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度儀說明書_第1頁
圓度儀說明書_第2頁
圓度儀說明書_第3頁
圓度儀說明書_第4頁
圓度儀說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1. 參數和定義參考參考圓是用某種規則匹配測量數據得到的相關圓,據此參考圓計算得到圓度的有關參數。最小二乘參考圓(LSCI) 計算得到的最小二乘參考圓與其內外數據差值的平方和最小。該圓普遍被用作參考圓。P=最高峰值 V=最低谷值最小區域參考圓(MZCI)計算得到的最小區域參考圓是兩個完全包容測量數據的同心圓,這兩圓之間的徑向間距最小。P=最高峰值 V=最低谷值最小外接參考圓(MCCI)計算得到的最小外接參考圓是完全將測量數據包容在內的最小圓。V=圓度最大內切參考圓(MICI)計算得到的最大內切參考圓是完全被測量數據包容在內的最大圓。P=圓度傾斜糾正當測量的圓柱軸線建立

2、后,當它與主軸軸線不平行時,它與主軸軸線在空間某個方向的傾斜將使測量數據發生橢圓畸變。本選項允許在相對于圓柱軸線進行進一步計算之前,從單個圓度測量數據中去除該橢圓度。偏心度E偏心值是所選基準軸(點)到所分析參考圓中心的距離。偏心角為主軸零度位置與參考圓中心和基準軸連線之間的夾角。A=基準點 B=數據中心 E=偏心值 =偏心角(上圖為315)角度偏心角為主軸零度位置與參考圓中心和基準軸連線之間的夾角。A=最小二乘中心 B=最小二乘參考圓 C=角度E=偏心 D=回轉中心跳動兩個同心圓的徑向間隔,這兩個圓與基準軸(或點)同心,并完全包容測量數據,即指示器讀數的總變動量。(ISO 1101; DIN

3、7184; BS.308第三部分)。A=跳動 B=距基準點最近的數據點 C=基準點D=距基準點最遠的數據點半徑R此值取決于徑向橫臂的標定(為標尺的目視讀數),僅供參考。諧波分析數據用傅立葉級數表示。刪除點為從任何間斷數據的兩邊刪除的點的個數。它們是從所選數據總數中刪除的。平面度平面度可用最小二乘或最小區域方法來定義。最小二乘基準擬合一平面,測量數據至該平面差值的平方和最小。最小區域基準擬合兩個平行平面,使其完全包容測量數據,且間隔最小。A=軸線 F=平面度 LS=最小二乘基準垂直度“參考平面垂直度”值是兩個平行平面最小軸向間隔,這兩個平面垂直于參考軸線,并且完全包容由被測數據擬合的最小二乘平面

4、。D=基準軸 R=測量半徑 S=參考平面垂直度跳動軸向測量這是兩個平行平面的最小軸向間隔,這兩個平面本身垂直于參考軸線,并且完全包容被測數據。(ISO 1101; DIN 7184; BS.308第三部分)。D=基準軸 R=跳動 S=參考平面垂直度 T=測量半徑半徑軸向測量R此值取決于徑向橫臂的標定(為標尺的目視讀數),僅供參考。直線度直線度可用最小二乘或最小區域方法來定義。最小二乘基準擬合一直線,測量數據至該直線差值的平方和最小。最小區域基準擬合兩個平行直線,使其完全包容測量數據,且間隔最小。直線度的值為這兩個平行直線之間的間隔。平行度平行度可用最小二乘或最小區域方法來定義。最小二乘基準用一

5、段被測數據建立基準直線,可用最小二乘直線或一對最小區域直線得到。由第二段被測數據得到一最小二乘直線。平行度的值為基準直線和第二條最小二乘直線在直線度數據長度段范圍內的間隔差值。最小區域基準用一段被測數據建立基準直線,可用最小二乘直線或一對最小區域直線得到。平行度的值為與基準直線平行的兩個直線之間的最小間隔,該兩直線完全包容第二段測量數據。最小二乘參考圓柱(LSCY)最小二乘參考圓柱是通過對選定參與軸線計算的每個被測圓的最小二乘圓的圓心來計算的。圓柱軸線是通過這些圓心的最小二乘直線。A=測量數據 B=圓柱軸線 C=最小二乘圓中心最小區域參考圓柱(MZCY)最小區域參考圓柱是通過對選定參于定義圓柱

6、軸線的每個被測圓的選定的數據點進行處理來計算得到的。用兩個同軸圓柱來擬合被測數據。調解這兩個圓柱的直徑及方位使其完全包容被測數據,并且兩個圓柱之間的間隔最小。A=測量數據 B=圓柱軸線最大內切參考圓柱(MICY) 對選定參于定義圓柱軸線的每個被測數據的選定數據點進行處理,擬合一個圓柱,使其直徑最大并使所有被測數據都在此圓柱之外。A=測量數據 B=圓柱軸線最小外接參考圓柱(MCCY) 對選定參于定義圓柱軸線的每個被測數據的選定個數的數據點進行處理,擬合一個圓柱,使其直徑最小并使其包容所有被測數據。A=測量數據 B=圓柱軸線圓柱峰谷值這在圓柱參考軸線運算后計算。圓柱平行度以使用者選定的方位通過圓柱

