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畢業生就業管理信息系統院校級使用手冊_第1頁
湖北省畢業生就業管理信息系統院校級使用手冊_第2頁
湖北省畢業生就業管理信息系統院校級使用手冊_第3頁
湖北省畢業生就業管理信息系統院校級使用手冊_第4頁
湖北省畢業生就業管理信息系統院校級使用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湖北省畢業生就業管理信息系統(院校級)”使用手冊目錄1、系統簡介2、生源報送3、就業方案報送4、就業情況反饋一、系統簡介本系統依托VFP開發,適用于WIN98以上操作系統。安裝步驟如下:(1)將光盤放入光驅中,從資源管理器中打開光盤中的“就業管理”文件夾,雙擊SETU唯序,進入安裝界面。(2)安裝程序提醒您選擇安裝路徑。(3)安裝完成后,系統會自動生成快捷方式,雙擊即可打開。打開后進入管理系統界面,此界面為管理系統主程序各操作模塊向導。(一)登錄此模塊用于輸入數據庫管理的密碼,初始密碼為“1234”。若不登錄直接進入系統,只能進行數據的瀏覽、統計、打印等操作,無法進行增加、修改。輸入密碼之后

2、,登錄按鈕的下方會出現一個“注銷”按鈕,此按鈕能取消密碼輸入后的功能,只能對數據進行瀏覽等操作。(二)生源派遣此模塊是本系統最為重要的內容,是進行生源報送、就業派遣、數據統計等工作的平臺,具體操作見后。(三)信息標準此模塊用于代碼的查詢及錄入,包含各類標準代碼,如地區代碼、學歷代碼等。(四)系統維護此模塊用于密碼修改、年度初始化。例如:報送2006年畢業生生源前,首先要進行年度初始化,然后才能在“生源派遣”模塊中進入“2006”年度進行數據錄入。(五)幫助、退出二、生源報送(一)登錄、輸密碼,進入系統。(二)在系統維護中對畢業生的畢業年度進行年度初始化。(三)進入生源派遣模塊,在右上角選擇相應

3、年度。(四)選擇界面右側編輯欄,進行數據錄入。報送生源必備項目有:1、學號。學號必須是小寫阿拉伯數字,帶有一定規律;不能帶有字母,首位不得空格。2、姓名。若是單名,中間不要留空格。如“張良”,不能輸入為“張良”。3、性別。4、身份證5、學歷。6、專業。必須選擇標準庫里的代碼。7、培養方式。若是定向生或委培生,必須填寫定向或委培單位。具體操作是:在“派遣情況”欄中輸入單位名稱、單位代碼、所在地及單位性質。(3、5、6項必須從信息標準庫相應的代碼中選取。若學校設置的專業在相應的專業代碼中查找不到,須與省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約定統一的專業代碼。)8、是否師范。若是師范類畢業生,則輸入“1”;若是非師范

4、類畢業生,則此項為空。9、學制。必須是小寫阿拉伯數字。例:若學制是3年,則輸入“3”。類推。10、政治面貌。11、入學時間。共輸入四位數,輸入規則是:前兩位代表年份,后兩位代表月份。例:若是2002年9月入學,則必須填“0209”。類推。12、畢業時間。共輸入四位數,輸入規則是:前兩位代表年份,后兩位代表月份。例:若是2006年7月畢業,則必須填“0607”。類推。13、主修外語。選擇標準庫里的代碼。14、生源所在地。輸入畢業生入學前的來源地,以縣一級為最終地點。15、考生號。招生錄取名冊上的考生號。16、意向工作地區。17、意向單位性質。18、意向單位行業*。19、意向職位類別*。20、意向

5、月薪。21、電子郵箱*。1621項為畢業生求職信息的內容,帶*字段為自愿填寫。(五)依上述要求每輸入一名學生請按“存盤”。(六)在輸完所有學生信息后,點擊工具欄中的“審核”。如有不全或錯誤項目,系統會自動提示,并可以點擊修改。(七)在自審通過的情況下,點擊工具欄的“導出”。導出方式選用“默認方式”,導出路徑自行選擇,點擊導出按鈕,完成后退出系統。三、就業方案填報(一)、不分:指畢業生因各種原因不需辦理就業報到證,主要指在職畢業研究生回原單位就業,不需辦理就業報到證(此部分畢業生納入就業率統計范圍):在職研究生畢業去向70(不分)單位名稱視原單位的情況分別填報單位代碼單位所在地單位性質就業狀況0

6、1(就業)(二)、待分(含病緩):指畢業生因各種原因(含因病)向學校申請暫緩辦理派遣手續(分以下三種情況):(1)后就業愿望但尚未落實就業單位(2)暫不就業擬繼續考學或出國(3)因其它情況(如因病等)暫不就業畢業去向60(待分)60(待分)60(待分)單位名稱/單位代碼/單位所在地/單位性質70(待就業)71(暫不就業擬升學或出國)72(其他暫不就業)就業狀況03(待就業)03(待就業)03(待就業)(三)、取消:畢業時暫未取得畢業資格,暫不辦理派遣手續(統計時,這部分畢業生從總人數中減去)畢業去向80(取消)單位名稱/單位代碼/單位所在地/單位性質70(待就業)就業狀況03(待就業)(四)、

