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論選讀第十三章講義_第1頁
資本論選讀第十三章講義_第2頁
資本論選讀第十三章講義_第3頁
資本論選讀第十三章講義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第13章 機器和大工業本章主題:考察在機器大工業形式下的相對剩余價值的生產本章內容:14節:機器的發展使資本主義加強了剝削;57節:機器的資本主義使用給無產階級帶來的災難;810節:機器逐步占領了各生產領域,使資本主義矛盾普遍激化章節框架:1. 機器的發展2. 機器的價值向產品的轉移4. 工廠10. 大工業的農業第1節 機器的發展1、 機器的作用機器是要使商品便宜,是要縮短工人為自己花費的工作日部分,以便延長他無償的給與資本家的工作日部分,機器是生產剩余價值的手段。2、 機器和手工工具的區別(一)機器的本質組成發動機:發動機是整個機構的動力 1.產生自己的動力,如蒸汽

2、機; 2.接受外部某種現成的自然力的推動,如水車傳動機構:調節運動,在必要時改變運動的形式,把運動分配并傳送到工具機上工具機或工作機:發動機和傳動機構把運動傳給工具機,工具機抓住勞動對象,并按照一定目的來改變它。工具機是十八世紀工業革命的起點。 (二)從手工工具向機器的演變1. 工具機工具機是這樣的一種機構,它在取得適當的運動后,用自己的工具來完成過去工人用類似的工具所完成的那些操作。在真正的工具從人那里轉移到機構上之后,機器就代替了單傳的工具。2. 區別:作為單純動力的人 作為真正操作工人的人3. 作為工業革命起點的機器,是用一個機構代替只使用一個工具的工人,這個機構用許多同樣的或同種的工具

3、儀器作業,有單一的動力來推動,而不管這個動力具體什么形式。4. 工作及規模的擴大和工作機上的工具數量的增加,需要較大的發動機構工具機已經代替了人的工具,那么現在自然力也可以作為動力代替人。5. 只是在工具有人的機體的工具變為機械裝置即工具機的工具之后,發動機才取得了獨立的完全擺脫人力限制的形式。 三、機器協作和機器體系(1) 區別:1.前者,整個制品是同一臺工作及完成的在工廠手工業中分成幾種操作順次進行的整個過程,現在由一臺由各種工具結合而成的工作機來完成這種協作首先表現為同種并同時發生作用的工作機在空間上的集結。2.只有在勞動對象順次通過一系列互相連結的不同階段過程,而這些過程是由一系列各不

4、相同而又互為補充的工具機來完成的地方,真正的機器體系才代替了各個獨立的機器但這種協作現在表現為各個局部工作機的結合。(2) 工場手工業與機器生產中分工原則的區別1. 工場手工業中,各特殊過程的分離是一個由分工本身得出的原則;2. 在發達的工廠中,起支配作用的是個特殊過程的連續性。(3) 一個機器體系,只要它由一個自動的原動機來推動,它本身就是一個大自動機通過傳動機由一個中央自動機推動的工作機的有組織的體系,是機器生產的最發達的形態。4、 機器制造業的產生和發展(1) 機器最先是由工場手工業的熟練技術工人制造的,因此機器生產是在與它不相適應的物質基礎上自然興起的大工業發展到一定階段,也在技術上同

5、自己的手工業以及工場手工業基礎發生沖突。(2) 一個工業部門生產方式的變革,必定引起其他部門生產方式的變革。(3) 因此,打工也必須掌握它特有的生產資料,即機器本身,必須用機器來生產機器。這樣,大工業材建立起與自己相適應的技術基礎,才得以自立。五、機器的應用決定了勞動過程的社會性質(一)機器的應用使自然科學代替了從經驗得出的成規。(二)機器的技術條件使工人的勞動過程社會化。第2節 機器的價值向產品的轉移1、 機器只把價值轉移到產品上(1) 機器大工業把自然力和自然科學應用于生產,并不增加勞動消費而使生產 力提高,所以機器并不創造V.和剩余價值。(2) 機器使產品便宜機器的使用節約了固定資本1.

