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課教案-(顯微鏡下的世界)_第1頁
拓展課教案-(顯微鏡下的世界)_第2頁
拓展課教案-(顯微鏡下的世界)_第3頁
拓展課教案-(顯微鏡下的世界)_第4頁
拓展課教案-(顯微鏡下的世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元培中學拓展課程:顯微鏡下的世界第1課時 認識微生物細菌理論學習一、 細菌的概念細菌為原核微生物的一類,是一類形狀細短,結構簡單,多以二分裂方式進行繁殖的原核生物,是在自然界分布最廣、個體數量最多的有機體,是大自然物質循環的主要參與者。二、細菌的發現細菌最早是被荷蘭人列文虎克(Antonie van Leeuwemhoek,1632-1723)在一位從未刷過牙的老人牙垢上發現的,但那時的人們認為細菌是自然產生的。直到后來,巴斯德用鵝頸瓶實驗指出,細菌是由空氣中已有細菌產生的,而不是自行產生,并發明了“巴氏消毒法”,被后人譽為“微生物之父”。三、細菌的基本形態(1)球菌

2、:按其排列方式又可分為單球菌、雙球菌、四聯球菌、八疊球菌,葡萄球菌和鏈球菌。(2)桿菌:細胞形態較復雜,有短桿狀、棒桿狀、梭狀、月亮狀、分枝狀。(3)螺旋狀:可分為弧菌(螺旋不滿一環)和螺菌(螺旋滿26環,小的堅硬的螺旋狀細菌)。此外,人們還發現星狀和方形細菌。四、細菌的結構五、細菌與人類的關系1、有利(細菌作用):人體內有多種有益于健康的細菌,如嗜酸乳桿菌、大腸桿菌。食品制造離不開細菌,如泡菜、醬油、醋。細菌能分解動物尸體,能高效分解垃圾。細菌用于生產藥品,如基因重組的大腸桿菌生產胰島素。 2、危害:食物變味發臭;少數種類引起疾病,如肺結核、炭疽病、鼠疫、霍亂等。動手實踐1、認識PPT圖片中

3、的細菌。2、練習顯微鏡的低倍鏡和高倍鏡的操作。3、用顯微鏡高倍鏡觀察細菌永久裝片。 元培中學拓展課程:顯微鏡下的世界第2課時 認識微生物真菌(1)理論學習一、 真菌的概念真菌,是一種真核生物。最常見的真菌是各類蕈類,另外真菌也包括霉菌和酵母?,F在已經發現了七萬多種真菌,估計只是所有存在的一小半。真菌和其他三種生物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真菌的細胞有含甲殼素(又叫幾丁質、甲殼素、殼多糖)為主要成分的細胞壁,和植物的細胞壁主要是由纖維素組成的不同。二、酵母菌1、酵母是一種真菌,在有氧和無氧環境下都生存,屬于。2、大多數酵母菌的菌落特征與細菌相似,但比細菌菌落大而厚,菌落表面、粘稠,容易挑起,菌落質地均

4、勻,正反面和邊緣、中央部位的顏色都很均一,多為乳白色,少數為紅色,個別為黑色。3、繁殖方式:分無性繁殖和有性繁殖兩大類。(1)無性繁殖包括:芽殖,裂殖,芽裂。芽殖:這是酵母菌進行無性繁殖的主要方式。成熟的酵母菌細胞,先長出一個小芽,芽細胞長到一定程度,脫離母細胞繼續生長,而后形成新個體。有多邊出芽、兩端出芽、和三邊出芽。裂殖:少數種類的酵母菌與細菌一樣,借細胞橫分裂而繁殖。芽裂:母細胞總在一端出芽,并在芽基處形成隔膜,子細胞呈瓶狀。這種方式很少。(2)有性繁殖方式: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在營養狀況不好時,一些可進行有性生殖的酵母會形成孢子(一般來說是四個),在條件適合時再萌發。一些酵母,如假絲酵

