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教學知識練習_第1頁
湘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教學知識練習_第2頁
湘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教學知識練習_第3頁
湘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教學知識練習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湘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教學知識練習班級:_ 姓名:_ 時間:_1. 閱讀小古文并按要求完成習題。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注釋王戎:西晉人,曾做尚書令、司徒等官。諸小兒:許多小孩。游:游玩。走:跑。信然:的確如此。1王戎“不動”的理由是(   )A.他跑不快。 B.不是自己家的東西他不取。C.他認為在路邊的樹上有這么多李子,這李子一定是苦的。2這個小故事給你的啟發是:_2.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共工怒觸不周山昔者,共工與顓頊(x)爭為帝,怒

2、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 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 昔者:_爭:_觸:_折:_2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的意思是:_。3找出文中體現共工性格的句子_。4這篇神話故事解釋了什么現象?  _3. 文言文閱讀。梟將東徙梟逢鳩。鳩曰:“子將安之?”梟曰:“我將東徙。”鳩曰:“何故?”梟曰:“鄉人皆惡我鳴,以故東徙。”鳩曰:“子能更鳴,可矣;不能更鳴,東徙猶惡子之聲”。(注釋)梟(xio):貓頭鷹。鳩(ji):斑鳩、雉鳩的統稱,形似鴿子。子將安之:你打算到哪里(安家)?徙(x):遷徙。惡:厭惡,討厭

3、。以:所以。更:改變。猶:還是。1結合注釋,說一說下面句子的意思。子能更鳴,可矣;不能更鳴,東徙猶惡子之聲。_2“梟將東徙”的原因是“_”。(用文中的句子回答)3你覺得斑鳩的話有道理嗎?為什么?_4下列對寓言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做任何事都應從根本著手,才能真正解決問題。B.要想讓別人喜歡自己,只有讓自己的聲音更好聽。C.正視自己的缺點并加以改正,才能得到大家的歡迎。4. 閱讀義犬救主,完成習題。義犬救主華隆好弋1(yì)獵。畜(xù)一犬,號曰“的尾”,每將自隨2。隆后3至江邊,被一大蛇圍繞周身。犬遂咋4蛇死焉,而華隆僵仆無所知矣。犬彷徨(páng hu

4、25;ng)嗥吠,往復路間。家人怪其如此,因隨犬往。隆悶絕5委地,載歸家,二日乃蘇。隆未蘇之間,犬終不食。自此愛惜,如同于親戚焉。摘自太平廣記注釋:1弋:射。2將自隨:帶著它跟隨自己。3后:后來,以后。4咋:咬。5悶絕:窒息。1解釋加點的字。(1)華隆好弋獵 (_) (2)犬遂咋蛇死焉(_)(3)二日乃蘇(_)   (4)隆悶絕委地 (_)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家人怪其如此,因隨犬往。_3“狗對主人的義氣”表現在哪幾個方面?(用自己的話概括)_5. 文言文閱讀。翠鳥移巢翠鳥先高作巢以避患,及生子,愛之,恐墜,稍下作巢。子長羽毛,復益愛之,又

5、更下巢,而人遂得而取之矣。1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翠鳥先高作巢以避患(_)     愛之,恐墜,稍下作巢(_)2翻譯下列的句子。及生子,愛之,恐墜,稍下作巢。_3從文章看,翠鳥愛孩子的結果是被人偷走了小鳥,由此可知,本文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是:_。6. 文言文訓練。田登作郡田登作郡,自諱其名,觸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舉州皆謂燈為“火”。上元放燈,許人入州治游觀,吏人遂書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注解:田登,人名。上元:元宵節 )1解釋劃線詞:田登作郡,自諱其名。(_)  于是舉州皆謂

6、燈為“火”。(_)2翻譯下列句子。于是舉州皆謂燈為“火”。   譯文:_3這個故事的大意可以用兩句話來表達。_4你認為,田登是個怎樣的人?_7. 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 司馬光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1選擇朗讀停頓正確的一項是(    )A.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B.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C.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D.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2“足跌沒水中”中的“沒”的讀音是(

7、    )A.méi B.mò3“足跌沒水中”的意思是(    )A.把腳伸進了水里。B.腳上的鞋子掉進水里不見了。C.站在水里,水沒過了腳。D.失足掉進缸中被水淹沒了。4當小孩子落水后,其他人的表現是“棄去”,司馬光的表現是“_”(用原文填空)。可以看出司馬光是一個_的孩子。8.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的問題。 兩小兒辯日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

8、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1給劃線字注音。 _盂滄孰汝知乎 2解釋下列劃線詞。 兩小兒辯斗_我以_日始出時去_人近及_其日中如探湯_孔子不能決_也孰_為汝多知_乎3下面兩句話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間接引用句。試將第一句改寫為間接引用句,將第二句改寫為直接引用句。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_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_4“孰為汝多知乎?”你覺得這能怪孔子嗎?這說明了什么?  _5兩小兒的“辯斗”對你有什么

9、啟發?請聯系實際談談。  _9. 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孟母戒子孟子少時,誦,其母方織。孟子輟然中止,乃復進。其母知其喧也。呼而問之:“何為中止?”對日:“有所失,復復。”其母引刀裂其織,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復喧矣。(注釋)輟然:突然終止的樣子。輟,停止,廢止。如“輟學”。喧:遺忘。裂:割斷。1下列畫線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其母方織(正在)        B.孟子輟然為止(的樣子)C.其母引刀裂其織(拿來)  

