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藥的雙向調節作用_第1頁
論中藥的雙向調節作用_第2頁
論中藥的雙向調節作用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論中藥的雙向調節作用         摘  要:從中藥成分、中藥劑量、中藥炮制、中藥配伍、機體狀態個方面探討中藥的雙向調節作用,為臨床治療中用藥提供依據。   關鍵詞:中藥;雙向調節作用;藥理研究   “中藥的雙向調節”一詞是近代中醫藥研究中出現的新術語,中藥雙向調節作用的研究為近代中藥藥理研究的重點之一。特別是近10年來,國內外對中藥的雙向調節作用研究進展很快。中藥的雙向調節作用是指某一中藥既可使機體從亢進狀態向正常轉化,也可使機體從機能低下狀態向正常轉化,因機體

2、所處的病理狀態不同而產生截然相反的藥理作用,最終使機體達到平衡狀態1。下面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中藥的雙向調節作用。   1  中藥成分與雙向調節作用   中藥成分復雜,具有多種化學成分。眾所周知,很多西藥發揮作用往往只靠一種成分,而中藥發揮作用多是幾種成分共同作用的結果,這些成分含量的多少、作用于機體受體和酶的不同,都會使中藥藥效表現出多效性。每一味中藥都是一個小的復方,因而同一種藥可能具有不同的或者相反的兩種作用,同一種藥可能含有藥理作用一致的多個成分,也可能含有一定數量藥理作用相互對立的化學成分。如大黃中含有的番瀉甙A為大黃瀉下作用最強

3、的有效成分,另外還含有鞣質,具有收斂止瀉作用。附子中提取的去甲烏藥堿在麻醉及不麻醉犬每分鐘靜滴14 g/kg后,呈現血壓下降、外周動脈及全身血管阻力降低,附子中提取的氯化甲基多巴胺卻具有升壓作用。   2  中藥劑量與雙向調節作用   藥量不同,藥物的效應也不同。就單一成分而言,在一定劑量范圍內,隨著藥物劑量的增加,其藥理作用一般會增強。換言之,機體對藥物反應的大小一般與藥物的劑量成正比。然而各種不同的藥物成分,其藥理作用增強的幅度可能不同。倘若是含藥理作用方向一致的各種成分,一般其藥理作用應隨劑量的增加而增強。如果是藥理作用方向相反的兩種成分

4、,它們共同作用的結果,其總的藥理作用的強弱就與這兩種成分的閾劑量組合時各自劑量的比值和各自隨劑量增加而藥效增強的幅度有關。在一定劑量范圍內,可能隨總劑量增加彼此作用互相抵消;也可能隨總劑量增加某一方向的作用增強;還可能隨總劑量增加某一方面的作用減弱。若中藥多成分中含有多個藥理作用相似或相互對立的成分,它們總體的藥理效應就更加復雜多變。因此在中藥中經常出現小劑量和大劑量藥理作用相反的情況。如大黃多糖對小鼠脾淋巴細胞內鈣釋放影響不大,而對鈣內流有促進作用,但隨著劑量增加鈣內流減少。黃芪水煎液在高濃度時能抑制T淋巴細胞轉化,低濃度時能促進T淋巴細胞的轉化。研究證實:三七皂甙對血凝素(PHA)誘導人的

5、外周血單個核細胞(PBMC)產生IL2,具有低濃度促進和高濃度抑制的雙向作用。   3  中藥炮制與雙向調節作用   炮制前后,藥物的效用不同。通過對藥物進行一定的加水、加熱、加輔料(如酒、醋、鹽水、蜂蜜、藥汁)等炮制處理后,藥物不僅在物理性狀上發生改變,而且其化學成分也發生變化。由于炮制使藥物的純度、溶解度、有效成分的質和量發生改變,藥物的藥理作用和臨床療效亦因之而變。生黃芪具抗利尿及升壓作用,炒黃芪有利尿及降壓作用。生地黃有清熱、涼血、止血的作用,熟地黃有滋陰補腎、補血調經的作用。    4  中藥配

6、伍與雙向調節作用             5  機體狀態與雙向調節作用   藥物的作用是以人體的機能狀態為基礎。人體的機能狀態不同,藥物的作用也不同。中藥所含的拮抗性成分是產生雙向調節作用的物質基礎,而機體的機能狀態則是中藥產生雙向調節的另一個重要條件,當作用相反的兩種成分同時作用于機體時,機體的反應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當時的機能狀態。如益母草對受孕子宮呈抑制作用,對產后子宮呈興奮作用10。黃芪在人體免疫反應偏低時可使之升高,反之偏高時可使之降低。甘草煎劑能

7、增強應激狀態下小鼠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而對安靜狀態下的小鼠則呈抑制作用11。   總之,中藥的雙向調節作用是復雜的,尚有待探討。中藥的雙向調節作用對人體在病理狀態下所產生的功能失調起到平衡調節作用,這是中藥藥理的深奧之處。隨著分子藥理學、免疫藥理學的發展,將會更清楚地闡明其機理。    參考文獻:   1侯家玉.中藥藥理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2:21.   王浴生.中藥藥理與應用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3:68,401.   趙翠蘭,劉葆琴.中藥的雙重性作用J

8、.新興醫藥研究,1996,6(4):170-171.   靳珠華,林秀珍,馬德祿.大黃素和大黃多糖對小鼠脾淋巴細胞內游離鈣濃度的影響J.中草藥,1994,25(8):413.   姜平.蟲草酒處方藥理與物質基礎關系簡析J.時珍國藥研究,1993,4(4):16.   周金黃,李曉玉,榮康泰.免疫藥理學進展(基礎與臨床)M.北京:中國科技出版社,1993:172.   魏偉,梁君山,周愛武,等.白芍總甙對IL2產生的影響J.中國藥理學通報,1989,5(3):176.   王汝俊,胡英杰,杜群,等.四君子湯對胃腸運動雙向質基礎研究J.中藥藥理與臨床,2001,17(6):4-5.   秦彩玲,劉婷,張毅,等.桂枝湯對大鼠血壓雙向調節部位探討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01,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