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學生畢業設計(論文)任務書題目:ZL輸油管道初步設計2題目設計范疇及主要內容:該管道的設計輸量為2000萬噸/年,管道全長為220km,管道的縱斷面數據見表1,輸送的原油性質如下:20的密度為860kg/m3,初餾點為81,反常點為28,凝固點為25。表2列出了粘溫數據。表1 沿程里程、高程數據(管道全長220km)里程(km)04580110150170190210220高程(m)286090352528465288表2 粘溫數據溫度()2830354045505560粘度(cP)124.511183.26960534842.5本設計主要的研究內容如下:用經濟流速確定管徑,并計算該管徑下的費
2、用現值和輸油成本;通過熱力和水力計算確定該經濟管徑方案下的熱站數和泵站數,并進行熱泵站的合一;主要設備選擇(包括泵、爐、罐、原動機);站址確定,在縱斷面圖上布站;反輸運行參數的確定;站內工藝流程設計;方案經濟效益分析。3 設計方案及研究要求:本次設計的題目是輸油管道工藝的初步設計。長輸管道的投資巨大,需在長期的時間內保持在其經濟輸量范圍內,才有明顯的經濟效益。所以選擇合適的路線走向,合理確定建設規模,選擇正確的站址,對于節省投資和運行費用,以及安全環保都有很重要的意義。長距離輸油管道由輸油站和線路組成。故設計的主要內容也主要關于這兩部分:1、通過選線和管道路線的勘查,收集基本的設計參數。2、工
3、藝計算部分,具體包括:(1) 根據導師給的原始數據,確定進出站油溫,并由此確定經濟管徑,其中經濟管徑的確定方法最經常用的有輸油成本法和費用現值法。(2) 通過熱力和水力計算及流態的判斷,泵站數的確定,最終進行站址的確定,其中按最小輸量確定熱站數,按最大輸量確定泵站數。(3)校核計算。包括熱力、水力校核,壓力越站校核,熱力越站校核,動靜水壓力校核,反輸校核,全越站校核等。(4) 工藝流程設計,其原則是滿足各個輸油生產環節的需要,中間熱泵站工藝流程應與輸油方式相適應,便于事故的處理和檢修,節約,和能促進新技術新設備的采用。學 生 畢 業 設 計(論文)開 題 報 告設計題目:Z-L輸油管道初步設計
4、 選題來源:長輸原油輸油管道初步設計題目: Z-L輸油管道初步設計選題背景及理由:長距離輸油管道初步設計是根據設計任務書的要求,結合實際條件所做的工程具體實施方案。由工藝計算來確定管道的總體方案的主要參數:管徑,泵站數,熱站數,及其位置等。本設計主要內容包括:由經濟流速確定經濟管徑,確定所使用管材,由最小輸量確定其熱站數,最大輸量確定其泵站數,并校合各進出站壓力和沿線的壓力分布是否滿足要求,并為管道采用的控制和保護措施提供設計參數,提出調整,控制運行參數的措施。在管道的運行過程中要根據輸送條件的變化,進行熱力,水力計算。合理確定各站的溫度,壓力等運行參數。計算各個輸量下的運行參數等等。主要參考
5、文獻:1 GB/T 50253-2003,輸油管道工程設計規范.2 楊筱蘅,張國忠.輸油管道設計與管理.第一版.山東東營:石油大學出版社,2005:15-160.3 GB/T 500074-2002.石油庫設計規范4 張國忠.長輸管道設計中的壁厚選擇油氣儲運1993:12.論文框架:第一章前言第二章工藝設計說明書1、工程概況;2、基本參數的選取;2、參數的選取;4、工藝計算說明;5、確定加熱站及泵站數;6、校核計算說明;7、站內工藝流程的設計;8、主要設備的選擇第三章工藝設計計算書1、經濟流速確定管徑;2、熱力計算與確定熱站數;3、確定站址;4、反輸量的確定;5、設備選取及管線校核;6、開爐開
6、泵方案;第四章結論致謝參考文獻擬完成論文進度安排:(一稿、二稿、三稿、定稿)(1)2月初開始任務書和開題報告的編寫,并闡明設計原則和設計任務,在2月末完成熱站數和泵站數的確定以及工藝流程的說明。指導教師定期對學生進行輔導;(2)3月份開始工藝設計計算書的編寫,并確定不同輸量下的布站方案和開爐開泵方案,期間指導教師進行中期檢查;(3)4月中旬完成全部計算,經指導教師檢查審批后做最終定稿。指導教師意見: 該學員積極上進、態度認真、虛心好學,編寫論文時充分利用各類參考文獻,將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經驗完好結合;語言組織很好,層次清晰,論文內容闡述順暢明了,計算準確無誤。經審核,可以進行答辯。摘
