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速器測繪說明書(本人高分原創!!!)_第1頁
減速器測繪說明書(本人高分原創!!!)_第2頁
減速器測繪說明書(本人高分原創!!!)_第3頁
減速器測繪說明書(本人高分原創!!!)_第4頁
減速器測繪說明書(本人高分原創!!!)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湖南大學機械測繪課程設計目錄1設計任務11. 1零件測繪的目的11. 2測繪的任務11. 3測繪的意義11. 4測繪應注意的事項22小組分工33減速器原理和圖紙分析431 減速器工作原理及裝配示意圖432432 零件圖草圖533裝配圖CAD圖1234 零件圖CAD圖1335 UG建模零件圖21UG建模裝配圖264尺寸參數的確定與分析2841總體測量過程28411 拆卸減速器28412分析裝配方案2842齒輪參數的確定294.2.1主要參數294.2.2齒輪中心距a。304 3 軸參數的確定31431直徑、長度測量3144軸承的測量3245箱體參數的確定334.4.1、孔徑、孔距、厚度、圓弧測量

2、方法335、技術要求的確定3451表面結構的選擇345.1.1表面粗糙度的選擇于分析345.1.2精度的選擇于分析3752公差配合的選擇395.2.1軸承的公差配合395.2.2鍵槽的配合3953形位公差的選擇395標注原則415.3.1形位公差415.3.2基準的標注415.3.3.粗糙度的標注425.3.4.尺寸偏差的標注426參數化設計426、1總述4262從動齒輪參數化設計427、心得體會49參考資料54551設計任務1. 1零件測繪的目的1、復習和鞏固已學的機械工程圖學等知識,并在測繪中得到綜合應用。2、掌握測繪的基本方法和步驟,培養初步的部件或零件的測繪能力。3、為后續的課程設計和

3、畢業設計奠定基礎。測繪就是對現有機器或部件進行實物測量,并繪出裝配圖和零件圖的過程。再生產實踐中,為推廣和學習先進技術、仿制和改造現有設備,常需進行裝配體測繪(簡稱測繪)。因此,測繪是工程技術人員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對裝配體測繪的基本要求是:了解裝配體的工作原理,熟悉拆裝順序,繪制裝配示意圖、零件草圖、裝配圖及零件圖。1. 2測繪的任務1、拆卸、裝配部件并繪制裝配示意圖。2、繪制部件的零件草圖。3、繪制裝配圖。1. 3測繪的意義1、復習和鞏固已學知識,并在測繪中得到綜合應用。2、掌握測繪的基本方法和步驟,培養初步的部件和零件的測繪能力。3、為以后課程的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奠定基礎。4、培養綜合運

4、用機械制圖學的理論、結合實際機件繪制標準機械圖樣的能力,并使所學相關知識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深化。1. 4測繪應注意的事項1、進行測繪前,必須對該設備的結構性能、動作原理、使用情況等作初步了解;對被測繪的每一個零件,要搞清它在整機或某個部件中的地位和作用、受力狀態和接觸介質以及與其它零件的關系。此外,還要大體了解它們的加工方法。2、先繪制傳動系統圖及裝配草圖,再測繪零件圖。繪制裝配圖時要根據零件實際安裝位置及方向進行測繪,對于復雜的部件,不便繪制整個裝配圖時,可以分為幾個小部件進行。必須指出,裝配圖及零件圖的圖形位置盡可能的要與其安裝位置一致。對于一些重要的裝配尺寸也應在部件拆卸前加以測量,作為

5、以后裝配時參考。3、測量零件尺寸時,要正確地選擇基準面。基準面確定后,所有要測量的尺寸均以此為準進行測量,盡量避免尺寸的換算,減少錯誤。對于零件長度尺寸鏈的尺寸測量,也要考慮裝配關系,盡量避免分段測量。分段測量的尺寸只能作為核對尺寸的參考。2小組分工姓名和學號任務倪培遠20110401506減速器的尺寸測量,零件草圖,裝配圖繪制,相關參數查詢與計算,三維圖繪制,參數化設計。馬銘20110401523減速器的尺寸測量,零件草圖,裝配圖繪制,相關參數查詢與計算,三維圖繪制。張華20110401526減速器的尺寸測量,零件草圖,裝配圖繪制,相關參數查詢與計算,說明報告編寫。王雪20110401529