5、母(或稱念珠菌)不能進行有性繁殖。動手實踐1、認識PPT圖片中的酵母菌。2、用顯微鏡高倍鏡觀察酵母菌的永久裝片。3、說說酵母菌在生活中的作用。元培中學拓展課程:顯微鏡下的世界第3課時 認識微生物真菌(2)理論學習一、 霉菌的概念霉菌,是絲狀的俗稱,意即"發霉的真菌",它們往往能形成分枝繁茂的,但又不象那樣產生大型的。在潮濕溫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長出一些肉眼可見的狀、絮狀或蛛網狀的菌落,那就是霉菌。二、霉菌菌落的特征:A、形態較大,質地疏松,外觀干燥,不透明,呈現或松或緊的形狀。B、菌落和培養基間的連接緊密,不易挑取,菌落正面與反面的顏色、構造,以及邊緣與中心的顏色、構造常不

6、一致。C、霉菌的菌絲有營養菌絲和氣生菌絲的分化,而氣生菌絲沒有毛細管水,故它們的菌落必然與細菌或酵母菌的不同,較接近放線菌。二、霉菌分類三、霉菌的繁殖霉菌有著極強的繁殖能力,而且繁殖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雖然霉菌菌絲體上任一片段在適宜條件下都能發展成新個體,但在自然界中,霉菌主要依靠產生形形色色的無性或有性孢子進行繁殖。孢子有點像植物的種子,不過數量特別多,特別小。霉菌的無性孢子直接由生殖菌絲的分化而形成,常見的有節孢子、厚垣孢子、孢囊孢子和分生孢子。孢子囊孢子:生在孢子囊內的孢子,是一種內生孢子。無隔菌絲的霉菌(如毛霉、根霉)主要形成孢子囊孢子。分生孢子:由菌絲頂端或分身孢子梗特化而成,是一種

7、外生孢子。有隔菌絲的霉菌(如青霉、曲霉)主要形成分身孢子。節孢子:由菌絲斷裂而成(如白地霉)。厚垣孢子:通常菌絲中間細胞變大,原生質濃縮,壁變厚而成(如總狀毛霉)。動手實踐1、認識PPT圖片中的霉菌。2、觀察霉菌永久裝片3、了解霉菌生長的環境條件。4、嘗試用面包、桔子等培養霉菌,以備下一節課用于觀察。元培中學拓展課程:顯微鏡下的世界第4課時 認識微生物真菌(3)理論學習霉菌易引起食物腐爛,易引發疾病,目前已知有五種毒素可引起動物致癌,它們是典曲霉毒素、黃天精、環氯素、雜色曲霉素和展青霉素。一、 影響霉菌生長的環境因素影響霉菌生長繁殖及產毒的因素是很多的,與食品關系密切的有水份、溫度、基質、通風

8、等條件,為此,控制這些條件,可以對食品中霉菌分布及產毒造成很大的影響。1水份霉菌生長繁殖主要的條件之一是必須保持一定的水份,一般來說,米麥類水份在14%以下,大豆類在11%以下,干菜和干果品在30%以下,微生物是較難生長的。2溫度溫度對霉菌的繁殖及產毒均有重要的影響,不同種類的霉菌其最適溫度是不一樣的,大多數霉菌繁殖最適宜的溫度為2530。如黃曲霉的最低繁殖溫度范圍是6-8,最高繁殖溫度是4446,最適生長溫度37左右。3食品基質與其它微生物生長繁殖的條件一樣,不同的食品基質霉菌生長的情況是不同的,一般而言,營養豐富的食品其霉菌生長的可能性就大,天然基質比人工培養基產毒為好。富于糖類的小麥、米

