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頻電子線路實驗報告實驗一、 調諧放大器一、實驗目的1.熟悉電子元器件和高頻電路實驗箱。2.練習使用示波器、信號發生器和萬用表。3.熟悉諧振電路的幅頻特性分析通頻帶與選擇性。4.熟悉信號源內阻及負載對諧振電路的影響,從而了解頻帶擴展。5.熟悉和了解放大器的動態范圍及其測試方法。二、實驗儀器1.雙蹤示波器2.高頻信號發生器3.萬用表4.實驗板G1三、實驗電路 圖 1-1 單調諧回路諧振放大器原理圖四、實驗內容及步驟1、(1)按圖1-1所示連接電路,使用接線要盡可能短(注意接線前先測量+12V電源電壓,無誤后,關斷電源再接線,注意接地)(2)接線后仔細檢查,確認無誤后接通電源。2.靜態測量實驗電路
2、中選Re=1K,測量各靜態工作點,并計算完成表1-1表1-1實測實測計算是否工作在放大區原因VbVeIcVce是Ube大于Uec,發射結正偏,集電結反偏3.342.642.64mA9.36*Vb,Ve是三極管的基極和發射極對地電壓。3.動態研究(1)測量放大器的動態范圍Vi Vo(在諧振點上)a.選R=10K ,Re=1K 。把高頻信號發生器接到電路輸入端,電路輸出端接示波器。選擇正常放大區的輸入電壓Vi,調節頻率f使其為10.7MHz,調節Ct,使回路“諧振”,此時調節Vi由0.02V變到0.8V,逐點記錄Vo電壓,完成表1-2的第二行。(Vi的各點測量值也可根據情況自己選定)b.當Re分別
3、為500,2K 時,重復上述過程,完成表1-2的第三、四行。在同一坐標紙上畫出Ic不同時的動態范圍曲線VoVi,并進行比較與分析。表1-2Vi(V)0.020.040.060.080.10.20.30.40.50.60.70.8Vo(V)Re=1K320mv940mv1.44v1.691.841.92失真失真失真失真失真失真Re=500400mv1.12v1.72失真失真失真失真失真失真失真失真失真Re=2K304mv640mv880mv1.04v1.161.281.321.36無無無無*Vi , Vo可視為峰峰值(2)測量放大器的頻率特性a.當回路電阻R=10k時,選擇正常放大區的輸入電壓V
4、i,將高頻信號發生器的輸出端接至電路的輸入端,調節頻率f,使其為10.7MHz,調節Ct使回路諧振,使輸出電壓幅度為最大,此時的回路諧振頻率f0=10.7MHz為中心頻率,然后保持輸入電壓 Vi不變,改變頻率f由中心頻率向兩邊逐點偏離(在諧振頻率附近注意測量Vo變化快的點),測得在不同頻率f時對應的輸出電壓Vo,完成表1-3的第一行(頻率偏離范圍自定,可以參照3dB帶寬來確定,即信號的幅值為信號最大幅值的0.707倍的兩個頻率之差為放大器的3dB帶寬)。b.改變回路電阻R=2K 、470,重復上述操作,完成表1-3 的第三、四行。畫出不同諧振回路電阻對應的幅頻特性曲線,比較通頻帶。f(MHz)
5、99.510.110.210.711.111.511.81212.5Vo(V)R=2K0.230.270.440.470.720.60.520.430.370.32R=10K0.2350.320.62.352.41.780.680.520.400.31R=4700.150.170.190.20.20.190.180.160.160.15五、實驗總結本實驗的關鍵是調節諧振點。動態測量過程中,保持在同一諧振點上。對于不同的Re值在增大過程中出現不同程度的失真的現象,是由于經三極管放大后相對諧振回路輸入過大造成的。測放大器頻率特性時,應注意選擇諧振點附近的頻率下的輸出,找出Vo的突變點,以便確定不同