6、減速器的尺寸測量,零件草圖,裝配圖繪制,相關參數查詢與計算。3減速器原理和圖紙分析31 減速器工作原理及裝配示意圖基本原理:利用傳動比定理,當電機的輸出轉速從主動軸輸入后,帶動小齒輪轉動,而小齒輪帶動大齒輪運動,因小齒輪的齒數小于大齒輪的齒數,所以,最后能達到減速的目的。減速器裝配示意圖如圖1:電機安裝在遠離高速軸齒輪的一端;工作機安裝在遠離低速軸齒輪的一端。圖132圖132 零件圖草圖游標(圖2)圖2輸出軸(圖3)圖3輸入軸透蓋(圖4)圖4輸入軸透蓋墊體(圖5)圖5輸入軸(圖6)圖6輸出軸悶蓋(圖7)圖7從動齒輪(如圖8)圖8調整環(圖9)圖9輸出軸透蓋(圖10)圖10輸出軸透蓋墊體(圖11

7、)圖11輸入軸悶蓋(圖12)圖12注油封蓋(圖13)圖13通氣器(圖14)圖14上箱體(圖15)圖15下箱體(圖16)圖1633裝配圖CAD圖裝配圖CAD圖如圖17圖1734 零件圖CAD圖上箱體(圖18)圖18下箱體(圖19)圖19輸入軸透蓋墊體(圖20)圖20調整環(圖21)圖21通氣器(圖22)圖22窺視孔蓋(圖23)圖23游標(圖24)圖24輸出軸軸承透蓋墊體(圖25)圖25輸出軸(圖26)圖26輸入軸軸承透蓋(圖27)圖27輸入軸軸承悶蓋(圖28)圖28輸出軸軸承透蓋(圖29)圖29輸出軸軸承悶蓋(圖30)圖30輸入軸(圖31)圖31輸出軸大齒輪(圖32)圖3235 UG建模零件圖調

8、整環(圖33)圖33下箱體(圖34)圖34從動齒輪(圖35)圖35輸出軸(圖36)圖36輸入軸(圖37)圖37調整環(圖38)圖38輸入軸透蓋(圖39)圖39輸入軸悶蓋(圖40)圖40輸出軸悶蓋(圖41)圖41輸出軸透蓋墊片(圖42)圖42輸出軸透蓋(圖43)圖43游標(圖44)圖44通氣器(圖45)圖45窺視孔蓋(圖46)圖46上箱體(圖47)圖47UG建模裝配圖減速器裝配圖如圖48圖48減速器爆炸圖如圖49圖494尺寸參數的確定與分析41總體測量過程411 拆卸減速器按拆卸的順序給所有零、部件編號,并登記名稱和數量,然后分類、分組保管,避免產生混亂和丟失;拆卸時避免隨意敲打造成破壞,并防止

9、碰傷、變形等,以使再裝配時仍能保證減速器正常運轉。拆卸順序:、拆卸觀察孔蓋。、拆卸箱體與箱蓋聯連螺栓,起出定位銷釘,然后擰動起蓋螺釘,卸下箱蓋。、拆卸各軸兩邊的軸承蓋、端蓋。、一邊轉動軸順著軸旋轉方向將高速軸軸系拆下,再用橡膠榔頭輕敲軸將低、中速軸系拆卸下來。、最后拆卸其它附件如油標、放油螺塞等。412分析裝配方案按照先拆后裝的原則將原來拆卸下來的零件按編好的順序返裝回去。、檢查箱體內有無零件及其他雜物留在箱體內后,擦凈箱體內部。將各傳動軸部件裝入箱體內;、將嵌入式端蓋裝入軸承壓槽內,并用調整墊圈調整好軸承的工作間隙。、將箱內各零件,用棉紗擦凈,并塗上機油防銹。再用手轉動高速軸,觀察有無零件干

