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16講生物固氮與新陳代謝類型走進高考第一關:教材關合作梳理知識體系生物固氮概念:固氮微生物將大氣中的_的過程種類自生固氮微生物概念:能獨立進行固氮特點:對植物沒有依存關系代表:自生固氮菌形態:桿菌或短桿菌,單生或對生代表好氧型:圓褐固氮菌較強_能力分泌_厭氧型:梭菌共生固氮微生物概念:必須與它種生物共生在一起時才能固氮特點:共生固氮微生物與它種生物共生時有_代表根瘤菌:與_共生藍藻:與紅萍(滿江紅)共生意義:在自然界氮循環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氮循環的主要環節是:生物體內有機氮的合成,氨化作用,_,反硝化作用,_。應用(1)固定氮素肥料,減少化肥使用量,節約了能源,保護了環境(2)對豆科作物
2、進行_拌種,提高產量(3)用豆科植物做綠肥,提高土壤肥力和有機質,改良土壤結構,增加土壤_(4)使用自生固氮菌菌劑提供農作物氮素營養和促進農作物生長新陳代謝類型按同化作用分根據同化作用過程中_劃分自養型定義:能夠以 11 _為能源,以環境中的 12 _為碳的來源,合成有機物,并且儲存能量實驗光能自養型:如 13 _化能自養型:如 14 _異養型定義:以環境中 15 _作為能量和碳的來源,將這些有機物轉變為自身組成物質,并且儲存能量實例:如動物 16 _兼性營養型:如紅螺菌,在無有機物時,可以利用光能,固定CO2合成有機物;在有有機物時,可以利用有機物生長按異化作用分根據異化作用過程中 17 _
3、情況劃分需氧性定義:生物體在異化作用過程中,必須 18 _來氧化分解體內有機物,釋放其中的能量實例: 19 _厭氧型定義:只有在 20 _條件下,才能將體內的有機物氧化,從中獲取維持自身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實例: 21 _兼性厭氧型:如 22 _自我校對:氮還原成氨 固氮 生長素 專一性 豆科植物 硝化作用 生物固氮作用 根瘤菌 通氣性和保水性10 能否利用無機物制造有機物 11 光能或無機物氧化時所釋放的化學能 12 CO2 13 綠色植物、藍藻、光合細菌 14 硝化細菌、硫細菌、鐵細菌 15 有機物 16 營腐生及寄生生活的真菌,大多數細菌 17 對氧的需求 18 不斷地從外界環境中攝取氧
4、19 絕大多數動物和植物 20 無氧 21 破傷風桿菌、蛔蟲等 22 酵母菌解讀高考第二關:考點關考點1固氮微生物的種類根據固氮微生物的固氮特點以及與植物的關系,可以將它們分為三大類。(1)自生固氮微生物此類微生物在土壤或培養基中生活時,可以自行固定空氣中的分子態氮,對植物沒有依存關系。常見的自生固氮微生物有:圓褐固氮菌(好氧性)、梭菌(厭氧性)、魚腥藻、念珠藻和顫藻(固氮藍藻)。(2)共生固氮微生物此類微生物只有和植物互利共生時,才能固定空氣中的分子態氮。共生固氮微生物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與豆科植物互利共生的根瘤菌;另一類是與紅萍(滿江紅)等水生蕨類植物共生的藍藻,藍藻和某些真菌形成地衣也屬
5、于這一類。(3)聯合固氮微生物共生固氮微生物與自生固氮微生物區別如下:例析1-1 (2008全國)下列對根瘤菌的敘述,正確的是()A.根瘤菌在植物根外也能固氮B.根瘤菌離開植物根系不能存活C.土壤淹水時,根瘤菌固氮量減少D.大豆植株生長所需的氮都來自根瘤菌解析:根瘤菌只有浸入到豆科植物的根細胞才能固氮;根瘤菌離開植物的根系后可以存活,但是不能固氮;根瘤菌的異化作用屬于需氧型,在土壤淹水、無氧的情況下,根瘤菌的數量減少,導致固氮量減少;大豆生長需要的氮一部分由根瘤菌提供,還有一部分由根從土壤中吸收而來。答案:C例析1-2 豆科植物與根瘤菌的互利共生關系體現在()A豆科植物從根瘤菌獲得NH3,根瘤
