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斜井進正洞施工方案_第1頁
隧道斜井進正洞施工方案_第2頁
隧道斜井進正洞施工方案_第3頁
隧道斜井進正洞施工方案_第4頁
隧道斜井進正洞施工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新建鐵路云桂線(云南段) XX隧道斜井XX隧道斜井進正洞施工方案編制: 復核: 批準: XX集團有限公司云桂鐵路云南段項目經理 20 年 月 日斜井進正洞施工方案1、編制依據XX隧道設計圖時速250公里鐵路雙線復合式襯砌(云桂隧參-04)雙線隧道輔助施工措施及施工工法(云桂隧參-08)斜井襯砌圖(云桂隧參-14)客運專線鐵路隧道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鐵建設2005160號)高速鐵路隧道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753-2010) 我單位類似工程施工經驗。2、工程概況XX隧道斜井長620m,與正洞相交里程DK604+450,與左線中線夾角67°92,下坡度11.5%。斜井內凈空

2、為7.5m(寬)*6m(高),運輸方式為無軌雙車道。該洞線區屬云貴高原南緣中山區構造腐蝕地貌,自然坡度約15°30°。本段主線經過主要XX交扭背斜,XX扭曲背斜與主線相交于DK604+405,交角約65.7°。小里程翼巖層產狀N60°E/61°SE,大里程翼巖層產狀N4047°E/4447°NW。兩翼大致對稱,背斜軸部,巖體破碎,節理、裂隙發育,巖體完整性差。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15g,反應譜特征周期0.45s。斜井開挖方法為全斷面法,屬級圍巖,交接處正洞為級B型復合,正洞開挖方法為臺階法。3、總體施工方案為使斜井及主洞排

3、水暢通,在斜井右側XJK0+015位置設置集水坑。進入主洞前5米為斜井調整段后,設置異形鋼架,調整支護斷面角度,使其與正洞中線平行;底板開挖至正洞隧道右側鋼架內弧時,高程至與正洞填充面高程一致。斜井施工到達交接處后,向左側旋轉22°5058按垂直于正洞中線方向進入正洞。斜井采用V級圍巖支護參數進行加強支護,并施作二次襯砌。進入正洞后,先向小里程開挖支護至DK604+420后,再向大里程方向施工,為開挖臺車、鋼筋臺車、二襯臺車提供拼裝條件,待二襯臺車拼裝完成后,及時施作交接段的二次襯砌,確保交接段的施工安全。大小里程同時開挖。4、施工流程及順序4.1、工藝流程:工藝流程見下頁圖一。斜井

4、段開挖異形鋼架架設錨桿、網片、噴錨調整段初期支護V級施工準備(異形鋼架加工)交接段門架型鋼架施工導洞順正洞拱弧開挖導洞初期支護V級擴挖至正洞上臺階正洞上臺階異形鋼架正洞上臺階初期支護IV級拆除導洞單側(南寧方向)初支上臺階初期支護正洞南寧方向開挖支護交叉段仰拱開挖支護交叉段仰拱、填充施作交叉段襯砌施作圖一.施工工藝流程圖4.2、施工順序4.2.1、設置集中抽水泵房根據工程特點,結合以往施工經驗,于XJK0+008處開始,在斜井右側設置一洞室為集水坑,,一次性將洞內水抽排至斜井洞外自然溝內,以解決洞內污水集中沉淀排放。4.2.2、調整斜井角度斜井與正洞相交呈67°92角,斜井XJK0+

5、013+005.6加寬段鋼架按扇形支護,沿斜井方向:左側間距1.0m,右側間距0.6m架立10榀I18異型鋼架,完成由垂直于斜井中線到平行于正洞中線的過渡。如圖二斜井進入正洞平面圖所示,在斜井施工至XJ1DK0+005.599后,旋轉22°5058,按垂直于正洞中線方向進左線中線隧道中線右線中線DK604+450左側鋼架內弧右側鋼架內弧昆明南寧XJ1DK0+000集水坑DK604+447.8996斜井中線XJ1DK0+005.6圖二.斜井進入正洞平面圖入正洞。異形鋼架布置圖見圖三。加寬段采用斜井級圍巖支護參數如下:(1)噴砼:拱、墻噴射C20混凝土,厚度22cm;(2)鋼架:拱、墻架

