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65-—《醫療器械分類目錄》編制說明為貫徹落實《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醫療器械分類管理的相關要求,扎實推進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相關工作,進一步夯實醫療器械分類管理基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總局)根據醫療器械分類管理改革工作總體部署,于2015年7月啟動了《醫療器械分類目錄》修訂工作。一、修訂背景2002年,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實施《醫療器械分類目錄》(國藥監械〔2002〕302號,以下簡稱2002版目錄),對醫療器械監管和行業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醫療器械行業經過10余年的高速發展,產品種類增長迅速,技術復雜的產品不斷涌現,2002版分類目錄已經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2002版目錄僅提供產品類別和品名舉例信息,缺乏產品描述和預期用途等界定產品的關鍵信息,容易導致分類管理工作中理解不一致,影響注冊審批的統一性和規范性;二是技術發展新形勢下,2002版目錄的整體設計和層級設置顯現出一定的不合理性,產品歸類存在交叉。三是2002版目錄已不能完全覆蓋近年出現的新產品,雖然多次以分類界定文件的形式明確有關產品的管理類別,部分彌補2002版目錄的不足,但因缺乏整體性和系統性,仍不能滿足需要。為解決以上問題,原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自2009年開始組織開展了2002版目錄修訂工作,于2012年8月28日發布修訂完成的《6823醫用超聲儀器及有關設備》等4個子目錄,并開展了其他子目錄修訂的研究工作。2014年發布實施的《條例》對醫療器械分類工作提出更高要求,為解決2002版目錄與產業發展和監管要求不適應的問題,在全面歸納分析歷年發布醫療器械分類界定文件、梳理有效醫療器械注冊產品信息,并對國外同類醫療器械產品管理情況進行研究的基礎上,為進一步落實《國務院關于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國發〔2015〕44號)推進醫療器械分類管理改革的要求,總局根據醫療器械分類管理改革工作部署,決定于2015年7月啟動《醫療器械分類目錄》修訂工作,優化、調整醫療器械分類目錄框架、結構和內容。二、修訂過程按照《醫療器械分類管理改革工作方案》部署,總局成立了推進醫療器械分類管理改革聯合工作組,統籌《醫療器械分類目錄》修訂有關工作。總局印發《醫療器械分類目錄修訂工作方案》,根據職責分工,總局器械注冊司負責總體規劃和工作協調,總局醫療器械標準管理中心(以下簡稱標管中心)牽頭,會同總局醫療器械技術審評中心組織各有關省局、全國24個醫療器械標準化(分)技術委員會及承擔《醫療器械分類目錄》修訂任務的11個醫療器械檢驗單位,具體負責修訂技術工作。借鑒國際醫療器械分類管理思路,研究分析歐盟、美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分類管理模式、分類管理文件,在對2002版目錄、2012年發布6823等4個子目錄、第一類醫療器械產品目錄等分類界定文件及已獲準注冊的醫療器械產品注冊信息梳理的基礎上,經歸納總結,并多次易稿,于2016年8月形成了《醫療器械分類目錄(征求意見稿)》。2016年9月,總局對《醫療器械分類目錄(征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并致函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衛生計生委等相關部委,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中國生物材料學會、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等學術團體和協會組織征求意見;同期總局組織召開面向監管、審評、檢驗,衛生、科研、工程專家以及代表性企業的面對面征求意見會議。與此同時,總局同步開展了《醫療器械分類目錄(征求意見稿)》的WTO/TBT通報。根據各方反饋的意見,經認真研究討論后,進一步對目錄進行修改完善,形成了《醫療器械分類目錄(送審稿)》。經總局醫療器械分類技術委員會專業組會議審議,進一步修改完善形成《醫療器械分類目錄(報批稿)》(以下簡稱新《分類目錄》)。三、主要修訂內容新《分類目錄》符合《醫療器械分類規則》(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令第15號)(以下簡稱《分類規則》),目錄不包括《6840體外診斷試劑分類子目錄(2013版)》內容和組合包類產品。