10、涉。經檢查無誤后,合上箱蓋。、松開起蓋螺釘,裝上定位銷,并打緊。裝上螺栓、螺母用手逐一擰緊后,再用扳手分多次均勻擰緊。、裝好軸承小蓋,觀察所有附件是否都裝好。用棉紗擦凈減速器外部,放回原處,擺放整齊。42齒輪參數的確定在齒輪的測繪中,無論被測齒輪傳動的嚙合原理如何,都是根據測量出來的有關尺寸,按照我國齒輪的標準確定輪齒部分的基本參數,并根據這些參數計算出其他尺寸和參數。4.2.1主要參數主要參數:齒數z、齒寬b和模數m。被測齒輪的齒數z1和z2可直接數出,齒寬b1和b2由游標卡尺直接測量,模數是根據測得的齒頂圓直徑da齒輪齒頂高系數ha*=1,公式da=m*(z+2 ha*)計算后與標準數對照

11、得出的。(如圖50)圖50同時利用以下公式:(1)、齒頂圓 d1=z*m+2*m(2)、分度圓 d2=z*m(3)、齒根圓 d3=z*m-2.5*m(4)、基圓 d4=z*m*cos(ap) 輸出軸大齒輪和輸入軸小齒輪參數如下表(表1):(單位 mm)名稱輸入軸上小齒輪輸出軸上大齒輪齒數1757模數22壓力角20°20°變位系數00齒頂圓直徑38118分度圓直徑34114齒底圓直徑29109頂隙0.50.5表14.2.2齒輪中心距a。中心距a的測量是測量的關鍵環節,其測量精度將直接影響齒輪組件的測繪結果,在測量時應要力求準確,a=74mm,為滿足工藝性要求,確定其基本尺寸a

12、=74mm,上極限尺寸a1=74.004mm,下極限尺寸a2=73.009mm。4 3 軸參數的確定軸是機械加工中常見的典型零件之一。主要功用是直接支承回轉零件,以實現回轉運動并傳遞動力。高速軸都屬于齒輪軸;低速軸為轉軸、屬階梯軸。按結構形式不同,軸可以分為階梯軸、錐度心軸、光軸、空心軸、曲軸、凸輪軸、偏心軸、各種絲杠等其中階梯傳動軸應用較廣,其加工工藝能較全面地反映軸類零件的加工規律和共性。431直徑、長度測量在測繪過程中,對實測數據進行分析、推斷,合理的確定其基本尺寸和尺寸公差的過程成為尺寸圓整。軸向主要的尺寸是一種功能性尺寸,如參與軸向裝配尺寸鏈的尺寸。在對這類進行圓整時,可以根據概率理

13、論的基本思想來進行。概率論認為,制造誤差是由系統誤差和偶然誤差造成的,其概率分布應符合正態分布,即零件的實際尺寸應位于零件公差帶的中部。當令箭的軸向尺寸僅有一個實測值時,可將其視為公差的中值,對它的基本尺寸應按照國家標準所給定的尺寸系列圓整成整數。按這種方法進行圓整,所給的公差應在IT9級以內。當該尺寸在尺寸鏈中屬孔類尺寸時取單向公差,當該尺寸屬軸類尺寸時,取單向負公差,當該尺寸屬長度吃內存時應采用雙向公差。同時,軸的標注必須要找到一個合適的基準面。44軸承的測量用來支承軸或軸上回轉零件、保持軸的旋轉精度、減小磨擦和磨損。通過游標卡尺測量軸承的外殼直徑,通過對機械手冊的查閱可以得出(如圖51)

14、:圖51輸入軸的為GB/T2761994溝球軸承6203;輸出軸為GB/T2761994深溝球軸承6204。45箱體參數的確定4.4.1、孔徑、孔距、厚度、圓弧測量方法 箱體零件的測量方法應根據各部位的形狀和精度要求來選擇,對于一般要求的線性尺寸,可用直尺或游標卡尺直接量取,如箱體零件的長、寬、高等外形尺寸;對于殼體孔、槽的深度,可用游標卡尺上的深度尺、深度游標卡尺或深度千分尺進行測量。孔徑尺寸可用游標卡尺進行測量,精度要求高時要采用多點量取法,即在三、四個不同的位置上進行測量,對于孔徑產生磨損的情況,要選取測量中的最小值,以保證測繪較準確、可靠。測量孔間距:可用游標卡尺或鋼直尺測量。測量曲線