6、設工18型鋼鋼架,間距1m/榀;(3)鋼筋網:全斷面鋪設,6.5mm鋼筋網片,網片尺寸:20×20cm;(4)縱向連接筋:采用22螺紋鋼,環向間距1.0米/根;(5)錨桿:拱、墻打設22砂漿錨桿,長3.5m,間距(環×縱)1.2×1.0m,呈梅花形布置;(6)42超前小導管,長4.5m,3m/環,26根/環,環距0.4m;(7)二襯采用模筑襯砌,澆筑C25混凝土40cm。左線中線隧道中線右線中線DK604+450左側鋼架內弧右側鋼架內弧昆明南寧XJ1DK0+000DK604+453.4142DK604+447.8996DK604+443.6479斜井中線XJ1DK

7、0+005.610榀I18異形型鋼架3榀I20型鋼門架14榀I18型鋼鋼架圖三.斜井與導洞異形鋼架布置圖 4.2.3、交接處挑頂方法當斜井開挖到XJ1DK0+005.6時,與正洞交叉口處(斜井初支鋼架外側)連續架立3榀I20b鎖口鋼架(如圖四交接處挑頂立面圖所示),相應在此型鋼鋼架上連續焊接3榀I20b型鋼橫梁,并在橫梁兩端螺栓連接I20b型鋼立柱,橫梁為正洞鋼架提供落腳平臺;橫梁與斜井異型鋼架間空隙設置I20b型鋼斜撐和I16鋼架豎向立柱支撐,并牢固焊接。圖四.交接處挑頂立面圖4.2.5、導洞施工導洞采用矩形開挖形式,拱頂順正洞弧形開挖,應比正洞初支高出45cm(臨時拱架20cm+預留變形量

8、25cm,如圖五,并按斜井級圍巖參數支護:噴砼:拱、墻噴射C20混凝土,厚度25cm;拱、墻架設工18型鋼鋼架,間距1m/榀;鋼筋網:全斷面鋪設,8mm鋼筋網片,網片尺寸:20×20cm;縱向連接筋:采用22螺紋鋼,環向間距1.0米/根;錨桿:拱、墻打設22砂漿錨桿,長3.5m,間距(環×縱)1.2×1.0m,呈梅花形布置;42超前小導管,長4.5m,3m/環,26根/環,環距0.4m;然后進行正洞上臺階施作。圖五.斜井進入正洞立面圖4.2.6、正洞施工正洞上臺階施作時,先架立五榀I20型鋼鋼架(如圖六),支護完成后方可拆除導洞右側初支鋼架。正洞段上臺階用I20b

9、型鋼斜梁代替正洞的左側的A單元鋼架(如圖五所示),用I20b型鋼立柱代替正洞的BC單元鋼架,并用錨桿鎖死,用噴射C25砼噴密實,保證相交地段三維受力狀態圍巖的穩定。左線中線隧道中線右線中線DK604+450左側鋼架內弧右側鋼架內弧昆明南寧XJ1DK0+000DK604+453.4142DK604+447.8996DK604+443.6479斜井中線XJ1DK0+005.599410榀I18異形型鋼架3榀I20型鋼門架14榀I18型鋼鋼架正洞內初支5榀拱架立好后,方可拆除導洞右側鋼架圖六.正洞鋼架架設平面圖交接段正洞采用級臺階法支護參數如下:(1)噴砼:拱墻噴射C25纖維混凝土,厚度25cm;(

10、2)鋼架:采用I20型鋼鋼架,間距1.0m/榀;(3)鋼筋網:8mm鋼筋網片,網片尺寸:20×20cm;(4)縱向連接筋:采用22螺紋鋼,環向間距1.0米/根;(5)42超前小導管,長4.5m,3m/環,31根/環,環距0.4m;(6)錨桿:拱部采用25中空錨桿,邊墻設22砂漿錨桿,長4m,間距(環×縱)1.2×1.2m,呈梅花形布置;(7)二襯采用模筑襯砌,澆筑C35鋼筋混凝土厚45cm。4.2.7、斜井模筑襯砌在爬坡導坑進入正洞一段距離后(形成交接處斜井模筑襯砌空間后),及時對交叉口往斜井口方向20米范圍內施作二次襯砌,厚度40cm,交叉口處平行與線路中線,緊

