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理工環科專業現代環境測試技術重點_第1頁
武漢理工環科專業現代環境測試技術重點_第2頁
武漢理工環科專業現代環境測試技術重點_第3頁
武漢理工環科專業現代環境測試技術重點_第4頁
武漢理工環科專業現代環境測試技術重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2章 氣相色譜分析一選擇題 1.在氣相色譜分析中, 用于定性分析的參數是 (保留值保留值)2. 在氣相色譜分析中, 用于定量分析的參數是 ( D ) A 保留時間 B 保留體積 C 半峰寬 D 峰面積3. 使用熱導池檢測器時, 應選用下列哪種氣體作載氣, 其效果最好? ( A ) A H2 B He C Ar D N24. 熱導池檢測器是一種 (濃度型檢測器)5. 使用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 選用下列哪種氣體作載氣最合適? ( D ) A H2 B He C Ar D N26、色譜法分離混合物的可能性決定于試樣混合物在固定相中( D )的差別。A. 沸點差, B. 溫度差, C. 吸光度, D

2、. 分配系數。7、選擇固定液時,一般根據( C )原則。A. 沸點高低, B. 熔點高低, C. 相似相溶, D. 化學穩定性。8、相對保留值是指某組分2與某組分1的(調整保留值之比 )。9、氣相色譜定量分析時( B )要求進樣量特別準確。A.內標法;B.外標法;C.面積歸一法。10、理論塔板數反映了(柱的效能。11、下列氣相色譜儀的檢測器中,屬于質量型檢測器的是( B )A熱導池和氫焰離子化檢測器;  B火焰光度和氫焰離子化檢測器;C熱導池和電子捕獲檢測器; D火焰光度和電子捕獲檢測器。12、在氣-液色譜中,為了改變色譜柱的選擇性,主要可進行如下哪種(些)操作?( D )

3、A. 改變固定相的種類 B. 改變載氣的種類和流速C. 改變色譜柱的柱溫 D. (A)、(B)和(C)13、進行色譜分析時,進樣時間過長會導致半峰寬( 變寬 )。14、在氣液色譜中,色譜柱的使用上限溫度取決于( D )A.樣品中沸點最高組分的沸點,B.樣品中各組分沸點的平均值。C.固定液的沸點。D.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溫度15、分配系數與下列哪些因素有關( D )A.與溫度有關;B.與柱壓有關;C.與氣、液相體積有關;D.與組分、固定液的熱力學性質有關。第3章 高效液相色譜分析一、選擇題 1液相色譜適宜的分析對象是( B )。 A 低沸點小分子有機化合物 B 高沸點大分子有機化合物 C 所有有機化

4、合物 D 所有化合物2在液相色譜中,梯度洗脫適用于分離( D )。 A 異構體 B 沸點相近,官能團相同的化合物 C 沸點相差大的試樣 D 極性變化范圍寬的試樣3吸附作用在下面哪種色譜方法中起主要作用( B )。 A 液一液色譜法 B 液一固色譜法 C 鍵合相色譜法 D 離子交換法4在液相色譜中,提高色譜柱柱效的最有效途徑是( A )。 A 減小填料粒度 B 適當升高柱溫 C 降低流動相的流速 D 增大流動相的流速5液相色譜中通用型檢測器是( B )。 A 紫外吸收檢測器 B 示差折光檢測器 C 熱導池檢測器 D 熒光檢測器6高壓、高效、高速是現代液相色譜的特點,采用高壓主要是由于( C )。

5、 A 可加快流速,縮短分析時間 B 高壓可使分離效率顯著提高C 采用了細粒度固定相所致 D 采用了填充毛細管柱7在液相色譜中,下列檢測器可在獲得色譜流出曲線的基礎上,同時獲得被分離組分的三維彩色圖形的是( A )。 A 光電二極管陣列檢測器 B 示差折光檢測器 C 熒光檢測器 D 電化學檢測器 8液相色譜中不影響色譜峰擴展的因素是( B )。 A 渦流擴散項 B 分子擴散項 C 傳質擴散項 D 柱壓效應9在液相色譜中,常用作固定相又可用作鍵合相基體的物質是( B )。 A 分子篩 B 硅膠 C 氧化鋁 D 活性炭 10樣品中各組分的出柱順序與流動相的性質無關的色譜是( D )。 A 離子交換色

6、譜 B 環糊精色譜 C 親和色譜 D 凝膠色譜 11在液相色譜中,固體吸附劑適用于分離( A )。 A 異構體 B 沸點相近,官能團相同的顆粒 C 沸點相差大的試樣 D 極性變換范圍 12水在下述色譜中,洗脫能力最弱(作為底劑)的是( B )。 A 正相色譜法 B 反相色譜法C 吸附色譜法 D 空間排斥色譜法13在下列方法中,組分的縱向擴散可忽略不計的是( B )。 A 毛細管氣相色譜法 B 高效液相色譜法 C 氣相色譜法 D 超臨界色譜法14. 下列用于高效液相色譜的檢測器,( D )檢測器不能使用梯度洗脫。A、紫外檢測器 B、熒光檢測器 C、蒸發光散射檢測器 D、示差折光檢測器15. 高效

7、液相色譜儀與氣相色譜儀比較增加了( D )A、恒溫箱 B、進樣裝置 C、程序升溫 D、梯度淋洗裝置第8章 原子吸收光譜分析1 原子吸收光譜產生的原因是( D )。 分子中電子能級躍遷 轉動能級躍遷 振動能級躍遷 原子最外層電子躍遷2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原子蒸氣對共振輻射的吸收程度與( B )。透射光強度有線性關系 基態原子數N0成正比激發態原子數Nj成正比 被測物質Nj/N0成正比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光源的作用是( )。發射很強的連續光譜發射待測元素基態原子所吸收的特征共振輻射產生具有足夠強度的散射光提供試樣蒸發和激發所需的能量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鉀時,加入銫鹽的作用是( A )。

