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野外露頭地質剖面_第1頁
塔里木盆地野外露頭地質剖面_第2頁
塔里木盆地野外露頭地質剖面_第3頁
塔里木盆地野外露頭地質剖面_第4頁
塔里木盆地野外露頭地質剖面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塔里木盆地野外露頭地質剖面認識實習報告實習單位:采油一廠油研所姓 名:李國鵬2009-5-2為深化對塔里木盆地周邊及盆地內古生界及中新生界露頭剖面的認識,在采油一廠廠領導以及油研所所領導的精心籌劃下2009年4月22日到4月30日我們2008級新分畢業生以及2007級未參加上次野外地質實習的員工(16人)在馬德昌副所長以及杜德新指導員的帶領下跟隨陳躍老師去阿克蘇、巴楚兩地進行了為期8天的野外剖面認識實習。遵照李總的教導,第一注意安全,第二不虛此行,多學多想多看多思,本次出去我們共觀察了5條剖面,主要是從前寒武系到二疊系的地層剖面。柯坪隆起:1.因干地區磷礦溝震旦系-下奧陶統剖面2.因干地區大彎

2、溝中奧陶統-上泥盆統剖面3.因干地區開派茲雷克上泥盆統-中二疊統剖面4. 采石場油苗露頭剖面巴楚地區:5.大坂塔格唐王城勒雅依里塔格上寒武-上奧陶統剖面(包括石炭系小海子組)考察目的:通過柯坪-巴楚地區地表不同地質層位剖面的考察,其目的就是要在現有資料的基礎上進行地表與腹地鉆井資料的對比,增強對區域沉積橫向對比及其變化趨勢了解。一、柯坪地層小區古生界露頭剖面柯坪地區分兩個地層小區:柯坪塔格小區和烏什小區。以阿合奇烏什一線以北為烏什小區,以南為柯坪塔格小區。本次考察剖面位于柯坪塔格小區內。該小區從下至上主要發育以下層系:下元古界阿克蘇群,主要為各種片巖和石英巖。上元古界巧恩布拉克群,分布于烏什小

3、區,位于烏什縣尤爾美那-恩布拉克一帶。主要為次深海海底扇碎屑巖沉積。與下元古界阿克蘇群接觸關系不詳。下震旦統尤爾美那克組,分布于烏什小區,位于烏什縣尤爾美那-恩布拉克一帶。主要為粗碎屑巖,屬于山間或山前沖積扇沉積,不整合在元古界之上。上震旦統蘇蓋特布拉克組,主要為一套紅色碎屑巖,屬海岸瀉湖潮坪-灘壩沉積,陸殼型基性火山巖發育。上震旦統奇格布拉克組,主要為碳酸鹽巖,屬局限臺地半封閉瀉湖-潮坪、灘壩沉積,微古植物非常發育。寒武-奧陶系,假整合在震旦系之上,二者連續沉積,發育完整。以碳酸鹽巖為主,夾泥頁巖和砂巖。屬臺地相和陸棚-盆地相沉積。生物門類豐富,門類繁多。寒武系主要為淺海臺地相碳酸鹽巖沉積,

4、生物以底棲三葉蟲為主,藻類十分豐富,生物面貌屬于華北型。地表出露在柯坪、阿克蘇、烏什三縣的交界的印干山、柯坪塔格、蘇蓋特布拉克等地。以阿克蘇硝爾布拉克磷礦至水泥廠剖面為代表。奧陶系下統以灰巖為主的碳酸鹽巖沉積,中上統夾較多的筆石頁巖和少量碎屑巖。生物以角石、三葉蟲、頭足類、碗足類、牙形類、海林檎等殼相生物為主,夾多層筆石,為典型的生物混合相。志留系,假整合于奧陶系之上,屬淺灘相和有障壁的潮坪相,以碎屑巖為主,下部產筆石,上部產雙殼類、腹足類及魚類。泥盆系,為一套紅色海岸潮坪相碎屑巖沉積,漸變為干旱平原及洪暴河流沉積。石炭系,柯坪塔格小區基本缺失下統,僅發育上統四石場組。為一套河流+潮坪相的以碎

