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樁基礎設計施工中應注意的問題_第1頁
論樁基礎設計施工中應注意的問題_第2頁
論樁基礎設計施工中應注意的問題_第3頁
論樁基礎設計施工中應注意的問題_第4頁
論樁基礎設計施工中應注意的問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論樁基礎設計施工中應注意的問題摘要:隨著經濟發展,城市中各類高層建筑拔地而起,作為高層的基礎部分往往在整個建筑物投資中占據了很大的比例。而高層基礎往往采用樁基礎,關鍵詞:樁基礎;設計;施工;問題1樁和樁基的構造基本要求:(1)摩擦型樁的中心距不宜小于樁身直徑的3倍;擴底灌注樁的中心距不宜小于擴底直徑的1.5倍,當擴底直徑大于2m時,樁端凈距不宜小于1m。在確定樁距時尚應考慮施工工藝中擠土等效應對鄰近樁的影響。(2)擴底灌注樁的擴底直徑,不應大于樁身直徑的3倍。(3)樁底進入持力層的深度,根據地質條件、荷載及施工工藝確定,宜為樁身直徑的13倍。在確定樁底進入持力層深度時,尚應考慮特殊土、巖溶以及

2、震陷液化等影響。嵌巖灌注樁周邊嵌入完整和較完整的未風化、微風化、中風化硬質巖體的最小深度,不宜小于0.5m。(4)布置樁位時宜使樁基承載力合力點與豎向永久荷載合力作用點重合。(5)預制樁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30;灌注樁不應低于C20;預應力樁不應低于C40。(6)樁的主筋應經計算確。定打入式預制樁的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8%;靜壓預制樁的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6%;灌注樁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2%0.65%(小直徑樁取大值)。(7)配筋長度:受水平荷載和彎矩較大的樁,配筋長度應通過計算確定。樁基承臺下存在淤泥、淤泥質土或液化土層時,配筋長度應穿過淤泥淤、泥質土層或液化土層。坡地岸邊的樁、

3、8度及8度以上地震區的樁、抗拔樁、嵌巖端承樁應通長配筋。樁徑大于600mm的鉆孔灌注樁,構造鋼精的長度不宜小于樁長的2/3。(8)樁頂嵌入承臺內的長度不宜小于50mm。主筋伸入承臺內的錨固長度不宜小于鋼筋直徑(級鋼)的30倍和鋼筋直徑(級鋼和級鋼)的35倍。對于大直徑灌注樁,當采用一柱一樁時,可設置承臺或將樁和柱直接連接。樁和柱的連接可按本規范第8.2.6條高杯口基礎的要求選擇截面尺寸和配筋,柱縱筋插入樁身的長度應滿足錨固長度的要求。(9)在承臺及地下室周圍的回填中,應滿足填土密實性的要求。2樁基礎設計與施工中經常發生的問題(1)樁基達到其極限承載力而無法壓至設計標高。這里可能存在兩種情況,其

4、一是地質報告有誤,樁實際承載力大于計算值,必須先做試樁以確定其合理的樁長及承載力。其二則可能由于土層本身原因,譬如說飽和砂土產生的孔隙水壓力使樁基根本無法壓入,這就需要我們從施工措施上去解決。首先是必須制定合理的施工順序,譬如說跳打,使先期施工的樁產生的水壓力消散后再施工下一根樁;其次對靜力壓樁來說必須選擇有足夠壓樁力的施工機械,要避免抬機等現象出現;另外可以采取引孔,設置排水孔等措施盡量減少空隙水壓力。當然壓樁時必須注意壓樁力應控制在樁身極限強度范圍以內,且應注意壓樁擠土作用對周邊建筑物的影響。(2)沉降計算。建筑物對沉降差和沉降反應比較敏感,因此規范GB5007-2002第3.0.2條、第

5、5.3.10條、第8.5.10條對沉降計算進行了嚴格的界定,但由于沉降計算方法和土工參數的準確測定目前還不完善,因此設計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不少問題如:摩擦型樁未進行沉降計算違反了GB50007-2002第8.5.10條;高層基礎與裙樓基礎未設置沉降縫,未采取有效措施減少差異沉降及影響,違反了JGJ3-2002第12.1.8條規定;在同一整體大面積基礎上建有多棟高層和低層建筑,未按GB50007-2002第5.3.10條規定進行變形計算;同一結構單元采用了不同的基礎形式,未進行沉降計算,違反GB50011-2001第3.3.4條;同一結構單元部分用天然地基部分用樁基,不符合GB50011-2001