6、菌從豆科植物獲得糖類B豆科植物從根瘤菌獲得含氮有機物,根瘤菌從豆科植物獲得NH3C豆科植物從根瘤菌獲得N2,根瘤菌從豆科植物獲得有機物D豆科植物從根瘤菌獲得NO-3,根瘤菌從豆科植物獲得NH3解析:根瘤菌與豆科植物是一種彼此有利、相互依賴的共生關系,主要體現在:豆科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糖類等有機物一部分供給根瘤菌;根瘤菌通過生物固氮制造的氨則供給豆科植物。答案:A互動探究1-1 根瘤菌與豆科植物的關系是(多選)()A.根瘤菌只有侵入到豆科植物的根內才能固氮B.根瘤菌與豆科植物之間是寄生關系C.豆科植物供給根瘤菌有機物,根瘤菌供給豆科植物氨D.根瘤菌為豆科植物提供生長素解析:根瘤菌為共生固氮微
7、生物,只有侵入豆科植物根內,才能固氮,其固氮產物可為豆科植物利用。圓褐固氮菌除能固氮外還可產生生長素。答案:AC互動探究1-2 以下關于固氮微生物的說法,正確的是()A根瘤菌和圓褐固氮菌都可以在土壤中獨立進行固氮B根瘤菌是需氧自養型生物C圓褐固氮菌能分泌生長素,促進植株的生長和果實的發育D為達到提高產量的目的,在播種前將豆科植物的種子沾上根瘤菌即可解析:圓褐固氮菌不僅能獨立固氮,還能分泌生長素促進植株生長,果實的發育。答案:C考點2氮循環氮循環就是指N2、無機氮化合物、有機氮化合物在自然界中相互轉化過程的總稱,也就是氮元素在生態系統中的生物群落和無機環境之間反復的循環運動,包括氨化作用、硝化作
8、用、反硝化作用、固氮作用以及有機氮化合物的合成等。該過程主要是通過各種生物的作用,尤其是微生物的作用實現的(如圖所示)。特別提醒:例析2下圖是氮在土壤、植物和動物之間的轉化示意圖。(1)大氣中的氮主要經過_作用還原為NH3,然后被植物利用。土壤中的NH3也可經硝化細菌的作用,轉化成硝酸鹽后被植物吸收。在_情況下,硝酸鹽可被一些細菌最終轉化為氮氣,返回大氣中。(2)動物攝取的蛋白質在消化道內被分解為各種氨基酸,這些氨基酸進入細胞后有3個代謝途徑,圖中是_;是_;是_。(3)若圖中的氨基酸是丙氨酸,則圖中B是_。若圖中的氨基酸是谷氨酸,A是丙氨酸,則過程接受氨基的糖代謝中間產物是_。若圖中的氨基酸
9、只能從食物中獲得,則稱為_。(4)氮返回土壤主要有兩個途徑:一是圖中產生的(圖中C)進入土壤;二是植物和動物遺體中的含氮物質被土壤中的_形成氨而進入土壤。解析:(1)將硝酸鹽轉化成亞硝酸鹽并最終轉化為氮氣的細菌為反硝化細菌,其異化作用的代謝類型是厭氧型。(2)圖中過程會產生氨基,是脫氨基作用;圖中過程產生的A能經合成蛋白質,是氨基轉換作用;圖中過程是合成蛋白質的過程。(3)丙氨酸經脫氨基作用會產生氨基和丙酮酸;谷氨酸在谷丙轉氨酶的作用下,將氨基轉移給丙酮酸,產生丙氨酸。(4)圖中可使氨基轉變為尿素;土壤中的有機氮可被微生物分解。答案:(1)生物固氮 氧氣不足(2)脫氨基 氨基轉換(或轉氨基)
10、合成(3)丙酮酸 丙酮酸 必需氨基酸(4)尿素 微生物分解互動探究2 如右圖所示是生態系統中碳循環和氮循環的一部分,A、B、C三類微生物參與其中,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A類細菌是自養需氧型,B類細菌是異養厭氧型B. 進行C過程的微生物,有的是自生的,有的是共生的C. A和C的活動可增加土壤肥力D. B的活動導致氮素喪失解析:從圖上看出A為硝化細菌,能將NH3氧化為NO-3,能通過化能合成作用將CO2合成為(CH2O);B細菌將NO-3還原為N2,將(CH2O)分解為CO2,可見B為反硝化細菌,代謝類型為厭氧、異養型,B的活動使得氮循環正常進行,不會導致氮素喪失;C能將N2還原為NH3,C