9、為基質比油料為基質的黃曲霉毒素產毒量高。二、對付霉菌霉菌能夠引發過敏性鼻炎,霉菌隱藏在潮濕的地方,如:浴室、衛生間、櫥柜、水池附近。大量霉菌會引發支氣管哮喘,為避免家中出現霉菌,要做到:1.經常使用活性炭,以保持家中干燥。2.清空家里的壇壇罐罐,防止發生霉變。3.衛生間和浴室等封閉空間要經常通風。4.檢查水龍頭、水管,防止漏水。動手實踐1、用面包桔子上的霉菌制作臨時裝片。2、練習使用低倍鏡和高倍鏡觀察,并判斷食物上的霉菌屬于哪一種。3、談一談霉菌在生活中的利和弊,生活中如何預防霉菌。元培中學拓展課程:顯微鏡下的世界第5課時 認識微生物真菌(4)理論學習一、 食用菌的概念食用菌可供人類食用的大型

10、真菌。具體地說食用菌是可供食用的蕈菌;蕈菌,是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質(或膠質)子實體或菌核類組織并能供人們食用或藥用的一類大型真菌。中國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種,其中多屬擔子菌亞門,常見的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銀耳、猴頭、竹蓀、松口蘑(松茸)、口蘑、紅菇、靈芝、蟲草、松露、百靈和牛肝菌等;少數屬于子囊菌亞門,其中有:羊肚菌、馬鞍菌、塊菌等。二、典型品種及藥用價值在山區森林中生長的木生菌種類和數量較多,如香菇、木耳、銀耳、猴頭、松口蘑、紅菇和牛肝菌等。在田頭、路邊、草原和草堆上糞、草生菌,有草菇、口蘑等。南方生長較多的是高溫結實性真菌;高山地區、北方寒冷地帶生長較多的則是低溫結實性真菌。食用菌

11、的藥用保健價值有: 抗癌作用:食用菌的多糖體,能刺激抗體的形成,提高并調整機體內部的防御能力。能降低某些物質誘發腫瘤的發生率,并對多種化療藥物有增效作用。此外栗蘑中富含的有機硒,可作補硒食品,若長期食用,幾乎可以防止一切癌變??咕?、抗病毒作用。降血壓、降血脂、抗血栓、抗心律失常、強心等。健胃、助消化作用。止咳平喘、祛痰作用。利膽、保肝、解毒。降血糖。通便利尿。免疫調節。動手實踐1、 認識PPT圖片中的食用菌。2、 觀察食用菌菌絲體永久裝片。3、用蘑菇、金針菇制作臨時裝片,用顯微鏡觀察,并與永久裝片進行比較。元培中學拓展課程:顯微鏡下的世界第6課時 認識土壤生物(1)理論學習一、土壤生物的概念我

12、們把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動物和植物等總稱為土壤生物。土壤生物參與巖石的和原始土壤的生成,對土壤的生長發育、土壤肥力的形成和演變,以及高等植物營養供應狀況有重要作用。土壤、化學性質和農業技術措施,對土壤生物的有很大影響。二、土壤生物的分類土壤生物可分為土壤微生物和兩大類。三、土壤微生物土壤微生物包括細菌、放線菌、藻類和原生動物5大類群。大部分微生物在土壤中營腐生生活,靠現成的有機物取得能量和營養成分。動手實踐1、 談一談對土壤生物的認識和了解。2、 觀察放線菌等永久裝片,了解土壤微生物。3、 取花壇中的土樣少許,用放大鏡觀察,然后再取極少量土樣放在顯微鏡下觀察,描述觀察結果。元培中學拓展課程:

13、顯微鏡下的世界第7課時 認識土壤生物(2)理論學習一、 土壤動物土壤動物是土壤中和落葉下生存著的各種動物的總稱,土壤動物作為生態系統物質循環中的重要消費者,在生態系統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積極同化各種有用物質以建造其自身,另一方面又將其排泄產物歸還到環境中不斷改造環境。二、土壤動物的分類土壤動物主要屬。包括:環節動物(蚯蚓)、(蜈蚣、千足蟲、螞蟻、蜘蛛等)、(蝸牛、蛞蝓等)、線形動物(線蟲、鉤蟲、蟯蟲等)、原生動物(阿米巴、變形蟲、草履蟲等) 三、土壤動物的作用有些土壤動物與處在地位的土壤微生物一起,對堆積在地表的枯枝落葉、倒地的樹木、動物尸體及糞便等進行分解。一部分土壤動物是自然界&quo

