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觀舞記》教學設計9篇_第1頁
2022《觀舞記》教學設計9篇_第2頁
2022《觀舞記》教學設計9篇_第3頁
2022《觀舞記》教學設計9篇_第4頁
2022《觀舞記》教學設計9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2觀舞記教學設計9篇觀舞記教學設計9篇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那么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我整理的觀舞記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觀舞記教學設計1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積累語句,熟讀課文,了解印度舞蹈的藝術瑰麗,體會比喻和排比句的作用。態度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道德情感價值觀:鼓勵學生接觸、吸收、借鑒外國優秀文化,從中吸取精神營養,開闊胸懷。教學重點、難點:1。展開想象,領略印度舞蹈的藝術之美。2。品味語言,感受魅力所在。計劃課時:一課時教學過程及步驟:一、導入新課:古老的民族造就古老的文化,古老的文化是記

2、錄人類文明歷史的寶庫。本學期我們感受了來自迅哥兒家鄉帶有呢土氣息的鄉村戲劇“社戲”,那月下神形兼備的繪畫藝術“竹影”。還有那巧舌如簧的高超表演“口技”,這一切無不都在向我們訴說著人類歷史的進步。今天,著名的冰心女作家又給我們帶來一場美幻絕倫的異國風情表演印度舞蹈,不相信?還是讓我們先睹為快吧?!(板書課題)二、整體感知:1、運用自己喜愛的朗讀方式,自主閱讀課文,借助工具書,解決生字詞。2、教師檢查生字詞掌握情況之后,讓學生談談初讀課文的感受。3、教學小結:這篇課文記敘了作者一次觀賞印度舞蹈的感受,表達了作者對古老的印度舞蹈的向往和熱愛之情。三、課文探究(一)探尋“舞蹈美”課文中作者說到:“我只

3、是一個欣賞者,但是我愿意努力說出我心中所感受到的飛動的美!”作者認為卡拉瑪姐妹的表演是一種“飛動的美”,同學們,我們也是欣賞者,我們雖不能親眼目睹她們姐妹倆的表演,但是印度舞蹈的美已盡在作者的筆下了,請仔細研讀文中有關卡拉瑪姐妹表演的語段,請同學們用“印度舞蹈真美!美在她們的”這一句式來談談自己的感受。學生現自主閱讀,勾畫圈點。小組前后四人合作交流討論。教師參與其中。全班交流。教學小結:本文就是從卡拉瑪姐妹倆的身體、服飾、神態、心靈等方面來寫這印度舞蹈“飛動的美”。(二)探尋“語言美”剛才大家已經感受到了卡拉瑪姐妹倆那“飛動”的印度舞蹈美,這一感受讓我們久久不忘!這都源于作者用語言來表現舞臺藝

4、術,把“視覺形象”轉化為“語言形象”,讓我們獲得美的感受!現在請同學們再次細讀課文,從文中找一找你認為寫得最精妙的句段,體會一下這些語段的“精妙”所在。1。讓學生先自主閱讀,尋找“精妙”句段,仔細體會。2。全班共同交流,教師傾聽引導。小結:這一篇文章作者注重將“視覺效果”與自己的“主觀感受”相結合,運用了大量的排比和比喻句,使文章的語言搖曳多姿。四、質疑解惑同學們!學了這篇課文,對于文章內容,尤其是對一些富有深意的句子的理解,你還有什么不懂嗎?請提出來,我們一同來解決。學生質疑,全班共同解決。五、布置作業1。本單元我們曾學過另一篇有關舞蹈的文章,那就是安塞腰鼓,請同學們比較一下本文與這一篇文章

5、的異同。點撥提示:從內容、語言的表達、主題、結構等方面進行比較!可以表格的形式寫出探究結果。2。積累本文自己不懂的生字詞,摘抄本文中出現的關于對歌舞描寫的精彩故事文。觀舞記教學設計21朗讀課文,品味并積累優美的語句,學習作家的寫作手法,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2通過自讀欣賞、感受舞蹈、文字和文化的美。領悟藝術與生活的關系。了解一些有關印度文化、藝術方面的知識。培養學生對外國優秀藝術的熱愛和審美能力。3體會卡拉瑪姐妹舞蹈美的奧秘。1學習作家冰心的寫作手法,品味并積累優美的語句;2體會卡拉瑪姐妹舞蹈美的奧秘。冰心:現、當代女作家,兒童文學作家。原名謝婉瑩。原籍福建長樂,生于福州,幼年時代就廣泛接觸