15、或曲面:曲線和曲面要求測量很準確時,必須用專門量儀進行測量。舉例:測量上箱體圖52(1) 首先測出其總寬,總高。(2) 其次測繪出兩端圓弧的位置。(3) 由其結構分析,可知箱體的上邊輪廓是由兩個大圓弧的共切線形成的。而這兩個大圓弧又是與兩端圓弧同心的,因此,只要量出大圓弧到兩端圓弧的距離,在求去切線即可。(4) 最后,量出其余孔,圓角的尺寸即可。5、技術要求的確定51表面結構的選擇5.1.1表面粗糙度的選擇于分析在實際工作中,對于不同類型的機器,其零件在相同尺寸公差的條件下,對表面粗糙度的要求是有差別的。這就是配合的穩定性問題。在機械零件的設計和制造過程中,對于不同類型的機器,其零件的配合穩定

16、性和互換性的要求是不同的。在現有的機械零件設計手冊中,反映的主要有以下3種類型: 第1類主要用于精密機械,對配合的穩定性要求很高,要求零件在使用過程中或經多次裝配后,其零件的磨損極限不超過零件尺寸公差值的10%,這主要應用在精密儀器、儀表、精密量具的表面、極重要零件的摩擦面,如汽缸的內表面、精密機床的主軸頸、坐標鏜床的主軸頸等。 第2類主要用于普通的精密機械,對配合的穩定性要求較高,要求零件的磨損極限不超過零件尺寸公差值的25%,要求有很好密合的接觸面,其主要應用在如機床、工具、與滾動軸承配合的表面、錐銷孔,還有相對運動速度較高的接觸面如滑動軸承的配合表面、齒輪的輪齒工作面等。 第3類主要用于

17、通用機械,要求機械零件的磨損極限不超過尺寸公差值的50%,沒有相對運動的零件接觸面,如箱蓋、套筒,要求緊貼的表面、鍵和鍵槽的工作面;相對運動速度不高的接觸面,如支架孔、襯套、帶輪軸孔的工作表面、減速器等等。 在設計工作中,表面粗糙度的選擇歸根到底還是必須從實際出發,全面衡量零件的表面功能和工藝經濟性,才能作出合理的選擇。表中給出的公差等級與表面粗糙度值可供設計時參考。下面,我們參考了機械精度中的表5-8.(見圖53和圖54)圖53圖54粗糙度的選擇:如果是主要承受表面精度要較高,可在Ra0.81.6之間選擇;一般配合表面粗糙度為Ra1.63.2;非配合表面粗糙度為Ra6.312.5;鑄造面不要

18、求。具體粗糙度選擇如表2所示。表2 各配合面粗糙度值加工表面參數值(Ra)加工面參數值(Ra)減速器上下結合面1.6減速器底面6.3軸承座孔表面1.6軸承座孔外端面3.2圓柱銷孔表面1.6螺栓孔端面6.312.5嵌入蓋凸緣槽面3.2油塞孔端面6.3探視孔蓋結合面6.3其余端面12.55.1.2精度的選擇于分析(1)與軸承配合的部位對于與軸承配合的部位,因為軸承為標準件,所以,要以軸承的精度和實際的情況來決定實際的精度。對于軸承內殼,需要由工藝等價原則來確定其精度。如20k6的孔,根據其轉動條件可知,其是正常負荷,旋轉的內圈荷,由機械精度中的表7-1.(如圖55)圖55對于與軸承外殼配合的部位分

19、析的方法相類似,最后,我們確定下了所有的與軸承的配合部件的精度。(2)鍵的精度分析與選擇通過測量可知,其尺寸為5X5,即基本尺寸為5.查詢機械精度表8-1(如圖56)圖56可知:鍵的精度取IT9,軸槽的精度去IT9,輪轂槽的精度取IT9(3)其余精度的選擇支承孔的尺寸精度、形狀精度。箱體上的主要支承孔(主軸孔)尺寸公差等級為IT6級,圓度為0.0060.008mm,表面粗糙度值為Ra0.80.4um.其他支承孔的尺寸公差等級為IT6IT7級,圓度為0.01mm左右。52公差配合的選擇5.2.1軸承的公差配合正如前所示,于軸承配合的部件是以軸承作為基準的。通過查閱機械精度中的表7-1,可見上圖(