11、為固氮菌,硝化細菌、固氮菌的活動使土壤中NO-3增加,供植物利用。答案:D考點3 新陳代謝的類型每種生物的新陳代謝都包括同化作用和異化作用兩個方面,按照同化作用和異化作用來劃分新陳代謝類型只是為了突出各種生物代謝的某一重要特點。一般來說,根據生物的營養方式確定其同化作用類型,根據其生活環境的特點確定其異化作用類型。例如綠色植物因其能進行光合作用,在確認同化作用類型時屬于自養型生物,如果從異化作用角度考慮,綠色植物又屬于需氧型生物。因此要注意避免將生物的同化作用類型與異化作用類型割裂開來。回答一種生物的新陳代謝類型時,既要指出它的同化作用類型,又要指出它的異化作用類型。同化作用和異化作用是同時進
12、行的,因此,生物的新陳代謝類型可以分為以下四種:各種代謝類型的異同點比較例析3破傷風桿菌存在于泥土中,也經常寄居在人和動物的腸道內,但不致病。當其進入深而狹窄的傷口內部時,則會大量繁殖并致病。由此推測破傷風桿菌的新陳代謝類型屬于( )A. 自養、厭氧型B. 自養、需氧型C. 異養、厭氧型D. 異養、需氧型解析:破傷風桿菌在深而狹窄的傷口內部能大量繁殖說明從傷口處獲得有機物,而傷口深處又缺少O2,因此其代謝類型為異養、厭氧型。類似的還有大腸桿菌,可生活在人的腸道中,利用人體消化后的殘余有機物為營養來源,在自然條件下的水質監測中,以大腸桿菌數量做為一項重要指標,所以可以推論它的代謝類型是異養兼性厭
13、氧型。答案:C互動探究3 紅螺菌的體內具有光合色素,在缺氧條件下能利用光能以有機酸、醇等為營養物質,使自身迅速增殖。下列關于紅螺菌的說法錯誤的是( )A紅螺菌與藍細菌一樣都屬于原核生物B紅螺菌沒有葉綠體等復雜的細胞器C紅螺菌的同化作用類型是自養型D紅螺菌的異化作用類型是厭氧型解析:紅螺菌在缺氧條件下能利用光能,以有機酸、醇等現成的有機物質為營養物質,說明其代謝類型為異養厭氧型。答案:C考點4 光合作用與化能合成作用的比較例析4(全國理綜)下列能表示某些微生物化能合成作用的化學反應式是( )2NH3+3O2 2HNO2+2H2O+能量2HNO2+O2 2HNO3+能量N2+2O2 2NO26CO
14、2+6H2O C6H 12O6+6O2A. B. C. D. 解析:硝化細菌利用氧化NH3、HNO2釋放的化學能將無機物合成有機物。答案:C互動探究4 硫小桿菌是能在含有豐富硫化物環境中生長的細菌。這類菌能氧化H2S、硫磺和硫化物為硫酸,并能利用在氧化硫或硫化物過程中釋放的能量來同化CO2進行生長。下列哪一種生物的結構和代謝類型與硫小桿菌一樣( )A. 乳酸菌B. 硝化細菌C. 小麥D. 酵母菌解析:硫小桿菌和硝化細菌均無成形的細胞核,為原核生物。硫化細菌能氧化H2S、硫磺和硫化物為硫酸并利用該過程釋放能量來同化CO2,故其代謝類型為化能自養型。答案:B笑對高考第三關:技巧關實驗設計中的“控制
15、與平衡控制原則”該原則是指要嚴格地操縱自變量,以獲取因變量,同時,要嚴格地均衡無關變量,以消除額外變量對實驗的干擾。即盡量消除實驗誤差,以取得較為精確的結果。常用的方法有單組、等組及輪組實驗法。(1)單組實驗法單組實驗法是指對一組(或一個)對象,既用A法,又用B法,順序隨機或輪流循環,這是生物實驗常用的實驗方法。例如,“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與復原”實驗中,通常是將制作好的紫色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裝片先用蔗糖溶液做質壁分離觀察,接著再用清水做質壁分離復原觀察,這就是單組實驗法。由于對象相同,通過自身對照無關變量的影響也就被平衡和消除了。(2)等組實驗法等組實驗法是指將狀況相等的對象分成兩組,一組
