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性較大的高支模專項方案_第1頁
危險性較大的高支模專項方案_第2頁
危險性較大的高支模專項方案_第3頁
危險性較大的高支模專項方案_第4頁
危險性較大的高支模專項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目目 錄錄一一工程概況工程概況 .錯誤!未定義書簽。二二模板支撐設計模板支撐設計 .三三梁模板與支撐架計算梁模板與支撐架計算 .1上部框架梁模板基本參數 .2梁模板荷載標準值計算 .3梁底模板木楞計算 .4梁模板側模計算 .5穿梁螺栓計算 .6梁模板支撐腳手架的計算 .四四6.5M6.5M 高樓板模板鋼管扣件支架計算高樓板模板鋼管扣件支架計算 .1模板面板計算 .2模板支撐方木的計算 .3板底支撐鋼管計算 .4扣件抗滑移的計算 .5模板支架荷載標準值(立桿軸力) .6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五五柱模板及支撐體系計算柱模板及支撐體系計算 .1柱模板計算基本參數 .2柱模板荷載標準值計算 .3柱模板

2、面板的計算 . 4豎楞木方的計算 .5B 方向柱箍的計算 .6B 方向對拉螺栓的計算 .7H 方向柱箍的計算 .8H 方向對拉螺栓的計算 .六六樓梯模板樓梯模板 .七七模板安裝質量要求模板安裝質量要求 .1模板制作 .2墻模板安裝 .3柱模板安裝 .4梁、板模安裝 .5樓梯模板安裝要求 .6后澆帶模板及支撐架安裝要求 .7模板支設的質量要求 .8板模支設的質量控制措施 .9模板拆除 .10成品保護 .11安全技術要求 .12文明施工要求 . 危險性較大的高支模專項方案危險性較大的高支模專項方案一、編制依據一、編制依據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50204-2011 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

3、統一標準 GB50300-2001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二、工程概況二、工程概況1.工程名稱:2.工程地點: 3.結構特點:4.建筑面積:三、模板支撐設計三、模板支撐設計1.設計原則實用性:該工程結構質量要求高,接縫要嚴密,不漏漿。保證構件的形狀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確,模板構造合理,便于支拆;安全性:在施工過程中,不變形,不破壞,不倒塌;經濟性:合理配備模板,減少一次性投入,增加模板周轉次數,減少支拆用工,實施文明施工;2.結構地坪;200 厚 C30 砼,內配雙層雙向 12200 鋼筋;40 厚水泥砂漿

4、保護層 ;100 厚 C15 素砼墊層;素土夯實。3.條形井字梁基礎底板及梁模板板及其支撐體系:模板采用優質層板,層板厚 18mm,背楞采用 501004000mm 木枋,龍骨采用 483.0mm 厚標準鋼管,水平方向采用鋼管配頂絲頂于兩邊的土堆上。400 高的吊模底部用 181500 鋼筋作垂直支撐,500 寬的梁內橫向擺放 181500 作內模板頂撐,后用 12mm 圓鋼作為對拉螺桿鎖緊。4.框架梁、板模板及其支撐體系:模板采用優質木層板,層板厚 18mm,背楞采用501004000mm 木枋,龍骨采用 483.0mm 厚鋼管,支撐在-0.24 米的墊層面,支模高度 6.63 米。 5.梁

5、、墻拉接體系:采用 12mm 圓鋼作為對拉螺桿。四、四、梁模板與支撐架計算梁模板與支撐架計算1.上部框架梁模板基本參數本工程梁截面形式眾多,現以最大截面 450900mm 的梁為例進行計算。梁截面寬度 B=450mm,高度 H=900mm,高度方向對拉螺栓 2 道,對拉螺栓直徑12mm,對拉螺栓在垂直于梁截面方向距離 300mm。梁模板背楞使用的方木截面 501002000mm,梁模板截面側面方木距離 300mm。梁底模面板厚度 h=18mm,彈性模量 E=6000N/mm2,抗彎強度f=15N/mm2。梁側模面板厚度 h=18mm,彈性模量 E=6000N/mm2,抗彎強度f=15N/mm2

6、。2.梁模板荷載標準值計算模板自重 = 0.34kN/m2;鋼筋自重 = 1.5kN/m3;混凝土自重 = 25.0kN/m3;施工荷載標準值 = 2.5kN/m2。強度驗算要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和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撓度驗算只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計算公式為下式中的較小值:其中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 25.0kN/m3; t 新澆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可按實測確定,當無資料時按 200/(T+15),則 t=5.714; T 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取 20; V 混凝土的澆筑速度,取 2.5m/h; H 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總高度,取 1.2m; 1 外加劑影響

