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骨干教師發言稿骨干教師國家級研修活動匯報的發言稿.doc_第1頁
代表骨干教師發言稿骨干教師國家級研修活動匯報的發言稿.doc_第2頁
代表骨干教師發言稿骨干教師國家級研修活動匯報的發言稿.doc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代表骨干教師發言稿骨干教師國家級研修活動匯報的發言稿尊敬的領導及科學組的全體同仁們:下午好!金秋九月,丹桂飄香。收獲著20222022學年度教育教學果實的同時,向20222022學年度進軍的號角已經吹響,我們再次躬耕教苑,為新的學年播灑希望的種子,期待著“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的盛景早日到來,因此,在教研室*老師的殷切目光中,在*校長及教學處*主任的深情囑咐中,我們今天全組坐在一起,借參加科學課程實驗骨干教師國家級研修活動匯報,直面當前科學教學遇到的問題,探究提高科學教學質量的策略或方法。首先,匯報一下這次研修活動的內容及我的一些感受。2022年7月5日,盼望已久的暑假拉開序幕之際,帶著*校

2、長的重托:“好好學,把培訓精神帶回來輻射到全組每一個成員”,我隨福福田區、寶安區來自32個學校62位科學老師和福田區教研員*老師一行63人的大隊伍,乘機來到美麗的廣西師范大學的所在地-桂林,桂林的山美、水美,人熱情,而參加研修的我那時的心中更充滿著期待,充滿著憧憬,因為我知道這是一次規格較高的培訓,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學校領導在經費不太寬裕的情況下,毫不猶豫地讓我參加了這個培訓,我不但感受到了學校領導對科學學科的重視,而且還感受到了他們對我此行所寄予的重托。因此,我不敢有辱使命,在培訓的6天時間里,除7月7日下午因眼睛發炎就醫請假半天外,其它時間均按時參加聽課并積極參與研討,以期不負學校領導的

3、期望,也希望像*老師在我博客里所說的那樣能“取得真經”。6天時間里,我聽取并參與了聽科學教育報告會、互動式講座與交流參與式研修考察座談與交流五個方面的學習與研討。下面就以內容歸類的形式給大家逐一介紹。7月6日廣西師大邀請著名材料科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工業大學副校長張澤院士主講創新能力培養與科學教育。在報告會中,張院士站這較高的位置上主要談了創新能力是什么?科學研究需要什么樣的素質?科學教育需要訓練什么等五個問題。他以生動的事例告訴與會的老師和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事關整個國家的命運,科技創造生活,科技創造未來,我們的改革先驅鄧小平同志也曾說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作為科學教師的我們

4、更能深切的了解和感受到科技發展對國家繁榮昌盛的重要意義和我們日常生活帶來的便利,也更能知道經過我們培養的學生,他們將來最終會走向社會生活中的各個領域,他們的科學素養如何,能否在科學技術或生產領域里發揮著較大的作用,這些都是對我們科學教學中對學生的技能培養、價值觀引導的檢驗。美國國家科學教育標準里有一句話說:“科學教師是科學界在課堂上的代表”,這句話曾引起參與研修老師的熱議,許多老師和我一樣有種醍醐灌頂般的感悟:以前從來沒有體會到科學教師和其他語文、數學等課目的老師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如果說有不同,也就是學科特點不一樣,從來沒認識到科學老師原來竟可以站在科學界代表的位置上,這樣的位置讓我惶恐,也使

5、我倍感責任重大,讓我惶恐的是自己是否能真正稱得上這個代表的稱號,責任重大是自己培養的人是否有較高的科學素養關乎到能否在未來的社會中利用科學知識去為人類服務。“科學教師作為科學界在課堂里的代表出現,使教師角色的定位從教書轉化為教人;教學目標定位從知識傳承轉化為創新能力的培養。所以,科學教育意義重大,創新能力培養關乎未來。報告中還談到,具有創新能力的人大多具有“執著、追求、信仰”“機遇、不迷信權威”“正確的價值觀”等素質,而這些也告訴我們“科學界在課堂上的代表”的科學老師在培養未來的人才時要注意保護學生的“好奇”,激發他們的“興趣”,培養他的“自信”,激勵他們“進取”,同時堅定他們的“執著”。歷時

6、6天的研修中,我一共聽取了:科學素質教育:理想與現實中的思考與行動科學學業考試與命題改進研究 探索者角色的歸位精彩實驗設計欣賞與探究教學智慧應用興華教育團隊的發展歷程五場講座并參與交流。通過講座,我知道并感受著科學教學改革發展的艱難歷程,并了解了興華教育團隊為科學教育所作的一些研究或探索。從xx年起,小學三年級設科學,初中設綜合和分科理科課程供選擇,標志著新世紀科學教育的開始。國家教育部在浙江、深圳、武漢等地設立科學課程進行改革實驗。作為多年從事分科教學的我們一下子轉入四門科目綜合的科學教學,不僅要經歷思想上的轉變,而且還要經歷業務技能上的不斷磨練,酸甜苦辣咸,個中滋味難以言盡。我們由不情愿到

