快煤燃燒的速率。答案:C3. 向四個體積相同的密閉容器中分別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開始反應時,按正反應速率由大到小順序排列正確的是()甲在500時,SO2和O2各10 mol反應乙在500時,用V2O5作催化劑,10 mol SO2和5 mol O2反應丙在450時,8 mol SO2和5 mol O2反應丁在500時,8 m
21、ol SO2和5 mol O2反應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甲、丁、丙 D丁、丙、乙、甲解析:本題綜合考查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催化劑、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影響程度較大,其中催化劑為最大,濃度、壓強影響程度相對較小,同溫時乙中速率最快,同時無催化劑時,甲中濃度大于丁中濃度,故甲>丁,丙溫度最低,速率最慢,故C正確。答案:C4在恒溫、恒容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A(g)B(g)C(g)。若反應物的濃度由2 mol/L降到0.8 mol/L需20 s,那么反應物濃度由0.8 mol/L降到0.2 mol/L所需反應時間為()A10 s B大于10 s C小于10 s D無法判斷解
22、析:隨濃度降低反應速率應逐漸減慢,開始20 s內的平均反應速率為v0.06 mol/(L·s),而后一階段v0.06 mol/(L·s),所以t10 s。答案:B5 已知反應A(g)3B(g)=2C(g)D(g)在某段時間內以A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為1 mol/(L·min),則此段時間內以C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為()A0.5 mol/(L·min) B1 mol/(L·min)C2 mol/(L·min) D3 mol/(L·min)解析:根據化學反應中速率之比等于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之比,很容易得出答案即:
23、v(A)v(C)12,而v(A)1 mol/(L·min),則v(C)2 mol/(L·min),即C是正確選擇。答案:C6反應A(g)3B(g) 2C(g)2D(g),在不同情況下測得反應速率如下,其中反應速率最快的是()Av(D)0.4 mol·(L·s)1 Bv(C)0.5 mol·(L·s)1Cv(B)0.6 mol·(L·s)1 Dv(A)0.15 mol·(L·s)1解析:比較同一化學反應在不同情況下反應速率的快慢,應選用同種物質作標準,而且單位必須統一,然后利用化學反應速率之比等于
24、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之比,求出不同情況下,用同一物質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再進行比較。若選用v(A)作比較標準,則:Av(A)vA(D)0.2 mol·(L·s)1;B.v(A)vB(C)0.25 mol·(L·s)1;C.v(A)vC(B)0.2 mol·(L·s)1;D.v(A)0.15 mol·(L·s)1;可見:v(B)>v(A)v(C)>v(D)。答案:B7(2009·山東威海統考)在298 K時,實驗測得溶液中的反應:H2O22HI=2H2OI2,在不同濃度時的化學反應速率
25、見下表,由此可推知當c(HI)0.500 mol·L1,c(H2O2)0.400 mol·L1時的反應速率為()實驗編號12345c(HI)/mol·L10.1000.2000.3000.1000.100c(H2O2)/mol·L10.1000.1000.1000.2000.300v/mol·L1·s10.007 600.015 30.022 70.015 10.022 8A.0.038 0 mol·L1·s1 B0.152 mol·L1·s1C0.608 mol·L1·s1
26、 D0.760 mol·L1·s1解析:分析表中數據可知,反應速率與HI和H2O2濃度的乘積成正比,據此計算可得B項正確。答案:B8如圖為某化學反應的速率與時間的關系示意圖。在t1時刻升高溫度或增大壓強,速率的變化都符合示意圖的反應是()A2SO2(g)O2(g)2SO3(g)H<0B4NH3(g)5O2(g)4NO(g)6H2O(g)H<0CH2(g)I2(g)2HI(g)H>0D2A(g)B(g)2C(g)H>0解析:解答此類題目時應首先根據曲線判斷反應是吸熱還是放熱反應,以及反應前后氣體體積的變化情況,然后再找出合適選項。由反應速率與時間的關系