7、 要本管線設計最大設計年輸量為2000萬噸。管道全長220km,所經地段地勢較為平坦,高程在2888m之間。經過計算,不存在翻越點。全線均采用“從泵到泵”的密閉輸送方式以及先爐后泵流程。本設計根據經濟流速來確定管徑,選為81310.3,管材選擇無縫鋼管,鋼號Q345,最低屈服強度為325MPa。經過熱力和水力計算,確定了所需的熱站和泵站數,考慮到運行管理的方便,熱泵站的合一。本設計中遵循在滿足各種條件的情況下,工藝流程盡可能的簡單,并且輸油工藝本著應用先進技術的原則,進行了首站和中間站的工藝流程設計。最后繪制五張圖:管道縱斷面圖,中間熱泵站工藝流程圖,首站平面布置圖,泵房安裝圖,首站工藝流程圖
8、。關鍵詞: 管道;輸量;熱泵站;工藝流程ABSTRACTThe length of the pipeline design is 220 kilometers, the elevation height is between 28-88 meters,the section which pipeline passed is smooth.Go through the calculate, there was no get over point.This design used tight line pumping which called “from pump to pump”, so it
9、can reduce consumptive waste, Moreover, this method can utilize sufficiently remain pressure head.In the design, economic pipe diameter is firstly determined by economic velocity. At lest, 81310.3,L325 pipe is used.The transportation capacity and the geography conditions are considered of in order t
10、o determine the heating station. And including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workers live conditions and so on. Finally, the heating station id placed to the first station,0Km. And direct heating is used.In the condition of meeting all the kinds of those factors, th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re u
11、sed as simply as possible, and the advanced technologies are used an usually as possibly. In each station, oil is first heated and then pumped in heatingpump station in the design. The process of the origin station is: forward transportation, reverse transportation, heat oil cycling and pigging oper
12、ation, etc. The technology process of the following station is: forward transportation, reverse transportation, nonpumping operation, nonheating oil cycling and pigging operation, etc.The last , analysis of the projects economic becefics is necessary.The IRR is included.SO ,the project is possible.K
13、eyword:tube type:transmit output;hot pumpstation;technical process目 錄第一章前言.1第二章工藝設計說明書 .21.工程概況.21.1 線路基本概況.21.2 輸油站主要工程項目.21.3 管道設計32.基本參數的選取.32.1 設計依據.32.2 原始數據.32.3 溫度參數的選擇.43參數的選擇.53.1管道設計參數.53.2 油品密度53.3 粘溫方程63.4 總傳熱系數K.63.5 最優管徑的選擇 .64工藝計算說明.75.確定加熱站及泵站數.75.1 熱力計算.85.2 水力計算95.3 站址確定106校核計算說明.1