7、修正系數,取 1.2; 2 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取 0.85。F1=0.22255.141.20.85 =45.56KN/m2F2=2.51.2=30KN/m2根據公式計算的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 F2=30.0kN/m2實際計算中采用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 F1=45.561kN/m2取兩者中的最小值進行計算,即 F2=30KN/m2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 F3= 4.0kN/m2。3.梁底模板木楞計算梁底木枋的計算包含在腳手架梁底支撐計算中。4.梁模板側模計算梁側模板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計算簡圖如下 300 300 30049.92kN/mAB梁側模板計算簡圖抗彎強度計算抗彎強

8、度計算公式要求: f = M/W f其中 f 梁側模板的抗彎強度計算值(N/mm2);M 計算的最大彎矩 (kNm);q 作用在梁側模板的均布荷載(N/mm);W 面板凈截面抵抗矩;q=(1.230.00+1.44.00)1.40=58.24N/mm W=bh2/6=12001818/6=64800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M=0.1058.240.3002=0.524kNmf=0.524106/64800=8.086N/mm2結論:梁側模面板抗彎計算強度小于 15.00N/mm2,滿足要求!抗剪計算最大剪力的計算公式如下:Q = 0.7ql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T = 3Q/2bh T其中最大剪

9、力 Q=0.758.240.300=12.23kN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12230/(2120018)=0.849N/mm2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40N/mm2結論:面板的抗剪強度計算滿足要求!撓度計算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其中 q = 30.01.40=42.0N/mm 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最大撓度v = 0.67742.000300.04/(1006000.00583200.1)=0.658mm梁側模板的撓度計算值: v = 0.658mm 小于 v = 300/250,滿足要求!5.穿梁螺栓計算計算公式:N N = fA其中 N 穿梁螺栓所受的拉力;A 穿梁螺栓有效面積

10、(mm2);f 穿梁螺栓的抗拉強度設計值,取 170N/mm2; 穿梁螺栓承受最大拉力 N=(1.230.00+1.44.00)1.400.90/4=13.104kN穿梁螺栓直徑為 12mm;穿梁螺栓有效直徑為 9.9mm;穿梁螺栓有效面積為 A=76.000mm2;穿梁螺栓最大容許拉力值為 N=12.920kN;穿梁螺栓承受拉力最大值為 N=12.048kN;穿梁螺栓的布置間距為側龍骨的計算間距 600mm;每個截面布置 4 道穿梁螺栓。穿梁螺栓強度滿足要求!6.梁模板支撐腳手架的計算支撐條件采用鋼管腳手架形式,參見樓板模板支架計算內容。五、五、6.5m 高樓板模板鋼管扣件支架計算高樓板模板

11、鋼管扣件支架計算模板支架的計算參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樓板模板滿堂支架以最大層高 H=6.13 米為例計算,立桿的縱距 b=0.90 米,立桿的橫距 l=0.90 米,立桿的步距 h=1.60 米,采用的鋼管類型為483.0 標準鋼管,中間 3.13.3 米高的夾層滿堂架力桿縱、橫距可適當調整,但不得超過 1.0m。樓板支撐架立面簡圖 樓板支撐架荷載計算單元1.模板面板計算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模板面板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靜荷載標準值 q1 = 25.0000.1300.900+0.3400.900=3.231kN/m活荷載標準值

12、 q2 = (2.000+1.000)0.900=2.700kN/面板的截面慣性矩 I 和截面抵抗矩 W 分別為:W =90.001.801.80/6 = 43.98cm3; I = 90.001.801.801.80/12 = 43.74cm4;抗彎強度計算f = M / W f其中 f 面板的抗彎強度計算值(N/mm2); M 面板的最大彎距(Nmm); W 面板的凈截面抵抗矩; f 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取 15.00N/mm2;M = 0.100ql2其中 q 荷載設計值(kN/m);經計算得到 M=0.100(1.23.231+1.42.7)0.3000.300=0.0689 kNm

13、經計算得到面板抗彎強度計算值 f=0.068910001000/43980=1.567N/mm2結論:面板的抗彎強度驗算 f f,滿足要求!抗剪計算T = 3Q/2bh T其中最大剪力 Q=0.60(1.23.231+1.42.70)0.30=1.378kN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1378/(2900.018.0)=0.128N/mm2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40N/mm2 結論:抗剪強度驗算 T T,滿足要求!撓度計算v = 0.677ql4 / 100EI v = l / 250面板最大撓度計算值 v = 0.6773.2313004/(1006000437400)=0.0675mm