6、的R對應的同頻帶,以判斷頻率選擇性,確定最佳匹配負載實驗三 LC電容反饋式(三點式)振蕩器一、實驗目的1.掌握LC三點式振蕩電路的基本原理,掌握LC電容三點式振蕩器設計及電參數的計算2.掌握振蕩回路Q值對頻率穩定度的影響3.掌握振蕩器反饋系數不同時,靜態工作電流IEQ對振蕩器起振及振幅的影響二、實驗儀器1.雙蹤示波器2.頻率計3.萬用表4.實驗板G1三、實驗電路圖3-1 LC電容反饋式三點振蕩器原理圖四、實驗內容及步驟實驗電路見圖3-1,實驗前根據圖所示的原理圖在實驗板上找到相應的器件及插孔并了解其作用。1.檢查靜態工作點(1)在實驗板+12V扦孔上接入+12V直流電源,注意電源極性不能接反。
7、(2)反饋電容C (C=680pf)不接,C接入,用示波器觀察振蕩器停振的情況。注意:連接的接線要盡量短。(3)改變電位器Rp,測得晶體管的發射極電壓VE,VE可連續變化,記下VE的最大值,計算IE值: IE= 設:RE =1K2.振蕩頻率與振蕩幅度的測試 實驗條件:IE=2mA、C=120pf、C=680pf、RL=110K(1)改變電容CT, 并分別接為C9,C10,C11時,記錄相應的頻率值,并填入表3-1。(2)改變電容CT,并分別接為C9,C10,C11時,用示波器測量相應的振蕩電壓的峰峰值,并填入表3-1:表3-1CTf(MHz)Vp-p51pf7.43M13.4V100pf6.2
8、4M19.6V150pf5.68M22.8V3.測量當C,C不同時,起振點,振幅與工作電流IER的關系(R=110K)(1) 取C=C3=100pf、C=C4=1200pf,調電位器RP使IEQ分別為表3.2所示的各值,用示波器測量輸出振蕩幅度,并填入表3-2。表3-2 IEQ(mA)0.811.5233.544.55Vp-p(V)12.016.424.833.647.246.440.835.228.4 (2) 分別重復測量取C=C5=120pf,C=C6=680pf, 填入表3-3。 表3-3 IEQ(mA)0.811.5233.544.55Vp-p(V)7.69.61418.827.631
9、.633.232.428取C=C7=680pf,C=C8=120pf,填入表3-4。 表3-4 IEQ(mA)0.811.5233.544.55Vp-p(V)4.85.26.06.44.45.25.26.06.44.頻率穩定度的影響(1) 回路參數固定時,改變并聯在L上的電阻使等效Q值變化時,對振蕩頻率的影響。實驗條件:調整振蕩器的參數C、C和CT ,使振蕩器中心頻率為f=6.5MHz, IEQ=3mA改變L的并聯電阻R,使其分別為1k,10k,110k,分別記錄電路的振蕩頻率,并填入表3-5,注意:頻率計后幾位跳動變化的情況。(2) 回路LC參數及Q值不變,改變IEQ對頻率的影響。實驗條件:
10、調整振蕩器的參數C、C和CT,使振蕩器中心頻率為f=6.5MHz, R=110K, IEQ=3mA,改變晶體管IEQ使其分別為表3-2所標各值,測出振蕩頻率,并填入下表3-6表3-5 表3-6Q-f IEQ-f R1k10k110kf(MHz)失諧7.627.55IEQ(mA)1234f(MHz)7.407.387.367.31五、實驗總結LC電容反饋式三點振蕩器由于受晶體管電容的影響及其他因素,它的頻率穩定性較差,可變電容會影響反饋系數的變化進而影響輸出電壓變化,故該電路一般用于頻率固定的場合,該電路的振蕩波形較好。 實驗四 石英晶體振蕩器一、實驗目的1.了解晶體振蕩器的工作原理及特點2.掌