7、軸線建立一個縱切面。用圓柱軸線一邊所有點建立最小二乘直線,同樣,用圓柱軸線另一邊所有點建立第二條最小二乘直線。在該方位圓柱平行度是最高測量平面和最低測量平面處兩最小二乘直線間隔的差值。A=數據點 B=圓柱軸線 C=最小二乘直線 L=圓柱長度 D1=圓柱頂部最小二乘直線直徑 D2=圓柱底部最小二乘直線直徑 圓柱平行度=D1-D2如果在頂部處的間距(D1)大于底部的間距(D2),該值為正值。如果在頂部處的間距(D1)小于底部的間距(D2),該值為負值。注意:對于間斷的輪廓,超出范圍的數據點在計算時被忽略。所選的縱切面的方位在圓柱度顯示頁面以角度值給出。錐角此項分析采用圓柱度分析時所用的最高平面和最

8、低平面進行計算。對這兩個平面各擬合一個最小二乘圓,錐角根據其半徑和間距計算。錐角 式中,R=半徑 Z=間隔 最大圓柱平行度這是圓柱平行度值的最大值。顯示最大圓柱平行度時,相應的方位角同時給出。注意:參考圓柱和圓柱軸線只能從為確定此軸線所選的測量數據計算得到。對主軸軸線,所有測量數據都參與計算。同心度同心度是偏心的兩倍。同心度的數值為一圓的直徑,該圓由圖形中心繞基準點旋轉產生。以上符號用以表示同心度。A = 基準點 B = 圖形中心點同心度示意圖共軸度這一參數可以選用ISO(ISO 1101)或DIN(DIN 7184)的定義進行評定。按ISO評定的共軸度值為一圓柱的直徑,該圓柱與基準圓柱同軸,

9、而且包容被評定圓柱的軸線。按DIN評定的共軸度值為一圓柱的直徑,該圓柱與基準圓柱同軸,而且包容被評定圓柱各截面的圓心。Z高度相對與工件底部或選擇的基準的高度。全跳動一系列測量所獲得的最大跳動值。什么是諧波分析在圓形輪廓上諧波可以考慮為統一的波(正弦波)疊加在工件表面上。事實上,任意圓度圖形可由一系列正弦波疊加組成,舉列如下:A一次諧波(偏心)B二次諧波(橢圓)C五次諧波下面例子中的圖形由3次諧波、7次諧波和50次諧波組成。計算諧波計算諧波對于類似上面例子中的圓形輪廓,計算諧波數和測量諧波的幅值相對比較容易。但是,對于由超過1次或兩次諧波組成的輪廓,一般都由10到12種諧波組成,此時計算機是非常

10、必須的。Talyrond圓度儀計算諧波采用了“快速傅立葉變換”算法。該算法將圖形分離成一系列要素波前并計算每一個諧波的幅值和位相角。屏幕上用直方圖或表格形式顯示。位相角是指相當于主軸0度位置的角度。結果下圖所示的工件有8個均勻分布的槽。如果我們在X-X截面測量,典型的諧波圖形如下圖所示。直方圖顯示槽對工件的其他區域有顯著影響,8次諧波幅值最大,其他諧波是8的倍數。這些諧波可能因為工件槽而導致磨輪的振動而引起。一次諧波為調整誤差(工件中心與主軸中心的偏心)。二次諧波可能也是由于調整誤差引起,即工件未調平。64UPR附近的諧波可能由于磨床的剛性引起。諧波的定義輪廓圖形可以用一傅立葉級數來表示。傅立

11、葉定理表明任何周期的波形都可以用各正弦波分量之和表示。圓度輪廓諧波定義為每周的波動數。于是,這表示了基本的正弦波(諧波)。基本諧波是表示數據偏心的一種方法(與標準參考圓LSCI, MZCI, MCCI和MICI對應)。系列中剩余的諧波則是基本諧波的整除空間分量。這些分量被稱為第n次諧波,例如,二次諧波是基本諧波除以2,使得每周有兩個起伏(即橢圓)。將給出最多500次諧波,但這僅是人為的限制,所用的采樣方法將導致高于500次的諧波被衰減。第500次諧波被衰減到5%,如下圖所示。在諧波計算時,只能使用500UPR的濾波。系列中每一項都有自己的幅值和位相,幅值用µm(或µin)給

12、出。位相用度給出,表示相對于主軸零度位置的偏離值。該分析是用快速傅立葉算法實現的。間斷的數據不能用該方法分析。圓度定義表參數顯示名稱符號標準定義峰谷值RONtISO 12181-1(草案) 19988.1為測量圖形上數據點與參考圓LS,MC,MI和MZ偏離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峰值RONp無8.2測量數據點距參考圓的最大值。峰值位置用角度顯示。僅適用LS參考圓。峰位置RONp Pos谷值RONv無8.3測量數據點距參考圓的最小值。谷值位置用角度顯示。僅適用LS參考圓。谷位置RONv Pos偏心EccTH定義參考圓圓心與選定的基準軸(或點)的半徑差值。偏心角Ecc PosTH定義偏心點與主軸的