14、16.1 熱力、水力校核116.2 進出站溫度校核116.3 進出站壓力校核116.4 壓力越站校核126.5 熱力越站校核126.6 動、靜水壓力校核126.7 反輸運行參數的確定127. 站內工藝流程的設計.138主要設備的選擇.148.1 輸油泵的選擇148.2 首末站罐容的選擇158.3 加熱爐的選擇158.4 閥門15第三章工藝設計計算書.171經濟流速確定管徑.171.1 輸量計算171.2 經濟流速172熱力計算與確定熱站數.192.1 確定計算用各參數192.2 確定流態192.3總傳熱系數的確定202.4 最小輸量下確定熱站數和泵站數212.5判斷翻越點232.6最大輸量下確
15、定熱站數和泵站數232.7翻越點的校核.253.確定站址.253.1 熱力校核253.2 水力校核294. 反輸量的確定.294.1 反輸量的確定304.2 反輸泵的選擇305. 設備選取及管線校核.305.1 輸油站儲罐總容量305.2 輸油主泵的選擇315.3 給油泵選擇315.4反輸泵的選擇315.5 加熱爐選取315.6 電動機選擇315.7 閥門.326. 開爐開泵方案.326.1 最大輸量下.326.2 最小輸量下33第四章結論.34致謝.35參考文獻.36第一章 前言作為油氣儲運專業的本科畢業生,我們進行了輸油管道的初步設計,使我對以前所學專業知識進行了一次綜合回顧及應用,尤其是
16、對管輸工藝的初步設計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認識。長距離輸油管道初步設計是根據設計任務書的要求,結合實際條件所做的工程具體實施方案。其主要目的是根據設計任務書規定的輸送油品的性質,輸量及線路情況,由工藝計算來確定管道的總體方案的主要參數:管徑,泵站數,熱站數,及其位置等。本設計主要內容包括:由經濟流速確定經濟管徑,確定所使用管材,由最小輸量確定其熱站數,最大輸量確定其泵站數,并校合各進出站壓力和沿線的壓力分布是否滿足要求,并為管道采用的控制和保護措施提供設計參數,提出調整,控制運行參數的措施。在管道的運行過程中要根據輸送條件的變化,進行熱力,水力計算。合理確定各站的溫度,壓力等運行參數。計算各個輸量下
17、的運行參數等等。經過這次畢業設計,我系統了專業課知識,學到了很多東西,但水平和時間有限,難免有疏漏和錯誤之處,希望老師批評指正。第二章 工藝設計說明書1.工程概況1.1 線路基本概況本設計依據設計任務書的要求,結合實際條見作出工程的實際具體實施方案。管線最大年輸量為2000萬噸。全長220km,沿線地勢平緩,海拔最低處為28m,最高處88m,距外輸首站約80公里,首末站高差為60 m,管線位于平原地區。管線外有瀝青防腐層,以減輕腐蝕損耗。管線設計為密閉輸送,能夠長期連續穩定運行。并采用先爐后泵的流程。占地少,密閉安全,且對環境污染小,能耗少,受外界環境惡劣氣候的影響小。便于管理,易于實現遠程集
18、中監控,自動化程度很高,勞動生產率高。油氣損耗少,運費較低。1.2 輸油站主要工程項目本管線設計年輸量為2000萬噸年,綜合考慮沿線的地理情況,貫徹節約占地、保護環境和相關法律法規,本著盡量避免將站址布置在海拔較高地區和遠離城市的人口稀少地區,以方便職工生活,并本著“熱泵合一”的原則,兼顧平原地區的均勻布站方針,采用方案如下:設立熱泵站兩座,即首站和一座中間站,均勻布站。本次設計中管道采用可減少蒸發損耗,流程簡單,固定資產投資少,可全部利用剩余壓力便于最優運行的密閉輸送方式,并采用“先爐后泵”的工藝方案。選用直接加熱式加熱爐。鑒于傳統的采用加熱盤管對罐內油品進行加熱的方法存在種種弊端,本次設計
19、將熱油循環工藝也包括在內,即部分油品往熱油泵和加熱爐后進罐,而且設有專用泵和專用爐,同時該泵和爐還可分別作為給油泵的備用泵和來油的加熱爐,充分體現了一泵兩用,一爐兩用的方針。1.3 管道設計本設計中選擇的管道為外徑813,壁厚10.3mm,管材為L325的管道。由于輸量較大,且沿線地溫較高,故從經濟上分析,本管道不采用保溫層。全線設瀝青防腐層從而減少腐蝕損失。并設機械清蠟設備,保證全線輸油管道的暢通無阻。2.基本參數的選取2.1 設計依據本設計主要根據國家技術監督局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聯合發布的輸油管道工程技術規范GB50253-94,并參照其他有關設計規范進行的。設計中應以下四條設計原則:
20、(1) 以國家設計規范為主要和基本原則,通過技術比較選擇最優化最經濟的工藝方案。(2) 充分利用地形條件,兼顧熱力站、泵站的布置,本著“熱泵合一”的原則,盡量減少土地占用。(3) 設計中以節能降耗為目的,在滿足管線設計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管線的承壓能力以減少不必要的損耗。(4) 注意生態平衡,三廢治理和環境保護。2.2 原始數據(1)最大設計輸量為2000萬噸/年;生產期生產負荷(各年輸量與最大輸量的比率)見下表2-1表2-1生產期生產負荷表年1234567891011121314生產負荷(%)70809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908070(2)年最低月平均溫度2;
21、(3)管道中心埋深1.55m;(4)土壤導熱系數1.45w/(m);(5)瀝青防腐層導熱系數0.15w/(m);(6)原油性質20的密度860kg/m;初餾點81;反常點28;凝固點25;比熱2.1kJ/(kg);燃油熱值4.1810kJ/kg。(7)粘溫關系 見表2-2表2-2 油品溫度與粘度數據溫度()2830354045505560粘度(cp)124.511183.26960534842.5(8)沿程里程、高程(管道全程220km)見表2-3表2-3 管道縱斷面數據里程(km)04580110150170190210220高程(km)2860903525284652882.3 溫度參數的
22、選擇(1)出站油溫考慮到原油中不可避免的含水,故加熱溫度不宜高于100,以防止發生沸溢。由于本設計采取先爐后泵的方式,則加熱溫度不應高于初餾點81,以免影響泵的吸入。而且管道采用瀝青防腐絕緣層,故原油的輸油溫度不能超過瀝青的耐熱溫度。而且,考慮到管道的熱變形等因素,加熱溫度也不宜太高。綜上考慮,初步確定出站溫度T=60。(2)進站油溫加熱站進站油溫的確定主要考慮經濟比較。對于像本設計這樣凝點較高的含蠟原油,由于在凝點附近粘溫曲線很陡,故經濟進站溫度常取高于凝固點2-3。又因為原油的反常點為28,而反常點以上可認為是牛頓流體。考慮最優熱處由理條件及經濟比較來選擇進出站溫度。借鑒經驗數據綜合考慮,
23、初步設計進站溫度T=30。(3)平均溫度當管路的流態在紊流光滑區時,可按平均溫度下的油流粘度來計算站間摩阻。計算平均溫度可采用下式: (2-1)式中: 平均油溫,;、加熱站的出站、進站溫度,。3參數的選擇3.1管道設計參數(1)熱站、泵站間壓頭損失15m;(2)熱泵站內壓頭損失30m;(3)進站壓力范圍一般為2080m;(4)年輸送天數為350天;(5)首站進站壓力50m。3.2 油品密度根據20時油品的密度按下式換算成計算溫度下的密度: (2-2)式中: 分別為溫度為和20 下的密度;溫度系數,;3.3 粘溫方程根據粘度和溫度的原始參數,用最小二乘法回歸: (2-3)式中: 原油的動力粘度,
24、PS3.4 總傳熱系數K管道散熱的傳遞過程由三部分組成:(1)油流至管壁的放熱(2)管壁、瀝青防腐層的熱傳導(3)管外壁周圍土壤的傳熱總傳熱系數的計算公式為:=+ (2-4)= (2-5)式中 Di,Di+1鋼管、瀝青防腐層的內徑和外徑,m;i導熱系數,w/(m); Dw管道最外圍的直徑,m;1油流至管內壁的放熱系數,w/(m2);2管壁至土壤放熱系數,w/(m2);t土壤導熱系數,w/(m); ht管中心埋深,m。3.5 最優管徑的選擇在規定輸量下,若選用較大的管徑,可降低輸送壓力,減少泵站數,從而減少了泵站的建設費用,降低了輸油的動力消耗,但同時也增加了管路的建設費用。根據目前國內加熱輸油
25、管道的實際經驗,熱油管道的經濟流速在1.02.0m/s范圍內。經過計算,最終選定為外管徑813,壁厚10.3mm。4工藝計算說明對于高含蠟及易凝易粘油品的管道輸送,當其凝點高于管道周圍環境的溫度,或在環境溫度下油流粘度很高時,不能直接在環境溫度下等溫輸送。油流過高的粘度使管道阻力變大,管道沿途摩阻損失變大,導致了管道壓降劇增,動力費用高,在工程上難以實現或運行不經濟,且在冬季極易凝管,發生事故,所以在油品進入管道前必須采取降凝降粘措施。目前國內外很多采用加入降凝劑或給油品加熱輸送的辦法。加熱輸送時,油品溫度升高,粘度降低,減少從而達到輸送目的。本管線設計采用加熱的辦法,降低油品的粘度,減少摩阻