20、圖55)。因此,有20H7/k6,47H7/f8,17H7/k6,40H7/f8。5.2.2鍵槽的配合 正如前所示,通過確定鍵槽的尺寸和判定鍵槽的連接的緊密程度從而確定鍵槽的配合。 其次鍵是標準件,所以必須以鍵為基準。通過查閱機械精度中的表8-1,可見上圖(圖55)。因此,有N9/h9,JS9/h9.53形位公差的選擇承孔之間的相互位置精度箱體上有齒輪嚙合關系的齒輪嚙合孔系之間,應有一定的孔距尺寸精度和平行度要求,否則會影響齒輪嚙合精度,使工作時產生噪聲和振動,并影響齒輪使用壽命。這項精度主要取決于傳動齒輪副的中心距允差和齒輪嚙合的精度。同一軸線的孔應有一定的同軸度要求,否則,不僅使軸的裝配困

21、難,并且使軸的運轉情況不良,加劇軸承的磨損和發熱,影響機器的精度和正常工作。支承孔間的中心距允差一般為±0.0 5mm;軸心線的平行度為0.030.1mm;同軸線孔的同軸度為0.02mm。 要平面的形狀精度、相互位置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箱體的主要平面一般都是裝配或加工中的定位基準面,直接影響箱體與機器總裝時的相對位置和接觸剛度,也影響箱體加工中的定位精度。一般裝配和定位基面的平面度在0.05范圍之內。承孔與主要平面間的相互位置精度箱體的主要支承孔與裝配基面的位置精度由該部件裝配后精度要求所確定,一般為0.02mm左右。形位公差的確定是根據該表面是否重要,工作面一般要求嚴格,兩軸之間又因為

22、有齒輪的配合,所以在兩軸之間、兩槽之間都有位置公差;在底座上表面有形狀公差;軸的工作面、鍵槽既有形狀公差又有位置公差。表3形位公差公差等級推薦表形位公差公差等級形狀公差軸承孔的圓度或圓柱度IT6IT7對稱面的平行度IT7IT8位置公差軸承孔線間的平行度IT6IT7兩軸承孔中心線的同軸度IT6IT8軸承孔端面對中心線的垂直度IT7IT8兩軸承孔中心線間垂直度IT7IT85標注原則5.3.1形位公差(1)、形位公差內容用框格表示,框格內容自左向右第一格總是形位公差項目符號,第二格為公差數值,第三格以后為基準,即使指引線從框格右端引出也是這樣.(2) 被測要素為中心要素時,箭頭必須和有關的尺寸線對齊

23、.只有當被測要素為單段的軸線或各要素的公共軸線,公共中心平面時,箭頭可直接指在軸線或中心線,這樣標注很簡便,但一定要注意該公共軸線中沒有包含非被測要素的軸段在內.(3)被測要素為輪廓要素時,箭頭指向一般均垂直于該要素.但對圓度公差,箭頭方向必須垂直于軸線.(4)當公差帶為圓或圓柱體時,在公差數值前需加注符號"",其公差值為圓或圓柱體的直徑.這種情況在被測要素為軸線時才有.同軸度的公差帶總是一圓柱體,所以公差值前總是加上符號""軸線對平面的垂直度,軸線的位置度一般也是采用圓柱體公差帶,需在公差值前也加上符號"".5.3.2基準的標注基準

24、的標注是一個圓圈中間加一個大寫,外面加一個指向圓心的細線,細線端點加一個粗實線。如果基準是中心軸線,和尺寸線對齊;否則與尺寸線錯開。5.3.3.粗糙度的標注粗糙度的標注在同一圖樣上,每一表面一般只標注一次代(符)號;零件上連續表面及重復要素的表面和用細實線連接不連續的同一表面,其表面粗糙度代號只標注一次;中心孔的工作表面,鍵槽工作面,倒角、圓角的表面粗糙度代號,可以簡化標注。5.3.4.尺寸偏差的標注如果加入公差代號后面的上下偏差應該加上小括號;否則只寫上下偏差。上下偏差的零位應該對齊,也就是說如果是零不寫符號,也有符號位。6參數化設計6、1總述參數化設計是通過對被測對象的各個尺寸進行參數化,