13、角度。同心度ConcISO 1101為一圓的直徑,該圓由選定的圖形中心繞選定的基準點旋轉產生。為偏心的兩倍。跳動RunoutISO 1101兩個同心圓的徑向間隔,這兩個圓與基準軸(或點)同心,并完全包容測量數據,即指示器讀數的總變動量。最大坡度值Slope Max無TH定義半徑相當于角度在一個角度窗口內的變化率,測量數據每一個窗口位置均計算并被儲存。最大坡度值為其中的最大值。平均坡度Slope Average無TH定義平均坡度為存儲的坡度值的平均值。窗口角度Slope Window無TH定義坡度限定因子操作者選定角度范圍,在該角度范圍內進行坡度計算。最大坡度角度位置Slope Pos無TH定義

14、最大坡度窗口的角度位置。DFTC值DFTC無TH定義計算并存儲在測量數據每一個窗口位置相對于參考中心的徑向偏離量。DFTC值是指其中的最大值。DFTC窗口角度DFTC Window無TH定義操作者選定的角度范圍,在該角度范圍內進行徑向偏離的計算。DFTC角度位置半徑DFTC Pos無TH定義最大DFTC窗口的角度位置。半徑RadiusR參考圓的半徑。該值取決于橫臂的標定,僅供參考。Z高度Zht無測量面的Z向高度分析數據的百分比Profile Incl無被分析的數據所占的百分比。平面度(單個平面)定義表參數顯示名稱符號標準定義峰谷值FLTtISO 12781 (草案) 1998為測量圖形上數據點

15、與參考平面(LS或MZ)偏離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對基準的峰值FLTp無"為測量圖形上數據點與參考平面(僅適用LS)偏離的最大值。顯示峰值的角度位置。峰值角度位置FLTp Pos無對基準的谷值FLTv無"為測量圖形上數據點與參考平面(僅適用LS)偏離的最小值。顯示谷值的角度位置。谷值角度位置FLTv Pos無最大平面度角度位置FLT PosTH定義參考平面最大坡度時的主軸角度位置。(必須與平面度結果相聯系)垂直度值SqrTH定義與基準正交并完全包容參考平面的兩平行平面的軸向最小間隔。垂直度角度Sqr AngTH定義同基準軸正交的平面與參考平面之間的最大角度。垂直度半徑Sq

16、r RadiusTH定義計算數據垂直度時的半徑值。在不同半徑的垂直度值可用下列公式計算:垂直度主軸角度Sqr PosDN 0117是指垂直度發生處的主軸角度。平行度值ParTH定義與基準面平行并完全包容參考平面的兩平行平面的最小間隔。平行度角度Par AngTH定義基準平面與參考平面的最大角度。平行度主軸角度Par PosDN 0117是指平行度發生處的主軸角度。平行度半徑Par RadiusTH定義計算數據平行度時的半徑值。在不同半徑的平行度值可用下列公式計算:跳動RunoutISO 1101與基準軸正交并完全包容測量數據的兩平行平面的軸向最小間隔。半徑Radius無TH定義測量平面的半徑相

17、對于用戶選定的工件座標并可能不是實際的工件半徑。平均Z高度Zht Average無被分析數據點的平均Z高度。僅有180度間隔對應點的數據點被分析DFTP值DFTP無TH定義在一個選定的窗口內相對于基準平面的峰谷值。DFTP窗口角度DFTP Windows無TH定義操作者選定的角度范圍,在該角度范圍內進行DFTP計算。DFTP角度位置DFTP Pos無最大DFTP的角度位置。分析數據的百分比Profile Incl無被分析的數據所占的百分比。最大坡度Slope Max無TH定義半徑相當于角度在一個角度窗口內的變化率,測量數據每一個窗口位置均計算并被儲存。最大坡度值為其中的最大值。平均坡度Slop

18、e Average無TH定義平均坡度是指存儲的坡度值的平均值。坡度窗口Slope Window無TH定義操作者選定的角度范圍,在該角度范圍內進行坡度計算。最大坡度角度位置Slope Pos無最大坡度的角度位置。平面度(多平面)定義表與平面度參數定義相同,除用全跳動替代跳動參數顯示名稱符號標準定義全跳動Total RunoutISO 1101與單個平面的跳動類似,這里有超過一個平面的數據被分析。峰值半徑FLTp Rad包含峰值的平面的半徑值。谷值半徑FLTv Rad包含谷值的平面的半徑值。直線度定義表參數顯示名稱符號標準定義峰谷值STRtISO 12780-1 (草案) 1998為測量圖形上數據

19、點與參考直線(LS或MZ)偏離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水平或垂直直線度)峰位置STRpSTRp Pos無"為測量圖形上數據點與最小二乘直線(僅適用LS)偏離的最大值。給出峰值的位置。谷位置STRvSTRv Pos無"為測量圖形上數據點與最小二乘直線(僅適用LS)偏離的最小值。給出谷值的位置。掃描長度Trav Lth無1,2測量的長度掃描開始點Trav Start無掃描的開始點掃描結束點Trav End無掃描的結束點主軸位置Spindle Ang無測量的角度位置局部峰谷值Zoom STRtISO 12780-1 (草案) 1998為已有參考直線的子測量圖形的PV值。只有當用

