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4.2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班級_姓名_學號_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要求學生認真看書,明確用“比較”的方法測量加速度;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作出a-F、a-1m圖象。過程與方法1 在學生實驗的基礎上得出aF、a1m的實驗結論,并使學生對牛頓第二定律有初步的理解。 2滲透科學的發現、分析、研究等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aF、a1m的探究,在提高學生實驗能力的基礎上,體驗探究帶來的樂趣,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對aF、a1m的探究難點:對探究性實驗的把握。教學方式:本節課主要采取的是“實驗探究”教學方式。教學工具:1學生分組實驗的器材:木板、小車、打點計
2、時器、電源、小筒、細線、砝碼、天平、刻度尺、紙帶等。(附有滑輪的長木板2塊;小車2個;帶小鉤或小盤的細線2條;鉤碼(槽碼),規格:10 g、20 g,用做牽引小車的力;砝碼,規格:50 g、100 g、200 g,用做改變小車質量;刻度尺;1 m2 m粗線繩,用做控制小車運動) 如果沒有小規格鉤碼或槽碼,可以用沙桶及沙子替代,增加天平及砝碼,用來測質量。 2計算機及自編軟件,電視機(作顯示)。3投影儀,投影片。教學設計: 新課導入: 1復習提問:物體運動狀態改變快慢用什么物理量來描述,物體運動狀態改變與何因素有關?關系是什么? 教師啟發引導學生得出:物體運動狀態改變快慢用加速度來描述,與物體質
3、量及物體受力有關。 (學生更詳細的回答可能為:物體受力越大,物體加速度越大;物體質量越大,物體加速度越小) 2教師引導提問進入新課:物體的加速度與物體所受外力及物體的質量之間是否存在一定的比例關系?如果存在,其關系是什么?請同學猜一猜。(學生會提出很多種猜想,對每一種猜想,教師都應予以肯定)教師在學生猜想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啟發學生:我們的猜想是否正確呢,需要用實驗來檢驗。這就是我們這節課所要研究的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指導學生確定實驗方案、完成實驗操作: 一、實驗介紹 投影: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講解:我們用小車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在小車上增減砝碼可以改變小車質量;在小車上掛一根細線,細線通過定
4、滑輪拴一個小桶,小桶內可以放重物,這時小車受到的拉力大致是小桶及重物的重力,我們可以通過改變小桶內的重物改變小車受到的拉力。我們研究小車的加速度a與拉力F及小車質量的關系時,可先保持m一定,研究以與F的關系;再保持F一定,研究d與m的關系這是物理學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此控制變量法可引導學生討論得出) 教師引導提問:如何根據現有器材測出小車的加速度?(學生回答:用打點計時器) 教師可再追問:用打點計時器測加速度的方法和公式是什么?(在學生充分討論的基礎上可展示如下版圖) 板圖:如果物體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那么,測量物體加速度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用刻度尺測量位移并用秒表測量時間,然后由a=2
5、x/t2算出。也可以在運動物體上安裝一條打點計時器的紙帶,根據紙帶上打出的點來測量加速度。 由于a=2x/t2,如果測出兩個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運動在相同時間內發生的位移為x1、x2,位移之比就是加速度之比,即a1a2= x1/ x2。 提出問題:在小車運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受到摩擦力的作用,這個摩擦力也會影響到小車的加速度,如何消除摩擦力的影響呢? 教師可啟發引導學生得出:把木板沒有定滑輪的一端墊高,使小車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與摩擦力平衡。 二、實驗過程 1保持小車質量不變,研究a與F的關系。 實驗的基本思路:保持物體的質量不變,測量物體在不同的力的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與力的關系。 教師