6、 機器總是全部的進入勞動過程,始終只是部分的進入價值增值過程。2. 使用和磨損之間的這種擦別,在機器上比在工具上大的多機器的生產作用范圍越是比工具大,它的無償服務的范圍也就越是比工具大。3. 如果機器的價值和機器轉給日產品的價值部分之間的差額已定,那么這個價值部分是產品變貴的程度,首先取決于差評的數量,就像是取決于產品的面積。如果工作機的作用范圍已定,那么產品的數量就取決于工作及作業的速度。4. 機器轉移的價值越小,生產效率越高,它的服務就越接近自然力的服務。(3) 工場手工業與機器生產同種商品價格之比較。在機器生產中,由勞動資料轉來的價值組成部分相對的增大了,但絕對的說是減少了。2、 資本主

7、義使用機器的邊界()機器的生產率:是由它代替人類勞動力的程度來衡量的。(2) 即使機器的所值和它所代替的勞動力所值相等,物化在機器本省中的勞動,總是比它所代替的活勞動少得多。(3) 使用的邊界:生產機器所費的勞動小于使用這種機器所節約的勞動。(4) 資本家使用機器的邊界:自己的價值小于它所代替的勞動力價值。(5) 特殊情況:在一些較老的發達國家,機器本身在某些產業部門的使用,會造成其他部門的勞動過剩,以致其他部門的工資降到勞動力價值以下,從而阻礙機器的應用。第四節 工廠1、 本節主旨 資本主義生產從一開始就是勞動條件支配工人,只是到了資本主義機器大工業出現后,才取得完全的形式。現代工廠制度是資

8、本主義生產的組織形式,因而機器成為主體,而人則處于附屬地位。把工廠看作是以機器為中心生產體系,機器大工廠消滅了手工技術為基礎的舊的分工是馬克思在本節中的主旨。2、 尤爾博士對工廠的兩種不同定義馬克思認為,“第一種說法適用于機器的一切可能的大規模應用,第二種說法表明了機器的資本主義應用從而表明了現代工廠制度的特征。”3、 資本主義工廠制度的特征(1) 自動工廠的重新分工1. 工場手工業分工的技術基礎消失了。在自動工廠里,代替工場手工業所特有的專業工人的等級制度的,是機器的助手所要完成的各種勞動的平等或均等的趨勢,代替局部工人之間的人為差別的,主要是年齡和性別的自然差距。2. 自動工廠里重新出現了

9、分工,工場手工業的有組織的小組被一個主要工人同少數助手的聯系代替了。 (三)重新分工的后果1. 機器生產不需要像工場手工業那樣,使同一些工人是中從事同一種職能,從而把這種分工固定下來。因此不斷更換人員也不會使勞動過程中斷。2. 舊的分工制度由于習慣,仍然作為工廠手工業的傳統在工廠里延續著,后來被資本當做剝削勞動力的手段。(四)結論:工人成為工廠的附屬物 在工場手工業和手工業中,是工人利用工具,在工廠中,是工人服侍機器。在前一種場合,勞動資料的運動從工人出發,在后一種場合,則是工人跟隨勞動資料的運動。在工場手工業中,工人是一個活機構的肢體。在工廠中,死機構獨立于工人而存在,工人被當做活的附屬物并

10、入死機構。4、 現代工廠制度給工人造成的危害(一)機器勞動對工人精神、身體造成極大的摧殘 資本主義工廠中生產主體和客體的顛倒;生產過程的智力同體力勞動相分離,智力變成資本支配勞動的權力以及工人在強大機器面前的無助;機器構成了資本家的統治權力。(2) 機器帶來的整齊劃一的生產,使工廠形成了兵營式的紀律,同時形成了不同于工廠手工業的等級制度。(3) 工廠給工人帶來了惡劣的生產條件 社會生產資料的節約只是在工廠制度的溫和適宜的氣候條件下才成熟起來的,這種節約在資本手中卻同時變成了對工人在勞動時的生活條件系統的掠奪,也就是對空間、空氣、陽光以及對保護工人在生產過程中人身安全和健康的設備系統的掠奪,至于

11、工人的福利設施就根本談不上了。第10節 大工業和農業1、 資本主義大工業給農業帶來的不良影響(1) 機器在農業中的使用在造成工人“過剩”方面起到了強烈的作用。(2) 破壞著人和土地間的物質變換,從而破壞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條件。它同時就破壞城市工人的身體健康和農村工人的精神生活。(3) 在農業中,生產過程的資本主義轉化同時表現為生產著的殉難歷史,勞動資料同時表現為奴役工人、剝削工人和使工人貧困的手段,勞動過程的社會結合同時表現為對工人個人的活力、自由和獨立的有組織的壓制。(4) 勞動生產力的提高和勞動量的增大是以勞動力本身的破壞和衰退為代價的。2、 大工業在農業領域里所起的革命作用(1) 大工業在農業領域內所引起的最革命作用,是消滅舊社會的壁壘“農民”,并代之以雇傭工人。(2) 農村具備了與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