14、t;垃圾"的處理者;另一部分土壤動物是以其他動物為食物的捕食者。蚯蚓能大量吐食土壤,分解提高土壤肥力,促進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改善土壤物理性質。另一方面,一些土壤動物也危害農田,如鼴鼠。土壤動物對環境變化反應敏感,物種組成和生存密度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改變。藉此可以利用土壤動物物種組成和生存密度的變化作為環境監測的手段,如蚯蚓便是放射性污的指示生物。動手實踐1、 談一談對土壤動物的認識和了解。2、 觀察蚯蚓模型,觀察蚯蚓橫切永久裝片,了解蚯蚓的結構。3、 取花壇中的土樣少許,用放大鏡觀察,然后再取極少量土樣放在顯微鏡下觀察,描述觀察結果。元培中學拓展課程:顯微鏡下的世界第8課時 認識土

15、壤生物(3)理論學習一、土壤動物的種類土壤動物涉及的門類很廣泛,迄今已經從土壤中發現1000多種不同的土壤動物。如:蚯蚓和螞蟥(蛭),像芝麻粒大小的螨和跳蟲是土壤中數量很多的類群,還有大型的蜈蚣、馬陸、西瓜蟲和甲蟲,以及蜘蛛和昆蟲等的幼蟲。 二、土壤動物的功能土壤動物是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助手,億萬年來它們默默無聞地分解著生物殘體,改變著土壤的理化性質,促進大自然的生產與物質循環。如果土壤缺少了它們,糧食、蔬菜不能生長,花草、樹木枯萎死亡,我們人類也就失去了生存與發展的物質基礎!因此,研究土壤動物是為了保護它們,讓它們持續地、更好地為人類的美好生活而永不停息地工作下去! 1、為人類活化土壤,長

16、期提供免費的肥料,促進植物的生長。 土壤的誕生,眾所周知是從大石塊風化而成的,開始時是沒有活性和肥力的“死土”,只有通過眾多土壤動物和微生物,粉碎和分解地表的枯枝落葉和動物尸體,而且由于土壤動物在土壤中不斷地上下活動,起到了攪拌與耕耘的作用,把腐植質、動物糞便和泥土混合起來,才形成了有“活性”和“肥效”的熟化土壤,才能維持各類莊稼、花木的正常生長。2持續進行自然界的物質循環,億萬年來為人類創造吃、穿、用等財富。自然界中營養物質循環,是土壤肥力調節的最基本過程之一,也就是把植物碎片中來自土壤中的營養物質,經過腐敗、分解,又釋放出來到土壤中,再被植物根系吸收利用的全過程。在此過程中,至少粉碎和消化

17、、釋放和再循環等是由土壤動物的活動來實現的。如果土壤中能夠長期保持土壤動物的多樣性,也就能使自然界中的物質循環永不休止。我們人類也從而得到糧食、蔬菜、水果、棉花和木材,保證了人類生活的必需品。3幫助人類診斷土壤是否健康的指示生物。在不同類型的土壤中棲息著不同的土壤動物類群,所以某些土壤動物種類就可以作為土壤類型的一個指標,如蚯蚓通常在中性土壤中較多,而在酸性較強的土壤中就偏少。三、采集土壤動物的方法動身采集之前要準備幾只布袋或塑料袋,帶一只小鏟子就可以了。到了目的地,選擇枯枝落葉豐厚的場所,用手扒除表面大型枝葉,然后把細碎的地表枯枝落葉和土壤(用小鏟子挖)裝進布袋中,帶回學校。 土壤動物采集瓶