16、用A法,另一組用B法。例如,實驗材料是玉米幼苗,要求品種、萌發期、大小、長勢等狀況都要相同,這就是等組實驗法。通過空白對照對無關變量的影響起到了平衡和消除作用。(3)輪組實驗法輪組實驗法是指對兩組或兩組以上的對象,循環進行兩種以上的實驗處理,如果甲組A法、B法;乙組B法、A法等,這樣能有效地平衡和抵消無關變量對實驗的影響。例如,“觀察植物的向光性”實驗中,可隨機選取2株(組)生長狀況并不相同的玉米幼苗,做如下實驗處理:甲組:玉米幼苗先用“不透光”處理,然后用“單側光”處理。乙組:玉米幼苗先用“單側光”處理,然后用“不透光”處理。實驗結果是不透光和單側光的比較,這就是輪組實驗法。這種實驗的處理,
17、通過相互對照對平衡和消除無關變量及額外變量更有說服力。典例(2009四川非延考區,30)為確定人體在運動時呼出氣體中的CO2濃度是否比靜止時高,某同學進行了如下探究:作出假設:人體在運動時呼出氣體中CO2的濃度比靜止時高。實驗過程:在3個燒杯中,分別注入100 mL蒸餾水,測定其pH。實驗者在安靜狀態(靜坐2 min)、中度運動(步行2 min)以及劇烈運動(跳繩2 min)后,立即分別向上述3個燒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氣體,測定pH。經多次重復實驗,所得平均數據如下表:請回答:(1)作出上述假設的依據是_。(2)該實驗的原理是_。(3)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出_越大,_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以得出結論:_
18、,從而可以驗證上述假設。(4)人體代謝產生的CO2,正常情況下來自三大類有機物的分解,這三大類物質是_。人體糖代謝產生CO2的細胞器是_。思維導析:(1)由于運動需要更多的能量,這些能量主要來自細胞的呼吸作用,因此運動時呼吸作用加強,產生的CO2增加。(2)為維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產生的多余CO2將及時排出,故人體在運動時呼出氣體中CO2的濃度比靜止時高。CO2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可以通過測定pH來推斷出CO2排出的多少。(3)表中的數據顯示,運動強度越大,pH越小,即pH下降幅度越大,從而推斷出排出的CO2量越多。(4)人體內的糖類、脂肪、蛋白質都能被氧化分解產生CO2和水,糖類在線
19、粒體中徹底氧化分解產生CO2。答案:(1)由于人體在運動時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強,產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濃度增加(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運動狀態下產生的CO2不同,溶于水后也會導致pH不同,通過測定水pH的變化可以推測呼出氣體中CO2濃度的變化(3)運動強度 pH 隨著運動強度的增加,呼出的CO2濃度增加(4)糖類、脂肪和蛋白質 線粒體應 用 拓 展生物興趣小組設計了下列實驗裝置進行相關實驗,研究下列有關問題。如果用上述實驗裝置來探究酵母菌的呼吸類型,A、B兩瓶中分別加入等量的酵母菌及15%的葡萄糖培養液。請預測與結論相符合的實驗現象并分析(2)的原因:(