7、升學、出國(此部分畢業生納入就業率統計范圍)畢業去向20(升學)40(出國)單位名稱錄取學校名稱“出國”單位代碼00100011單位所在地/單位性質80(升學)85(出國)就業狀況06(升學)07(出國)(五)、非派遣:指畢業生將戶口、檔案保留在原就讀高校,未簽訂正式就業協議,以靈活方式就業(即隱性就業),暫不需開具就業報到證(此部分畢業生納入就業率統計范圍),按以下要求填報(3種情況):(1)有就業證明(2)參加國家和地方服務基層項目的(3)本人自主創業或從事自由職業的畢業去向14(非派遣)14(非派遣)14(非派遣)單位名稱原就讀學校名稱原就讀學校名稱原就讀學校名稱單位代碼單位所在地視單位

8、名稱填報視單位名稱填報視單位名稱填報單位性質填實際工作單位的性質碼50(國家基層項目)或51(地方基層項目)75(自主創業)、76(自由職業)就業狀況04(靈活就業)01(就業)02(自主創業)、05(自由職業)擴展項5填寫實際工作單位名稱填入具體項目名稱填入創辦單位名稱或職業名稱注:以上五種情況均不開具就業報到證(六)、派遣:指畢業生需辦理就業報到證:1、有具體就業單位(此部分畢業生納入就業率統計范圍),分4種情況填報:(a)經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審核備案,與用人單位簽定正式就業協議畢業去向10(派遣)例:10(派遣)單位名稱具體單位名稱或其主管部門名稱(根據用人單位要求)中建三局單位代碼“單

9、位代碼”按單位的隸屬關系進行編輯,單位代碼的前四位必須對應主管部門代碼(也可只填其主管部門代碼,在信息標準模塊主管代碼庫中可查找)0544xxxx(0544為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的代碼,xxxx可自定義,也可只填0544)單位所在地填信息標準庫中的地區代碼420100(湖北省武漢市,為中建三局的所在地)單位性質根據具體單位據實選填31(國有企業)就業狀況01(就業)(含定向生、委陪生)01(就業)擴展項1若單位名稱欄中填入的是主管部門,此欄則填具體工作單位名稱,報到證打印時,將打印在報到證的備注欄中中建三局一公司(b)將報到證開至生源地或戶檔關系托管地、本人在異地就業的(即人戶分離)畢業去向10

10、(派遣)例:10(派遣)單位名稱填生源地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或代理其戶檔關系的畢業生就業指導機構湖北省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單位代碼“單位代碼”按單位的隸屬關系進行編輯,單位代碼的前四位必須對應主管部門代碼(也可只填其主管部門代碼,在信息標準模塊主管代碼庫中可查找)9168(9168為湖北省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的代碼)單位所在地填生源地或代理單位所在地的地區碼420100(湖北省武漢市,為湖北省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的所在地)單位性質填實際工作單位的性質碼32(三資企業)就業狀況04(靈活就業)04(靈活就業)擴展項5填寫實際工作單位名稱(單位名稱將不在報到證備注欄中顯示)Xxxx

11、xxxx有限公司(c)將報到證開至生源地或戶檔關系托管地、本人自主創業或從事自由職業的畢業去向10(派遣)例:10(派遣)單位名稱填生源地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或代理其戶檔關系的畢業生就業指導機構黃岡市畢辦單位代碼“單位代碼”按單位的隸屬關系進行編輯,單位代碼的前四位必須對應主管部門代碼(也可只填其主管部門代碼,在信息標準模塊主管代碼庫中可查找)4211xxxx(4211為黃岡巾所屬單位的主管部門代碼,xxxx為自定義,也可只填4211)單位所在地填生源地或代理單位所在地的地區碼421100(湖北省黃川市,為黃岡巾畢辦的所在地)單位性質75(自主創業)、76(自由職業)75(自主創業)、76(自由

12、職業)就業狀況02(自主創業)、05(自由職業)02(自主創業)、05(自由職業)擴展項5創業單位或職業名稱rXxxx公司或從事藝術設計職業(d)將報畢業去向10(派遣)例:10(派遣)到證開至生源地或戶檔關系托管地,本人參加國家和地方服務基層項目的單位名稱填生源地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或代理其戶檔關系的畢業生就業指導機構河南省洛陽市人事局單位代碼“單位代碼”按單位的隸屬關系進行編輯,單位代碼的前四位必須對應主管部門代碼(也可只填其主管部門代碼,在信息標準模塊主管代碼庫中可查找)0941xxxx(0941為河南省所屬單位的主管部門代碼,xxxx為自定義,也可只填0941)單位所在地填生源地或代理單