27、圖可知,升高溫度時,正反應速率增加程度小于逆反應速率增加程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正反應是放熱反應;增大壓強時,正反應速率增加程度小于逆反應速率增加程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正反應是氣體體積增加的反應,只有B項符合題意。答案:B9. 反應1 000KABC500KDEF它們的反應速率關系是()A> B< C D無法確定解析:決定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應物本身的性質,因此不同的反應其速率的大小條件是決定不了的。答案:D1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增大反應物濃度,可增大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的百分數,從而使有效碰撞次數增大B有氣體參加的化學反應,若增大壓強(即縮小反應容器的體積),可增大
28、活化分子的百分數,從而使反應速率增大C升高溫度能使化學反應速率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增大了反應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數D催化劑能增大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的百分數,從而成千成萬倍地增大反應速率解析:濃度和壓強的變化是改變單位體積內分子總數,活化分子的百分數不變,而是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的數目發生變化;溫度、催化劑是改變活化分子的百分數,單位體積內分子總數不變。答案:CD11在容積為2 L的密閉容器中,發生如下可逆反應:mA(g)nB(g)pC(g)qD(g),經過5 min達到平衡,此時A減少a mol/L,B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mol/(L·min),C增加 mol/L,這時若增加系統壓強,發現
29、A與C的體積分數不變,則mnpq為()A3122 B1322 C1321 D1111解析:5 min內,A、B、C三種物質物質的量濃度變化為:c(A)a mol/L,c(B) mol/(L·min)×5 min mol/L,c(C) mol/L,則mnpa312;加壓時,A和C的體積分數均不變,表明該反應為體積不變的反應,所以mnpq3122。答案:A12. 如下 圖所示,在容積固定的2 L密閉容器中進行某一可逆反應:X(g)2Y(g) 2Z(g),用Y的物質的量濃度改變表示反應速率v正、v逆與時間的關系圖。已知單位為mol·L1·s1,則圖中陰影部分的
30、面積表示()AX的物質的量濃度的減少值 BY的物質的量濃度的減少值CZ的物質的量增加值 DY的物質的量減少值解析:分別比較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化學反應速率的單位、位移與物質的量濃度的單位(分別是m·s1,mol·L1·s1和m,mol·L1),從中看出可用同樣的方法來分析下圖解決本題。因cv·t,則圖形Oabd表示Y的物質的量濃度的減少值,圖形Obd表示Y的物質的量濃度的增加值。分析下圖中陰影部分即圖形Oab為以上二者之差(由于正反應而使Y的物質的量濃度的減少值與由于逆反應而使Y的物質的量濃度的增加值之差值)。因為起始正反應速率大于逆反應速率
31、,所以陰影部分的面積是Y的物質的量濃度的減少值,所以選項B正確。答案:B13CaCO3與稀鹽酸反應(放熱反應)生成CO2的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結論不正確的是()A反應開始2 min內平均反應速率最大B反應速率先增大后減小C反應開始4 min內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比濃度大D反應在第2 min到第4 min內生成CO2的平均反應速率為前2 min的2倍解析:首先要看明白圖像,圖中的曲線表明,二氧化碳的產生速率先快后慢。在第一個2 min內產生了0.1 mol CO2,第二個2 min內產生了0.2 mol CO2,第三個2 min內產生了0.05 mol CO2,反應速率先增大后減小;
32、先增大是由于反應放熱,使溶液溫度升高,導致反應速率增大,4 min后速率下降則是由于濃度降低所引起的,通過計算知,A項錯誤,應該是2 min4 min的平均速率最大。答案:A14. 加入0.1 mol MnO2粉末于50 mL過氧化氫溶液(1.1 g·mL1)中,在標準狀況下放出氣體的體積和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1)實驗時放出氣體的總體積是_。(2)放出一半氣體所需的時間為_。(3)反應放出氣體所需時間為_。(4)A、B、C、D各點反應速率快慢的順序為_。(5)解釋反應速率變化的原因_。(6)計算H2O2的初始物質的量的濃度_。(7)求反應到2 min時,H2O2的質量分數_。解析:
33、根據Vt圖像知,反應進行至1 min時,放出O2的體積為30 mL,反應進行至2 min時,放出O2的體積為45 mL,反應進行至4 min時,放出O2的體積達最大值60 mL;由Vt曲線的斜率變化可知:D、C、B、A的反應速率逐漸減小,這是因為隨著反應的進行,c(H2O2)逐漸降低,反應速率逐漸變小;根據:2H2O22H2OO2,由V(O2)60 mL,則n(H2O2)×20.005 4 mol,所以H2O2的起始物質的量濃度為0.107 mol/L,反應進行至2 min時,V(O2)45 mL,消耗H2O2的物質的量為×20.004 mol,剩余H2O2的物質的量為0.
