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稼先原子彈_第1頁
鄧稼先原子彈_第2頁
鄧稼先原子彈_第3頁
鄧稼先原子彈_第4頁
鄧稼先原子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原子彈(Atomic bomb),又稱裂變彈,是利用核反應的光熱輻射、沖擊波和感生放射性造成殺傷和破壞作用,以及造成大面積放射性污染,阻止對方軍事行動以達到戰略目的的大殺傷力武器。主要包括裂變武器(第一代核武,通常稱為原子彈)和聚變武器(亦稱為氫彈,分為兩級及三級式)。亦有些還在武器內部放入具有感生放射的輕元素,以增大輻射強度擴大污染,或加強中子放射以殺傷人員(如中子彈)。中國在原子彈制造初期獲得少量蘇聯援助,后來在旅美歸來的鄧稼先帶領下,于1959年6月開始研制核武器,1962年成功,于1964年引爆了自己的原子彈。原子彈的破壞光輻射 在原子彈引爆后,核爆過程會釋放出強烈的輻射光。1枚當量在

2、2萬噸左右的原子彈在當空爆炸后,距離爆炸核心7000米的地方人會受到比陽光強13倍的光輻射的照射。而在2800米范圍內,光輻射會使人迅速致盲,且皮膚會因為光輻射照射而大面積灼傷潰爛,一些物體也會燃燒。沖擊波 原子彈爆炸后,核爆會產生出一種巨大的氣流超壓。一枚三萬噸當量的原子彈爆炸后,在離爆炸核心800米處,沖擊波會以200米每秒的速度席卷一切。早期核輻射 在原子彈最初起爆的幾十秒中內,核爆會釋放出中子流和射線。一枚兩萬噸當量的原子彈爆炸時,離它1100米以內的人員單位會受到射線和中子流的極度殺傷。電磁脈沖 原子彈爆炸所造成的核爆會制造出電磁脈沖,而電磁脈沖的電場強度可達1萬至10萬伏,完全可以摧毀起爆點周圍的一切電子設備。放射性落下灰 在原子彈爆炸后,隨著蘑菇云的飄散會有大量的放射性粉塵飄落到地面,會對人體造成照射或皮膚灼傷,嚴重者最終導致死亡。1945年8月6日早上8點15分,艾諾拉·蓋號在廣島上空投下人類歷史上第一枚用于戰爭的原子彈(小男孩原子彈),造成廣島十萬多居民死亡。1945年8月9日,B-29轟炸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