20、戶選擇對測量圖形局部放大時才出現該值。局部掃描長度Zoom Lth無1,2選擇的放大區域的長度局部掃描開始點Zoom Trav Start無局部掃描的開始點局部掃描結束點Zoom Trav End無局部掃描的結束點軸平行度Axis Par無與基準軸平行并完全包容參考直線的的兩條直線的最小間隔。(只有在跳動基準被選擇,過去被稱為對基準的跳動)軸平行度角度Axis Par Ang"基準線對參考線的夾角。(過去被稱為跳動角度)分析數據的百分比Profile Incl無被分析的數據所占的百分比。圓柱度定義表參數顯示名稱符號標準定義圓柱度峰谷值CYLtISO 12780-1(草案) 19988

21、.1與參考基準軸同軸并完全包容測量數據點的兩個圓柱的徑向間距。有LS, MC, MI和MZ四種參考圓柱。圓柱度峰位置CYLp無8.2為測量圖形上數據點與最小二乘參考圓柱(僅適用LS)偏離的最大正值。給出峰值的角度和平面(Z軸高度)位置。峰的角度位置CYLp Pos峰的Z高度CYLp Pln Zht圓柱度谷位置CYLv無8.3為測量圖形上數據點與最小二乘參考圓柱(僅適用LS)偏離的最大負值的絕對值。給出谷值的角度和平面(Z軸高度)位置。谷的角度位置CYLv Pos谷的Z高度CYLv Pln Zht共軸度ISOCoax ISOISO 11011983為一圓柱的直徑,該圓柱與基準軸同軸,而且包容被評

22、定圓柱的軸線。(對選定的基準軸)共軸度DINCoax DINDIN 7184為一圓柱的直徑,該圓柱與基準軸同軸,而且包容被評定圓柱各截面的最小二乘圓心。(對選定的基準軸)全跳動Total RunoutISO 12180-1(草案)1998與圓度跳動類似,這里有超過一個平面的數據被分析。圓柱錐度CLYtt無1,2最大的圓柱平行度值。在每一個角度位置,或縱切面,通過與該面相交的數據點建立兩條最小二乘直線。圓柱平行度值是該兩條直線在最高和最低測量平面間隔的差值。過去被稱為最大平行度值。最大圓柱錐度角度位置CLYtt Pos1,2相對于主軸零位置圓柱最大平行度值發生的角度位置。過去被稱為最大平行度角度

23、。圓柱錐度的平均值CLYtt Av無圓柱平行度的平均值,根據所有縱切面計算。最小二乘錐角Cone Ang1,2用兩個最小二乘圓擬合選擇用于分析的平面中的最上和最下兩個截面。錐角根據該兩個平面的半徑和間隔計算。位相Phase無由選擇用于分析的平面建立的參考軸線相對于主軸零度線之間的夾角。傾斜Tilt無由選擇用于分析的平面建立的參考軸線相對于主軸軸線之間的夾角。分析數據的百分比Profile %無被分析的數據所占的百分比。圓柱半徑的峰谷值CYLrr無ISO 12180-1:1999 9.7最小二乘擬合后,最大半徑減去最小半徑。(當前不支持,新的在ISO 12180)圓柱錐角CYLat無ISO 12

24、180-1:1999 9.8參考軸線相當于一條半徑的夾角。(當前不支持,新的在ISO 12180)平行度定義表參數顯示名稱符號標準定義平行度PARISO 101 1983DIN 71841972 (用MZ)1 (用LS)TH定義在測量長度內,基準線與被評定的直線的最小二乘直線最大和最小間隔差。平行角度PAR Ang"選定的參考直線和通過基準的最小二乘直線之間的夾角。峰谷值PAR PV無1,2被考慮的直線度軌跡的峰谷值掃描長度Trav Lth無測量的長度掃描開始點Trav Start無掃描的開始點掃描結束點Trav End無掃描的結束點分析數據的百分比Profile Incl無被分析的

25、數據所占的百分比均分線的跳動Runout1計算的均分線與第二基準線的偏離,在測量長度上分析。該跳動是兩條直線垂直方向的差別并永遠為正值。(如選擇了第二基準)跳動角Runout Ang1第二基準與均分線之間的夾角。諧波定義表參數顯示名稱符號標準定義幅值Amplitude位相Phase用于圓度分析的參數圓度參數RONt ConcRONP Slope MaxRONp Pos RunoutRONv Profile InclRONv Pos RadiusEcc DFTCEcc Pos Zht平面度參數(單個平面)FLTt ParFLTp Par AngFLTp Pos Par PosFLTv Runou

26、tFLTv Pos RadiusFLT PosZht AverageSqr DFTPSqr AngProfile InclSqr Pos Slope Max平面度參數(多個平面)Radius MaxTotal Runout直線度參數Straightness ParametersSTRt Profile InclSTRp Trav. LthSTRp Pos Trav. StartSTRv Trav. EndSTRv PosAxis ParAxis Par Angle圓柱度參數CYLt Coax ISOCYLp Coax DinCYLp Pos Total RunoutCYLp Pin CYLtt