20、1)如果實驗現象是:A裝置中液滴_,B裝置中液滴_,說明酵母菌只進行有氧呼吸。(2)如果實驗現象是:A裝置中液滴_,B裝置中液滴_,說明酵母菌只進行無氧呼吸。其原因是:_。(3)如果實驗現象是:A裝置中液滴_,B裝置中液滴_,說明酵母菌既進行有氧呼吸又進行無氧呼吸。答案:(1)左移 不移(2)不移 右移 只進行無氧呼吸,不消耗氧氣但產生CO2,A中CO2被吸收,氣體量不變,故液滴不移;B中CO2不被吸收,氣體量增加,故液滴右移(3)左移 右移高考真題備選(2009福建理綜,26)右圖表示的是測定保溫桶內溫度變化的實驗裝置。某研究小組以該裝置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條件下呼吸作用的情況。材料用具:保溫桶
21、(500 mL)、溫度計、活性干酵母、質量濃度01 g/mL的葡萄糖溶液、棉花、石蠟油。實驗假設:酵母菌在有氧條件下呼吸作用比無氧條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的熱量更多。(1)取A、B兩裝置設計實驗如下,請補充下表中內容:(2)B裝置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_,這是控制實驗的_變量。(3)要測定B裝置因呼吸作用引起的溫度變化量,還需要增加一個裝置C。請寫出裝置C的實驗步驟:裝置方法步驟一方法步驟二(4)實驗預期:在適宜條件下實驗,30分鐘后記錄實驗結果,若裝置A、B、C溫度大小關系是_(用“”表示),則假設成立。解析:本實驗的探究題目是:酵母菌在有氧條件下呼吸作用比無氧呼吸放出的熱量多。自變量為有氧條
22、件和無氧條件,因變量是熱量多少,可用溫度計測量。在實驗過程中,注意對照原則和單一變量原則。A裝置處于有氧環境,而B裝置則處于無氧環境;為了證明熱量變化是由呼吸作用引起的,還應增加一組不加干酵母的,進一步證明熱量升高是由呼吸作用引起的。答案:(1)不加入石蠟油加入10 g活性干酵母(2)去除氧氣自(3)加入240 mL煮沸后冷卻的葡萄糖溶液不加入活性干酵母(4)ABC課后活頁作業1從大豆的根瘤中分離出來的根瘤菌,能侵入的根是()A菜豆根B蠶豆根C大豆根D豇豆根解析:大豆的根瘤菌只能侵入大豆根內進行固氮,蠶豆的根瘤菌可侵入到A、B、D三種植物根內。答案:C2關于生物固氮的正確敘述是()A生物遺體中
23、的含氮化合物首先被轉化成硝酸鹽B硝化細菌可以使氮元素回歸大氣C圓褐固氮菌固定的氮可直接被植物吸收利用D硝化細菌可以把植物不能吸收的氨轉變為能吸收的硝酸鹽解析:本題考查生物固氮的有關知識。生物遺體中的含氮化合物先被微生物分解形成氨,在有氧條件下,土壤中的氨和銨鹽在硝化細菌作用下最終氧化成硝酸鹽,在氧氣不足的條件下,土壤中的硝酸鹽被反硝化細菌(而不是硝化細菌)等多種微生物還原成亞硝酸鹽,并進一步還原成分子態氮返回大氣中。圓褐固氮菌是土壤中的自生固氮菌,其固氮產生的NH3要經過硝化細菌的作用轉化成NO-3后才能被植物體利用,可見選D。答案:D3植物每年從土壤中吸收大量氮素,土壤中獲得氮素補充的主要途
24、徑是()A.施用氮素肥料B.閃電固氮C.生物固氮D.動植物遺體分解解析:可將N2轉化為NH3的固氮作用可分為工業固氮、閃電固氮及生物固氮,生物固氮是土壤中氮素補充的主要途徑。答案:C4下列關于氮循環和碳循環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都能通過微生物從大氣進入群落B在群落中都以有機物的形式傳遞C都有被分解者利用和釋放的過程D有機物生成無機物都由微生物完成解析:碳循環中,自養細菌通過化能合成作用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合成為有機物;氮循環中,固氮微生物通過固氮作用將空氣中的N2合成NH3,然后通過硝化細菌的硝化作用合成硝酸鹽,供植物吸收,合成氨基酸和蛋白質。碳和氮在群落中都以有機物的形式傳遞,都有被分解者