6、了中國古典小說和譯作。1918年入協和女子大學預科,積極參加五四運動。1919年開始發表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此后,相繼發表了斯人獨惟悴、去國等探索人生問題的“問題小說”。同時,受到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寫作無標題的自由體小詩。這些晶瑩清麗、輕柔雋逸的小詩,后結集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稱為“春水體”。1921年加入文學研究會。同年起發表散文笑和往事。1923年畢業于燕京大學文科。赴美國威爾斯利女子大學學習英國文學。在旅途和留美期間,寫有散文集寄小讀者,顯示出婉約典雅、輕靈雋麗、凝煉流暢的特點,具有高度的藝術表現力,比小說和詩歌取得更高的成就。這種獨特的風格曾被時人稱為“冰心體”,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7、一、自主學習1給加點字注音絢麗闡述褶裙粲然嗔視供養蠕動惆悵2形似字注音組詞惆()炫()濡()絢()綢()眩()蠕()詢()稠()弦()儒()殉()3詞語填空變幻多本色當低回轉咤風云渾身數盡態極息息相合悲歡二、合作探究整體感悟課文后回答1作者認為卡拉瑪姐妹舞技精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作者是從哪些方面表現卡拉瑪姐妹舞蹈的“飛動的美”的?3文中的哪句話最能表現印度舞蹈的民族特色?4為什么說卡拉瑪“在舞蹈的狂歡中,她忘懷了觀眾,也忘懷了自己”5提出問題:你最喜歡文中的哪一段話?為什么?6能否引用文中語句,并加上自己的理解,說說什么是舞蹈?或說說印度舞蹈主要表現些什么內容?7用多媒體介紹印度宗教及文化概

8、況。三、拓展提升閱讀下詩,回答問題觀舞記教學設計3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理解、積累“靜穆、粲然、妥帖、叱咤風云、盡態極妍、渾身解數”等詞語。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章精妙的語言魅力。能力目標:1、研習精彩語段,品位本文優美生動的描寫。2、通過反復吟詠作者觀舞后的感受,調動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初步培養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廣泛接觸吸收外國優秀文化,開闊視野,陶冶性情。教學重、難點:1、重點:研習精彩語段,品位本文優美生動的語言描寫。2、難點:通過反復吟詠作者觀舞后的感受,初步培養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教學方法:

9、情境導入法、聯想想象法。教具:多媒體。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一、以舞導入,欣賞“美”。同學們,上課之前,我們先來欣賞一段帶有異國風情的舞蹈片斷,請大家用心欣賞這段舞蹈,觀后試著說一說你觀后的感受。(利用多媒體手段播放印度舞蹈)觀賞這段舞蹈后,大家內心的感受怎樣呢?哪位同學試著用一二句話描述你剛才觀看的這段舞蹈或是談談你觀后的感受。同學們,動人的音樂,優美的舞姿,給我們帶來美的享受。可當要我們用語言文字來描述這種美好的享受時,許多同學為難了,為語言的匱乏而苦惱。那么,如何將這種藝術享受用語言文字表述出來呢?同學們不用著急。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冰心奶奶記敘自己觀看印度舞蹈的一篇散文觀舞記。希望學

10、習這篇文章后,大家會有許多收獲。(屏幕出示課題)二、作者簡介冰心(190010一19992),原名(謝婉瑩),筆名冰心,福建長樂人,現代著名女作家、兒童文學家。“五四”時,她開始寫小說、詩歌。她的散文語言清新秀麗,自成一體,稱為“冰心體”,影響很大。許多作品被譯成英、法、日、俄等多種文字,主要作品有寄小讀者再寄小讀者,詩歌春水繁星等。三、整體感知。請大家打開課本。閱讀之前大家先想一想:作者會運用什么樣的語言來描繪這舞蹈藝術呢?現在請大家帶著疑問聽課文,感知文章的內容。第一部分(110)從切身感受出發,歌頌印度卡拉瑪姐妹舞技的高超。第二部分(1118)通過對卡拉瑪姐妹舞技的描繪,具體表現她們高超

11、的舞技。第三部分(1922)揭示了印度文化是滋潤印度舞蹈的食糧,表達對卡拉瑪姐妹的感激和懷念之情。表現出對卡拉瑪姐妹的贊美之情。作者說卡拉瑪姐妹的舞蹈藝術是驚人的!那么,卡拉瑪姐妹的舞蹈有什么特點呢?請學生自讀第11-18自然段,從文段中找出一個點明她們舞蹈的特點的短語。(生齊讀第十自然段,然后找出點明卡拉瑪姐妹舞蹈的特點的短語“飛動的美”。)四、品讀課文,回答問題。1、作者認為卡拉瑪姐妹的表演是一種“飛動的美”。那么,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向我們展示卡拉瑪姐妹舞蹈“飛動的美”的?現在請大家自讀11-18自然段,讓我們在作者的引導下,盡情欣賞卡拉瑪姐妹的精彩表演吧。在感受舞蹈美的同時想一想:作者是從

12、哪些方面來表現卡拉瑪姐妹舞蹈的“飛動的美”的?(屏幕出示問題)2、說一說文中哪些地方分別從身體、服飾、神態等方面來表現她們姐妹的舞蹈美的嗎?3、卡拉瑪姐妹的表演很精彩。她們的服裝絢麗、神態多變、舞姿優美觀看她們的表演,的確是一種美的享受。五、精讀課文,探究美點。同學們,我們沒有親眼目睹卡拉瑪姐妹的表演,但我們能感受到那“飛動”的舞蹈美。這是為什么呢?這都源于作者用語言來表現舞蹈藝術,把視覺形象轉化為語言形象,讓我們獲得了美的享受。本文是當代散文中用優美生動的語言來寫視覺形象的絕妙佳作。文中有許多優美的語句值得我們品讀、積累。現在,請大家再讀讀課文,在欣賞舞蹈美的同時來體會作者的語言美吧。(屏幕