主要修訂內容如下:(一)總體情況新《分類目錄》將2002版目錄的43個子目錄整合精簡為22個子目錄;將260個產品類別細化擴充為206個一級產品類別和1157個二級產品類別;增加了產品預期用途和產品描述;在原1008個產品名稱舉例的基礎上,擴充到6609個典型產品名稱舉例。(二)子目錄設置因2002版目錄從多角度劃分子目錄,子目錄的數量較多,容易因缺乏統一的劃分原則而造成目錄之間交叉。新《分類目錄》主要以技術領域為主線,更側重從醫療器械的功能和臨床使用的角度劃分產品歸屬,經總局分類技術委員會審議通過,子目錄數量由43個減少為22個。相比2002版目錄,目錄修訂稿框架設置更合理、層級結構更清晰。新版目錄修訂稿中22個子目錄設置情況如下:1.手術類器械設置4個子目錄,分別是:通用手術器械分設《01有源手術器械》和《02無源手術器械》;因分類規則中對接觸神經和血管的器械有特殊要求,單獨設置《03神經和血管手術器械》;骨科手術相關器械量大面廣,產品種類繁雜,單獨設置《04骨科手術器械》。2.有源器械為主的器械設置8個子目錄,分別是:《05放射治療器械》《06醫用成像器械》《07醫用診察和監護器械》《08呼吸、麻醉和急救器械》《09物理治療器械》《10輸血、透析和體外循環器械》《11醫療器械消毒滅菌器械》《12有源植入器械》。3.無源器械為主的器械設置3個子目錄,分別是:《13無源植入器械》《14注輸、護理和防護器械》《15患者承載器械》。4.按照臨床科室劃分3個子目錄,分別是:《16眼科器械》《17口腔科器械》《18婦產科、生殖和避孕器械》。5.《19醫用康復器械》和《20中醫器械》是根據《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中對醫用康復器械和中醫器械兩大類產品特殊管理規定而單獨設置的子目錄。6.《21醫用軟件》是收錄醫用獨立軟件產品的子目錄。7.《22臨床檢驗器械》子目錄放置在最后,為后續體外診斷試劑修訂預留空間。(三)目錄內容1.新《分類目錄》與2002版目錄相比較,內容上更為豐富和完善,產品覆蓋更全面,目錄的科學性和指導性明顯提升。參考2012年發布4個子目錄內容設置,新《分類目錄》修訂稿中設置:子目錄、類別序號、一級產品類別、二級產品類別、產品描述、預期用途、品名舉例、管理類別8項內容,見表1。2002版目錄為5項內容,分別是:子目錄、類別序號、產品類別、品名舉例、管理類別,見表2。表1新《分類目錄》結構子目錄類別序號一級產品類別二級產品類別產品描述預期用途品名舉例管理類別表22002版目錄結構子目錄類別序號產品類別品名舉例管理類別2.目錄中增加的“產品描述”和“預期用途”,是對一類產品共性內容的基本描述,用于指導具體產品所屬類別的綜合判定;列舉的品名舉例為符合《醫療器械通用名稱命名規則》的規范性、代表性名稱。3.本次目錄修訂過程中,根據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使用情況的收集,對醫療器械風險變化的評估,經總局醫療器械分類技術委員會專業組審核,降低了上市時間長、產品成熟度高的部分醫療器械產品的管理類別,對于既往不規范審批的產品管理類別進行了統一。四、其他問題說明(一)醫療器械產品歸類的優先原則鑒于醫療器械產品的復雜性,對技術交叉或學科交叉的產品,按以下優先順序確定歸屬:第一,按照臨床專科優先順序;第二,多功能產品依次按照主要功能、高風險功能、新功能優先順序;第三,按照醫療器械管理的附件類產品,優先歸屬整機所在子目錄或者產品類別。(二)藥械組合產品的標示2009年11月12日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藥械組合產品注冊有關事宜的通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股權激勵計劃(ESOP)實施與考核細則
- 智能手表硬件升級與心率變異性分析服務協議
- 購物中心廣告資源委托經營與管理服務合同
- 職業教育院校校外師資共享協議
- 高層建筑期房預售利益共享與分割管理協議
- 虛擬現實體驗館入場券預付款擔保協議
- 翻譯報告答辯要點解析
- 《皮膚病學概覽》課件2
- 《應對校園暴力事件應急預案與策略課件》
- 味千拉面禮儀培訓體系
-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單元作業設計 八年級下冊歷史
- 【米酒釀造工藝的優化探析(論文)6500字】
- 《〈紅樓夢〉整本書閱讀4:專題研討:把握作品中的人物關系》教學設計
- 加油站應急救援管理制度
- 網絡傳播概論(第5版)課件 第八章 網絡時代的傳媒生態
- 數字化轉型對木材行業的變革
- 機關食堂整體服務方案范文
- 球閥設計計算書
- CJJ 242-2016 城市道路與軌道交通合建橋梁設計規范
- SH/T 3046-2024 石油化工立式圓筒形鋼制焊接儲罐設計規范(正式版)
- 紅色知識競賽題庫小學生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