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鋼絲繩無損檢測技術在提升系統的應用與研究李建全 韓軼 李偉 王貴朝(平頂山天安煤業股份有限公司六礦。河南平頂山)【摘要】通過對TCKW鋼絲繩檢測技術的分析,結合自身鋼絲繩檢測實踐,論述了TCKW鋼絲繩檢測技術的應用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使用TCKW鋼絲繩檢測技術后,一年累計節約檢修時間160小時,增加產量3萬噸,增加產值1000萬,同時,還節約了大量的用繩成本,主、副井,明、暗斜井、技改井共14根鋼絲繩,使用TCKW鋼絲繩檢測技術后平均延長壽命六個月。【關鍵詞】鋼絲繩無損檢測;提升運輸系統;鋼絲繩檢測;鋼絲繩無損探傷1鋼絲繩機械損鋼絲繩機械損傷種類是鋼絲繩的主要損傷之一,機械損傷包括:磨損、疲
2、勞、外傷等。(1) 磨損根據磨損機理又可分為以下幾種:鋼絲繩在使用過程中其外周與繩道,物體表面接觸而引起的磨損為外部磨損,鋼絲繩截面將減少,外周表面鋼絲將磨平,鋼絲繩破斷載荷隨之降低。由于振動、碰撞造成的鋼絲繩表面撞損,為變形磨損,這是一種局部磨損現象。如卷筒表面的鋼絲繩受到其它物體的撞擊,鋼絲繩相互打纏、打結,或者由于咬繩,都會使鋼絲繩產生變形磨損。這種變形磨損因局部擠壓而變形,其鋼絲橫斷面在擠壓處向兩旁伸展成翅形。從外表看,鋼絲寬度擴展,雖然鋼絲繩截面積減小不多,但局部擠壓處的鋼絲表面材質硬化了,極易斷絲。時間一久,變形突出部位往往磨損嚴重,外層鋼絲也極易斷絲。再者,內部磨損的因素也不可忽
3、視:鋼絲繩經過卷筒或滑輪時所承受的全部負荷壓在鋼絲繩的一側,各根細鋼絲的曲率半徑不可能完全相同。同時,由于鋼絲繩的彎曲,鋼絲繩內部各根細鋼絲就會相互產生作用力并且產生滑移,這時股與股之間接觸應力增大,使相鄰股間的鋼絲產生局部壓痕深凹當反復循環拉伸彎曲時,在深凹處則產生應力集中而被折斷。(2) 疲勞鋼絲繩在使用過程中主要承受彎曲、拉抻、扭曲、振動疲勞,以及過載引起的彈性形變等損傷。鋼絲繩重復通過滑輪或卷筒中繞上繞下,無數次的彎曲,容易使鋼絲產生疲勞,韌性下降,最終導致斷絲。而疲勞斷絲出現在股的彎曲程度最厲害的一側外層鋼絲上。通常情況下,疲勞斷絲的出現意味著鋼絲繩已經接近使用后期。試驗表明,鋼絲繩
4、的彎曲疲勞壽命與Dd比值(即卷簡直徑D與鋼絲繩直徑d的比值)、安全系數和鋼絲繩結構均有密切的關系。鋼絲繩在起動和制動的始末,變化的拉伸應力以及經常受到扭曲和振動也是產生疲勞的原因。過載:鋼絲繩在工作時除了要承受負載、自重等靜載荷外,還要受到因加速度和沖擊引起的動載荷,當鋼絲繩隨著載荷的增加會有微量的伸長,當載荷超過強度極限時,鋼絲繩就可能斷裂。過載的鋼絲繩即使不發生斷裂事故,安全系數也會大幅度下降,隨之而來大大地縮短使用壽命。2在用鋼絲繩使用中的五大難題(1)不安全:鋼絲繩使用過程中,始終潛伏著因強度損耗而發生斷繩事故的危害,根據美國權威機構對全球8000家鋼絲繩用戶的調查,有12的在用鋼絲繩
5、處于“危險或極度危險”狀態。(2)不經濟:定期更換鋼絲繩造成極大的浪費,美國的統計結果表明70以上被強制更換的鋼絲繩“很少或基本上沒有強度損耗”。(3)低效率:傳統的人工目視、手摸檢查、卡尺量的落后的人工檢測方法,耗時、耗工、效率低下。(4)不可靠:人工檢測不可靠,許多重大事故隱患難以發現。(5)危害大:重大斷繩事故必然導致重大危害后果。3影響鋼絲繩壽命的因素(1) 提升鋼絲繩在滾筒和天輪上因彎曲而產生的應力,對鋼絲繩壽命影響很大。(2) 鋼絲繩的橫斷面金屬密度也是影響鋼絲繩使用壽命的一個重要因素。因為同樣直徑的鋼絲繩,其金屬密度越大,破斷拉力也越大。(3) 鋼絲繩在提升裝置的主導輪或滾筒,以
6、及導向輪或天輪的繩槽中的支撐面積大小,對鋼絲繩在承受載荷時的拉力分配的均勻程度和鋼絲繩的耐磨損性能都會有直接影響,因而也會影響鋼絲繩使用壽命。(4) 還有一些會影響鋼絲繩使用壽命的因素,例如:井筒中淋水的大小和水質、提升機運轉中的經常性安全制動等,都會對壽命產生影響。4傳統檢測儀器和TCKW鋼絲繩檢測系統的比較(1) 傳統檢測儀器只能對鋼絲繩外部嚴重斷絲、銹蝕定性檢測,尚無法實現對鋼絲繩內部及外部損傷的定量檢測,無法檢測疲勞損傷。(2) TCKW鋼絲繩檢測系統準確定性,定量判斷鋼絲繩內部及外部各種類型的損傷程度,并能夠監測疲勞損傷。(3) 鋼絲繩無損探傷儀是關于鋼絲繩安全承載能力的校核原則為檢
7、測和判定依據能夠通過對在用鋼絲繩內務部斷絲、磨損、銹蝕、疲勞等各種損傷導致的實際承載金屬有效截面積損失率的定量檢測,正確評估被測鋼絲繩的剩余承載能力和使用壽命,為用戶提供符合國家相關標準和規范要求的安全使用與合理更新的科學依據,是有效預防斷繩事故,合理降低使用繩成本和科學提高運行效率的高科技保障。5鋼絲繩無損探傷儀的八大技術優點(1) 采用弱磁技術對鋼絲繩進行檢測,確保原始損傷信號真實、穩定、可靠,從根本上解決了傳統探傷儀的技術難題(2) 大多數鋼絲繩檢測儀對鋼絲繩的運行速度是有限制的,一般在0-8ms。而這項弱磁檢測技術不受鋼絲繩運行速度的影響,為實現在線檢測創造了條件。(3) 自動排除噪聲