18、如右圖所示。動手實踐1、 談一談土壤動物的作用。2、 采集土壤動物,用放大鏡觀察,并在顯微鏡下觀察,描述觀察結果。元培中學拓展課程:顯微鏡下的世界第9課時 認識水中的生物(1)理論學習一、水生生物水生生物是生活在各類水體中的生物的總稱。水生生物種類繁多,有各種微生物、藻類以及水生高等植物、各種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其生活方式也多種多樣,有漂浮、浮游、游泳、固著和穴居等。有的適于淡水中生活,有的則適于海水中生活。 二、水生植物能在水中生長的植物,統稱為水生植物。水生植物是出色的游泳運動員或潛水者。葉子柔軟而透明,有的形成為絲狀,如金魚藻。絲狀葉可以大大增加與水的接觸面積,使葉子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水

19、里很少能得到的光照,吸收水里溶解得很少的二氧化碳,保證光合作用的進行。三、水生植物分類根據水生植物的生活方式,一般將其分為以下幾大類:挺水植物、浮葉植物,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以及濕生植物。挺水植物:荷花、碗蓮、蘆葦、香蒲、菰、水蔥、蘆竹、水竹、菖蒲、蒲葦、黑三菱等。浮葉植物:泉生眼子菜、竹葉眼子菜、睡蓮、萍蓬草、荇菜、菱角、芡實、王蓮等。濕生植物:美人蕉、梭魚草、千屈菜、再力花、水生鳶尾等適于水邊生長的植物。沉水植物:水菜花、海菜花、海菖蒲、苦草、金魚藻、水車前、穗花狐尾藻、黑藻等。漂浮植物:浮萍、紫背浮萍、鳳眼藍、大薸等植物。 動手實踐1、 了解水生植物,讀圖PPT中的水生植物。2、 觀察水生

20、藻類的永久裝片,如:小球藻、水綿等。元培中學拓展課程:顯微鏡下的世界第10課時 認識水中的生物(2)理論學習一、水生植物形體特征水生植物的細胞間隙特別發達,經常還發育有特殊的通氣組織,以保證在植株的水下部分能有足夠的氧氣。水生植物的通氣組織有開放式和封閉式兩大類。蓮等植物的通氣組織屬于開放式的,空氣從葉片的氣孔進入后能通過莖和葉的通氣組織,從而進入地下莖和根部的氣室。整個通氣組織通過氣孔直接與外界的空氣進行交流。金魚藻等植物的通氣組織是封閉式的,它不與外界大氣連通,只貯存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供呼吸作用之用,以及呼吸作用產生的二氧化碳供光合作用之用。水生植物的葉面積通常增大,表皮發育微弱或在有的情

21、況下幾乎沒有表皮。沉沒在水中的葉片部分表皮上沒有氣孔,而浮在水面上的葉片表面氣孔則常常增多。此外,沉沒在水中的葉子同化組織沒有柵欄組織與海綿組織的分化。水生植物葉子的這些特點都是適應水物種分布中弱光、缺氧的環境條件的結果。水生植物在水中的葉片還常常分裂成帶狀或絲狀,以增加對光、二氧化碳和無機鹽類的吸收面積。同時這些非常薄、強烈分裂的葉片能充分吸收水體中豐富的無機鹽和二氧化碳。由于長期適應于水環境,生活在靜水或流動很慢的水體中的植物莖內的機械組織幾乎完全消失。根系的發育非常微弱,在有的情況下幾乎沒有根,主要是水中的葉代替了根的吸收功能。二、常見水生植物水葫蘆水葫蘆是鳳眼蓮的俗稱,是一種原產于南美

22、洲亞馬遜河流域屬于雨久花科、鳳眼藍屬的一種漂浮性水生植物。亦被稱為鳳眼藍、浮水蓮花、布袋蓮。喜歡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的環境,適應性也很強,具有一定的耐寒能力。鳳眼蓮曾一度被很多國家引進,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亦被列入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種之一。鳳眼蓮莖葉懸垂于水上,蘗枝匍匐于水面?;槎嗬饫葼?,花色艷麗美觀。葉色翠綠偏深。葉全緣,光滑有質感。須根發達,分蘗繁殖快,管理粗放,是美化環境、凈化水質的良好植物。在生長適宜區,常由于過度繁殖,阻塞水道,影響交通。鳳眼藍對氮、磷、鉀、鈣等多種元機元素有較強的富集作用,其中對大量元素鉀的富集作用尤為突出。在現有鳳眼蓮資源化利用方式中,較為簡易而普遍的是用其堆制有