26、損失,降低管輸壓力,節約動力消耗,或使關內最低油溫維持在凝點以上,保證安全輸送。但也增加了熱能消耗以及加熱設備的費用。熱油管道不同于等溫輸送的特點是它存在摩阻損失和熱能損失兩種能量損失,在設計和管理工作中,要正確處理這兩種能量的供求平衡關系;這兩種能量損失多少又是互相影響的,其中散熱損失起了確定性作用。摩阻損失的大小決定了油品的粘度,而粘度大小又取決于輸送溫度的高低,管子的散熱損失往往占能量損失的主導地位。熱油沿管路流動時,溫度不斷降低,粘度不斷增大,水力坡降也不斷變化。計算熱油管道的摩阻時,必須考慮管路沿線的溫降情況及油品的粘溫特性。因此設計管路時,必須先進行熱力計算,然后進行水力計算,此外
27、,熱油管的摩阻損失應按一個加熱站間距來計算。全線摩阻為各站間摩阻和。5.確定加熱站及泵站數5.1 熱力計算埋地不保溫管線的散熱傳遞過程是由三部分組成的,即油流至管壁的放熱,瀝青絕緣層的熱傳導和管外壁至周圍土壤的傳熱,由于本設計中所輸介質的要求不高,而且管徑和輸量較大,油流到管壁的溫降比較小,故管壁到油流的散熱可以忽略不計。而總傳熱系數主要取決于管外壁至土壤的放熱系數,值在紊流狀態下對傳熱系數值的影響可忽略。計算中周圍介質的溫度取最冷月土壤的平均溫度,以加權平均溫度作為油品的物性計算溫度。由于設計流量較大,據經驗,將進站溫度取為T=30,出站溫度取為T=60。在最小輸量下求得加熱站數。(1)流態
28、判斷 (2-6) (2-7) =式中 Q體積流量,m3/s;,運動粘度;d內徑,m; e管內壁絕對粗糙度,m。 經計算3000ReminRemaxRe1,所以各流量下流態均處于水力光滑區(2)加熱站數確定在最小輸量下進行熱力計算來確定加熱站數。加熱站間距LR的確定: LR=(2-8)式中 : =, b=, T0管道埋深處年最低月平均地溫 取1 G原油的質量流量 /s C油品比熱 KJ/kg 取2.2 KJ/kg i水力坡降,m由流態確定,因為處于水力光滑區m=0.25,=0.0246 Q體積流量 m3/s加熱站數 NR=5.2 水力計算最大輸量下求泵站數,首先反算出站油溫,經過計算,確定出站油
29、溫為49.31。由粘溫關系得出粘度等數據,為以后計算打好基礎。為了便于計算和校核,本設計中將局部摩阻歸入一個加熱站的站內摩阻,而忽略了站外管道的局部摩阻損失。(1)確定出站油溫不能忽略摩擦熱的影響,用迭代法計算最大輸量下的出站油溫TR TR=T0+b+(TZ-T0-b)eal (2- 9)i=(2-10)式中 、m由流態確定,水力光滑區:m=0.25,=0.0246;Q體積流量,m3/s。(2) 管道沿程摩阻 H總=1.01iL+Z(2-11)式中 : Z起終點高差,m; (3) 判斷有無翻越點經判斷,全程無翻越點。(4) 泵的選型及泵站數的確定 因為流量較小,沿線地勢較平坦,且從經濟角度考慮
30、并聯效率高,便于自動控制優化運行,所以選用并聯方式泵。選型并根據設計任務書中的已知條件, 202019HSB泵: 串聯泵 , 額定流量 Q=2500 m/h , 額定效率=0.87。202015HSB泵: 串聯泵 , 額定流量Q=2500 m/h , 額定效率=0.89。 計算管道全線摩阻確定站內泵的個數:H總=1.01iL+Z式中 Z起終點高差,m;確定泵站數 Np=(2-12)5.3 站址確定以節省投資和方便管理。若管道初期的輸量較低時,所需加熱站數多,泵站數少。到后期任務輸量增大時,所需的加熱站數減少,泵站數增多。設計時應考慮到不同時期的不同輸量的特點,按最低輸量做熱力計算,布置加熱站,
31、待輸量增大后該為熱泵站。站址的確定除根據工藝設計要求外,還需按照地形、地址、文化、氣象、給水、排水、供電和交通運輸等條件,并結合施工、生產、環境保護,以及職工生活等方面綜合考慮,并且滿足:(1)進站油溫為30; (2)根據進站油溫經過反算出的出站油溫應低于管道允許的最高出站油溫; (3)進站壓力應滿足泵的吸入性能;(4)出站壓力不超過管線承壓能力最終確定站址如下表2-4:表2-4 布站情況表站號123站類型熱泵站熱站末站里程(km)0110220高程(m)2835886校核計算說明6.1 熱力、水力校核由于對站址的綜合考慮,使熱站、泵站的站址均有所調整,因此必須進行熱力、水力校核。求得站址改變