8、干擾、強大的信號提取能力,特有的原始信息保真技術、精確檢測的可靠保障。(4) 智能化數字定量標定和基準調零技術,能夠自動排除各種空間干擾磁場的影響,實現TCKW工作基準、靈敏度、精度等狀態的自動控制。(5) 保證了鋼絲繩的使用安全,還帶來了巨大的收益,以前人工檢測鋼絲繩每天1個小時,如果使用TCKW后每天10分鐘,一年累計節約檢修時間160小時,增加產量3萬噸,增加產值1000萬,同時,還節約了大量的用繩成本,我礦的主、副井、明、暗斜、技改(共14根)使用TCKW后平均延長鋼絲繩壽命六個月。(6) 超大的檢測間隙,確保鋼絲繩的高速通過時不受斷絲、油污、局部變形的阻繞,確保人機安全。(7) TC
9、KW的檢測速度高,而損傷定位系統卻能夠精確判定鋼絲繩損傷的準確位置,誤差小于10mm。(8) 能確保設備安全、可靠地運行,提高設備的使用率,發揮設備的最大效能。目前,煤炭企業在鋼絲繩的采購、存儲、安裝、維護、檢查及更換的許多方面都存在著不科學、不規范的現象,導致鋼絲繩使用過程中突出、事故危害大,浪費驚人等嚴重問題。然而,鋼絲繩使用單位在鋼絲繩使用和管理上還延續著以礦井設計選型為主,按照慣例,除少數鋼絲繩由于斷絲、磨損等性能指標超出規程規定,必須更換外,大部分還是采用定期更換鋼絲繩的方法,這樣定期更換鋼絲繩造成極大的浪費,效率低下。尚不能根據礦井的生產情況和使用環境科學合理的,選用和使用鋼絲繩。
10、更可怕的是,傳統的人工目視、手摸檢查、卡尺量的落后的人工檢測方法,耗時、耗工、效率低下。這種方法由于檢測手段的落后,無法掌握在用鋼絲繩實際的損傷情況、疲勞程度,這就不可避免的存在著潛在的安全隱患和犧牲可用資源來換取安全。如何能做到根據礦井的生產情況、使用環境,科學的選用鋼絲繩的型號、等級和防腐形式,做到既經濟又安全呢?采用弱磁檢測方法的TCKW鋼絲繩檢測技術,新技術實現了鋼絲繩各種損傷的定量檢測,解決了鋼絲繩量化檢測的難題。眾所周知,鋼絲繩的內外部磨損使承受載荷的鋼絲截面積減小,鋼絲繩的破斷載荷也相應降低,通過對大量新舊鋼絲繩物理破斷力試驗數據分析,得到鋼絲繩直徑減小率與破斷載荷降低率的關系,建立科學的管理系統,確保鋼絲繩使用安全。6 結語2013.07 31弱磁檢測方法的TCKW鋼絲繩檢測技術的應用,不僅能消除鋼絲繩使用過程中的安全隱患,降低檢測能耗,節約用繩成本,而且能夠極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生產車間安全培訓教材
-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文檔
- 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手冊
- 安全規程培訓課件
- 消防安全教育培訓表格
- 2025年自動驅鳥設備項目申請報告
- 羊水過多護理
- 羅茗華焊接檢測技術課件
- 2025至2030中國進口奶粉行業市場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
- 教研組長培訓課件
-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2024年-2025年小學五年級語文)人教版期末考試(下學期)試卷及答案
- 職工代表大會決議范文模板2
- 國家職業技術技能標準 4-04-05-05 人工智能訓練師 人社廳發202181號
- 采購合同考試題庫及答案
- 04事理說明文閱讀-2022-2023學年八年級語文下冊知識梳理與能力訓練
- 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生學士學位英語水平考試大綱(非英語專業)
- 四川省綿陽市2024-2025學年高一數學下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測試試題
- 2025高考物理步步高同步練習必修3練透 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
- 2024人形機器人產業半年研究報告
- 某化纖毛紡廠總配變電所及高壓配電系統設計
- 北京市海淀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數學練習試題(解析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