13、出示問題:從文中找出你認為寫得最為精妙的句段,說一說寫得“精妙”的地方。)并在文中勾畫標注。小組同學討論,交流體會。(本文語言搖曳多姿。作者巧妙運用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長短句交錯使用,有的段落單句成段;富有感染力,讀來也具音樂美像這么優美的文章,建議大家課后再行品讀,最好是摘抄加以積累。)六、總結全文。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回顧全文吧!(出示板書設計,師引導生總結全文)這篇文章是作者自己一次觀看印度舞蹈后寫下的一篇散文。文章開篇直抒贊美之情,接著描繪精彩的表演過程,最后總寫觀后的感受;正面和側面相結合,集中生動地展示了卡拉瑪姐妹舞蹈“飛動的美”。用語言來表現藝術形象是件困難的事情,但作者巧妙地運用

14、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把視覺感受轉化為語言形象,使讀者透過文字發揮想象,獲得了語言和舞蹈形象雙重審美的享受。學習這篇文章,我們既感受到舞蹈之美,又體會到語言之美。七、拓展延伸。我們來欣賞一段舞蹈,一起來感受我們中華藝術文化的精妙吧。請欣賞舞蹈千手觀音圖片,同學們,看了這幾張舞蹈照片,大家內心是否也被這群無聲天使的精彩表演所震撼呢?請大家仿寫,拿起筆來,運用語言來表現藝術美吧。同學們,我們中華的文化和印度文化一樣博大精深,都是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21世紀的青年,應當熱愛、學習、弘揚這些優秀文化,才可能真正成為一個高素質的現代人,才可能創造出更優秀的現代文明!未當堂完成寫作的同學于課后完成

15、。八、作業設計。1、比較閱讀本單元的安塞腰鼓也是寫舞的,將本文與安塞腰鼓比較,說說不同之處。2、查找積累古今詩詞中精彩的描寫歌舞的佳句。如:白居易的長詩琵琶行中描寫音樂的詩句。觀舞記教學設計4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理解、積累“靜穆、粲然、妥帖、嗔視、叱咤風云”等詞語。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體會文章精妙的語言魅力。能力目標1、研習課文精彩語段,感受印度舞者的魅力。2、通過吟誦,品味本文優美生動的描寫。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調動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初步培養感受美、鑒賞美的能力。2、引導學生廣泛接觸外國優秀文化,開闊視野,陶冶性情。教學重難點1、研習精彩語段,感受印度舞者的魅力。2、吟誦文章語句,品

16、味文章優美生動的語言描寫。教學方法情景導入法;誦讀教學法教學過程:一、導入課文今天我要向你們介紹一個人,她像云一樣柔軟,像風一樣輕,比月亮更明亮;不是天上的仙女,卻是人間的女神,比夢更美,比幻想更動人。(播放印度舞蹈視頻)她是誰呢?她就是能夠跳出動人舞蹈的印度舞者。現在就讓我們來認識其中的兩位卡拉瑪姐妹。二、介紹背景1、隨著1955年萬隆會議的召開,更進一步促進了中印關系的友好發展。印度舞蹈家卡拉瑪姐妹來北京的表演,有一位觀眾不僅用眼睛去欣賞,更用自己的筆記錄了這一舞蹈盛宴。她就是冰心。2、作者簡介冰心(19001999)原名為謝婉瑩,筆名為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壺”為意。被稱為“世紀老人”。

17、現代著名詩人、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家。曾任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名譽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名譽主席、顧問,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名譽理事等職。她的作品以散文、詩歌為主,代表作有寄小讀者再寄小讀者,詩集繁星春水等。歌頌自然、母愛,歌頌一切美好的東西,是冰心作品的思想內核,她的散文語言清新秀麗,自成一體,稱為“冰心體”,影響很大。三、整體感知課文1、讀準生字詞yymùpíncùcàn咿呀靜穆顰蹙粲然suchnyngxuàn斗藪嗔視珠纓炫轉xiùyánchìzhàxiè星宿盡態極妍叱咤風云渾身解

18、數2、介紹印度舞蹈印度的舞蹈歷史悠久,它源于古時候人們對神的崇拜。由于人們為了取悅于神,就有了各種各樣的祭祀禮儀,在日常生活中也就衍生出了舞蹈。印度舞蹈可分古典和民間兩類。古典舞蹈有四個,即曼尼普利舞、婆羅多舞,格塔克里舞和克塔克舞。(今天我們欣賞到的就是卡拉瑪姐妹帶來的婆羅多舞)3、作者想說出卡拉瑪姐妹舞蹈的什么樣的特點?明確:飛動的美4、作者具體通過哪些文字描寫這種飛動的美的?明確:第1118自然段四、討論賞析1、聽課文范讀,邊聽邊畫出表現卡拉瑪姐妹舞蹈美的句子。然后分組討論所畫的句子,總結作者從那些方面來表現“飛動的美”。身體、服飾、神態、動作、心靈2、通過作者的生動描繪,我們感受到了一