14、結論:面板的最大撓度小于 300.0/250,滿足要求!2.模板支撐方木的計算方木按照均布荷載下三跨連續梁計算。荷載計算鋼筋混凝土板自重(kN/m):q11 = 25.0000.1300.300=0.975kN/m模板的自重線荷載(kN/m): q12 = 0.3400.3000.018=0.0018kN/m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kN/m),經計算得:活荷載標準值 q2 = (1.000+2.000)0.300=0.900kN/m靜荷載 q1 = 1.21.5+1.20.0018+1.20.975=2.972kN/m活荷載 q2 = 1.40.900=1.260kN/

15、m方木的計算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最大彎矩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計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載 q = 2.972+1.26=4.232kN/m最大彎矩 M = 0.1ql2=0.14.2320.900.90=0.343kNm最大剪力 Q=0.60.9004.232=2.285kN最大支座力 N=1.10.9004.232=4.19kN方木的截面截面慣性矩 I 和截面抵抗矩 W 分別為:W = 5.0010.0010.00/6 = 83.33cm3; I = 5.0010.0010.0010.00/12 = 416.67cm4;方木抗彎強度計算抗彎計算強度 f=0.343106

16、/83333.3=4.116N/mm2結論:方木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 15.0N/mm2,滿足要求!方木抗剪計算 最大剪力的計算公式如下:Q = 0.65ql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T = 3Q/2bh T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2285/(250100)=0.686N/mm2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30N/mm2方木的抗剪強度計算滿足要求!方木撓度計算最大變形 v=0.6774.232900.04/(10010000.004166666.67)=0.451mm結論:方木的最大撓度小于 900.0/250,滿足要求!3.板底支撐鋼管計算橫向支撐鋼管計算橫向支撐鋼管按照均布荷載作用下的連續梁計

17、算,均布荷載 q 取縱 P=4.232kN/m 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最大彎矩 Mmax=0.409kN.m最大變形 vmax=0.475mm最大支座力 Qmax=6.191kN抗彎計算強度 f=0.409106/5080.0=80.42N/mm2結論:支撐鋼管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 205.0N/mm2,滿足要求!支撐鋼管的最大撓度小于 700.0/150 與 10mm,滿足要求!4.扣件抗滑移的計算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R Rc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 8.0kN;R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計算中 R 取最大支座反力,R=6

18、.19kN單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當直角扣件的擰緊力矩達 40-65Nm 時,試驗表明:單扣件在 12kN 的荷載下會滑動,其抗滑承載力可取 12.0kN;雙扣件在 20kN 的荷載下會滑動,其抗滑承載力可取 12.0kN。5.模板支架荷載標準值(立桿軸力)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腳手架的自重(kN):NG1 = 0.1166.000=0.172kN模板的自重(kN): NG2 = 0.3400.9000.900=0.194kN鋼筋混凝土樓板自重(kN):NG3 = 25.0000.3000.9000.900=6.075kN經計算得

19、到,靜荷載標準值 NG = NG1+NG2+NG3 = 6.441kN。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NQ = (1.000+2.000)0.9000.900=2.43kN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N = 1.2NG + 1.4NQ=11.1312KN6.立桿的穩定性計算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其中 N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 (kN);N = 11.1312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o/i 查表得到;i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cm);i = 1.58A 立桿凈截面面積 (cm2); A = 4.24W

20、立桿凈截面抵抗矩(cm3);W = 4.94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計算值 (N/mm2);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 205.00N/mm2;l0 計算長度 (m);l0 = k1uh (1)如果完全參照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由公式(1)或(2)計算 l0 = (h+2a) (2)k1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取值為 1.155;u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 5.3.3;u = 1.70a 立桿上端伸出頂層橫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a = 0.00m;公式(1)的計算結果:l0 = k1uh=1.1551.71.6=3.142長細比 L0/i=314.2

21、/1.58=198.8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 由長細比 L0/i 的計算結果查表得到 =0.201 = 11131.2/0.201424=130.61N/mm2 = 130.61N/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公式(2)的計算結果:l0 = (h+2a)=(1.6+20)=1.6長細比 L0/i=160/1.58=101.3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 由長細比 L0/i 的計算結果查表得到 =0.580 = 11131.2/0.580424=45.26N/mm2= 45.26N/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六、柱模板及支撐體系計算六、柱模板及支撐體系計算柱模板及支撐體系選