11、貼加強環關堵頭模板,二襯達到設計強度后拆模,形成對交叉口處圍巖三維受力的有效支護。4.2.8、正洞二襯施工在交叉口段和DK604+450DK604+420段,及時對仰拱及填充施作,拼裝二襯臺車、防水板臺車,并對挑頂段二襯進行及時灌注,在砼強度達到80%后,脫模移襯砌臺車向大里程方向施工。5、排水方案5.1、斜井區排水斜井XJK0+000XJK0+620出洞為上坡,斜井與正洞交叉口右側約10米的位置在側壁設置集水坑,并配置不小于3.6×104m³/d的抽水設備。5.2、正洞區排水進入正洞段施工時,為了保證正洞在施工期間排水順暢,正洞排水應順接斜井排沉淀池。向小里程方向施工時,

12、每隔30m距離在中心溝處設置一擋水墻(中心水溝高約1.2m,洞內設計縱坡為15.5),等集水坑水滿時,用抽水機抽到斜井洞外沉淀內排出。6、正洞通風方案進入正洞段施工時,采用獨頭壓入式通風。獨頭壓入式軸流通風機均設在斜井洞口外,共設置3臺75KW通風機,通過150mm通風管將新鮮風壓送到開挖工作面,洞內產生的污風沿著隧道另一側被壓出洞外。7、施工要點正洞與斜井相交地段處于復雜的三維受力狀態,為保證正洞安全挑頂施工的完成,正洞初期支護必須座落于一個牢固的落腳平臺,同時應加強該段正洞初期支護的鎖腳錨桿施工,防止拱架下沉。7.1、斜井交接段施工,應加強初期支護,設計參數應比正常斷面相應提高。交叉口段里

13、程XJK0+013開始,斜井開挖按照級圍巖襯砌,加強該段型鋼支護,采用I18型鋼,并加強該段徑向錨桿施工。7.2、交叉口處鎖口設置由于正洞開挖斷面較大,為確保擴頂段正洞施工安全,在斜井與正洞交接處設置型鋼鎖口,鎖口由3榀I20b型鋼鋼架連續組成,鋼架間采用22鋼筋連接,噴C25混凝土覆蓋鋼架。并要求及早施作斜井段二次襯砌。7.3、設置橫梁,為正洞拱架提供落腳平臺在正洞與斜井拱頂交界里程處,沿正洞方向設置拱頂縱向橫梁,橫梁兩端下設置I20b型鋼立柱,緊貼斜井異型鋼架,橫梁采用I20b型鋼,牢固焊接于斜井鎖口鋼架拱頂,橫梁與鎖口鋼架間空隙設置I20b型鋼斜撐及I16型鋼豎向立柱,立柱與正洞拱架位置

14、相對應,牢固焊接并噴射C25砼回填密實。7.4、加密設置交叉口段正洞初期支護鎖腳錨桿,每榀鋼架單側不少于4根鎖腳錨桿,錨桿長4.0m,鎖腳錨桿施工方向平行于正洞方向,注水泥砂漿,鎖腳錨桿與鋼架牢固焊接,防止拱架下沉。7.5、進入正洞施工時,嚴格控制開挖進尺(不大于1.0m),且應嚴格參照級圍巖參數進行支護,確保圍巖穩定。7.6、交叉口段正洞徑向錨桿施工到位,與正洞型鋼焊接牢固,構成一個完整支護體系。7.7、交叉口段施工加強監控量測,及時掌握圍巖變化情況,以便及時調整支護參數,確保施工安全。8、資源配置8.1、施工組織機構分部成立斜井三岔口施工管理領導小組,負責指導、監督斜井三岔口施工。管理領導

15、小組負責對施工方案論證,對現場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和技術指導,安排專人跟蹤現場施工過程,及時監控量測,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停止施工,由施工管理領導小組現場勘察情況,確定新的施工方法,必要時采取加強支護措施,確保現場施工安全。8.2、人員配置斜井施工至井底前,按一個工作面配置人員;施工完成后,分隊管理人員不變,按兩個工作面配置人員。 8.3、機械設備配置斜井段按現有配置施工,正洞施工機械設備配置見下表:主要機械設備配置表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數量備注1通風機75KW3臺2挖掘機PC2201臺3裝載機柳工/小松2臺4出碴汽車15T 3臺5空壓機22m36臺6發電機組300KW2臺9、注意事項9.1、本