19、種令人窒息的美,讓我們不禁產生了一種喜愛和贊美之情。就讓我們把心中的美好情感通過誦讀,盡情釋放出來吧!請到你所畫的句子中,選擇一句你最喜歡的句子,品一品,讀一讀。示例:“她用她的長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間的褶裙,用她細碎的舞步,繁響的鈴聲,輕云般慢移,旋風般疾轉,舞蹈出詩句里的離合悲歡。”這個句子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地寫出了卡拉瑪姐妹舞姿的優美,使人身臨其境。3、文中還有哪些優美的句子,你能找出來嗎?五、課堂訓練1、我們不僅要發現美,還要學會創造美。但是我想我們的能力也許還不夠,那么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作者是怎樣用文字來創造美的語言的吧!請總結文章表現手法。明確:多角度描寫

20、;多種修辭;正側面描寫相結合2、請你觀看視頻孔雀舞,用一兩句話寫出你所看見的美。六、課堂總結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欣賞了印度的優美舞蹈,又感受了咱中國舞者的動人舞姿。可謂是進行了一次享受美的旅程。希望同學們能繼續用你們善于發現的眼睛,去探求更多的美。其實,生活就是一個大舞臺,我們都是舞者。衷心希望你們每個人都能舞出輝煌,舞動奇跡!七、布置作業1、課外查找積累古今詩文中精彩的描寫歌舞的句子。2、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藝術,感受它們的藝術魅力。板書設計:觀舞記教學設計5教學目標:1、反復誦讀,激發想象,使學生得到語言和舞蹈形象的雙重審美的藝術享受。2、鼓勵學生接觸、吸收、借鑒外國優秀文化,從中得到精神上

21、的營養,開闊胸懷。自學內容:1、了解關于印度舞蹈的資料。2、讀課文,尋找課文中描寫舞蹈特點的語句。教學設計:一、印度舞蹈,交流感受。播放34分鐘的印度舞蹈片段,調動學生情緒,交流感受,并在學生的觀感暢談中引入課文。二、誦讀積累,整體感知。1、試從文章中找出描寫印度舞蹈特點的語句。明確:如:深深地低頭合掌長眉舞蹈出詩句的離合悲歡忽而雙眉顰蹙使人幾乎聽得見錚錚的弦響蓮花的花開瓣顫,小鹿的疾走驚躍,孔雀的高視闊步最精彩的是蛇舞,頸的輕搖,肩的微顫等。2、說說作者是從哪些方面表現卡拉瑪姐妹舞蹈的飛動的美的?明確:身體、服飾、神態、心靈等方面。3、為什么說卡拉瑪在舞蹈的狂歡之中,她忘懷了觀眾,也忘懷了自

22、己?明確:卡拉瑪的舞蹈非常優美,好像飛動起來,但是僅有飛動還是不夠的,還要有心靈的完全投入,才能達到美的境界。她本身就是舞蹈的一部分,身心渾然一體,超越形式的載體而進入了自由飛動的境界。真正的舞蹈,是心靈之舞,而不是技巧之舞。三、精讀品析,藝術熏陶。這篇文章大量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方法來描寫卡拉瑪姐妹優美的舞蹈。找出你認為寫得精妙的句段,細心體會并加以積累。如:輕云般慢移,旋風般疾轉蓮花的花開瓣顫,小鹿的疾走驚躍,孔雀的高視闊步等。四、合作探究,比讀鑒賞。本單元的安塞腰鼓也是寫舞的,可作一些比較研究。例:舞蹈風格上:安塞腰鼓主要表現陽剛之美,觀舞記主要表現陰柔之美。其他可比較兩篇文章在比喻、排

23、比運用方面的異同,等等。五、總結存儲,課外延伸。1、總結存儲:用語言來表現舞臺藝術,是很困難的,需要高超的語言技巧。本文主要是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辭手段,形象生動地表現了卡拉瑪姐妹精妙的舞蹈。如輕云般慢移,旋風般疾轉忽而雙眉顰蹙使人幾乎聽得見錚錚的弦響蓮花的花開瓣顫,小鹿的疾走驚躍,孔雀的高視闊步等等,盡可能地把視覺形象轉化為語言形象,而又通過語言使讀者發揮自己的想像,得到語言和舞蹈形象的雙重審美的享受。2、課外延伸:觀看楊麗萍的孔雀舞,請學生用形象生動的語言表現出來。備課資料:印度舞蹈歷史悠久,早在印度河文明時期,印度先民就很喜歡跳舞。在哈帕和莫亨殊達羅出土的文物中,有青銅舞女雕像和男舞者石雕像