25、利用和釋放的過程,但碳循環中,有機物可以通過動植物的細胞呼吸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答案:D5圓褐固氮菌和根瘤菌的共同特點是()都是異養生物都是自養生物合成固氮酶的基因結構都相同合成固氮酶的基因結構不相同都是原核生物都是真核生物ABCD解析:圓褐固氮菌和根瘤菌都是原核生物,合成固氮酶的基因結構相同,都是原核生物的基因結構,代謝類型都是異養型。答案:A6通過某些微生物的作用,把空氣中游離的氮素固定轉變為含氮化合物,這一過程就是一種生物固氮作用。為確定固氮的最終產物,做了如下兩個實驗:(1)把固氮菌培養在含15N2的空氣中,細菌迅速固定氮素,短期內細菌的谷氨酸中出現大量的15N。(2)如果把固氮菌培養在
26、含15NH3的培養基中,固氮能力立刻停止,但吸入的氨態氮迅速轉入谷氨酸中。由此可以推斷,該微生物固氮最終產物是()ANH3BNO2CNO-3D谷氨酸解析:實驗(1)中固氮菌培養在含15N2的空氣中,固氮菌通過固氮作用把15N2固定成15NH3,再把15NH3轉化成谷氨酸。實驗(2)中,把固氮菌培養在含 15NH3的培養基中,固氮菌就不需要固氮,可以直接從培養基中吸收15NH3轉化成谷氨酸。由此可以推斷,該微生物固氮最終產物是NH3,經過代謝產生的初級產物是谷氨酸。答案:A7下列有關根瘤菌及其生物固氮方面的敘述,正確的是()A制備根瘤菌DNA時需用纖維素酶處理細胞壁B根瘤菌的固氮基因編碼區含有內
27、含子和外顯子C大豆種子用其破碎的根瘤拌種,不能提高固氮量D根瘤菌固氮量與其侵入植物的生長狀況有關解析:根瘤菌的細胞壁成分為肽聚糖而不是纖維素,根瘤菌是原核生物,固氮基因編碼區是連續的,無內含子與外顯子之分,大豆種子用其根瘤菌拌種,能提高固氮量。根瘤菌與其入侵植物是共生關系,植物生長良好則為根瘤菌提供的有機物多。答案:D8下圖所示是某農牧生態系統氮循環平衡示意圖。某同學據圖所作的分析中正確的是()A、途徑的氮素輸入量之和等于、途徑的氮素輸出量之和B參與該循環的生物是植物、動物和固氮微生物C該過程所涉及的生理活動是植物、動物和硝化細菌的同化作用D為減輕對環境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應推廣種植固氮牧草
28、解析:因雨水沖刷等原因土壤中會丟失大量氮素,因此圖中途徑的氮素輸入量大于途徑輸出的氮素之和;參與該循環的生物還有土壤中進行氨化作用的微生物等;該過程所涉及的生理活動除動植物和硝化細菌的同化作用外,還包括反硝化細菌的反硝化作用等;大量使用氮肥可造成土壤板結、富營養化等問題,推廣固氮牧草可減少氮肥的使用量。答案:D9扦插枝條時,在枝條基部的切口處涂上某種細菌的浸出液,枝條容易生根。這種細菌是()A根瘤菌B圓褐固氮菌C硝化細菌D乳酸菌解析:圓褐固氮菌不僅能固氮,還能分泌生長素。生長素可以促進扦插的枝條生根。答案:B10(2009北京海淀調研)氮是蛋白質的基本元素之一,生物均含蛋白質,氮循環涉及到生物
29、圈的全部領域。下面是關于氮被生物吸收途徑的敘述,其中正確的是()氮在大氣中的體積分數高達78%,可被生物體直接利用通過高能固氮,可將空氣中游離的氮轉化為硝酸鹽或銨,從而被植物所吸收所有植物都具有生物固氮作用,其根部的根瘤菌可將氮氣轉變成硝酸鹽,被植物吸收動物以植物為食而獲得氮,并轉化為動物蛋白動植物死亡后,遺骸中的蛋白質被微生物分解成、等,又回到土壤和水體中,被植物再次吸收ABCD解析:大氣中氮氣含量雖高但不能被生物體直接利用,只有通過固氮作用將游離的氮轉化為硝酸鹽和銨才能被吸收,動物獲得氮素的方式是以植物為食,動植物死亡后,遺體中蛋白質被分解者分解為NH3、又回到無機環境。答案:C11圖中哪