27、Zht CYLtt PosCYLv CYLtt AvCYLv Pos Cone AngCYLv Pin PhaseZht TiltProfile % CYLrrCYLat 2. Talyrond 265軸的移動橫臂移動(R)控制該控制圖標可用下面的方法選擇得到:在主菜單上點擊Talyrond,從下拉菜單中選擇Control(控制),然后選擇Radial Arm(R)(橫臂R)。請注意:如果該圖標已打開,該選項將為灰色。在主菜單上點擊Talyrond,選擇Instrument Status(儀器狀態),雙擊Instrument Status(儀器狀態)圖標中的橫臂圖標。在Instrument S

28、tatus(儀器狀態)圖標中的橫臂圖標上按鼠標右鍵,從下拉菜單中選擇Control(控制)。該圖標上有以下按鈕:相對移動R(負) 選擇該按鈕將顯示相對移動R(負)對話框。該對話框用來控制橫臂外伸的移動量。缺省的Arm (R) Distance(橫臂R距離)為0mm,因此要使橫臂移動,必須輸入一個相應的數字。一旦輸入并選擇OK,橫臂將相對于當前位置移動所輸入的距離。相對移動R(正) 選擇該按鈕將顯示相對移動R(正)對話框。該對話框用來控制橫臂回收的移動量。缺省的Arm (R) Distance(橫臂R距離)為0mm,因此要使橫臂移動,必須輸入一個相應的數字。一旦輸入并選擇OK,橫臂將相對于當前位

29、置移動所輸入的距離。絕對移動R 選擇該按鈕將顯示絕對移動R對話框。該對話框用來控制橫臂的絕對移動。缺省的Arm (R) Position(橫臂R位置)為橫臂的當前位置,因此要使橫臂移動到另一個位置,必須輸入一個相應的數字。一旦輸入并選擇OK,橫臂將移動至一個新的位置。接觸R 選擇該按鈕將使橫臂沿接觸方向移動。在移動結束前想停止,按儀器控制面板上的Stop(紅色)按鈕。Ultra軟件中,裝置控制對話框將總是在其他窗口的前方。立柱(Z)控制該控制圖標可用下面的方法選擇得到:在主菜單上點擊Talyrond,從下拉菜單中選擇Control(控制),然后選擇Column(Z) (立柱Z)。請注意:如果該

30、圖標已打開,該選項將為灰色。在主菜單上點擊Talyrond,選擇Instrument Status(儀器狀態),雙擊Instrument Status(儀器狀態)圖標中的立柱圖標。在Instrument Status(儀器狀態)圖標中的立柱圖標上按鼠標右鍵,從下拉菜單中選擇Control(控制)。該圖標上有以下按鈕:相對移動Z(負) 選擇該按鈕將顯示相對移動Z(負)對話框。該對話框用來控制立柱托架朝下的移動量。缺省的(Z) Distance(Z距離)為0mm,因此要使托架移動,必須輸入一個相應的數字。一旦輸入并選擇OK,托架將相對于當前位置移動所輸入的距離。相對移動Z(正) 選擇該按鈕將顯示相

31、對移動Z(正)對話框。該對話框用來控制立柱托架朝上的移動量。缺省的(Z) Distance(Z距離)為0mm,因此要使托架移動,必須輸入一個相應的數字。一旦輸入并選擇OK,托架將相對于當前位置移動所輸入的距離。絕對移動Z 選擇該按鈕將顯示絕對移動Z對話框。該對話框用來控制立柱托架的絕對移動。缺省的(Z) Position(Z位置)為托架的當前位置,因此要使托架移動到另一個位置,必須輸入一個相應的數字。一旦輸入并選擇OK,托架將移動至一個新的位置。接觸Z 選擇該按鈕將使軸沿接觸方向移動。在移動結束前想停止,按儀器控制面板上的Stop(紅色)按鈕。Ultra軟件中,裝置控制對話框將總是在其他窗口的

32、前方。主軸工作臺(T)TR265控制該控制圖標可用下面的方法選擇得到:在主菜單上點擊Talyrond,從下拉菜單中選擇Control(控制),然后選擇Spindle (Theta) (主軸Theta)。請注意:如果該圖標已打開,該選項將為灰色。在主菜單上點擊Talyrond,選擇Instrument Status(儀器狀態),雙擊Instrument Status(儀器狀態)圖標中的主軸圖標。在Instrument Status(儀器狀態)圖標中的主軸圖標上按鼠標右鍵,從下拉菜單中選擇Control(控制)。該圖標上有以下按鈕:開始主軸順時針 選擇該按鈕將顯示開始主軸對話框。該對話框用來控制主

33、軸順時針的轉速。缺省的轉速為2rpm。要改變主軸轉速,必須輸入一個相應的轉速數字。一旦輸入并選擇OK,主軸將以選定的速度回轉。停止主軸 選擇該按鈕將使主軸的回轉停止,一旦回轉停止,仍可手動使主軸順時針轉動。停止主軸鎖定 選擇該按鈕將使主軸的回轉停止,并對主軸氣動夾緊。注意:(1) 當測量水平和垂直直線度時,氣動夾緊自動進行。(2) 如果采用“停止主軸鎖定”的方式使主軸停止轉動,要手動使工作臺回轉,必須重新選擇“停止主軸”。Ultra軟件中,裝置控制對話框將總是在其他窗口的前方。工作臺(X-Y)控制該控制圖標可用下面的方法選擇得到:在主菜單上點擊Talyrond,從下拉菜單中選擇Control(