24、,這些都是當時流行舞蹈的佐證。到了吠陀時代,印度舞蹈有明顯的發展,而且有了文字記載。公元前1500年的梨俱吠陀中就記有舞女的事情。邱沙穿著閃光的衣服,像舞女一樣,男子戴金首飾,通過舞蹈表演有關戰爭的場面,男女青年一起跳舞,甚至有了專門以跳舞、唱歌謀生的種姓。可見當時舞蹈已經有了相當的發展。到公元前4世紀,印度的大文法家波爾尼也曾提到過舞蹈一詞。至于在印度史詩之一羅摩衍那中有關舞蹈的記載就更多了。羅摩衍那中寫道:在阿逾陀日夜舉行舞會和音樂會,供國王享樂,一位舞者的優美的舞姿使羅婆那為之陶醉。但是,有關舞蹈藝術的專著應該以婆羅多的舞論為代表,它是印度古代最早的文藝理論著作,一般認為它是公元2世紀的

25、產物,但其內容應更早于成書年代,可能在公元以前。舞論是一部詩體著作,它全面論述了戲劇工作的各個方面,從理論到實踐無不具備,而主要是為了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起一個戲劇工作手冊的作用。到了迦梨陀娑時期(公元5世紀),印度舞蹈又得到重大發展。迦梨陀娑的著作很多,他的劇作使古代印度戲劇創作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地,他不僅以詩馳名于世,而且也是一位有名的劇作家,他流傳至今的劇本沙恭達羅摩羅毗迦與火友王等,都是很著名的。劇詞中散文與詩歌并茂,穿插自如,而且劇中有舞蹈,也有歌曲。他的摩羅毗迦與火友王的第一、二幕中對音樂和表演的理論還進行了充分研究。迦梨陀娑的著作中也提到了重要指導作用。同音樂一樣,舞蹈藝術也是一

26、種謀生手段,印度自古以來時興舞女在寺廟跳舞,迦梨陀娑曾經描寫到當時一些寺廟中的舞女情況。在拜納的戒日王本行中提到了戒日王給兒子過生日跳舞的舞伎們。但是據史料記載,當時舞伎演員的社會地位不高。甚至在婆羅多時候,音樂舞蹈方面的專業藝人已受到社會歧視,當時婆羅多仙人曾寫了一長篇故事,描述演員所受到的屈辱,表明了演員在社會上卑賤的地位。不過音樂和舞蹈藝術本身是很受重視的,各階級的男子和婦女都學習這兩種藝術。教學反思:本課關于描寫舞蹈的語句優美、華麗,運用了不少比喻、排比,所以我把課堂重點定位在品味語言,學習寫作手法,從而進一步拓展,讓學生觀看楊麗萍的孔雀舞,請學生用形象生動的語言表現出來。這樣做到學以

27、致用,盡管學生的語言表達不是很優美,但是可以運用到文章中的一些詞語和句式,我覺得這就是一種進步。觀舞記教學設計6教學目標:1、理解、積累“靜穆、粲然、妥帖、叱咤風云、盡態極妍、渾身解數”等詞語。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章精妙的語言魅力。能力目標:1、研習精彩語段,品位學習本文優美生動的描寫。2、通過反復吟詠作者觀舞后的感受,調動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初步培養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廣泛接觸吸收外國優秀文化,開闊視野,陶冶性情。教學重、難點:1、研習精彩語段,品位學習本文優美生動的描寫。2、難點:通過反復吟詠作者觀舞后的感受,初步培養感受美、鑒賞美、

28、創造美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教學方法:情境導入法、誦讀教學法、聯想想象法。教學過程:一、以舞導入,欣賞舞蹈美。同學們,我們先來欣賞一段帶有異國風情的舞蹈片斷。(播放印度舞蹈視頻)這段舞蹈美不美?美在哪里?同學們,動人的音樂,優美的舞姿,常常給我們帶來美的享受。可當要我們用語言文字來描述這種美好的享受時,許多同學為難了。那么,如何將這種藝術享受用語言文字表述出來呢?同學們不用著急。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冰心記敘自己觀看印度舞蹈的一篇散文觀舞記。學習這篇文章后,大家一定會有許多收獲。(出示課題)二、檢查預習。走近作者:冰心(1900一1999),原名謝婉瑩,現代著名女作家、兒童文學家。主

29、要作品有散文集寄小讀者,詩集春水、繁星等三、品味語言,感受舞蹈美。1、冰心在本文中表現的卡拉瑪姐妹舞蹈的特點是什么?明確:飛動的美2、這種飛動的美在文中哪些語段得到具體生動的描寫?明確:1118段,直接描寫舞蹈的語段主要集中在1618段。3、速讀課文,思考具體從什么角度來這種飛動的美回答歸納:絢麗的服裝、苗條的身形、多變的神態、優美的舞姿就好像我們親眼目睹她們的表演一樣。4、本文又是怎樣運用高超的語言技巧,來描繪印度舞蹈家卡拉瑪姐妹美妙的舞蹈呢?冰心奶奶特別擅長把這些視覺的'形象用她那只傳神的筆寫成優美凝練的文字,那么她又是怎樣表現的呢?老師摘取了課文第18段的內容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