11、握晶體振蕩器的設計方法及參數計算二、實驗儀器1.雙蹤示波器2.頻率計3.萬用表4.實驗板G1三、實驗電路圖4-1 晶體振蕩器原理圖四、實驗內容及步驟實驗電路見圖4-11.測振蕩器靜態工作點,調圖中RP,測得Imin 及IEmax (R4為1.5k)。 2.測量當工作點在上述范圍時的振蕩頻率及輸出電壓3.負載不同時對頻率的影響,RL分別為110K ,10K ,1K ,測出電路振蕩頻率,并填入表41并與振蕩器比較RL-f:R110K10k1kf(MHz)5.9985.9975.997表4-1五、實驗總結晶體振蕩器的帶負載能力比較強,因為晶體在工作頻率附近的并聯諧振阻抗較大,回路阻抗受負載影響較小。
12、 本電路的優點:晶體諧振頻率穩定,受外界影響較?。痪w振蕩器有非常高的品質因數;晶體振蕩器的接入系數非常??;晶體在工作頻率附近的并聯諧振阻抗較大,阻抗變化率較大,穩定度高。 實驗五 振幅調制器一、實驗目的1.掌握用集成模擬乘法器實現全載波調幅和抑制載波雙邊帶調幅的方法與過程,并研究已調波與二輸入信號的關系2.掌握測量調幅系數的方法3.通過實驗中波形的變換,學會分析實驗現象二、實驗儀器1.雙蹤示波器2.高頻信號源3.萬用表4.實驗板G3三、實驗電路說明 幅度調制就是載波的振幅受調制信號的控制作周期性的變化,變化的周期與調制信號周期相同,即振幅變化與調制信號的振幅成正比。通常高頻信號為載波信號,低
13、頻信號為調制信號,調幅器即為產生調幅信號的裝置。 本實驗采用集成模擬乘法器1496來構成調幅器,圖5-1為1496芯片內部的電路圖,它是一個四象限模擬乘法器的基本電路,電路采用兩組差動對由V1-V4組成,以反極性方式相連接,而且兩組差分對的恒流源又組成一對差分電路,即V5,V6,因此恒流源的控制電壓可正可負,以此實現了四象限工作。D、V7、V8為差分放大電路的恒流源。進行調幅時,載波信號加在V1-V4的輸入端,即引腳8、10之間,調制電壓加在差動放大器V5,V6的輸入端,即引腳的1、4,在2、3腳接1K電阻,以擴大調制信號動態范圍,以調制信號取自雙差動放大器的兩集電極輸出(即引出腳6-12之間
14、)輸出。用1496集成電路構成的調幅器電路圖如圖5-2所示,圖中RP1用來調節引出腳,1、4的平衡,RP2用來調節引出腳8、10的平衡,三極管V為射極跟隨器,以提高調幅器帶負載的能力。圖 5-1 1496芯片內部電路圖圖 5-2 1496構成的調幅器四、實驗內容 實驗電路見圖5-21.直流調制特性(1)調RP2電位器使載波輸入端平衡:在調制信號輸入端IN2加峰值為100mv, 頻率為1kHz的正弦信號,調節RP2電位器使輸出端信號最小,然后去掉輸入信號。(2)在載波輸入端IN1加峰值VC為10mv,頻率100kHz的正弦信號,用萬用表測量A,B之間的電壓VAB,用示波器觀察OUT輸出端的波形,
15、以VAB=0.1V為步長,記錄RP1由一端跳到另一端的輸出波形及其峰值電壓,注意觀察相位的變化,根據公式計算出系數K值,并填入下表:表51VAB-0.4-0.3-0.2-0.100.10.20.30.4VO(P-P)2.161.681.120.60.050.61.101.622.14K(102)-5.4-5.6-5.6-1.6701.675.55.45.352.實現全載波調幅(AM)(1) 調節RP1使VAB=0.1V,載波信號仍為VC(t)=10sin2×105t(mV),將低頻信號Vs(t)= Vssin2×103t(mV)加至調制器輸入端IN2,畫出 VS=30mA
16、和100mA時的調幅波形(標明峰峰值和谷谷值),并測出其調制度m。(2) 加大示波器的掃描速率,觀察并記錄m=100%,和m100%兩種調制度在過0點附近的波形情況。(3)載波信號VC(t)不變,將調制信號改為Vs(t)=100sin2×103t(mV), 調節RP1觀察輸出波形VAM(t)的變化情況,記錄m=30%和m=100%的調幅波所對應的VAB值(4) 載波信號不變,將調制信號改為方波,幅值為100mV,觀察并記錄VAB=0V,0.1V,0.15V時的已調波3. 實現抑制載波調幅(DSB)(1)調RP1使調制端平衡,并在載波信號輸入端IN1加VC(t)=10sin2×