34、控制),然后選擇Table (工作臺)。請注意:如果該圖標已打開,該選項將為灰色。在主菜單上點擊Talyrond,選擇Instrument Status(儀器狀態),雙擊Instrument Status(儀器狀態)圖標中的調心調平圖標。在Instrument Status(儀器狀態)圖標中的調心調平圖標上按鼠標右鍵,從下拉菜單中選擇Control(控制)。該圖標上有以下按鈕:E = 工作臺XY設置 選擇該按鈕將顯示工作臺調心XY設置對話框。該對話框用來控制工作臺在X和Y軸的移動量。要使工作臺移動,必須輸入一個相應的數字。一旦輸入并選擇OK,工作臺將移動選定的距離。缺省的調心(X/Y)步長為0

35、.1mm。在移動結束前想停止,按儀器控制面板上的Stop(紅色)按鈕。A = 步進-X+Y移動 選擇該按鈕將使X馬達沿負方向移動,Y馬達沿正方向移動,以用來調心。兩個馬達的移動量為“工作臺XY設置”中預先設定的距離。B = 步進+Y移動 選擇該按鈕將使Y馬達沿正方向移動,以用來調心。馬達的移動量為“工作臺XY設置”中預先設定的距離。C = 步進+X+Y移動 選擇該按鈕將使X和Y馬達沿正方向移動,以用來調心。兩個馬達的移動量為“工作臺XY設置”中預先設定的距離。D = 步進-X移動 選擇該按鈕將使X馬達沿負方向移動,以用來調心。馬達的移動量為“工作臺XY設置”中預先設定的距離。F = 步進+X移

36、動 選擇該按鈕將使X馬達沿正方向移動,以用來調心。馬達的移動量為“工作臺XY設置”中預先設定的距離。G = 步進-X-Y移動 選擇該按鈕將使X和Y馬達沿負方向移動,以用來調心。兩個馬達的移動量為“工作臺XY設置”中預先設定的距離。H = 步進-Y移動 選擇該按鈕將使Y馬達沿負方向移動,以用來調心。馬達的移動量為“工作臺XY設置”中預先設定的距離。J = 步進+X-Y移動 選擇該按鈕將使X馬達沿正方向移動,Y馬達沿負方向移動,以用來調心。兩個馬達的移動量為“工作臺XY設置”中預先設定的距離。Ultra軟件中,裝置控制對話框將總是在其他窗口的前方。工作臺(A-B)控制該控制圖標可用下面的方法選擇得

37、到:在主菜單上點擊Talyrond,從下拉菜單中選擇Control(控制),然后選擇Table (工作臺)。請注意:如果該圖標已打開,該選項將為灰色。在主菜單上點擊Talyrond,選擇Instrument Status(儀器狀態),雙擊Instrument Status(儀器狀態)圖標中的調心調平圖標。在Instrument Status(儀器狀態)圖標中的調心調平圖標上按鼠標右鍵,從下拉菜單中選擇Control(控制)。該圖標上有以下按鈕:E = 工作臺A-B設置 選擇該按鈕將顯示工作臺調平A-B設置對話框。該對話框用來控制工作臺在A和B軸的移動量。要使工作臺移動,必須輸入一個相應的數字。

38、一旦輸入并選擇OK,工作臺將移動選定的距離。缺省的調平(AB)步長為0.1mm。在移動結束前想停止,按儀器控制面板上的Stop(紅色)按鈕。A = 步進+A-B移動 選擇該按鈕將使A馬達沿正方向移動,B馬達沿負方向移動,以用來調平。兩個馬達的移動量為“工作臺A-B設置”中預先設定的距離。B = 步進+A移動 選擇該按鈕將使A馬達沿正方向移動,以用來調平。馬達的移動量為“工作臺A-B設置”中預先設定的距離。C = 步進+A+B移動 選擇該按鈕將使A和B馬達沿正方向移動,以用來調平。兩個馬達的移動量為“工作臺A-B設置”中預先設定的距離。D = 步進-B移動 選擇該按鈕將使B馬達沿負方向移動,以用

39、來調平。馬達的移動量為“工作臺A-B設置”中預先設定的距離。F = 步進+B移動 選擇該按鈕將使B馬達沿正方向移動,以用來調平。馬達的移動量為“工作臺A-B設置”中預先設定的距離。G = 步進-A-B移動 選擇該按鈕將使A和B馬達沿負方向移動,以用來調平。兩個馬達的移動量為“工作臺A-B設置”中預先設定的距離。H = 步進-A移動 選擇該按鈕將使A馬達沿負方向移動,以用來調平。馬達的移動量為“工作臺A-B設置”中預先設定的距離。J = 步進-A+B移動 選擇該按鈕將使A馬達沿負方向移動,B馬達沿正方向移動,以用來調平。兩個馬達的移動量為“工作臺A-B設置”中預先設定的距離。Ultra軟件中,裝