5、屑巖沉積。二疊系,發育較為完整,僅缺失上統上部層位。下統為康克林組,主要為一套以開闊臺地相為主的碳酸鹽巖沉積;中統(庫普庫茲滿組,開派茲雷克組)為一套潮坪+河流相的以碎屑巖沉積,伴有多期火山噴發相基性玄武巖發育。上統(沙井子組)為一套湖泊+河流相碎屑巖沉積。圖1 柯坪地區剖面位置示意圖BB剖面:石灰窯(1xO1y) CC剖面:柯坪印干村(O1dS2yp)DD剖面:庫如克烏居木(C2sP2kp) EE剖面: 良里塔格唐王城(O1yjO2-3l)FF剖面:小海子水庫(D3d)。 注:具體剖面點略有差異,僅僅供參考。1 阿克蘇硝爾布拉克(磷礦-水泥廠)震旦系-下奧陶統剖面1)、下元古界阿克蘇群:圖2

6、 下元古界阿克蘇群淺變質片巖主要為各種片巖和石英巖,片巖的主要成分為綠泥石和綠簾石,有部分藍晶石(藍片巖為高級變質巖),主要為一套淺變質巖系列,從野外實際觀察看,片理發育,面較滑,新鮮面顏色為綠色,略帶灰色色調,風化面顏色變淺,部分發紅,說明后期暴露有一定的氧化作用。在本次實習的剖面上,上元古界巧恩布拉克群,下震旦統尤爾美那克組都缺失了,在距此幾公里的地方有所出露,總的巖性沉積特征前面已經概括性的述及了,不做贅述。2)、震旦系上統蘇蓋特布拉克組:厚320.7m圖2 蘇蓋特布拉克組上部薄中層狀泥巖、砂巖圖2 蘇蓋特布拉克組上部薄中層狀細粒巖屑長石砂巖下部為紫紅、磚紅、灰綠色中厚層狀泥巖夾細砂巖,

7、底部為粗砂巖。砂巖“人字”型交錯層理、槽狀交錯層理發育,并具正粒序層理和包卷層理。中部為紫紅、紅灰、黃褐、深灰色薄中層狀細粒、中粒巖屑長石砂巖,夾泥巖、輝綠巖。砂巖發育大型板狀交錯層理,“人字”型交錯層理及楔狀層理。上部為紫紅、褐灰、褐黃、黃綠色薄中層狀泥巖,中粒長石石英砂巖。巖屑砂巖夾灰綠色塊狀輝綠巖和細砂巖,頂部為粗粒石英砂巖。砂巖發育“人字”型交錯層理、板狀交錯層理、沙紋層理、波狀層理。這主要為一套濱淺海相的沉積,期間有幾次較大的火山噴發,可能為淺成侵入相的輝綠巖,也可能為噴發相的玄武巖,在野外觀察,看其產狀與原地層產狀近乎一致,沒有切割錯斷地層的現象,具體的需要切割薄片進行鏡下鑒定(如

8、果可以見到晶形較好的自形晶斜長石,則為輝綠巖,如能看到流動構造,且為明顯的隱晶質結構,則基本上為玄武巖),從野外的觀察判斷,更傾向于判斷其為玄武巖(隱晶質的基性巖)。發育的這套濱淺海相的沉積層由礫巖至粉砂巖均有發育,為多個沉積旋回,主要的色調為紅至灰色,巖性為巖屑長石砂巖、長石巖屑砂巖、長石石英砂巖、石英砂巖等,分選以及磨圓均較好,反映當時水體深度較淺,不間斷的有小的構造升降作用,主要為氧化到弱還原的沉積環境,局部發育一定的鹽巖層,反映當時干旱的氣候環境,局部暴露于地表,潮上帶形成了一定的撒布哈沉積(高鹽巖段),槽狀層理以及局部發育的魚骨狀層理說明當時的水動力條件較好,潮汐作用較強,物源區較近,可能為花崗質源巖剝蝕沖刷而來,快速沉積而成。2)、震旦系上統奇格布拉克組:厚268.6m下段下部為暗紫紅色、絳紅色中厚層狀含粉砂質礫屑白云巖、砂質灰巖、殘余鮞粒灰巖及含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