7、沒奈何,由沒奈何到改變思想,積極應對,去尋找探索適合學生發展的科學素質教育。所以,廣西師大科學研究所的人員他們在研究,我們也在研究,研究科學學業的考試與命題,研究教師在探究活動中應該站于何位?對于科學學業的考試,命題突出知識的基礎性,更凸現知識應用的靈活性,生活、生產中科學知識應用的考察內容增多,要求學生利用資料進行分析p 作答的題目也不少,這些題目的設置要求我們在平常的科學教學中,不僅要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同時更要注意培養學生利用這些知識間內在聯系去分析p 、解決問題或處理信息的能力,讓學生在掌握重點基礎知識的同時,學會遷移,學會舉一反三。科學探究作為凸現科學學科特點的主要教學方式,在我們的

8、教學實踐里如何發揮她的魅力,變以往教師往學生腦袋里填知識、塞技能為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實現學生親歷過程、發現知識,感受快樂,體驗成功的目標呢?解讀探索者角色的歸位或許我們能夠找到答案。探索者,往往是心存疑問、卻不能明確知道目標在何處的人,為此,要想達到可能的目的地,就要多找出可能的幾條路,這符合我們所講的科學探究的套路:即提出問題,建立假設或作出猜測,設計實驗驗證,然后討論交流,得出結論。但問題時,在作科學探究時,學生是真正的未知者,而老師很多的時候實際上是已知者,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猜測、假設或者實驗方案設計都距離老師心中的標準答案相差甚遠,那么,我們如何處理呢?有人曾形象地把科學探究比

9、作”巷子里趕豬“,即是說在科學探究中,教師把自己處于已知者的位置上竭力把學生往已知結論上趕的現象,遇到學生總犯迷糊,總是繞著答案走彎路,心里有時自己也嘀咕,埋怨學生怎么那么笨!久而久之,教師覺得探究實驗課費時費力沒效果,探究實驗變成講解實驗,學生呢,從開始對科學的興趣盎然,慢慢地也習慣了紙上談兵式的探究,不會點酒精燈,不會用滴管正確地取液體、滴加液體,終于到了實驗室里,卻又不知所措,不會操作,不知該做何!如此,形成惡性循環,本該在實驗室里進行的探究改在教室上,避免管理上的麻煩或意外事故的出現;能少做一個實驗的就不多做一個實驗,避免浪費時間。如此,部分科學學習的濃厚興趣逐漸減退,如此,部分科學成

10、績的降低成為必然,兩極分化的現象也在所難免。老師覺得教的辛苦,學生覺得學的痛苦,兩廂疲憊,與己與人均無利。為什么呢?當然,這里的因素很多,就科學探究這一塊的教學來說,實際上,這種探究的失敗恰恰來自于教師把自己放在已知者的位置上,而并非充當未知者,充當學生同行者的角色。我們來做一個對比實驗:一是作為未知者,會怎樣設計;探究案例-食品中脫酸素劑的成分? 二、作為已知者,會怎樣設計:探究案例-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現場互動). .當然,由于我們的課時雖不少,但內容卻更多,完成教學任務時間緊張,每一個科學探究不可能做得如此充分,這些都是可以理解,探索者角色的歸位所告訴大家的是一種理念:即把自己放

11、在學生的位置上去探究,去學習,你會很好地理解學生,也能正確地引導學生,最終也能贏得學生。同時,我相信,如果我們開始對學生的科學學習態度、認真嚴謹的實驗態度和一些必要的操作技能進行培養,一定的時候,那么,學生做起科學探究來,或許就不會再出現“巷子里趕豬”這樣的現象了。3.參與式研修:內容包括:科學探究活動設計和課堂教學現場的觀摩與研討交流。1、黑瓶子的秘密科學探究活動設計 2、葡萄酒的探究3、土豆變色的秘密課堂教學現場觀摩與研討交流在科學探究活動設計中,參與培訓的老師是作為學生的角色或者未知者的角色進行探究的,我們參與了黑瓶子的秘密探究、葡萄酒的成分的探究和土豆變色秘密的探究。雖然都是科班出身的

12、老師,但面對自己未知的事物,探究起來遠沒有在課堂上向學生講探究時的神采飛揚,并且通過這樣的探究,作為老師的我們最終也體會并理解了在探究活動中,學生的林林種種“愚笨”想法與做法,同時也感受到了探究過程中的快樂。正像一位老師在博客中所說的那樣“象回到了童年,找到了小孩子般的快樂”。課堂教學現場的觀摩與研討:觀摩并討論了溶質的質量分數的錄像課,到桂林德智外國語學校分頭聽了一節物理課和一節化學課。課堂中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關注學生的自主學習指導、合作學習指導的精神。1、興華科學探究樂園校內考察2、生物多樣性標本館1、桂林巖溶地質考察校外考察2、穿山公園野外考察參觀科學探究館感觸很深:興華教育團隊用最普通、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