32、后的進出站溫度,進出站壓力壓力,加熱站負荷等以確保管線的安全運行。6.2 進出站溫度校核在不同輸量下固定進站油溫來反算出站油溫,校核所得出站油溫應低于初餾點。6.3 進出站壓力校核不同輸量下,利用反算出的出站油溫,得出水力坡降,進而得出進出站壓力,進站壓力太低會使吸入不正常,太高則容易引起出口超壓,并要考慮為今后的調節留有余地。故首站,中間站一般布置在動水壓頭在30-80m的地方。各站進站壓力只要滿足泵的吸入性能要求,出站壓力均不超過最大承壓,出站溫度低于最高出站溫度,就可以合格。6.4 壓力越站校核當突然發生意外事故,如某中間站遇到斷電、事故或檢修時,或由于夏季地溫升高,沿程散熱減小,從而導
33、致沿程摩阻減小,為了節約動力費用,可以進行中間站的壓力越站,以充分利用有效的能量。從縱斷面圖上判定壓力越站最困難的站,并對其的進出站壓力進行確定以滿足要求,對于壓力越站而言,其所具有的困難主要是地形起伏的影響及加熱站間距的影響。壓力越站的計算目的是計算出壓力越站時需要的最小輸量,并根據此輸量計算越站時所需壓力,并校核其是否超壓。6.5 熱力越站校核當輸油主泵不可避免地遇到斷電、事故或檢修時,或由于夏季地溫升高,沿程散熱減小6.6 動、靜水壓力校核(1)動水壓力校核動水壓力是指油流沿管道流動過程中各點的剩余壓力,即管道縱斷面線與水力坡降線之間的垂直高度,動水壓力的變化不僅取決于地形的變化,而且與
34、管道的水力坡降和泵站的運行情況有關,從縱斷面圖上可以看出,動水壓力滿足輸送要求。(2)靜水壓力校核靜水壓力是指油流停止流動后,由地形高差產生的靜液柱壓力,由縱斷面圖可知動水壓力也滿足輸送要求。6.7 反輸運行參數的確定當油田來油不足時,由于流量小,溫降快導致進站油溫過低或者由于停輸等原因,甚至出現凝管現象,需進行反輸。由于反輸是非正常工況,浪費能量,故要求反輸量越小越好。為了防止浪費,反輸量應該越小越好,但相應地增加了加熱爐的熱負荷,在設計中,根據實際情況的最小輸量為反輸輸量。本設計取管線可能的最小輸量為反輸輸量。由具體計算可知,可以滿足反輸條件。經過一系列的校核,選擇的站址滿足要求。反輸泵可
35、充分利用現有的設備,經校核滿足熱力、水力及壓力越站要求;末站反輸泵不宜過大,經計算知可選用并聯泵,泵參數的選取見后計算書。7. 站內工藝流程的設計輸油站的工藝流程是指油品在站內的流動過程,實際上是由站內管道、器件、閥門所組成的,并與其他輸油設備相連的輸油系統。該系統決定了油品在站內可能流動的方向、輸油站的性質和所能承擔的任務。1)制定和規劃工藝流程要考慮以下的要求:(1)滿足輸送工藝及生產環節的要求。輸油站的主要操作包括:來油與計量;正輸;反輸;越站輸送,包括全越站、壓力越站、熱力越站;收發清管器;站內循環或倒罐;停輸再啟動。(2)便于事故處理和維修。(3)采用先進技術及設備,提高輸油水平。(
36、4)流程盡量簡單,盡可能少用閥門、管件,力求減少管道及其長度,充分發揮設備性能,節約投資,減少經營費用。2)輸油站工藝流程: (1)首站 接受來油、計量、站內循環或倒罐,正輸、向來油處反輸、加熱、收發清管器等操作。(2)中間站 正輸、反輸,越站,收發清管器。(3)末站 接受來油,正輸、反輸,收發清管器,站內循環,外輸,倒罐等操作。3) 流程簡介:(1)來油計量 來油計量閥組 (2)站內循環及倒罐 罐閥組泵加熱爐閥組罐 (3)正輸(首站) 上站來油閥組給油泵加熱爐主輸泵下站(4)反輸 下站來油閥組給油泵加熱爐主輸泵上站(5)壓力越站 來油閥組加熱爐下站8主要設備的選擇8.1 輸油泵的選擇(1)輸
37、油主泵選泵原則:滿足管線輸量要求,使泵在各輸量下均在高效區工作。充分利用管線承壓能力,減少泵站數,降低工程造價。故所選輸油主泵為:202019HSB泵,202015HSB泵(2)給油泵選泵原則:大排量、低揚程、高效率故所選輸油主泵為:SJA68P18(3)反輸泵:管道在以下兩種情況下需要反輸:輸量不足,需要正反輸交替來活動管道以防止凝管。出現事故工況時進行反輸,如末站著火。主要考慮資源利用問題所以選用輸油主泵充當。經計算滿足要求。8.2 首末站罐容的選擇(2-13)式中 m年原油輸轉量,kg;V所需罐容,m;-儲油溫度下原油密度,kg/m;利用系數,立式固定罐0.85,浮頂罐 0.9;T原油儲
38、備天數,首站3天,末站4-5天。8.3 加熱爐的選擇選爐原則:(1)應滿足加熱站的熱負荷要求,爐效高; (2)為便于檢修,各站宜選用兩臺以上加熱爐。加熱站的熱負荷由下面的公式計算: Q=Gc(TR-TZ) (2-13)式中 Q加熱站的熱負荷,kw; G油品流量,m3/h; c油品比熱,kJ/kg。提供的加熱爐型號如下:800kw,1000kw,1250kw,1600kw,2000kw,2500kw,3150kw,4000kw,5000kw8.4 閥門 根據規范及各種閥門的用途,站內選用的閥門類型如下:(1)油罐上的閥門用手動閘閥(2)泵入口用手動閘閥(3)串聯泵出口用閘閥(4)出站處設調節閥閥