10、0;  D.以此戒之(戒備)2下面“之”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    )A.呼而問之  B.自是之后   C.或以錢幣乞之  D.余聞之也久3故事告訴我們:_。4你如何評價“孟母戒子”這件事?寫出你的看法,字數不少于100字。_10. 課內閱讀。兩小兒辯日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

11、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1解釋下列加點詞。(1)兩小兒辯斗(_)(2)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_)(_)(3)及其日中如探湯(_)(_) (4)孔子不能決也(_)(5)孰為汝多知乎(_)(_)2兩小兒為什么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_3文中哪一句話可見兩小兒辯論內容的復雜性? _4“孰為汝多知乎?”你覺得這能怪孔子嗎?這說明了什么?_5兩小兒的“辯斗”對你有什么啟發?請聯系實際談談。_11. 文言文閱讀。1黠xiá猱náo1 獸有猱,小而善緣,利爪zho 。虎首癢yng,輒zh&

12、#233;使猱爬搔so之。2 久而成穴,虎殊快,不覺也。3 猱徐取其腦啖dàn之,而以其余奉虎。虎謂其忠,益愛近之。4 久之,虎腦空,痛發,跡猱,猱則已走避高木。虎跳踉liáng大吼,乃死。字詞解釋:緣:_ 輒:_ 殊:_   啖:_  奉:_   謂:_   益:_   跡:_  踉:_2粵yuè令好諛yú1 粵西有令性悅諛。每布一政,群下交口贊譽,令乃歡。2 一隸欲阿其意,故從旁與人偶語曰:“凡居民上者,咸喜人諛。唯阿主不然,視人譽

13、蔑miè如耳。”3 其令耳之,亟jí召隸前,撫膺yng高蹈,嘉賞不已,曰:“嘻!知余心者唯汝,良隸也!”自是昵nì之有加。字詞解釋:悅:_  諛:_ 乃:_  阿: _ 偶語: _   咸:_ 蔑miè如: _ 亟:_ 膺:_ 已:_ 昵:_3黠xiá鼠蘇子夜坐,有鼠方嚙niè。撫床而止之。既而復作。使童子燭之,有橐 tuó中空,嘐jio嘐聱áo聱

14、,聲在橐tuó中。曰:“嘻x!此鼠之見閉而不得去者也。”發而視之,寂無所有,舉燭而索,中有死鼠。童子驚曰:“是方嚙也,而遽jù死耶?向為何聲,豈有鬼耶?”覆fù而出之,墮地乃走。字詞解釋:方:_ 嚙:_ 撫:_   燭:_  橐:_   嘻:_   見:_   發:_  遽:_   向:_ 覆:_   墮:_ 4包驚幾篤于友誼陳包驚幾篤(d)于友誼,與吳東湖善,吳卒,撫其家甚至。后方嫁女

15、,聞吳女將適人,貧不能理裝,即以其女之奩(lián)具贈之,己女后一載始嫁。時論稱之。字詞解釋:篤:_ 于:_卒:_ 撫: _  甚至: _ 方: _   適:_   理裝: _   即: _奩:_  具:_ 后:_ 載:_12. 文言文閱讀。司馬光好學司馬溫公幼時,患記問不若人。群居講習,眾兄弟既成誦,游息矣;獨下帷絕編,迨(dài)能倍誦乃止。用力多者收功遠,其所精誦。乃終

16、身不忘也。溫公嘗言:“書不可不成誦,或在馬上,或中夜不寢時,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注釋)司馬溫公:即司馬光(10191086年),北宋政治家、史學家。下帷絕編:“下帷”,是指東漢儒生董仲舒放下帷帳講學,三年不看窗外事;“絕編”,是指孔子讀易時,好幾次把穿簡(書)的牛皮繩子翻斷了,這里借此指讀書勤奮。迨:等到。1翻譯下面的句子。用力多者收功遠,其所精誦,乃終身不忘也。_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_2本文中能表現中心思想的句子是(   )A.患記問不若人。 B.書不可不成誦。C.其所精誦,乃終身不忘。 D.用力多者收功遠。3司馬光的苦讀精神鞭策和激勵著代代學子

17、。自古以來,形容勤奮讀書的成語有_、_;形容勤奮讀書的詩句有_,_;默讀和朗讀是兩種讀書方法,它們有著不同的作用_,_(填古今賢文讀書篇中的句子)。13. 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 伯牙絕弦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爲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1成語“_”出自這個故事。這個故事中_是_的知音,從“_”一句可以看出。2選擇劃線字的正確解釋,把序號填入橫線上。 絕:斷絕;窮盡;走不通的;獨一無二的;極,最。伯牙絕弦_  

18、  斬盡殺絕_    絕處逢生_美妙絕倫_    絕大多數_    懸崖絕壁_善:擅長、長于;良好;善良,慈善;容易,易于;辦好,弄好。伯牙善鼓琴_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_心懷不善_       多愁善感_善始善終_       英勇善戰_3句子停頓不恰當的一項是(    )A.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B.善哉,洋洋/兮若/江河!C.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D.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14. 閱讀支公好鶴,完成習題。支公好鶴,住剡東岇山。有人遺其雙鶴,少時翅長欲飛。支意惜之,乃鎩其翮。鶴軒翥不復能飛,乃反顧翅,垂頭,視之如有懊喪意。林曰:“既有凌霄之姿,何肯為人作耳目近玩?”養令翮成,置使飛去。(選自世說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