25、從而達到通過改變對象的值而使形體改變的功能。62從動齒輪參數化設計1、參數要素:(1)、模數m(2)、齒數z(3)、齒厚h(4)、壓力角ap(5)、齒盤內孔半徑rn0(6)、齒盤內孔外徑rn1(7)、齒盤內輪廓半徑rn2(8)、齒盤空半徑rc(9)、鍵槽深度ht(10)、鍵槽寬度bh(11)、齒盤孔個數n2、相關方程(1)、齒頂圓 d1=z*m+2*m(2)、分度圓 d2=z*m(3)、齒根圓 d3=z*m-2.5*m(4)、基圓 d4=z*m*cos(ap) (5)、漸開線方程:xt=0 (mm)yt=r*cos(s)+r*rad(s)*sin(s) (mm)zt=r*sin(s)-r*ra

26、d(s)*cos(s) (mm)其中:s=(1-t)*a+t*ba=0 ,b=360,0<=t<=13、參數化步驟:(1)、輸入表達式,如圖57圖57(2)、繪制單個齒缺先在草圖中繪制齒頂圓、分度圓、齒根圓、基圓四大圓,將其尺寸參數化,并插入規律曲線(漸開線),并將其按基圓半徑進行鏡像處理,如(圖58):圖58其次再通過基本曲線中的修剪命令,對其進行修剪,并拉伸,其中拉伸時需要參數化,最后得到單個齒缺,如圖59,圖60:圖59圖60(3)列陣將其參數化列陣,繪制參數化齒坯,將其求差,如圖61:圖61(4)繪制其余部分其余部分用基本的繪制方法繪制,注意要將尺寸參數化,最后結果如圖62

27、:圖624、參數變換當輸入要求不同時,齒輪會進行相應的變換。如,輸入:m=4z=99h=46ap=20rn0=40rn1=65rn2=180rc=24ht=6bh=10n=8得到如下結果,如圖:圖625、方法局限本方法不適用于基圓大于齒根圓的情形,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因此,對于基圓大于齒根圓的情形,本人并未做深入研究。7、心得體會倪培遠: 經過緊張而有辛苦的二周的課程設計結束了當我快要完成老師下達給我的任務的時候,我仿佛經過一次翻山越嶺,登上了高山之顛,頓感心曠神意,眼前豁然開朗 課程設計是我們專業課程知識綜合應用的實踐訓練,著是我們邁向社會,從事職業工作前一個必不少的過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8、通過這次課程設計,我深深體會到這句千古名言的真正含義我今天認真的進行課程設計,學會腳踏實地邁開這一步,就是為明天能穩健地在社會大潮中奔跑打下堅實的基礎 說實話,課程設計真的有點累然而,當我一著手清理自己的設計成果,漫漫回味這3周的心路歷程,一種少有的成功喜悅即刻使倦意頓消雖然這是我剛學會走完的第一步,也是人生的一點小小的勝利,然而它令我感到自己成熟的許多,另我有了一中”春眠不知曉”的感悟 通過課程設計,使我深深體會到,干任何事都必須耐心,細致課程設計過程中,許多計算有時不免令我感到有些心煩意亂:有2次因為不小心我計算出錯,只能毫不情意地重來但一想起周偉平教授,黃焊偉總檢平時對我們耐心的教導,想

29、到今后自己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想到世界上因為某些細小失誤而出現的令世人無比震驚的事故,我不禁時刻提示自己,一定呀養成一種高度負責,認真對待的良好習慣這次課程設計使我在工作作風上得到了一次難得的磨練 短短三周是課程設計,使我發現了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是真正如此的缺乏,自己綜合應用所學的專業知識能力是如此的不足,幾年來的學習了那么多的課程,今天才知道自己并不會用想到這里,我真的心急了,老師卻對我說,這說明課程設計確實使我你有收獲了老師的親切鼓勵了我的信心,使我更加自信 最后,我要感謝我的老師們,是您嚴厲批評喚醒了我,是您的敬業精神感動了我,是您的教誨啟發了我,是您的期望鼓勵了我,我感謝老師您今天又為我