6、引導提問:怎樣才能直觀地反映出口與F是否成正比呢? 教師啟發引導學生得出:可以借助圖象,用橫軸表示拉力,用縱軸表示加速度,通過采集數據作a一F圖象。如加速度隨拉力的變化圖線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就說明n與F成正比。 實驗數據的分析:設計一個表格,把同一物體在不同力的作用下的加速度填在表中。為了更直觀地判斷加速度a與力F的數量關系,我們以以為縱坐標、F為橫坐標,根據各組數據在坐標系中描點。如果這些點在一條過原點的直線上,說明a與F成正比,如果不是這樣,則需進一步分析。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報出實驗數據并輸人計算機。(用Excel表格處理數據)教師引導各組代表匯報實驗過程及結果得出結論。板書
7、:aF2保持拉力不變,研究a與m的關系實驗的基本思路:保持物體所受的力相同,測量不同質量的物體在該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實驗數據的分析:設計第二個表格,把不同物體在相同力的作用下的加速度填在表中。根據我們的經驗,在相同力的作用下,質量優越大,加速度a越小。這可能是“a與m成反比”,但也可能是“以與m2成反比”,甚至是更復雜的關系。我們從最簡單的情況人手,檢驗是否“a與m成反比”。在數據處理上要用到下面的技巧。 板圖:“a與m成反比”實際上就是“a與1m成正比”,如果以a為縱坐標、1m為橫坐標建立坐標系,根據a-1m圖象是不是過原點的直線,就能判斷加速度以是不是與質量m成反比
8、。 (實驗前教師指導)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實驗數據輸人計算機。(用Excel表格處理數據)各實驗小組代表匯報實驗情況得出結果。 板書:a1m由實驗結果得出結論 在這個實驗中,我們根據日常經驗和觀察到的事實,首先猜想物體的加速度與它所受的力及它的質量有最簡單的關系,即加速度與力成正比、與質量成反比aF、alm。 如果這個猜想是正確的,那么,根據實驗數據以a為縱坐標、F為橫坐標和以a為縱坐標、1M為橫坐標作出的圖象,都應該是過原點的直線但是實際情況往往不是這樣,描出的點有些離散,并不是嚴格地位于某條直線上,用來擬合這些點的直線也并非準確地通變原點。 這時我們會想,自然規律真的是aF、a
9、lm嗎?如果經過多次實驗,圖象中的點都十分靠近某條直線,而這些直線又都十分接近原點,那么,實際的規律很可能就是這樣的。 可見,到這時為止,我們的結論仍然帶有猜想和推斷的性質。只有根據這些結論推導出的很多新結果都與事實一致時,它才能成為“定律”。本節實驗只是讓我們對于自然規律的夠究有所體驗,實際上一個規律的發現不可能是幾次簡單的測量就能得出的。經典例題1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圖3-5-2【例1】(2007年海南)現要驗證“當質量一定時,物體運動的加速度與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這一物理規律.給定的器材如下:一傾角可以調節的長斜面(如圖3-5-2所示)、小車、計時器一個、米尺.(1)填入適當的公
10、式或文字,完善以下實驗步驟(不考慮摩擦力的影響):讓小車自斜面上方一固定點A1從靜止開始下滑到斜面底端A2,記下所用的時間t.用米尺測量A1與A2之間的距離x,則小車的加速度a .用米尺測量A1相對于A2的高度h,設小車所受重力為mg,則小車所受的合外力F .改變 ,重復上述測量.以h為橫坐標,1/t2為縱坐標,根據實驗數據作圖.如能得到一條過原點的直線,則可驗證“當質量一定時,物體運動的加速度與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這一規律.(2)在探究如何消除上述實驗中摩擦阻力影響的過程中,某同學設計的方案是:調節斜面傾角,使小車在斜面上勻速下滑.測量此時A1點相對于斜面底端A2的高度h0.進行(1)中的
11、各項測量.計算與作圖時用(hh0)代替h.對此方案有以下幾種評論意見:A方案正確可行.B方案的理論依據正確,但利用所給的器材無法確定小車在斜面上是否做勻速運動.C方案的理論依據有問題,小車所受摩擦力與斜面傾角有關.其中合理的意見是 【解析】(1) 由得小車在斜面上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其合力為F=mgsin=改變小車所受外力來研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改變受力又是通過改變斜面傾角或斜面高度h來實現的.(2)此方案不可行,如果在測量中,使小車在斜面上勻速下滑,則滿足mgsin=mmgcos,即m=tan,此后無論如何改變小車的質量,小車都不可能加速下滑,即無法驗證加速度與合外力的關系,故選C.【答案】