34、005 4 mol0.004 mol1.40×103 mol。所以w(H2O2)0.086%。答案:(1)60 mL(2)1 min(3)2 min(4)D>C>B>A(5)隨著反應的進行,c(H2O2)逐漸降低,反應速率逐漸變慢(6)0.107 mol/L(7)0.086%15某化學反應2ABD在四種不同條件下進行。B、D起始濃度為0。反應物A的濃度(mol/L)隨反應時間(min)的變化情況如下表: 實驗序號溫度0min10min20min30min40min50min60min18201.00.800.670.570.500.500.502820c20.600
35、.500.500.500.500.503800c30.920.750.630.600.600.6048001.00.200.200.200.200.200.20根據上述數據,完成下列填空:(1)在實驗1中,反應在10至20 min時間內平均速率為_mol·(L·min)1。(2)在實驗2中,A的初始濃度c2_mol/L,反應經20 min就達到平衡,可推測實驗2中還隱含的條件是_。(3)設實驗3的反應速率為v3,實驗1的反應速率為v1,則v3_v1(填“”“”或“”),且c3_1.0 mol/L(填“”“”或“”)。(4)比較實驗4和實驗1,可推測該反應是_反應(填“吸熱”
36、或“放熱”),理由是_。解析:(1)v(A)0.013 mol·(L·min)1(2)對比實驗1與實驗2可知,反應溫度相同,達平衡時的A的濃度相同,說明是同一平衡狀態,即c21.0 mol/L,又因實際反應的速率快,達平衡所需時間短,說明反應中使用了催化劑。(3)對比實驗3與實驗1可知,從10 min至20 min,實驗1的A的濃度變化值為0.13 mol/L,而實驗3的A的濃度變化值為0.17 mol/L,這說明了v3v1。又知從0 min到10 min,A的濃度的變化值應大于0.17 mol/L,即c3(0.920.17) mol/L1.09 mol/L。(4)對比實驗4與實驗1可知,兩實驗的起始濃度相同,反應溫度不同,達平衡時實驗4的A的濃度小,說明了實驗中A進行的程度大,即溫度越低,A的轉化率越大,說明正反應為放熱反應。答案:(1)0.013(2)1.0催化劑(3)(4)放熱溫度升高時,平衡向左移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北方科技學院《網頁制作與網站開發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中醫藥大學《凈水處理工藝與工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安科技大學《國際營銷概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師范大學《現代傳感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師范大學海華學院《經濟學世界經濟》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4年高純金屬及氧化物資金需求報告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三年級法制教育基礎認知
- 2025年浙江杭州大江東國有資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娛樂空間設計市場調研
- 2025年陜西省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李煜詩詞鑒賞:以〈虞美人〉為例》名師課件1
- 變電站新建工程三通一平場地平整施工方案
- 廣鐵招聘機考題庫
- 牛羊肉采購合同范本
- DLT 5434-2021 電力建設工程監理規范表格
- 拓展低空經濟應用場景實施方案
- 建材環保承諾綠色建筑承諾書
- 七年級期中考試后家長會-圖文課件
- 托育機構消防安全培訓
- HY/T 0386-2023赤潮災害損失調查與評估指南
- 《現代庫存管理:模型、算法與Python實現》 課件全套 楊超林 第1-17章 現代庫存管理概述-某家電企業H的制造網絡庫存優化實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