6、第3.3.4條,未進行沉降差計算,不滿足GB50007-2002第5.3.4條;某工程由于主樓與裙樓上部結構荷載差異很大,二者樁型、樁長、樁持力層均有較大差異,未進行沉降驗算,后澆帶是實際解決此類問題較為實用的方法,但總說明中也未見后澆帶的施工要求;結施說明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甲級,未進行沉降驗算,違反GB500072002第8.5.10條;勘察報告揭示土層坡度大于10%,未按GB50007-2002進行地基變形計算。(3)樁的長細比。控制樁的長細比是已作廢的舊規范工業與民用建筑灌注樁基礎設計與施工規程(JGJ4-80)的要求,新的地基規范及樁基規范均取消了長細比的限制。一些設計者在工程設計中仍

7、以長細比來控制樁長或樁徑,造成工程樁的不必要的浪費。長細比限值主要是為了保證樁身不產生壓屈失穩,以及考慮施工條件的要求,對于端承樁因有一較堅硬的不變形的持力層,在樁頂豎向荷載的作用下,樁身若過于細長,可能會像壓桿一樣出現失穩破壞。而對于摩擦型樁,樁身應力向下衰減,且樁會隨著荷載加大而產生沉降,不會產生壓屈失穩,所以不需考慮長細比的限制。隨著高層建筑的發展,超長樁及長樁應用廣泛,而長細比限值制約了長樁的使用。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迄今為止尚未發現質量正常的低承臺樁在使用過程中出現壓屈失穩的例子,所以兩本規范不再提長細比的要求了。但具體應用中如遇到樁周土軟弱或可液化,或8度以上地震區的情況,當樁身強

8、度控制設計時,仍應慎重對待,可按相關規范驗算樁身壓屈。(4)施工質量難以得到保證。質量保證措施有:教育職工牢固樹立“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觀念,嚴格按照各項施工規范和操作規程作業。各施工操作人員進行上崗教育,技術交底,堅持持證上崗,嚴禁無證上崗。每天施工前對要施工的樁位進行仔細放樣和復核,糾正因土體受擠和人為影響的樁位偏差,每三天對場區控制點進行一次復測、校正。樁基施工時樁距偏差允許值在200以內,標高允許偏差范圍在(100,50)以內。及時辦好各項手續,做到職責分明。施工各類資料(如工程文件、施工記錄、隱蔽工程驗收、成果圖等)的收集做到完整、準確、及時、整潔。打樁結束后,及時整理好齊全,符合

9、要求的打樁各種資料,提請總包審核。(5)樁間距。為了避免擠土效應對成樁質量的影響,設計中應控制樁間距在允許范圍之內。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如:某工程項目大部分預應力管樁樁距不滿足DB32/112-95第9.6.8條,尤其02棟B-D/2-5軸間樁距過小,考慮到施工的實際情況,采用跳打方式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首先應考慮調整布樁。某工程有部分樁間距不能滿足JGJ94-94第3.2.3.1條;某工程01棟與05棟間二排樁之間樁間距不足;某項目采用的“A”型壓樁,根據97G3611圖集說明,應用“B”型,相鄰挖孔樁擴大頭凈距小于1m,違反GB50007-2002第8.5.2.1條等。(6)關于樁基豎向偏差的控制和處理:樁基施工中對樁的偏差必須嚴格控制,特別是對于承臺樁及條形樁,樁位的偏差都將產生很大的附加內力,而使基礎設計處于不安全狀態。根據JGJ94-94第7.4.12條我們控制樁頂標高的允許偏差為-50+100mm,但實際施工中偏差這么大將引起繁重的施工任務及損失。當樁頂標高高于設計標高,則需要劈樁,特別對于預應力管樁等空心樁來說,樁頂有樁帽劈樁既困難又不經濟;而當樁頂標高低于設計標高時,又需要補樁頭,這既影響工期又浪費金錢。這就要求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嚴格控制樁頂標高,盡可能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