30、條曲線可表示豌豆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的固氮過程()ABCD解析:根瘤菌在侵入豆科植物前在土壤中分布廣泛,營腐生生活,不能固氮;在侵入豆科植物后,根瘤菌在根內不斷地繁殖,并且刺激根內的一些薄壁細胞分裂,進而使該處的組織逐漸膨大,形成根瘤。在根瘤形成后到豆科植物開花前,根瘤菌的固氮能力最強。答案:C12右圖表示氧氣濃度對乳酸菌、酵母菌、草履蟲呼吸作用的影響(縱坐標為呼吸速率,橫坐標為O2濃度),則曲線、分別代表()A酵母菌、草履蟲、乳酸菌B乳酸菌、酵母菌、草履蟲C酵母菌、乳酸菌、草履蟲D草履蟲、乳酸菌、酵母菌解析:上述列舉出的三種生物分別代表三種不同的新陳代謝類型,草履蟲是需氧型生物,隨O2濃度升高
31、,呼吸速度明顯加強故應為;酵母菌是兼性厭氧型生物,在氧濃度較低或缺氧條件下進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有氧條件下進行有氧呼吸,產生二氧化碳和水,故應為曲線;而乳酸菌則為厭氧型生物,在O2濃度高時抑制了它的呼吸作用,故應為曲線。答案:A13關于藍藻和蛔蟲結構及代謝特征的比較,正確的是()A藍藻可以吸收利用CO2,蛔蟲不能吸收利用CO2B藍藻是光能自養型生物,蛔蟲是化能自養型生物C藍藻細胞進行有絲分裂,蛔蟲細胞進行無絲分裂D藍藻有葉綠體,蛔蟲沒有葉綠體解析:藍藻是原核生物,無成形細胞核,不含有葉綠體,不能進行有絲分裂,但含有葉綠素,能進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因此其代謝類型是自養型。蛔蟲是真
32、核生物,代謝類型為異養型。答案:A14硝化細菌在化能合成過程中形成有機物,需要下列哪種環境條件()A具有NH3及缺氧B具有NH3及有氧C具有HNO3和氧D具有HNO3及缺氧解析:具有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細菌,能夠利用體外環境中的氨氧化成亞硝酸和硝酸,并利用這一氧化過程中所放出的能量(化學能),將CO2與水合成有機物。其利用的能量是氨氧化成亞硝酸和硝酸過程中釋放出的化學能。答案:B15下圖是某同學畫的自然界中氮元素以蛋白質形式在生物體內轉化的部分過程示意圖。請根據此圖回答下列問題:(1)能將N2轉化為NH3的一類生物叫_,這種固氮方式叫_。(2)自然界中將NH3轉化為NO-3的生物叫_,該種生物的
33、同化作用代謝類型是_。(3)圖中標號不可能發生的是_,植物的根從土壤中吸收的NO-3與_有機物合成為植物蛋白質。(4)動物通過取得氨基酸需要經過蛋白酶和_兩類酶的催化,植物吸收的方式中需要_。(5)形成的場所是_。解析:(1)固氮微生物能將N2轉化為NH3,這是生物固氮。(2)硝化細菌能將NH3氧化為NO-3,其代謝類型為自養需氧型。(3)在動物體內,氨基酸通過脫氨基作用可轉化為脂肪,但脂肪卻不能轉化為氨基酸,因此不可能發生。植物吸收的NO-3與糖類可合成為蛋白質。(4)動物體內的蛋白質經蛋白酶、肽酶催化,可水解為氨基酸,植物吸收NH+4為主動運輸,需載體和能量。(5)的形成指不含氮部分氧化分