22、柱截面尺寸為 700700 柱子,計算高度 6.13 米為例進行計算,其他截面柱子根據截面尺寸做相應調整。柱模板計算基本參數柱模板的截面寬度 B=700mm,柱模板的截面高度 H=900mm,柱模板的計算高度 L = 6130mm,柱箍采用雙鋼管 48mm3.5mm,柱箍間距計算跨度 d = 500mm,柱箍每 1000mm應以滿堂架連為整體。柱模板豎楞截面寬度 50mm,高度 100mm,B 方向豎楞 4 根,H 方向豎楞 4 根。對拉螺桿采用 12mm 圓鋼加工制作,間距 400mm,其他斷面柱子拉桿數量可按該尺寸要求做調整; 700230230230 700230230230柱子模板支撐

23、計算簡圖柱模板荷載標準值計算強度驗算要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和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設計值;撓度驗算只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產生荷載標準值。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計算公式為下式中的較小值:其中 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 25.000kN/m3; t 新澆混凝土的初凝時間,為 0 時(表示無資料)取 200/(T+15),取5.714; T 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取 20.000; V 混凝土的澆筑速度,取 2.500m/h; H 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總高度,取 3.900m; 1 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取 1.200; 2 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取 1.000。根據公式計算的新澆混凝土側

24、壓力標準值 F1=50.680kN/m2實際計算中采用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 F1=50.690kN/m2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 F2= 4.000kN/m2。柱模板面板的計算 面板直接承受模板傳遞的荷載,應該按照均布荷載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面板的計算寬度取柱箍間距 0.50m,計算如下: 250 250 25033.21kN/mAB面板計算簡圖荷載計算值 q = 1.250.690.5+1.44.00.5=33.214kN/m面板的截面慣性矩 I 和截面抵抗矩 W 分別為: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 I 和截面抵抗矩 W 分別為: W = 50.001.801.80/6 = 27.00cm3;

25、 I = 50.001.801.801.80/12 = 24.30cm4;抗彎強度計算 f = M / W f 其中 f 面板的抗彎強度計算值(N/mm2); M 面板的最大彎距(N.mm); W 面板的凈截面抵抗矩; f 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取 15.00N/mm2; M = 0.100ql2 其中 q 荷載設計值(kN/m);經計算得到 M =0.1(1.225.345+1.42.00)0.30.3=0.208kN.m經計算得到面板抗彎強度計算值 f =0.20810001000/27000=7.688N/mm2結論:面板的抗彎強度驗算 f f,滿足要求!抗剪計算T = 3Q/2bh T

26、其中最大剪力 Q=0.600(1.225.3452+1.42.000)0.30=4.982kN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4982.0/(2500.018.000)=0.830N/mm2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40N/mm2結論:抗剪強度驗算 T T,滿足要求!300300300 撓度計算v = 0.677ql4 / 100EI v = l / 300面板最大撓度計算值 v = 0.67725.3452504/(1006000243000)=0.460mm結論:面板的最大撓度小于 300.0/300,滿足要求!豎楞木方的計算豎楞木方直接承受模板傳遞的荷載,應該按照均布荷載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

27、計算如下 500 500 50016.61kN/mAB 豎楞木方計算簡圖豎楞木方的計算寬度取 BH 兩方向最大間距 0.300m。荷載計算值 q = 1.250.690.250+1.44.000.300=16.607kN/m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最大彎矩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計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載 q = 8.304/0.500=16.607kN/m 最大彎矩 M = 0.1ql2=0.116.6070.500.50=0.415kN.m 最大剪力 Q=0.60.50016.607=4.982kN 最大支座力 N=1.10.50016.607=9.134kN截面力學參數

28、為,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 I 和截面抵抗矩 W 分別為: W = 5.0010.0010.00/6 = 83.33cm3; I = 5.0010.0010.0010.00/12 = 416.67cm4;抗彎強度計算抗彎計算強度 f=0.415106/83333.3=4.98N/mm2抗彎計算強度小于 13.0N/mm2,滿足要求!抗剪計算最大剪力的計算公式如下:Q = 0.6ql 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T = 3Q/2bh T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4982/(250100)=1.5N/mm2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30N/mm2撓度計算最大變形 v =0.67713.839500.04

