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7號發射成功觀后感【新】.doc_第1頁
神舟7號發射成功觀后感【新】.doc_第2頁
神舟7號發射成功觀后感【新】.doc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神舟7號發射成功觀后感2022年9月25日21時10分,長征二號運載火箭載著神舟七號載人飛船,載著中華民族沖擊太空新高度的夢想,飛上太空。這是神舟飛船第七次飛入太空,也是中國人第三次登上太空。繼楊利偉實現中華民族飛天夢想,費俊龍和聶海勝進入軌道艙開展空間科學實驗之后,今天,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三位中國航天員的金秋之行,肩負著全新的歷史性使命按照計劃,他們將在此次太空飛行中,實現出艙行走。中國人,將首次在太空中留下自己的足跡這一看不見的足跡,必將作為最難忘的前進步伐,永載中華民族的記憶之中。夢想有多遠,前行的步伐就能邁多遠。從1992年啟動載人航天工程到1999年神舟一號試驗飛船起飛,從神舟五

2、號一人一天飛行到神舟六號兩人多天飛行,在實現了一系列從夢想到現實的突破之后中國載人航天,又一次邁到了一個重大的跨越關口。實現太空行走,對于世界上任何一個航天大國,都是歷史性的一步。正是航天員出艙維修,使科學家們至今仍能享受1990年4月發射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提供的寶貴資,而設計壽命5年的“和平號空間站”超期服役10年,開展科學試驗16500余項的奇跡,更是與航天員不斷的出艙維修密不可分實現太空行走,在任何國家的載人航天歷程中都是具有里程碑式的突破:它意味著航天員可以自主出艙來維修價值高昂的航天器,建設和組裝空間站。現在正在建設的國際空間站,就需要航天員在太空的參與。而人類“重返月球”和更遠的深空

3、探測中,航天員空間行走更是必不可少。航天員出艙活動,技術難度高、風險性大,無論技術攻關、產品研制、航天員訓練,還是任務組織指揮,都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也正因如此,自1965年3月18日蘇聯航天員列昂諾夫首次踏足太空,43度春秋過去,世界上依然只有美、俄兩國擁有完整的出艙行走技術和經驗。然而,正如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所說的一樣,在實現千年飛天夢想之路上大步前進的中華民族,有勇氣來迎接這樣的挑戰。如果此次航天員出艙行走順利,下一步的神舟飛行就將進行航天器交會對接試驗,然后,就是開展具有一定應用規模的短期有人照料、長期在軌自主飛行的空間實驗室的研制,再往后,就是長期有人值守的空間站。現實的

4、輝煌,從來始于偉大的夢想。從漁船、出租車上的全球定位導航儀到幾乎家家都有的衛星廣播電視,從氣象預報、信息網絡到餐桌上的“太空稻米”、“太空蔬菜”今天,我們已經生活在一個廣泛應用“太空文明”所帶來成果的時代太空,不僅為我們提供了高度資、微重力資、超高真空資、無限的能和物質資,而且為我們提供了廣袤無垠的空間資,甚至能夠為我們開拓出無窮的生存空間,為我們創造出全新的生活方式但是,人類對太空的探索和開發才剛剛起步。即使我們順利實現了出艙行走的歷史性突破,無垠的宇宙依然有無數的奧秘等待著我們破譯。光榮與夢想始終緊緊相連。作為最早產生飛天夢想的民族,還在餓著肚子的時候,就曾把“兩彈一星”的夢想變成了輝煌的現實。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新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