40、置控制對話框將總是在其他窗口的前方。操縱桿(屏幕)控制該控制圖標可用下面的方法選擇得到:在主菜單上點擊Talyrond,從下拉菜單中選擇Control(控制),然后選擇Joystick (操縱桿)。請注意:如果該圖標已打開,該選項將為灰色。該控制圖標除將提供所有硬件操縱桿的功能外,還提供附加功能。屏幕操縱桿將提供軸的連續移動和步進移動。當鼠標箭頭在按鈕上停留數秒,將會指示移動的類型是“Nudge(步進)”,還是“Continuous(連續)”。缺省移動速度時將會連續移動。該圖標上有以下按鈕:G = 操縱桿設置 選擇該按鈕將顯示操縱桿設置對話框。該對話框用來控制操縱桿在R和Z軸的連續移動速度。Z

41、軸速度范圍為0.5mm/s至20.0mm/s,橫臂(R軸)的速度范圍為1.0mm/s至10.0mm/s。因此,要改變軸的連續移動速度要從下拉菜單中選取相應的速度。一旦輸入并選擇OK,R軸或Z軸將以所選定的速度移動。在移動結束前想停止,按儀器控制面板上的Stop(紅色)按鈕。A = 連續移動Z(正) 選擇該按鈕將在Z正方向連續移動,直至松開該按鈕。B = 步進移動Z(正) 選擇該按鈕將在Z正方向移動一個最小步長。C = 連續移動R(負) 選擇該按鈕將在R負方向連續移動,直至松開該按鈕。D = 步進移動R(負) 選擇該按鈕將在R負方向移動一個最小步長。E = 步進移動Z(負) 選擇該按鈕將在Z負方

42、向移動一個最小步長。F = 連續移動Z(負) 選擇該按鈕將在Z負方向連續移動,直至松開該按鈕。H = 連續移動R(正) 選擇該按鈕將在R正方向連續移動,直至松開該按鈕。J = 步進移動R(正) 選擇該按鈕將在R正方向移動一個最小步長。Ultra軟件中,裝置控制對話框將總是在其他窗口的前方。TALYROND下拉菜單該菜單在軟件主菜單中選擇。Control(控制) 當選擇時顯示控制下拉菜單。Measurement Toolbar(測量工具條) 當選擇時顯示測量工具條。該工具條可選擇漂浮或入塢至窗口上邊界。如果該圖標已打開,該選項將為灰色。Unit Toolbar(單位工具條) 當選擇時顯示單位工具

43、條。該工具條可選擇漂浮或入塢至窗口上邊界。如果該圖標已打開,該選項將為灰色。Instrument Status(儀器狀態) 當選擇時顯示儀器狀態圖標。該圖標可放置在用戶認為合適的任意位置。如果該圖標已打開,該選項將為灰色。Instrument(儀器) 當選擇時顯示User Coordinate (用戶坐標)下拉菜單。USER COORDINATE SYSTEM(用戶坐標系統)下拉菜單該下拉菜單可用來設置用戶坐標系統和標定坐標位置。當從Talyrond下拉菜單中選擇Instrument(儀器)時,將顯示用戶坐標菜單。UCS(用戶坐標系統) 當選擇時顯示用戶坐標系統UCS對話框,允許用戶設置每一個

44、軸的位置。所有移動和測量都將相對于這些位置進行。缺省的位置為最后一次測量的位置。如果傳感器與工件未接觸,將出現警告信息。Reset UCS(用戶坐標系統復位) 當選擇時將把用戶坐標系統設為與當前儀器的坐標完全相同。Fiducial Scale(坐標位置) 該菜單可由下面三種方法中的一種獲得,選擇TalyrondPositions (位置) Menu(菜單)/ Instrument(儀器)/Fiducial Scale(坐標位置)或Talyrond Menu(Talyrond菜單)/Instrument Status(儀器狀態)/Gauge Numeric(傳感器讀數)/Fiducial Sca

45、le(坐標位置)或View(查看)/Instrument(儀器)并按鼠標右鍵從顯示菜單中選擇Fiducial Scale(坐標位置),將顯示坐標位置對話框。讀取橫臂和立柱的實際坐標位置并輸入。INSTRUMENT STATUS (儀器狀態)儀器狀態圖標如下圖所示。在每一個圖標下方是該裝置位置的讀數。傳感器圖標也提供傳感器姿態的信息,指示測頭水平或垂直,以及傳感器是否超量程和在量程以內。從顯示菜單中選擇Fiducial Scale(坐標位置),將顯示坐標位置對話框。讀取橫臂和立柱的實際坐標位置并輸入。用鼠標右鍵點擊儀器狀態中圖標下的任一個數字,都會顯示一個包含下列選項的菜單: Configure

46、(配置)Fiducial Scale Positions(坐標位置)Reset USC(復位用戶坐標系統)UCS(用戶坐標系統)Properties(特性)與用鼠標右鍵點擊圖標下的數字不同,用鼠標右鍵點擊每一個圖標所顯示的下拉菜單是不同的。CONFIGURE (配置)有兩種類型的配置對話框,第一種可用鼠標右鍵點擊Instrument Status(儀器狀態)中圖標下的任一個數字后并從下拉菜單中選擇Configure(配置)后得到。該種配置對話框包含四個區域,其中三個有下拉菜單,他們是:Arm (R)(橫臂R) 在該區域選擇200mm徑向直線度單元或者機動徑向臂Column (Z)(立柱Z) 在