39、組(5)為防止泵出口管線超壓,泵出口管線上設高壓泄壓閥(6)熱泵站設低壓泄壓閥(7)清管器收發球筒與站間管線連接用球閥閥門規格的選用(1)閥門的公稱直徑應與管線的公稱直徑相同(2)閥門的公稱壓力應大于閥門安裝處的壓力。第三章 工藝設計計算書1經濟流速確定管徑1.1 輸量計算選定進站油溫T=30C ,出站油溫T=60C平均溫度 T=(60+230)=40C860 =0.694120時的密度/平均密度 =860-0.6941(40-20) =846.118kg/m質量流量 G=20001000t/a 生產天數350天最大體積流量 =0.7817m3/s 最小體積流量Q=0.5472 m3/s 1.
40、2 經濟流速輸油管道工程設計規范規定經濟流速范圍為1.0m/s2.0 m/s之間,d= (3-1)式中:d經濟管徑(m) Q體積流量(kg/s)V經濟流速(m/s)原油密度(kg/m)Q時:經濟管速為1.5m/s時,d=814.8mm經濟管速為2.0m/s時,d=705.6mm初選外徑為711mm和813mm的管子。反算經濟流速:Q: 外徑為711mm的管子:v=2.09 m/s外徑為813mm的管子:v=1.59 m/sQ: 外徑為711mm的管子:v=1.46 m/s外徑為813mm的管子:v=1.10 m/s綜上:外徑為813mm的管子在Q:和 Q時經濟流速都在1.0m/s2.0m/s之
41、間,故所選外徑813mm的管子。根據輸油管道工程設計規范第63頁表2-4,查管道承壓,經過線性插值得: P=5.7105 MPa.查輸油管道工程設計規范第20頁表,選擇無縫鋼管,鋼號Q345,=325(S16mm時為315)。K=0.72,=1.0。=K=234 MPa計算最大承壓: 由 , 式中:鋼管計算壁厚,mm; P設計內壓力,MPa(此處為6.4MPa); D鋼管外徑,mm;材料最低屈服強度,MPa(本設計選擇的鋼材型號均為S360,其=360MPa);K設計系數,站外取0.72;焊縫系數1.0;得到=9.92mm。考慮防腐穩定等因素壁厚應留0.51mm裕量。查輸油管道工程設計規范第4
42、85頁附錄二:選擇API標準鋼管81310.3,則d=792.4mm。2熱力計算與確定熱站數2.1 確定計算用各參數確定粘溫關系見表3-1表 3-1溫度()2830354045505560粘度(cP)124.511183.26960534842.5由表給出的粘度和溫度作粘溫關系圖,得析蠟點41C由最小二乘法: (3-2)其中 , 得出兩個粘溫方程(28C 41C)lg (41C60C) lg代入上面的公式得:lg=2.692-0.02158T=69.0cp, 則 2.2 確定流態計算如下:雷諾數: e=計算后得:Q=0.7817 m/s時,Re=15419;Q=0.5472m/s時,Re=10
43、794。因為所選為無縫鋼管,根據輸油管道工程設計規范GB50253-2003中所推薦的管壁粗糙度為e=0.06mm, 則 =1.5110 Re=1.3895103000ReReRe因此,屬水力光滑區,=0.0246,m=0.25水利坡降:i=0.004587 i=0.0024582.3 總傳熱系數的確定由于大直徑,高輸量下的油流溫降較小,故在本設計中采用不保溫輸送。對于無保溫層的大直徑管道,忽略其內外徑差值,則其總傳熱系數為: k= (3-3) 其中,由于處于紊流狀態,對傳熱系數影響很小,可以忽略。管外壁至大氣放熱系數:= (3-4)公式中:土壤導熱系數: =1.45w/(mC)管中心埋深 :
44、 h=1.55m瀝青防腐層一般6mm9mm, 這里取7mm即瀝青防腐層:厚度=7mm,導熱系數=0.15w/mC計算結果如下:=1.7565k=1.623w/mC2.4 最小輸量下確定熱站數和泵站數生產天數350天最小質量流量 G=462.97kg/s最小質量流量 Q=0.5472m/s對應的水利坡降為:i=2.4610站間距由公式L=ln() (3-5)其中當油流在管道中流動時,與管壁不可避免的存在摩擦,而卻隨著粘度的增大,其摩擦也就越嚴重。由于摩擦生熱從而會使油溫有所上升,即會引起溫升b: b=2.69所以計算可得L=183.47km熱 站 數: n=1.2 ,取N=2。平均站間距 :L=