29、/(1009500.002133333.5)=0.289mm最大撓度小于 500.0/300,滿足要求!B 方向柱箍的計算豎楞木方傳遞到柱箍的集中荷載 P: P = (1.250.69+1.44.00)0.300 0.500 = 8.30kN柱箍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連續梁計算。集中荷載 P 取木方傳遞力。 510 510 4.15kN 8.30kN 8.30kN 4.15kNAB支撐鋼管計算簡圖0.4360.948支撐鋼管彎矩圖(kN.m)0.0000.170 支撐鋼管變形圖(mm)3.233.230.920.929.23 9.239.23 9.230.920.923.233.23支撐鋼管剪力

30、圖(kN)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 最大彎矩 Mmax=0.948kN.m 最大變形 vmax=0.170mm 最大支座力 Qmax=18.453kN 抗彎計算強度 f=0.948106/10160000.0=93.31N/mm2 支撐鋼管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 205.0N/mm2,滿足要求! 支撐鋼管的最大撓度小于 510.0/150 與 10mm,滿足要求!B 方向對拉螺栓的計算計算公式:N N = fA其中 N 對拉螺栓所受的拉力; A 對拉螺栓有效面積 (mm2); f 對拉螺栓的抗拉強度設計值,取 170N/mm2;對拉螺栓的直徑(mm): 12對拉螺栓有效直徑(mm): 10對拉螺栓有效

31、面積(mm2): A = 76.000對拉螺栓最大容許拉力值(kN): N = 12.920對拉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kN): N = 18.453對拉螺栓偏弱,施工時做加強處理!H 方向柱箍的計算豎楞木方傳遞到柱箍的集中荷載 P:P = (1.250.69+1.44.00)0.300 0.500 = 8.30kN 柱箍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連續梁計算。集中荷載 P 取木方傳遞力。 510 510 4.15kN 8.30kN 8.30kN 4.15kNAB支撐鋼管計算簡圖0.4360.948支撐鋼管彎矩圖(kN.m)0.0000.170支撐鋼管變形圖(mm)3.233.230.920.929.23

32、 9.239.23 9.230.920.923.233.23支撐鋼管剪力圖(kN)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最大彎矩 Mmax=0.948kN.m 最大變形 vmax=0.170mm最大支座力 Qmax=18.453kN抗彎計算強度 f=0.948106/10160000.0=93.31N/mm2支撐鋼管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 205.0N/mm2,滿足要求!支撐鋼管的最大撓度小于 510.0/150 與 10mm,滿足要求!H 方向對拉螺栓的計算計算公式:N N = fA其中 N 對拉螺栓所受的拉力; A 對拉螺栓有效面積 (mm2); f 對拉螺栓的抗拉強度設計值,取 170N/mm2;對拉螺栓的直

33、徑(mm): 12對拉螺栓有效直徑(mm): 10對拉螺栓有效面積(mm2): A = 76.000對拉螺栓最大容許拉力值(kN): N = 12.920對拉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kN): N = 18.453對拉螺栓偏弱,施工時做加強處理!七、樓梯模板七、樓梯模板樓梯模板采用 18mm 厚優質膠合板,支撐架料采用 483.0mm 鋼管扣件緊固支撐,支撐鋼管間距同樓板滿堂架支撐。八、模板安裝質量要求1.模板制作模型統一按配模圖在加工場地統一加工制作,制作好后標記模板位置、型號尺寸和數量,經驗收合格刷脫模劑后按規定順序堆碼。2.柱模板安裝嚴格按柱模圖進行拼模安裝;放出柱邊線及 200 控制線,校正

34、綁扎柱筋及安裝墊塊,高標號砂漿沿柱周邊做埂子,保證柱模的方正;柱模安裝校正、加固。安裝柱模時,采取拼裝一次性安裝到位,柱底留一清掃口,洞口同柱寬,高 100mm,用于清理雜物及沖洗水出水口; 3.梁、板模安裝施工順序放線搭設支模架安裝梁底模安裝梁側模安裝板底模安裝梁柱節點模放線模板安裝前,根據測量標記在墻或柱上彈出的標高、中心線和模板安裝控制內邊線,并按滿堂架設計要求定出安模架立桿位置線;搭設支模架當支模架支承在樓板面上時,應在立桿下部設置通長木墊塊(502004000) 。滿堂腳手架搭設間距立桿為700700,不能大于 800mm 設置;水平桿第一道設置300,第二、三道橫桿間距 1600m