16、方案施工前提是斜井進入正洞圍巖地質為級圍巖;9.2、斜井交叉口段設置異型鋼架,由垂直于斜井中線逐步過渡到平行于正洞中線,間距采用左側1.0m,右側間距0.6m逐步調整;9.3、施工中必須加強圍巖量測,根據量測結果及時反饋支護信息,確保支護措施安全合理。9.4、交叉口范圍正洞參照級圍巖支護,加強異型鋼架架立不得侵入正洞型鋼鋼架界限。9.5、交叉口段斜井襯砌應及早施作,交叉口襯砌緊貼加強環關堵頭模板。9.6、斜井與正洞掌子面施工時,應設專人值班,隨時觀察圍巖及支護狀態的的穩定性。9.7、轉入正洞導坑施工期間應加強行車安全,制定行車方案,在隧道內設置交通信號標志,在交叉口處設置凸透鏡,車輛在進入彎道

17、時必須鳴笛,并指定專人進行行車指揮。9.8、開挖正洞時先施工上臺階往大里程方向不少于25m,再進行下臺階開挖;9.9、交叉口段正洞開挖應按短進尺、弱爆破、強支護、勤量測的原則組織施工9.10、進入正常施工后,及時配齊配強人力、物資、設備、管理資源,進行兩個方向施工,同時及時施作二次襯砌,確保交叉段穩定、安全。10、安全、質量、環保措施10.1、安全措施10.1.1、進入正洞施工期間實行作業隊領導輪流值班制,對作業過程及安全操作進行全面監控與指揮。10.1.2、加強對圍巖的變形量測,隨時掌控圍巖收斂情況,及時做好應對措施和圍巖的加強支護。10.1.3、嚴格執行火工品管理措施,進行爆破作業時必須遵

18、守爆破安全操作規程。10.1.4、臨時及輔助工程按相應的國家有關標準、規范要求施工。10.1.5、臨時供電及照明線路滿足電力施工技術安全規則要求,電線接頭牢固,電力安全工具定期檢查。10.2、質量措施10.2.1、嚴格按照方案和技術交底進行異型型鋼加工,鋼架間縱向采用22鋼筋連接,連接鋼筋環向設置間距1.0m,噴砼至設計厚度,確保支護質量。10.2.2、交叉口段前后各10米范圍內正洞采用I20型鋼鋼架支護,并與交叉口橫梁與仰拱型鋼牢固焊接,加強交叉口段徑向錨桿施工,確保交叉口段圍巖三維受力的穩定。10.3、環保措施10.3.1、土地資源保護措施棄碴場應及時修筑擋護設施,保持其穩定,避免水土沖刷

19、,防止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源。洞內以及其它工程棄渣,嚴禁傾瀉于河床,擠占河道或其他排洪、排水設施。10.3.2、水環境保護措施不得將施工用水、施工場地排水排至居民飲用水體和養殖水體。生活廢水經沉淀處理后就近排至附近水體,不得在生活區形成新的積水池塘。施工產生廢水,經過濾沉淀池處理后可用作沖洗廁所用水或排入適當地點。11、應急預案11.1 、應急預案的方針與原則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保護人員安全優先,保護環境優先”的方針,貫徹“常備不懈、統一指揮、高效協調、持續改進”的原則。更好地適應法律和經濟活動的要求;給員工的工作和施工場區周圍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環境;保證各種應急資源處于良好的備戰狀態

20、;指導應急行動按計劃有序地進行;防止因應急行動組織不力或現場救援工作的無序和混亂而延誤事故的應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幫助實現應急行動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體現應急救援的“應急精神”。11.2 、危險源分析坍塌、高處墜落、機械傷害、突泥、涌水11.3、 應急方案11.3.1、坍塌進入隧道處的圍巖級,結構穩定較差,且斜井與正洞的交角為67°92,三叉口處開挖面大,應力復雜、特別是在往小里程方向夾角為22°5058,存在坍塌危險,如出現坍塌的情況,首先判明坍塌或傾覆的程度,判斷是否存在再次垮塌的可能,及時在坍塌位置進行支護,了解人員傷亡情況,確定無再次垮塌的可能后,救助小組方可進入現場將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