34、解,此過程發生在線粒體。答案:(1)固氮微生物生物固氮(2)硝化細菌自養型(3)糖類等(4)肽酶載體和能量(或載體和ATP)(5)線粒體16下圖裝置可以用來測量萌發的種子,小動物所吸收的氧氣量。分別以20粒萌發的種子和4條蚯蚓為材料,每隔10分鐘記錄一次有色液滴在刻度玻璃管上的讀數,如下表所示。(1)裝置圖中濃氫氧化鈉的作用是_。(2)分析表格中的數據,進行種子萌發實驗時,有色液體移動的方向是_,移動的最大速率是_。(3)動物和萌發的種子實驗都表明,在一段時間后,有色液滴移動的速度逐漸減緩。這是因為_。(4)某同學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得出“萌發的種子的呼吸速率比蚯蚓的呼吸速率大”的結論。你認為是
35、否正確?_,請說明理由:_。解析:氫氧化鈉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此裝置中由于二氧化碳的含量幾乎是零,因此容器中氣體的變化為氧氣含量的減少,因此有色液滴向左移動;實驗一段時間后,有色液滴移動的速度逐漸減緩,其原因是裝置中氧氣逐漸減少,細胞呼吸減緩;表中數據不能得出“萌發的種子的呼吸速率比蚯蚓的呼吸速率大”的結論,因為兩者的重量及環境溫度等條件不同。答案:(1)吸收二氧化碳(2)向左08mm分鐘(3)裝置中氧氣逐漸減少,細胞呼吸減緩(4)不正確兩者呼吸的速率進行比較需要重量、環境溫度等條件相同17為研究“圓褐固氮菌對某種枝條生根作用的影響”,設計相關實驗,結果如下圖。試管內基質為滅菌的珍珠巖(起固
36、定、通氣和吸水作用)。請據圖回答:(1)為了排除其他微生物對實驗結果的影響,配制的滅菌培養液在成分上應具備的主要特點是_。(2)A中枝條的下端切口處_(有/無)生長素,A與C對比說明_。(3)上述實驗綜合分析表明,圓褐固氮菌能促進該植物枝條生根。為進一步探究“圓褐固氮菌是否分泌了促進生根物質”。請完成下列實驗:用滅菌培養液培養圓褐固氮菌。將培養物過濾,得到菌體和無菌濾過液。實驗分兩組:甲組試管中加入基質和滅菌水;乙組取若干試管,加入相同基質,再分別加入_。分別插入同類枝條,培養并觀察。結果分析:如果_,則表明圓褐固氮菌分泌了促生根物質。解析:(1)圓褐固氮菌為自生固氮微生物,為排除其他微生物對圓褐固氮菌的干擾,所配制的培養液成分中不含氮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石油開采與能源技術應用考核試卷
- 玉石的造船與海洋文化考核試卷
- 筆的制造工藝參數優化與生產試驗考核試卷
-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圓的面積》課件
- 教育營銷策略考核試卷
- 肉制品加工業的營銷創新與品牌塑造考核試卷
- 漁業養殖飼料配方優化與效果評估考核試卷
- 感恩節介紹課件
- 煙草批發商區域市場開發考核試卷
- 木制品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點考核試卷
- 2025購銷合同(電子產品)范文
-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綠色建筑成本影響因素研究
- 2025年普法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共80題)
- 心力衰竭護理查房 課件
- 新型節能型建筑材料的發展方向論文
- 最新班組級安全培訓試卷及答案
- 工程開工令模板
- 10000中國普通人名大全
- 2022更新國家開放大學電大《計算機組網技術》網絡核心課形考任務三及四答案
- 武廣客運專線隧道防排水技術的突破QC成果
- 部編版五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第三單元《百年追夢復興中華》教材分析單元分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