35、m 設置,縱橫桿與剪刀撐必須扣件擰緊;安裝梁底模梁跨4m 時,按梁跨全長度 2起拱 16MM。梁底模下設 5080 方木250,就位于支撐上后,用線拉通線校正底模中心線和邊線以及標高,校正無誤后將底模固定支模架上。安裝梁側模當梁底模安裝校正后,再拼裝梁側模兩面,安裝時應注意側模模型的上口高度控制,同時須加設木龍骨間距為:400,并將側模與底板連接,板模蓋側模,用鐵釘固定,模板裝完后,應檢查梁模中心線及標高、斷面尺寸,用鋼管及木方加固。安裝板底模支架必須穩固、不下沉。按設計要求間距搭設滿堂腳手架立桿。支模架搭設時應拉通線控制高度及垂直度,并抄平檢查。板模應從四周向中間鋪設,樓板模板應與支承的木龍

36、骨、梁側模連接,用鐵釘釘牢。板模蓋梁側模,模板板縫采用膠帶粘貼,然后經檢查合格后涂刷脫模劑。樓板上的預埋件和預留洞應在混凝土澆筑前檢查有無遺漏,不得成型后再開洞。安裝時先彈出位置線在模板上保證位置準確后預埋,用鐵釘或其它方法固定;樓板底模安裝好后,應復核模板面標高和板面平整度、拼縫、預埋件和預留洞的準確性,進一步核實梁、柱位置。安裝梁柱節點模 梁模板與柱模及板模接頭處的空隙均用木膠板或松木板拼縫嚴密,并采取加固牢固;檢查其平整度是否與大面相同及垂直。復核檢查梁側模是否加固牢固,有無漏設支撐。4.樓梯模板安裝要求施工前應根據實際層高放樣,先安裝休息平臺梁模板,再安裝樓梯模板斜楞,然后鋪設梯底模,

37、安裝外側模和踏步模板。安裝模板蛙要特別注意斜向支柱(斜撐)的固定,防止澆筑砼時模板移動。踏步模板應根據樓梯踏步結構尺寸要求制作成模型進行封閉覆蓋,防止澆筑時混凝土到處流動,覆蓋后每隔幾階可留一個混凝土入口及振搗口。5.后澆帶模板及支撐架安裝要求本工程從一層板開始設置了 1000mm 寬后澆帶,按設計圖紙要求,后澆帶混凝土需結構頂板混凝土澆筑 60 天后方能“封帶” 。所以后澆帶部位的模板支撐體系應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支撐架。支撐架體搭設要求與樓板滿堂架支撐一樣,只是在搭設時有意識的搭設 1.6 米寬的獨立支撐體系。在同層樓板滿堂架達到拆除條件時,其他部分的支撐架便可拆除,保留后澆帶處的“獨立”支撐

38、體系,該支撐體系需等封帶后混凝土強度達到拆模要求時才能拆除。6.模板支設的質量要求施工時模板就位要準確,穿墻對拉螺栓要全穿齊、擰緊,保證墻、柱斷面尺寸正確;模板應具有足夠強度、剛度及穩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澆砼的重量,側壓力以及施工荷載。澆筑前應檢查承重架及加固支撐扣件是否擰緊;模板拼縫要嚴密,經過多次周轉的模板邊存有缺陷,拼裝后不大于 1mm 的縫隙可用粘膠帶封閉;如果試拼裝時縫隙大于 1mm 時,應對模板邊做修平處理后在安裝牢固。墻、柱下腳口接縫必須嚴密,安裝前可先在墻、柱腳鋪設一層高標號的水泥砂漿找平層。砼振搗密實,防止漏漿、 “爛根”及出麻面;支撐系統要合理,防止梁側、柱、墻面砼鼓出及“

39、爆模” 。柱、墻、梁板模安裝完后,必須自檢、互檢、交接檢三檢制度,進行工序交接制度,然后進行檢驗批報驗工作。模板的安裝誤差應嚴格控制在允許偏差范圍內。項 目允許偏差檢驗方法 軸線位置5鋼尺檢查板表面標高5水準儀或拉線、鋼尺柱、梁+4,-5鋼尺檢查全高5m6經緯儀或吊線、鋼尺層高垂直度全高5m8經緯儀或吊線、鋼尺相鄰板面高低差2鋼尺檢驗表面平整(2m 長度以上)52m 靠尺和塞尺檢查7.板模支設的質量控制措施所有的結構支架前均應由工長進行配板設計和畫出配板放樣圖并編號,余留量由縫模調整;模板及其支撐均應落在實處,不得有“虛”腳出現,安拆均設專人負責。為防止砼在硬化過程中與模板粘結,影響脫模,在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