23、機肥及生產沼氣,也可直接利用其干粉或將燃燒后的灰分作為肥料或土壤改良劑使用。由于鳳眼蓮含有較高的粗蛋白、粗纖維及粗脂肪,可用作飼料。動手實踐1、 談一談水生植物的形態特征。2、 觀察水水葫蘆的外形特征。3、 制作水葫蘆的莖、葉的臨時裝片進行觀察。元培中學拓展課程:顯微鏡下的世界第11課時 認識水中的生物(3)理論學習一、藻類藻類是原生生物界一類真核生物(有些也為原核生物,如藍藻門的藻類)。主要水生,無維管束,能進行光合作用。體型大小各異,小至長1微米的單細胞的鞭毛藻,大至長達60公尺的大型褐藻。藻類沒有真正的根、莖、葉,也沒有維管束。藻類的概念古今不同。中國古書上說:“薻,水草也,或作藻”???/p>

24、見在中國古代所說的藻類是對水生植物的總稱。在中國現代的植物學中,仍然將一些水生高等植物的名稱中貫以“藻”字(如金魚藻、黑藻、茨藻、狐尾藻等),也可能來源于此。與此相反,人們往往將一些水中或潮濕的地面和墻壁上個體較小,粘滑的綠色植物統稱為青苔,實際上這也不是現在所說的苔類,而主要是藻類。二、藻類的分類藻類植物并不是一個純一的類群,各分類系統對它的分門也不盡一致,一般分為藍藻門、眼蟲藻門、金藻門、甲藻門、綠藻門、褐藻門、紅藻門等。藻類的分類有其特殊性,由于它們均無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所以它們的分類一般只能根據它們的形態結構、細胞內所含色素、貯藏養料和生殖方式以及生活史等來進行。 三、單細胞藻類

25、單細胞藻類,簡稱單胞藻,因藻體微小,又稱微藻。單胞藻具有利用太陽光能效率高、營養豐富、生長繁殖迅速、對環境的適應性強和容易培養等重要特性。1、衣藻亦稱“單衣藻”。綠藻門,衣藻科。藻體為單細胞,球形或卵形,前端有兩條等長的鞭毛,能游動。鞭毛基部有伸縮泡兩個,有紅色眼點一個。載色體大型杯狀,具淀粉核一枚。無性繁殖產生游動孢子;有性生殖為同配、異配和卵式生殖。廣布于水溝、洼地和含微量有機質的小型水體中,早春晚秋最為繁盛。2、小球藻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綠藻綱,小球藻科。是一種球形單細胞淡水藻類,直徑38微米,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之一,出現在20多億年前,是一種高效的光合植物,以

26、光合自養生長繁殖,分布極廣。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小球藻約 10 種,加上其變種可達數百種之多。小球藻廣泛分布于自然界,以淡水水域種類最多;易于培養,不僅能利用光能自養,還能在異養條件下利用有機碳源進行生長、繁殖;并且生長繁殖速度快,是地球上動植物中唯一能在 20h 增長 4 倍的生物,所以其應用價值很高。動手實踐1、 了解藻類及分類,知道常見的單細胞藻。2、 觀察衣藻的圖片和模型。3、 觀察單細胞藻的永久裝片。4、 取環城河的水樣,制作臨時裝片進行觀察,尋找水中是否有小球藻、衣藻。元培中學拓展課程:顯微鏡下的世界第12課時 認識水中的生物(4)理論學習一、多細胞藻平時常見的、紫菜、紅藻、這些都是多