17、;105t(mV) 信號調制信號端IN2不變,觀察并記錄波形(2)載波輸入端不變,調制信號輸入端IN2加Vs(t)=100sin2×103t(mV)的信號,觀察記錄波形,并標明峰峰值電壓(3)加大示波器的掃描速率,觀察并記錄已調波在零點附近波形,比較它與m=100%調幅波的區別(4)所加載波信號和調制信號均不變,微調RP2為某一個值,觀察及記錄波形(5)在(4)的條件下,去掉載波信號,觀察并記錄輸出波形,并與調制信號比較五、實驗波形圖:六、實驗總結通過本次實驗,我掌握用集成模擬乘法器實現全載波調幅和抑制載波雙邊帶調幅的方法與過程,并了解了已調波與二輸入信號的關系,.掌握測量調幅系數的
18、方法。本次實驗提升了我動手實踐的能力,也幫助我進一步鞏固了所學的理論知識。 實驗八 集成電路構成的頻率調制器、解調器集成電路(壓控振蕩器)構成的頻率調制器一、實驗目的1.進一步了解壓控振蕩器和用它構成頻率調制的原理2.掌握集成電路頻率調制器的工作原理二、實驗儀器 1.雙蹤示波器 2.頻率計3.萬用表4.實驗板G4三、實驗電路及其說明:圖8-1為566單片集成VCO的框圖及管腳排列圖中幅度鑒別器,其正向觸發電平定義為VSP , 其反向觸發電平定義為VSM,當電容C充電使其電壓V7(566管腳7對地的電壓)上升至VSP, 此時幅度鑒別器翻轉,輸出為高平,從而使內部的控制電壓形成電路的輸出電壓,該電
19、壓V0 為高電平;當電容C放電時,其電壓V7下降,降至VSM 時幅度鑒別器再次翻轉,輸出為低電平從而使V0也變為低電平,用V0的高、低電平控制S1和S2兩開關的閉合和斷開。 V0為低電平時S1閉合,S2斷開,這時I6=I7=0,I0全部給電容C充電,使V7上升,由于I0為恒流源,V7線性斜升,升至 VSP 時V0跳變為高電平,V0高電平時,控制S2閉合,S1斷開,恒流源I0全部流入A支路,即I6= I0,由于電流轉發器的特性,B支路電路I7應等于I6,所以I7= I0,該電流由C 放電電流提供,因此,V7線性斜降,V7降至VSM 時,V0跳變為低電平,如此周而復始循環下去,I7及V0波形如圖8
20、-2。566的3腳輸出的方波及4腳輸出的三角波的載波頻率(或稱中心頻率)可用外加電阻R和外加電容C來確定。表達式: 圖 8-2 其中:R為時基電阻C為時基電容V8是566管腳8至地的電壓V5是566管腳5至地的電壓 圖 8-3 566構成的調頻器 圖 8-4 輸入信號電路四、實驗內容及步驟實驗電路見圖8-31.觀察R、C1對頻率的影響(其中R=R3+RP1)。按圖接線,將C1接入566管腳7,RP2及C2接至566管腳5;接通電源(+5V,-5V)。調PR2使V5=3.5V,將頻率計接至566管腳3,改變RP1觀察方波輸出信號頻率,記錄當R為最大和最小值時的輸出頻率。當R分別為Rmax和Rmi
21、n及C1=2200 pf時,計算這二種情況下的頻率,并與實際測量值進行比較。用雙蹤示波器觀察并記錄R=Rmin時方波及三角波的輸出波形。2.觀察輸入電壓對輸出頻率的影響(1)直流電壓控制:先調RP1至最大,然后改變RP2調整輸入電壓,測當V5在2.2V-4.2V變化時輸出頻率f的變化,V5按0.2V遞增。測得的結果填入表8-1。表 8-1V5(V)2.22.42.62.833.23.43.63.844.2f(MHZ)56.7553.549.545.339.834.2328.3422.316.2610.143.68(2)用交流電壓控制:仍將R設置為最大,斷開5腳所接C2、RP2,將圖8-4(即:
22、輸入信號電路)的輸出OUT接至圖8-3中566的5腳。(a)將函數發生器的正弦波調制信號em(輸入的調制信號)置為f=5KHZ、VP-P=1V,然后接至圖8-4電路的IN端。用雙蹤示波器同時觀察輸入信號和566管腳3的調頻(FM)方波輸出信號,觀察并記錄當輸入信號幅度VP-P和頻率fm有微小變化時,輸出波形如何變化。注意:輸入信號em的VP-P不要大于1.3V,為了更好的用示波器觀察頻率隨電壓的變化情況,可適當微調調制信號的頻率,即可達到理想的觀察效果。(b)調制信號改用方波em,使其頻率fm=1KHZ,VP-P=1V,用雙蹤示波器觀察并記錄em和566管腳3的調頻(FM)方波輸出信號。五、實
23、驗波形圖:六、實驗總結本次實驗首先要調出正弦波和方波,通過調節Rp2調節正弦波和方波的頻率,在用正弦波作為調制信號時用示波器調出調制信號和調頻信號的波形,觀察輸入信號頻率和幅度微小變化時輸出波形的變化。566(VCO的單片集成電路)是一種將電平變換為相應頻率的脈沖變換電路。R最大時,566的頻率的理論結果是:f=34.09KHz,測量結果是:f1=25.2441KHz; R最小時566的頻率的理論結果是:f=45.45KHz,測量結果是:f2=34.72KHz。集成電路(鎖相環)構成的頻率解調器一、實驗目的1.了解用鎖相環構成調頻波的解調原理2.學習掌握集成電路頻率調制器解調器系統的工作原理二、實驗儀器1.雙蹤示波器2.頻率計3.萬用表4.實驗板G5三、實驗電路及其說明 圖 9-1 565(PLL)的框圖及管腳排列圖 9-1為565(PLL單片集成電路)的框圖及管腳排列,鎖相環內部電路由相位鑒別器、壓控振蕩器、放大器三部分構成,相位鑒別器由模擬乘法器構成,它由二組輸入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數據庫事務管理的核心概念與應用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寧波工程學院輔導員考試真題
- 2024年南京林業大學輔導員考試真題
- 2024年西安市雁塔區第六小學招聘筆試真題
- 戰略管理中的法律風險識別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廣州市培藝學校老師招聘筆試真題
- 2024年成都理工大學選調工作人員筆試真題
- 生物與藝術結合的跨界教學探索計劃
- 企業戰略創新與市場風險試題及答案
- 優化系統資源的使用策略試題及答案
- (三模)2025年沈陽市高中三年級教學質量監測 (三)生物試卷(含答案)
- 拓撲優化與異形結構打印-洞察闡釋
- 【綏化】2025年黑龍江綏化市“市委書記進校園”事業單位引進人才287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剖析附帶答案詳解
- 粉筆協議班電子合同
- 2025年電纜購銷合同范本9篇
- 2025+CSCO非小細胞肺癌診療指南解讀課件
- 中學生學憲法班會課件
- 醫院后勤考試試題及答案
- 縣人民醫院老住院樓裝修改造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申請報告編寫
- 腎內科健康科普護理
- 第1課 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 課件 人教版必修上冊中外歷史綱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