12、(1) 斜面高度h(2)C【點撥】在研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時,其中力是指物體所受的的合外力,因此找到物體所受的合外力是實驗研究的關鍵,然后實驗還需測出物體的加速度,而測加速度的方法有多種,如本實驗(1)中的方法,利用打點計時器和紙帶測量的方法等.2實驗數據處理方法【例2】某同學在探究加速度a與力F和加速度a與物體質量M的關系時,測出了表1、表2兩組數據, 表1F/N0.140.280.430.550.68a/ms-20.200.400.610.790.97表21/M2.002.503.334.004.80a/ms-20.440.560.730.891.08圖3-5-6a/ms-21/M(kg-1
13、)00.20.40.60.81.01.02.03.04.05.0乙a/ms-2F/N00.20.40.60.81.00.10.30.50.7甲請在圖3-5-6甲、乙兩個坐標上分別作出a-F和圖線。【解析】根據表1中所給數據在圖3-5-7甲中先描點再連線,所連圖線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說明加速度a與F成正比;根據表2中所給數據在圖3-5-7乙中描點連線,所連圖線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說明加速度a與質量的倒數成正比,即與M成反比.圖3-5-7a/ms-21/M(kg-1)00.20.40.60.81.01.02.03.04.05.0乙a/ms-2F/N00.20.40.60.81.00.10.30.5
14、0.7甲【答案】如圖3-5-7所示.【點撥】本題主要考察實驗數據的處理方法及結果分析,描點連線時應使直線過盡可能多的點,而不在直線上的點應大致對稱分布在直線的兩側,如果有個別離直線較遠的點應視為錯誤數據,不予以考慮.課堂練習1“在影響加速度的因素”的探究中發現 (CD)A同一物體運動的速度越大,受到的合外力越大B同一物體運動的速度變化越大,受到的合外力越大C同一物體運動速度變化率越小,受到的合外力越小D同一物體運動速度變化越快,受到的合外力越大2為了研究加速度跟力和質量的關系,應該采用的研究實驗方法是 (A)A控制變量法B假設法C理想實驗法 D圖象法3為了更直觀地反映物體的加速度a與物體質量m
15、的關系,往往用二者的關系圖象表示出來,該關系圖象應選用 (C)Aa-m圖象Bm-a圖象C圖象 D圖象4如果圖象是通過原點的一條直線,則說明 (B)A物體的加速度a與質量m成正比 B物體的加速度a與質量成反比C物體的質量m與加速度a成正比D物體的質量m與加速度a成反比課后作業1. 如圖3-5-10甲是用DIS測定小車剎車時加圖3-5-10Av0B甲v/ms-1t/s00.61.21.82.43.00.40.81.21.62.0乙速度的實驗裝置.(1)信號發射部分和信號接收部分組成_傳感器,A應是信號_部分.(2)這組傳感器所直接測量的物理量是 _.(3)如圖3-5-10乙是根據實驗數據得到的速度圖像,根據圖像中數據可求出小車加速度的大小為a=_m/s2.【答案】(1)運動,發射 (2)位移 (3)1.5圖3-5-112.為了測定小木板和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某同學設計了如下的實驗.在小木板上固定一個彈簧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熱壓硫化鋅(ZNS)晶體合作協議書
- 2025年飼用原料作物合作協議書
- 2025年特種氯乙烯共聚物合作協議書
- 農村畜牧養殖防疫協議書
- 2025年金昌危運資格證模擬考試題庫
- 中介手房屋買賣協議
- 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聘用工作證明(6篇)
- 2025年管理心理學關鍵知識及試題及答案定位
- 月薪與獎金補貼完整收入證明(7篇)
- 股東權益保障出資證明材料(8篇)
- 人工流產患者術后護理
- 電子生產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制度
- 2025屆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高三三模語文試題【含答案解析】
- 第9課《可愛的一朵玫瑰花》課件 花城版音樂四年級下冊
- (完整版)總局關于發布醫療器械分類目錄的公告(2017年第104號)新版本醫療器械分類目錄2018版
- 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驗收技術資料統一用表(2024 版)
- 康復醫學科治療技術操作規范2023版
- 磷酸鐵及磷酸鐵鋰異物防控管理
- 2025年河長制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共100題)
- 精神科幻覺護理常規
- 澠池項目部砂石骨料生產線安全操作規程(修訂)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