27、細胞藻類。二、藻類的分類水綿,多細胞植物,常見的真核生物,綠色,屬 綠藻門、接合藻綱、水綿科、水綿屬植物;多生長在河流,小溪等處。 1、主要特點藻體是由1列圓柱狀細胞連成的不分枝的絲狀體。由于藻體表面有較多的果膠質,所以用手觸摸時頗覺粘滑。在顯微鏡下,可見每個細胞中有1至多條帶狀葉綠體,呈雙螺旋筒狀繞生于緊貼細胞壁內方的細胞質中,在葉綠體上有1列蛋白核。細胞中央有1個大液泡。1個細胞核位于液泡中央的一團細胞質中。核周圍的細胞質和四周緊貼細胞壁的細胞質之間,有多條呈放射狀的胞質絲相連。2、生殖方式通??梢姞I養繁殖和有性生殖兩種類型。營養繁殖:營養繁殖時,為絲狀體受到機械損傷或其他原因,斷裂成若干

28、短絲,每段短絲又通過細胞分裂長成長的絲狀體。這種營養繁殖方式,也叫斷裂生殖。有性生殖:水綿的有性生殖為接合生殖。其中又包括梯形接合、側面和直接側面接合3種類型,但以梯形接合為最常見。3、作用水綿全為淡水產,廣布于池塘、溝渠、河流、湖泊和稻田,繁盛時大片生于水底,或成大團塊漂浮水面。水綿可作某些魚類的餌料;水綿有大量葉綠體,有助于光合作用。有的報道,在我國云南一些兄弟民族地區,將水綿曬干作為食物,并輸出到緬甸。水綿大量繁殖時,常常會造成一些工廠管道的堵塞,從而影響生產。動手實踐1、 知道常見的一些多細胞藻。2、 觀察水綿的圖片和模型。3、 取環城河的水樣,制作臨時裝片進行觀察,尋找是否能觀察到水

29、綿。元培中學拓展課程:顯微鏡下的世界第13課時 認識水中的生物(5)理論學習一、原生動物原生動物是原生生物當中較接近動物的一類,簡稱原蟲。由單細胞所組成,異養生活,能夠運動。但是有些物種介于植物和動物之間,如眼蟲,因為它們能進行光合作用;它們又能運動,并像真正的動物那樣進食。動物中排除原生動物,剩下的多細胞動物被稱為后生動物。后生動物中有了組織分化的被稱為真后生動物。二、原生動物分類1、分布范圍原生動物無所不在,從南極到北極的大部分土壤和水生棲地中都可發現其蹤影。大部分肉眼看不到。 許多種類與其他生物體共生,現存的原生動物中約1/3為寄生物。原生動物分布廣,生活于淡水、海水及潮濕的土壤中,也有

30、不少種類營寄生生活。2、基本種類已經記錄的原生動物約有50000種,其中約有20000種為化石種。對于原生動物的分綱動物學家是有爭論的,為方便起見,一般將其分為:鞭毛綱、肉足綱、孢子綱和纖毛綱(Ciliata)。 三、原生動物代表生物1、眼蟲是眼蟲屬生物的統稱,在植物學中稱裸藻,也稱綠蟲藻,是一類介于動物和植物之間的單細胞真核生物,它是介于動物與植物之間的生物。淡水中習見的眼蟲有:綠眼蟲,體紡錘形,前端鈍圓,后端寬,末端尖呈尾狀。鞭毛與體等長,色素體1個,星狀。梭眼蟲,長紡錘形,鞭毛短,色素體多個。長眼蟲,體圓柱形,狹長,鞭毛約為體長的1/31/2。螺紋眼蟲,體易變形,體表螺旋形帶紋明顯,鞭毛短。扁眼蟲,體呈寬卵圓形,背腹扁,后端尖刺狀,鞭毛與身體等長。動手實踐1、 談一談你所知道的原生動物。2、 取環城河的水樣,制作臨時裝片進行觀察,尋找是否能觀察到眼蟲。元培中學拓展課程:顯微鏡下的世界第14課時 認識水中的生物(6)理論學習一、原生動物原生動物是原生生物當中較接近動物的一類,簡稱原蟲。由單細胞所組成,異養生活,能夠運動。但是有些物種介于植物和動物之間,如眼蟲,因為它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