30、增添了一幅堅硬的翅膀今天我為你們而驕傲,明天你們為我而自張華時光荏苒,歲月如梭,為期兩周的測繪已接近尾聲,在短短的兩周時間里,經歷了許多學習之外的鍛煉,讓我深深地體會到實踐與理論之間是有差距的,經歷越多的鍛煉,就越容易應用理論知識。每個建筑師都希望設計屬于自己的高樓大廈,每個機械師都希望擁有屬于自己的專利,然而,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總不乏困難與挫折,它們往往不是來自理論知識的缺乏,而是在設計的過程中現實的可行性的缺失。這次課程設計我們小組得到的題目是測繪一個單級圓柱齒輪減速器,由于理論知識的不足,再加上平時沒有什么經驗,一開始的時候有些手忙腳亂,不知從何入手。在老師的諄諄教導,和同學們的熱情幫

31、助下,使我找到了信心。在畫零件圖的過程中,老師給予了我很多有建設性的意見,他讓我明白了畫圖不僅僅是純理論上的簡單過程,它應該考慮加工工藝的要求,為了表達清楚零件圖,有些零件圖改了好幾遍。現在想想其實課程設計當中的每一天都是很累的,臨答辯那兩天更是一直很忙碌,我們不停奮斗在教室里,完成答辯PPT。其實正向老師說得一樣,設計所需要的東西都在書上了,當時自己老是想找到什么捷徑來完成這次任務。但是機械測繪的課程設計沒有那么簡單,你想copy或者你想自己胡亂蒙兩個數據上去來騙騙老師都不行,因為你的每一個數據都要從機械設計書上或者機械設計手冊上找到出處,不讓的話就麻煩了。我因為這個就吃了不少的虧,比如在我

32、設計減速器的裝配草圖時我沒有太注意相關尺寸,致使我設計的箱體出現了較大的結構錯誤,間接導致了我以后的裝配圖的步履維艱。雖然種種困難我都已經克服,但是還是難免我有些疏忽和遺漏的地方。完美總是可望而不可求的,不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才是最重要的。抱著這個心理我一步步走了過來,最終完成了我的任務。 在設計過程中培養了我的綜合運用機械設計課程及其他課程理論知識和利用生產時間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真正做到了學以致用。在此期間我我們同學之間互相幫助,共同面對機械測繪課程設計當中遇到的困難,培養了我們的團隊精神。在這些過程當中我充分的認識到自己在知識理解和接受應用方面的不足,特別是自己的系統的自我學習能力

33、的欠缺,將來要進一步加強,今后的學習還要更加的努力。本次課程設計不僅僅是對自己所學的知識的一次系統總結與應用,還檢驗了自己應用知識能力的不足。在這次測繪中,我也深深地體會到過程比結果重要,只有竭盡全力地付出,才有出人意外的收獲。也許,平時太在乎結果,在學習的過程中好高騖遠,沒有消化所學,因此在實踐中見捉頸見肘。須知只有在乎生命中的每個過程,才能體會到人生的意義和美好。馬銘 經過二個星期的實習,過程曲折可謂一語難盡。在此期間我也失落過,也曾一度熱情高漲。從開始時滿富盛激情到最后汗水背后的復雜心情,點點滴滴無不令我回味無長。 生活就是這樣,汗水預示著結果也見證著收獲。勞動是人類生存生活永恒不變的話題。通過實習,我才真正領略到“艱苦奮斗”這一詞的真正含義,我才意識到老一輩測繪為我們的社會付出。我想說,測繪確實有些辛苦,但苦中也有樂,在如今物欲很流的世界,很少有機會能與大自然親密接觸,但我們可以,而且測繪也是一個團隊的任務,一起的工作可以讓我們有說有笑,相互幫助,配合默契,多少人間歡樂在這里灑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