30、作者是怎樣描寫的,同時我們也要學會在文中勾畫標注。我們發現她們不但是表現神和人,就是草木禽獸:如蓮花的花開瓣顫,小鹿的疾走驚躍,孔雀的高視闊步,都能形容盡致,盡態極妍!(1)這段文字對蓮花、小鹿、孔雀這些形象的描寫,哪個詞語用的精妙?學生回答,老師勾劃:如:花開瓣顫同學們想象到什么?讓我們仿佛看見了什么?表現了舞蹈什么特點?作者寫的這些形象,我們看得見當時舞蹈者的情態嗎?學生回答,老師歸納:妙用詞(2)除了詞語用的好,一個句子,還可以從什么角度來分析?修辭方法:有什么作用?如,比喻,其實舞臺上并沒有蓮花、小鹿、孔雀,這些都是舞蹈者模擬出來的,表現了她們生動傳神的動作特征。4、分別針對16、17

31、兩段,進行語言分析,感受語言美。五、朗讀訓練,感受語言美。朗讀指導第17段:注意語速語調的變化、輕重緩急的安排。忽而雙眉顰蹙,表現出無限的哀愁,忽而笑頰粲然,表現出無邊的喜樂;忽而側身垂睫,表現出低回宛轉的嬌羞;忽而張目嗔視,表現出叱咤風云的盛怒;忽而輕柔地點額撫臂,畫眼描眉,表演著細膩妥貼的梳妝;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幾乎聽得見錚錚的弦響!1、齊讀2、小組自由試讀:女生讀單句,男生讀雙句。3、指定小組齊讀。4、再指定小組,希望聽到更完美的朗讀六、拓展訓練,模仿創造美。1、明確一下,把握欣賞的角度,化視覺形象為文字,“多角度”。技巧方面,主要是“巧修辭、妙用詞。”2、下面,我們來欣賞一段

32、舞蹈,一起來感受舞蹈藝術的精妙吧。請欣賞千手觀音(利用多媒體手段播放舞蹈千手觀音)同學們,觀看了這段舞蹈,大家內心是否也被這群無聲天使的精彩表演所震撼呢?請大家拿起筆來,運用語言來表現藝術美吧。(要求:看到的可以用怎樣的視覺形象來形容?用精確的詞語或生動的修辭,寫一句優美的話。)生寫作3分鐘后,朗讀展示。七、課堂小結。聽到同學們精彩的描寫,老師也很受感動,冰心已經離開我們16年了,如果她能看到同學們精彩的表現,感覺到她的優美的語言終于找到了知音,有了同學們這樣深入的理解,她的描寫技巧也終于有了我們這些傳人,她一定會倍感欣慰的!希望大家用心的去觀察生活,把生活中的美暢快淋漓的寫出來吧!觀舞記教學

33、設計7教學目標1. 了解舞蹈尤其是印度舞基本特點,提高審美能力和舞蹈欣賞能力。(內容)2. 理解、學習作者抓住特點描寫舞蹈的寫作技巧。(形式)3. 學習本課優美的語言描寫與修辭手法。(語言)一. 整體感知1.導入:視頻:印度舞蹈片段。學生談觀后感想,引入本課2.釋題:正標題與副標題副標題起補充說明作用。3.文體特點:記敘性散文以記敘兼描寫為主,適當加以抒情議論。4.補充資料:什么是舞蹈藝術?用簡明的話來說,舞蹈是一種以人體動作(肢體)為主的藝術。它是以舞蹈動作為主要藝術表現手段、著重表現人們的內在深層的精神世界。而在舞蹈活動中,一般都要有音樂的伴奏,要穿特定的服裝、有的舞蹈還要手持各種道具,如

34、果是在舞臺上表演,燈光和布景也是不可缺少的。所以,也可以說舞蹈是一種綜合性的動態造型藝術5.考考你的識字量:顰蹙 pín cù 粲然 càn 嗔視chn叱咤風云chì zhà 雛鳳 chú 盡態極妍yán花鬘 mán 斗藪s 妥帖 t i渾身解數 xi è 褶裙 z h e 驚鴻hóng二. 研讀課文(一)結構研討:1、瀏覽全文,思考:文章哪一部分是寫觀舞的?這一部分的前后分別寫什么?分別用三個字概括這三個部分.觀后感;觀舞記;表感激。2、一般是先寫觀的內容,再寫感想,本文為什么先寫感想?這樣有

35、什么好處?突出“被感動”,鋪墊蓄勢,產生懸念。(二)第一部分研討:齊讀后思考1. 四個“假如”是什么句式?有何作用?排比句式。從不同的藝術角度全面贊美了該舞蹈的美。2. “咿啞”是什么意思?用在這里有何好處?驚嘆。口語,更有真實感,突出“被感動”。3. 作者用哪個短語集中表達了她觀舞的感受?結合舞蹈特點,賞析這個短語。飛動的美。舞蹈是一種以人體動作為主的藝術。(三) 第二部分研討:齊讀后思考1. 如何理解“用她靈活熟練的四肢五官,來解說印度古代的優美的詩歌故事”?結合書中的語言回答。由此可見印度舞蹈怎樣的明顯特點?書中還有一句話與本句的意思相同,是哪一句?第十六、十七自然段。印度舞蹈的明顯特點

