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挑鋼管托架在高層施工中的應用_第1頁
懸挑鋼管托架在高層施工中的應用_第2頁
懸挑鋼管托架在高層施工中的應用_第3頁
懸挑鋼管托架在高層施工中的應用_第4頁
懸挑鋼管托架在高層施工中的應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懸挑鋼管托架在高層施工中的應用 隨著我國建設事業的進展,過去的一些建筑造型已慢慢不能適應現階段市場的需求。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建筑師,設計了高層層頂大型懸挑構架的作品,受到社會的青睞。然而,構架的懸飄卻給施工帶來很大的難處,由于懸飄距大(一般為35m),遠離地面(常大于50m),高層懸飄支模技術是施工不容忽視且值得討論的一個課題,要么從地面支起,需花費大量鋼管和人工、成本高,否則,必需設計相應的懸飄托架,才能解決構架建筑問題,托架的設計除必需滿意施工荷載和施工工藝要求外,還必需充分利用現場和建筑物本身的有利條件,努力適應越來越快的工期需要和達到平安省料這個目標。以下筆者在工作實踐中遇到的工程實

2、例作進一步探討。 一、簡況: 汕頭市某工程,為一幢27層商住樓,建筑面積19330m2,高度81.76m,天面設計有鋼筋混凝土懸挑構架(標高81.76m)。構架寬16m,長34.5m,南北各挑3.2m。構架梁尺寸分別為250×700及180×700。大樓南北立面在標高71.4m、74.5m及77.5m處各有外挑1.1m梁板。可作為上部施工的支點。 該工程場地夾小,要求趕工期。圍繞天面外挑構架模板支撐問題考慮兩個方案:一是從地面支桿,要接81.00m高,耗工耗料成本大;二是設立懸挑托架支承,能節約時間,節省鋼管,降低造價,但施工難度大,經過比較,選擇了懸挑式鋼管托架支模這個方

3、案。 二、搭設方案; 1.天面構架懸挑3.2m,考慮其施工荷載分解由兩部分支承:一是外挑1.1m內的荷載由桿3、桿4支持,傳力于下層外挑梁板,并保證有足夠的剛度和穩定性;二是從外挑1.1m至3.2m的荷載為懸挑鋼管托架支撐。為了提高壓桿的穩定性和群桿的整體性,加設桿1、桿2連系桿予以連結;水平桿、斜桿均與主體結構的剪刀墻、柱、梁堅固連接;(見圖1) 圖1 懸挑托架構造示意圖 2 懸挑鋼管架每隔1.04m設立一道,為增加鋼管梁的承載力,以3根鋼管并聯為一懸挑梁,3根管并聯作斜撐;并假定水平桿與斜撐桿為鉸接; 3.采納直徑48mm,壁厚3.5mm的熱軋無縫鋼管,用作立柱、水平桿、撐桿等構件嚴格挑接

4、無銹蝕、無彎曲變形的管材投入使用。 三、 托架計算:(見圖2) 圖2 托架計算模型 1.荷載 外挑構架梁自重: g11.8×0.18×0.7×24.5kN0.86×0.18×0.7×24.5kN 5.56kN2.65kN =8.21kN 外挑梁模板自重: g25kN(0.02×0.18×1.80.02×0.7×1.8×2) 5kN(0.006480.0504) 0.2844kN 工作平臺模板自重: g31.8×0.82×0.02×5kN 0.147kN 澆

5、注砼的動力荷載(含外腳手架重量): g41.8m×0.18m×4N/m 1.296kN 鋼管自重:(查附錄B表B,g38.4N/m) g52.1m×3×38.4N/m 0.242kN 總荷載: g總g2g2+ g3+ g4 +g5 8.210.2840.1471.2960.24210.179kN 上部施工荷載分3個支撐點分別傳給懸挑托架的荷載(近似按3個點均分擔當荷載)。 10.179kN/33.39kN 即:P 1P 2P 33.39kN 2. 桿件內力計算: 作為平安儲備,按桿1、桿2不受力考慮,其受力如圖3所示。 圖3 托架受力圖 已知:I12.1

6、m H=6.56m; 72°15;=17°45 求DGC中的IDG長度(略) IDG6.56m 求ICG長(略) ICG6.89m 幫助線IDH長(略) IDH2m 求支座反力RD M C0 RD×2.13.39kN×1.4m-3.39kN×0.7m0 RD7.119/2.13.39kN 求CG桿軸力NCG(壓) 由力矩平衡條件M C0得支座反力 NCG×2m3.39kN×0.7m-3.39kN×1.4m3.39kN×2.1m0 NCG14.238/27.119kN 求DC桿軸力(拉)NCG 由力矩平衡條

7、件,求得支座反力 M G0 NCG×6.563.39×0.73.39×1.43.39×2.10 NCG14.23/6.562.17kN 求DC桿件的最大彎矩Mmax 1)取截面E。 MF3.39×1.43.39×0.74.9562.4782.373kN·m 2)取截面F MF3.39×1.43.39×0.74.9562.4782.373kN·m 都是DC桿上最大彎矩之截面。 3.水平桿(DC梁)抗彎強度計算(計算圖見圖3,C節點搭接見圖4) 圖4 C節點詳圖(每1托架由3個構件并聯成) 已知DC

8、桿最大彎矩在E、F截面。 M=MB=ME=2.373kN·m 查附錄B表B,截面模量。 W=5.08cm sup×315.24 cm sup 依據5.2.1公式 M/W? 求DC桿的抗彎強度 2.373/15.24 2.373×10 sup/15.24×3 sup 155.71N/mm,符合要求。 4.DC桿撓度計算 pb (324b2)/48EI 3390N×700(3×210024×7002)/48×2.06×105×121900×3 0.7mm 查表5.1.8 10mm 依據5.

9、2.3公式: 0.7mm10mm 水平桿(DC)能滿意變形要求。 5.撐桿(CG)撐桿穩定性計算(3桿并排聯成撐桿,并在撐桿兩端用扁鐵箍固定,形成整體)。 考慮到桿l1、桿2對CG桿的約束作用,故CG撐桿的計算長度取約束點間的最大長度:=373.8cm 已知:軸向力N=7119N 查附錄B表B,A4.89cm2 i=1.58cm o=k=1.155×1.0×373.8cm=431.739cm =o/i=431739/1.58=273.3 查附錄C表C,(7320/273.3 2)=0.098 依據5.3.1-1公式:NAf 2373/(0.98×489) 49.5N/mm22 滿意要求。 依據基本設計規定第5.1.4條,偏心距不大于53mm時,立桿穩定性計算可不考慮偏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