13、位所在地的地區碼410300(河南省洛陽市,為河南省洛陽市人事局的所在地)單位性質50(國家基層項目)、51(地方基層項目)50(國家基層項目)、51(地方基層項目)就業狀況01(就業)01(就業)擴展項1填入具體項目名稱(項目名稱將打印在報到證的備注欄中)志愿服務西部計劃、農村教師資助行動計劃2、將報到證開至生源地或戶檔關系托管地,又入伍、出國、繼續參加成人、自學考試教育學習、專升本學習或考研且已錄取的(此部分畢業生納入就業率統計范圍)畢業去向10(派遣)例:10(派遣)單位名稱填生源地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或代理其戶檔關系的畢業生就業指導機構廣東省高校畢業生指導中心單位代碼“單位代碼”按單位的

14、隸屬關系進行編輯,單位代碼的前四位必須對應主管部門代碼(也可只填其主管部門代碼,在信息標準模塊主管代碼庫中可查找)0944xxxx(0944為廣東省所屬單位的主管部門代碼,xxxx為自定義,也可只填0944)單位所在地填生源地或代理單位所在地的地區碼440100(廣東省廣州市,為廣東省高校畢業生指導中心的所在地)單位性質40(部隊)、80(升學)、85(出國)40(部隊)、80(升學)、85(出國)就業狀況01(就業)、06(升學)、07(出國)01(就業)、06(升學)、07(出國)擴展項5填入錄取學校、出國地區錄取xxxx學校、xx國家3、沒有具體就業單位:畢業去向10(派遣)例:10(派

15、遣)單位名稱填生源地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或代理其戶檔關系的畢業生就業指導機構荊州市畢辦單位代碼“單位代碼”按單位的隸屬關系進行編輯,單位代碼的前四位必須對應主管部門代碼(也可只填其主管部門代碼,在信息標準模塊主管代碼庫中可查找)4210xxxx(4210為荊州市所屬單位的主管部門代碼,xxxx為自定義,也可只填4210)單位所在地填生源地或代理單位所在地的地區碼421100(湖北省荊州市)單位性質70(待就業)、71(暫不就業擬升學或出國)、72(其他暫不就業)70(待就業)、71(暫不就業擬升學或出國)、72(其他暫不就業)就業狀況03(待就業)03(待就業)所有畢業生都必須填上“畢業去向”碼

16、、“單位性質”碼和“就業狀況”碼,此三項不得為空。所有畢業生的數據處理完成后,點擊工具欄上的“審核”進行派遣審核,在確認無誤后點擊工具欄中的“導出”。若是首批派遣,則在對話框“導出方式中”選擇“默認方式”,這時明細選擇中會自動出現所做的全部數據,導出路徑自行選擇。特別提醒:首批派遣工作完成后,學校應及時將省級數據下載導入更新。具體操作如下:進入“生源派遣”界面進行導入工作。在導入首次派遣的省級數據時,要在導入對話框中選用“全部覆蓋”項,用省級數據覆蓋原有的學校數據,以利于后續派遣手續的辦理。四、后續派遣:指原申請緩派的畢業生(主要指上述待分、取消、升學出國、非派遣等四種情況的畢業生)要求辦理就

17、業報到證及已派遣的畢業生因故辦理改派手續。緩派遣的畢業生派遣:(1)將畢業去向改為“10(派遣)”(2)單位名稱、單位代碼、所在地、單位性質、就業狀況、擴展項1(5)等項視具體情況按派遣的幾種情況分別填報(3)存盤改派:(1)將畢業去向改為“81(改派)”(2)輸入新的單位名稱、單位代碼、所在地、單位性質、就業狀況、擴展項1(5)等項(3)存盤3、導出:后續派遣導出時,在導出對話框導出方式選“派遣導出”,此時明細選擇會顯示此次派遣的人數,可以看出:后續派遣是每次派遣多少人就導出多少數據。數據范圍、導出路徑同首次派遣,特別提醒:每次后期派遣完成后要注意數據更新,以保持校級庫與省級庫數據的一致。具

18、體操作如下:后續派遣完成后,省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依然會將生成報到證號的數據導出給學校,學校要將此數據導入校級庫。此時的導入和首次派遣不同,要在對話框中選擇“更新追加”項,只對部分數據進行更新修改。四、就業情況反饋為了動態地、準確地反映學校的就業率,各校需將畢業生就業情況進行反饋。分以下幾種情況進行操作:1、畢業時回生源地二次就業、后又在當地或異地落實就業單位的,視單位性質填“單位性質”碼,若經用人單位上級主管部門審核備案,與用人單位正式簽定就業協議或勞動合同的,“就業狀況”改填為“01(就業)",若以臨時、靈活方式就業的,“就業狀況”改填為“04(靈活就業)”,在“擴展項5”里填單位名稱。2、將報到證開至生源地或戶檔關系托管地、本人自主創業或從事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