36、是身體語言異常豐富。“舞蹈出詩句里的離合悲歡”。2. 畫出本段里的排比句,作用如何?豐富多樣的表情、姿態、動作演繹著故事多彩的內容,突出了舞蹈的飛動的美。3. 作者描寫蛇舞,用了什么修辭手法?作用如何?引用。形象準確地表現了蛇舞的柔美纏綿,更有說服力。4. 綜上所說,作者是從哪些方面表現卡拉瑪姐妹舞蹈“飛動的美”的?動作,舞姿,服飾,外貌,神態,心靈(四)第三部分研討:齊讀后思考1. 為什么說:卡拉瑪和拉達是“大榕樹上的兩條柔枝”?用書上的話回答,用了什么修辭手法?第20自然段。比喻。2. 作者為什么要感謝印度人民?第23自然段。三. 探究賞析1. 請用三個“贊美”來概括全文主旨。贊美舞蹈家卡

37、拉瑪姐妹,贊美印度文化,贊美印度人民的友好情誼。2. 這篇文章大量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方法來描寫卡拉瑪姐妹優美的舞蹈找出你認為寫得精妙的句段,細心體會,并加以仿寫。四遷移拓展1.本文與安塞腰鼓都是寫舞蹈的,兩文所表現的美有何不同?本文寫的舞蹈是“飛動的美”,給人靈動、優美的享受。安展現的是力量的美,給人以極大的鼓舞與震撼。2.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舞蹈。下面,請學習剛才所提到的觀察方法,欣賞千手觀音的舞蹈畫面。(視頻)要求:學習文章的寫法,抓住舞蹈的特點,用精致的形容詞和恰當的修辭手法來多方面來表現自己所見所思,寫一段優美的文字。指導教師點評:本設計可謂我們在民校初中語文培訓中的

38、經典之作,也是最好的樣板。第一,它鮮明地體現了語文課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本質特點既著力培養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又兼顧了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育。第二,它準確地體現了我們強調的十六字教學方針,即“四步流程,設問導思,緊扣文本,瞄準中考”。第三,它精要地體現了我們倡導的新343教學法,即新課標的三個目標,四步流程(整體感知研讀課文探究深入拓寬遷移)和三種訓練(思維,語言,遷移)。值得大家結合文本閱讀好好體味,并體現到自己的教學設計中。觀舞記教學設計8觀舞記作者是著名的兒童文學家冰心。這篇文章主要表現對藝術的理解與欣賞,以及培養學生藝術欣賞的能力。本文是文化藝術方面的文章,重在欣賞和感悟。初一的學

39、生思維很活躍,興趣很廣泛,對于有著優美的語言,豐富的情感和生動的內容的文章,初一學生很喜歡,也很能大膽,積極地去談自己的感受。課前從部分學生中了解,發現大家都很喜歡這具有異國風情的印度舞,覺得它很美。鑒于這一點,我希望通過這節課,能給學生一個平臺,自由地去表達對藝術美的欣賞,抒發對藝術美的體驗和感悟。教學本文,我首先是和立足在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學習冰心使用富具動感而措辭優美的詞句,富于變化而生動形象的修辭手法來感受、接觸、吸收、借鑒外國優秀文化,從中得到精神上的營養,開闊胸懷;其次是通過有感情地朗讀使學生與文本進行最直接的情感交流,從領略美、想象美到探究美、創造美,指導學

40、生深入領會文章的意境美,感受與學習文學的魅力。知識目標:(1)積累字詞;以教材課后“讀一讀,寫一寫”中為主;(2)了解印度舞蹈的特點。能力目標:(1)體會文章精妙的語言魅力,學習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2)感受舞蹈藝術"飛動的美",提高藝術欣賞能力;(3)在朗讀中品味文中描寫卡拉瑪姐妹美妙舞蹈表演的語句。情感目標:引導學生廣泛接觸吸收外國優秀文化,開闊視野,陶冶性情。學習作家冰心大量運用修辭手法描寫視覺形象的寫作手法,品味并積累優美的語句。如何感受美,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多媒體課件朗讀法;合作、探究法1課時新授課一、導入新課(播放背景音樂,教師聲情并茂的介紹印度、印度文化

41、和印度舞)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是中國的近鄰。印度文化在世界上曾經產生過巨大影響,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印度文化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宗教色彩濃厚。印度幾乎所有的文化藝術形式:舞蹈、音樂、雕刻、繪畫等內容也都受此影響,多以表現宗教為主題。印度是公認的世界傳統舞蹈的發祥地。婆羅多舞是印度最流行、最古老、影響最大的舞蹈。舞者衣裙華麗,姿態優美,光彩照人,演員的手、眼、身、法、步嚴密配合,面部表情的喜怒哀樂瞬息萬變。動人的音樂聲中我們了解了印度文化和舞蹈。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欣賞冰心奶奶用語言文字表達的一場印度舞觀舞記。(屏幕出示課題)二、預習檢測1、作者簡介:冰心(190010一19992),原

