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指導員先進事跡_第1頁
垃圾分類指導員先進事跡_第2頁
垃圾分類指導員先進事跡_第3頁
垃圾分類指導員先進事跡_第4頁
垃圾分類指導員先進事跡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垃圾分類指導員先進事跡東外作為垃圾分類示范社區以來,我便成為東外社區垃圾分類指導員中的一員。從事垃圾分類指導員一年多以來,有付出,也有收獲。在工作剛剛開展初期,我就做好了被別人嘲諷、奚落的準備,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穩定好情緒,踏踏實實的投入到工作中來。遇到不理解的居民,我便苦口婆心、反復勸說,耐心的向居民宣傳垃圾分類的好處,將垃圾分類的理念深入到居民的心中,終于得到了社區居民的一致認同。在我平時的生活和工作中有很多看似隨意的生活方式,但是卻流露出非常強的環保意識。各種生活常識與節約小竅門隨手拈來不僅實用而且又能節約能源。凡是第一次到我們家的人都會對我們家的三大“奇怪現象

2、”提出疑問。第一便是陽臺上那些大小不一的花盆表示好奇,因為每個花盆里種的都不是花,有的是辣椒,有的是草莓,還有一株蕓豆每年冬天只要暖氣開始上水供暖,我便開始在花盆里種上第二茬的種子。到了冬天屋里干燥,這些大大小小的花盆就是我們家的“綠色節能加濕器”,一舉兩得。第二個怪現象便是衛生間與廚房的兩個水桶,那是為節水減排安放的。最奇怪的現象就是60平方米的房子有3組6個垃圾桶,每一組的垃圾桶的形狀與顏色都有明顯的不同點,每種形狀與顏色都是不同垃圾的投放點,就是為了提醒家人在扔垃圾的應該扔進哪個桶里。我的兒子今年10歲,讀小學五年級,在學校雖然不能說是鼎鼎大名,但也是小有名氣,因為他是他們年級的“環保小

3、衛士”。今年更是在全校開學典禮上受到表揚,讓我感到格外的高興與自豪。我們做的垃圾減量,垃圾分類工作就是在為子孫后代造福,這是一件長遠而有意義的事,讓孩子從小做起,接過我手中的接力棒。每到節假日,尤其是寒暑假,居委會組織學生們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我都會向孩子們介紹垃圾減量,垃圾分類的知識,講解各種垃圾減量,垃圾分類的意義和利害關系,讓孩子們從小了解垃圾減量,垃圾分類的意義。環境保護應該從娃娃抓起,讓他們從小就養成垃圾分類放,分類投的良好生活習慣,從小就做一個低碳環保的小衛士。隨著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對居住環境要求也越來越高,垃圾日產生量隨之越來越多,對我們的生活環境也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影響。

4、為了幫助居民更好的認識垃圾分類,垃圾減量的重要性,要更好的將垃圾分類資源化,于是這支光榮而又平凡隊伍誕生了,當我自愿戴上綠袖標開始,就把那三個垃圾桶當作了“陣地”。只要我站在桶邊上,夾子、抹布從不離手。冬天在刺骨的寒風中,雙手不聽使喚,抹布洗好剛放在桶蓋上,就已經和桶蓋凍在了一起,就只能用開水將抹布與桶蓋沖開。為了防止濕抹布擦完,垃圾桶結冰,影響垃圾桶的使用壽命,就干、濕抹布交替著擦,濕的擦完立馬換干的擦干凈。在寒風中只有不停的挪動著雙腳搓著雙手才能絲絲暖意,可是我從來沒有提前離開過崗位。到了夏天桶邊臭氣熏天,打開桶蓋酸臭味撲鼻,戴著口罩也會一陣陣反胃。可是我依然認真的做著垃圾分類。不管寒冬還