45、110km反算:=()+=45.13C迭代一次=45.05C, 故取=45.13C則:= 35.04C= = 849.56 kg/m 則 Q=0.5449 m/si=2.5810 泵站數: 管道最大承受壓力 5.7105Mpa時,m查表選擇泵型號:202019HSB泵: 串聯泵 , 額定流量 Q=2500 m/h , 額定效率=0.87。202015HSB泵: 串聯泵 , 額定流量Q=2500 m/h , 額定效率=0.89。大泵:=246.23m小泵: =104.54m總共選兩臺大泵,一臺小泵, 其中一臺大泵備用。H=2+=683.8m 沿程總摩阻:Hf=1.01iL+nh+20=633.3
46、mn為熱站數 h為站內摩阻 泵站數: n=,其中,hc為站內損失n=1,故取N=1。即最小輸量下熱站數為2個,泵站數為1個。2.5 判斷翻越點根據管道縱斷面圖知:(80km,90m)可能存在翻越點在最小輸量下也不存在翻越點。2.6 最大輸量下確定熱站數和泵站數生產天數350天最大質量流量 G=661.38kg/s最質量流量 Q=0.7817m/s對應的水利坡降為:i=4.5910站間距由公式 L=ln() (3-5)其中: b=7.18所以計算可得L=299.2km熱 站 數: n=1 ,取N=1。平均站間距 :L=220km反算:=()+=49.31C迭代一次=49.09C, 迭代第二次=4
47、9.09C。故取=49.09C則: =36.36C= = 848.64 kg/m 則 Q=0.7793 m/s=2805.6 m/hi=4.7410泵站數: 管道最大承受壓力 5.7105Mp時,m查表選擇泵型號:202019HSB泵: 串聯泵 , 額定流量 Q=2500 m/h , 額定效率=0.87。202015HSB泵: 串聯泵 , 額定流量Q=2500 m/h , 額定效率=0.89。大泵:=246.48m小泵: =104.45m總共選兩臺大泵,一臺小泵, 其中一臺大泵備用。H=2+=597.61m 沿程總摩阻:Hf=1.01iL+nh+20=1113.23mn為熱站數 h為站內摩阻 泵站數: n=,其中,hc為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機械工程項目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南京大學《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航空職業技術學院《領導科學與藝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天津音樂學院《通信原理課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吉林職業技術學院《電機控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合肥經濟學院《工程概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南昌交通學院《航天精密儀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萍鄉衛生職業學院《建筑制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鐵嶺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教育中的社會心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常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裝配式建筑體系及設計方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高中職業生涯規劃講座
- 【MOOC】太極拳初級-浙江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運用精益管理(TPS)縮短醫院門診患者就診時間醫院品質管理成果匯報
- 環保行業人才培養機制方案
- 飼料廠管理制度大全
- 標桿管理八步法
- 堅持好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課件
- 十二生肖調查報告
- 健身塑形瑜伽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
- 2024-2025年遼寧省面試真題
- 2024年高考真題-地理(河北卷) 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