42、名謝婉瑩,筆名冰心,福建長樂人,現代著名女作家、兒童文學家。“五四”時,她開始寫小說、詩歌。她的散文語言清新秀麗,自成一體,稱為“冰心體”,影響很大。許多作品被譯成英、法、日、俄等多種文字,主要作品有寄小讀者再寄小讀者,詩歌春水繁星等。2、掃除詞語障礙:y y níng pín cù càn咿啞端凝顰蹙粲然ch n chìzh à xiè嗔視叱咤風云渾身解數D ng háng xiù本色當行星宿請用屏幕上的詞語寫一段話(要求:至少要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語)同學們寫,然后找兩三個同學展示成果三、初讀,領略美

43、快速默讀全文,思考問題,在小組內交流探討。文章以“觀舞”為題,從哪個自然段到哪個自然段是寫觀舞的?“觀舞”之前寫了什么?“觀舞”之后又寫了什么?表達感受-觀賞舞蹈-贊美感謝第一部分(110)寫作者驚嘆卡拉瑪的舞蹈美,難以描繪。第二部分(1118)寫卡拉瑪姐妹舞蹈美。第三部分(1922)寫作者感激和懷念卡拉瑪姐妹。四、研讀,想象美欣賞配樂朗讀,討論問題:1、朗讀第二部分,從中找出描寫印度舞蹈家卡拉瑪姐妹的語句。并從第一部分中找出一個詞語來概括。深深地低頭合掌她用她的長眉,妙目,手指,腰肢離合。 ?忽而雙眉顰蹙,忽而錚錚的弦響。蓮花的瓣顫孔雀的高視闊步。 最精彩的是“蛇舞”肩的微顫。2、印度舞蹈美

44、,美在哪里?(課后習題一)形體:秀麗的面龐神態:無限的哀愁服飾:妥貼的梳妝動作:挺身屹立心靈:忘懷了觀眾,也忘懷了自己3、本文描寫卡拉瑪姐妹優美的舞蹈時用了哪些詞、句描寫這動態的美?用了哪些修辭方法?找出你認為寫得好的美詞美句美段,大聲朗讀,以下面的形式來品味。如:我覺得(好詞)用得好,好在它寫出了。我覺得(好句)用了方法,好在它形象地寫出。五、探究品味美1.雖然我們沒有在現場觀看,但我們依然感受到舞蹈的飛動美,領會到舞蹈者內心涌動著的情感,體會到她們對生命的敬意她們的一個眼神,一個手勢都深深地吸引著我們,她們的舞蹈里傳遞出的對生命的敬意也深深地觸動了我們的她們的舞蹈能有這么大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45、,這一切是源于什么呢?2.卡拉瑪姐妹在表演時是否忘我?“像濕婆天一樣來講說著印度古代的優美的詩歌故事”。兩姐妹的表演是全身心的投入,身心渾然一體那是種從心靈發出的舞蹈你從中可以感覺到一份虔誠,同時也看見了人類闊別以久的那份純真這樣的舞蹈怎么會不打動人心?3.聯系印度的悠久的歷史,優美的民族文化來說說小結:根植于民族文化的舞蹈,用心靈去演繹的舞蹈是美的六、拓展,創造美欣賞楊麗萍的舞蹈雀之靈。試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所看到的和想到的,哪怕是一幅畫,一個動作或者一段文字播放至精彩處暫停,讓學生展現自己的藝術成就。七、課外作業(選擇完成)1、積累文中描寫歌舞的精彩句子和描寫歌舞的古詩詞;2、搜集整

46、理有關印度文化的資料辦一份手抄報,要求圖文并茂;觀舞記教學反思教學本文,我立足讓學生實現兩個目標:一是讓學生在美讀的基礎上學會如何賞析文中的優美語段。二是讓學生學習運用修辭手法描寫視覺形象的寫作手法,進行仿寫片斷練習,為寫大作文奠定基礎。教完感想頗多,反思自己的課有得也有失。一、我認為值得肯定的方面1、新課標多處提到“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而觀舞記正是對學生進行文化感染、審美熏陶的好例子。因此,在教學中,我注重培養學生由具體到抽象,來充分領略美、想象美、探究美、創造美,將文字與想象充分結合,在學習中感受美、體驗美、思考美、延伸美,進而得到審美體驗、提升

47、學生的審美品位。2、在教學中注重“雙基”的落實。重視學生對生字詞、難字詞的掌握與運用,強調了生字的讀法和寫法,并通過寫話的形式來鞏固學生對詞義的理解和運用。3、在課堂教學中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組織教學,點燃學生的求知熱情,喚醒學生的學習潛能,引導學生真正動起來,課堂真正活起來。我的教學一直遵循著這一原則,學生放松了,思維敏捷了,興趣盎然了,課堂的氣氛也就活躍了。二、存在的問題及設想1、缺少精讀細品,朗讀能力的培養有待進一步提高。觀舞記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而且冰心的語言也是極美極富表現力的,所以這就要求不但教師在課堂上要用文采飛揚,充滿美感的語言來感染學生,更要注重學生朗讀能力和語感的培養,加大對學生速讀、精讀、朗讀的示范與指導。2、教師駕于課堂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在處理“品讀與賞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