5、是酷暑每天堅持清潔垃圾桶以及垃圾桶周圍的衛生,為居民營造一個干凈衛生的投放環境。這些在別人看來都不是最困難的,但是最難的還是居民認識和接受程度。在剛接觸這個工作時,每天只是站在垃圾桶邊上,將居民放錯誤的垃圾進行二次分類,碰到居民來扔垃圾再解釋如何將垃圾正確分類,可是一天天過去看到垃圾分類的效果不是很好。我便開始像個愣頭青一樣見人就介紹垃圾分類垃圾減量的意義和常識,可是不僅沒有收到預想的效果還聽到很多風涼話。更有人直接面對面的對她說.“你就是干這個的,我們都分那么清楚,要你們這些人干什么?”初聽這話覺得好像有些道理,竟然無法反駁他們,只是聽到這些話心里難免會不舒服,心情低落??墒钱斘异o下心來,越

6、想這話越別扭越不是滋味。開始深思:“我錯在哪里了呢?”于是我帶著疑問來到居委會找王主任。在居委會向王主任說出了我的疑慮“我一心一意的想做好垃圾分類的工作,認認真真的向居民介紹垃圾分類的好處和知識,為什么他們接受不了?”經過與王主任的溝通交流,我才慢慢明白對居民最貼心的幫助,才是讓居民接受我的最好辦法。從那天開始,我就留心聽居民們的聊天內容,留心他們到底想聽什么,愛聽什么,要聽什么。慢慢的我明白自己一開始錯在哪里了,沒有一個人愿意接受別人說的教導的話,所以條件反射的拒絕著我原本好意的幫助。我調整情緒,總結教訓,積累經驗。開始了新一次的“戰斗”。垃圾分類的源頭就是每個居民良好的生活習慣,居民接受的

7、越快越徹底,垃圾分類越好做,這樣會改變一個人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的生活習慣。這當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少居民對于生活垃圾分類,不是不能做,而是不想做。居民自覺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是需要一段時間來慢慢適應的。就像“不能隨地吐痰”“市區禁鳴喇叭”這些法律法規的實行,都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習慣才能達到現有的效果。垃圾分類也一樣,需要時間去實現全民化。首先,收集一些生活方面的小竅門如何節水、節電、節氣;各種家常菜的翻新做法;最新吃法、最健康的吃法;各種生活小常識。這樣與居民們聊天的時候,就能說出他們想聽的,之后在有意無意的說出有關一些垃圾分類的知識。每天我都會到樓下找居民們聊天,經常會有這樣的情景

8、出現:有人無意的說:“茄子有營養,可我就會蒸,現在我們家都沒人吃茄子了?!蔽視又脑挷缦雀嬖V它幾種茄子的新吃法,又告訴她茄子皮的做法,最后笑著向大伙說:“茄子肉茄子皮都吃了,茄子把也有用,扔在綠色的垃圾桶里,能制有機肥料,這樣就不用上化肥了,咱們以后吃的菜可就更香更健康了;可是垃圾袋可別扔進綠桶,那東西不能做肥料。”就這樣我會在把那些垃圾分類、垃圾減量的理論知識,轉化成大白話用嘮家常的方式,一點一滴的介紹給居民,潛移默化的讓居民接受,自愿的將垃圾分類準確投放。從意識中就要理解明白垃圾分類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從手下的一個動作做起!現在,已經很少能聽到有人說風涼話,有些居民會主動問我:“這個

9、東西扔哪個桶里?”看幾個老人為了一樣東西該放哪個桶而爭論的時候,我的臉上就會露出欣慰的笑容。雖然居民現在不是能全做的準確分類,準確投放。不能完全明白垃圾減量,垃圾分類的重要性,但是他們都在努力一點點的改變。這就說明我的工作方法有一定的效果。雖然垃圾分類,垃圾減量的工作任重道遠,但是居民的意識在發生改變,在朝著我們所期盼的方向改變,看到這些,明白這些,我也在為我找到的新方法而高興,在以后的工作中我還會邊干邊摸索總結,努力找出更好、更快、更有效的方法。2010年12月4日在北京市舉辦的做文明有禮的北京人-垃圾減量-垃圾分類知識競賽中我們一家人在賽前積極準備。熟記關于垃圾減量、垃圾分類的各類知識,同時利用廢舊物品制作比賽作品(用露露罐制作存錢罐)。在比賽中我們表現優良,取得北京市第四名-北京市三等獎的好成績!這個成績是我們全家努力的結果。只要我們相信,滴水可以穿石。今天我們做好垃圾減量、垃圾分類就是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