47、該區域選擇立柱Spindle (Theta)(主軸Theta) 主軸自動選取,該區域呈灰色Centring/Levelling XY/AB(調心調平) 在該區域選擇自動或者手動調心調平第二種可配置對話框用來設置測頭和傳感器。這可用鼠標右鍵點擊Instrument Status(儀器狀態)中傳感器或橫臂圖標,并從下拉菜單中選擇Configure(配置)后得到。這種配置對話框包含一個區域。從傳感器圖標獲取的Configure(配置)為灰色,但從橫臂圖標獲取的有下拉菜單,可選取不同的測頭。配置儀器注意:(1) 離線儀器的軟件已經配置好,并由缺省選擇好。創建并配置一個反映實際硬件的新的在線儀器按以下步

48、驟進行。1. 從窗口主菜單選擇“User(用戶)”,并從下拉菜單中選擇“Select Instrument(選擇儀器)”選項。選擇儀器對話框被顯示。2. 確保“Off-Line(離線)”未被選中,選擇“New On-Line Instrument(新的在線儀器)”。如果“On-Line Instrument(在線儀器)”以前從未配置過,這將是唯一的選項。選擇OK,“New On-Line Instrument(新的在線儀器)”將被顯示。3. 從下拉菜單中選擇儀器類型,例如TR265,并取一個合適的名稱。選擇OK,“Initial Configure(初始配置)”對話框將顯示。4. 確保儀器相應

49、的硬件被選擇,例如,手動或自動調心調平臺。選擇OK,傳感器的“Configure(配置)”對話框將顯示。(目前只有Talymin電感傳感器)5. 選擇OK,測頭的“Configure(配置)”對話框將顯示。從下拉菜單中選擇合適的測頭。6. 選擇OK,“Initial Configure(初始配置)”對話框將顯示。輸入ArmR(橫臂)和ColumnZ(立柱)的位置。這從橫臂和立柱的標尺上得到。7. 選擇OK,“Instrument Name(儀器名稱)”對話框將顯示,該對話框包含已選的信息。選擇OK,Ultra軟件將與儀器聯機。檢查在窗口底部狀態條的右邊現在顯示了儀器的名稱。UCS(用戶坐標系統

50、)該對話框允許用戶定義坐標系統,可從Instrument Status(儀器狀態)下拉菜單或者Instrument (儀器)下拉菜單中選擇。顯示的對話框允許用戶設置每一個軸和主軸的位置。所有移動和測量都將相對于這些位置進行。Fiducial Scale Positions(坐標位置)該對話框允許用戶設置輸入Arm(R)(橫臂)和Column(Z)(立柱)的坐標位置,可從Talyrond主菜單中的選擇儀器中或者用鼠標右鍵點擊Instrument Status(儀器狀態)圖標中的數字得到。在該對話框中輸入的數字必須與每一個軸的實際位置相匹配。TR265傳感器圖標 標定選項用鼠標右鍵點擊傳感器圖標并

51、從下拉菜單中選擇Calibration(標定)可得到標定選項。標定菜單允許用戶輸入常數,作新的標定,或者恢復已有的標定。同時也允許用戶完成阻抗和位相平衡,并進行平衡測試。Constants (常數) 當選擇后顯示Constants(常數)對話框,允許用戶自動或手動輸入傳感器一個或兩個范圍的常數。缺省常數為1。當標定進行后,常數自動輸入到Z1處。New (新的) 當選擇后顯示“New (新的)”對話框。“New (新的)”對話框用來在下拉菜單中選擇標定標準。當選定標定標準并按OK之后,New Standard(新的標準)對話框顯示,標準的名稱和類型可以在該對話框中輸入。選擇OK后,Define

52、Standard(定義標準)對話框顯示,該對話框將確認所使用的標準,平面深度(快速標準)或臺階高度(量塊)可以被輸入。Resistive Balance (阻抗平衡) 當選擇后顯示對話框,指示用戶設置阻抗平衡。Phase Balance (位相平衡) 當選擇后顯示對話框,指示用戶設置位相平衡。Restore (恢復) 當選擇后顯示Restore Calibration(恢復標定)對話框,允許用戶重新得到以前存儲的常數并應用于當前的傳感器。該對話框顯示以前存儲的可用于當前傳感器類型的標定清單,選擇被存儲的常數文件后,選擇OK,將恢復標定常數。關于標定的更多的信息請參閱“我如何標定傳感器”一節。T

53、est Balance (平衡測試) 當選擇后顯示對話框,指示用戶如何檢查平衡。GAUGE SET-UP AID(傳感器設置向導)這是一個精確的、實時的測尖位置的表示。用鼠標右鍵點擊傳感器圖標并從下拉菜單中選擇Setup(設置)或者從Talyrond下拉菜單中選擇Gauge Setup Aid(傳感器設置向導),Gauge Setup Aid(傳感器設置向導)對話框將顯示。 左邊標尺的中心點為傳感器的零位。右邊的標尺是相對于左邊標尺的一個游標。右邊標尺用左邊標尺的百分比來表示。通過選擇下拉菜單中的10%, 5%, 2%, 1%和0.5%,可改變左邊標尺的尺度。RESET UCS(用戶坐標系統復位)選擇該選項,刪除當前的用戶坐標系統設置。我如何做如何進行自動調心調平Ultra軟件可以控制工作臺的移動以實現工件的自動調心調平。這些工具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