8、減少鉀的電離 減少背景吸收提高火焰溫度 提高鉀的濃度5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血清鈣時,加入是為了消除( B )。物理干擾 化學干擾電離干擾 背景吸收1. 空心陰極燈的主要操作參數是 ( 燈電流 ) 2. 在原子吸收測量中,遇到了光源發射線強度很高,測量噪音很小,但吸收值很低,難以讀數的情況下,采取了下列一些措施,指出下列哪種措施對改善該種情況是不適當的 ( A ) A 改變燈電流 B 調節燃燒器高度 C 擴展讀數標尺 D 增加狹縫寬度3.原子吸收分析對光源進行調制, 主要是為了消除 ( B )A 光源透射光的干擾B 原子化器火焰的干擾C 背景干擾 D 物理干擾4. 影響原子吸收線寬度的最主要

9、因素是 ( D ) A 自然寬度 B 赫魯茲馬克變寬 C 斯塔克變寬 D 多普勒變寬5. 原子吸收法測定鈣時, 加入EDTA是為了消除下述哪種物質的干擾? ( B ) A 鹽酸 B 磷酸 C 鈉 D 鎂6. 空心陰極燈中對發射線半寬度影響最大的因素是 ( D )A 陰極材料 B 陽極材料 C 內充氣體 D 燈電流7. 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如懷疑存在化學干擾,例如采取下列一些補救措施,指出哪種措施不適當 ( D )A 加入釋放劑B 加入保護劑C 提高火焰溫度D 改變光譜通帶8.在原子吸收法中, 能夠導致譜線峰值產生位移和輪廓不對稱的變寬應是 ( B )A 熱變寬 B 壓力變寬 C 自吸變寬 D 場

10、致變寬9. 在原子吸收光譜分析中,若組分較復雜且被測組分含量較低時,為了簡便準確地進行分析,最好選擇何種方法進行分析? ( C )A 工作曲線法 B 內標法 C 標準加入法 D 間接測定法10. 石墨爐原子化的升溫程序如下: ( 干燥、灰化、原子化和凈化 )11. 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試樣中的鉀元素含量,通常需加入適量的鈉鹽, 這里鈉鹽被稱為 ( C ) A 釋放劑 B 緩沖劑 C 消電離劑 D 保護劑12. 空心陰極燈內充的氣體是 ( 少量的氖或氬等惰性氣體 ) 13. 在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中, 測定下述哪種元素需采用乙炔-氧化亞氮火焰 ( B ) A 鈉 B 鉭 C 鉀 D 鎂14. 在原子

11、吸收光譜法分析中, 能使吸光度值增加而產生正誤差的干擾因素是 ( D )A 物理干擾 B 化學干擾 C 電離干擾 D 背景干擾14.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中常用的檢測器是 ( 光電倍增管) 第二章 習題答案1. 簡要說明氣相色譜分析的基本原理。借在兩相間分配原理而使混合物中各組分分離。氣相色譜就是根據組分與固定相與流動相的親和力不同而實現分離。組分在固定相與流動相之間不斷進行溶解、揮發(氣液色譜),或吸附、解吸過程而相互分離,然后進入檢測器進行檢測。2.氣相色譜儀的基本設備包括哪幾部分?各有什么作用?氣路系統進樣系統、分離系統、溫控系統以及檢測和記錄系統氣相色譜儀具有一個讓載氣連續運行 管路密閉

12、的氣路系統 進樣系統包括進樣裝置和氣化室其作用是將液體或固體試樣,在進入色譜柱前瞬間氣化,然后快速定量地轉入到色譜柱中5.試以塔板高度H做指標,討論氣相色譜操作條件的選擇.解:提示:主要從速率理論(van Deemer equation)來解釋,同時考慮流速的影響,選擇最佳載氣流速.P13-24。(1)選擇流動相最佳流速。(2)當流速較小時,可以選擇相對分子質量較大的載氣(如N2,Ar),而當流速較大時,應該選擇相對分子質量較小的載氣(如H2,He),同時還應該考慮載氣對不同檢測器的適應性。(3)柱溫不能高于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溫度,以免引起固定液的揮發流失。在使最難分離組分能盡可能好的分離的前提

13、下,盡可能采用較低的溫度,但以保留時間適宜,峰形不拖尾為度。(4)固定液用量:擔體表面積越大,固定液用量可以越高,允許的進樣量也越多,但為了改善液相傳質,應使固定液膜薄一些。(5)對擔體的要求:擔體表面積要大,表面和孔徑均勻。粒度要求均勻、細小(但不宜過小以免使傳質阻力過大)(6)進樣速度要快,進樣量要少,一般液體試樣0.15uL,氣體試樣0.110mL.(7)氣化溫度:氣化溫度要高于柱溫30-70。6. 試述速率方程中A, B, C三項的物理意義. H-u曲線有何用途?曲線的形狀主要受那些因素的影響?解:速率理論影響柱效的因素速率理論認為(J. J. Van Deemter 1956),單個

14、組分粒子在色譜柱內固定相和流動相間要發生千萬次轉移,加上分子擴散和運動途徑等因素,它在柱內的運動是高度不規則的,是隨機的,在柱中隨流動相前進的速度是不均一的。 A 稱為渦流擴散項 , B 為分子擴散項, C 為傳質阻力項。 由上述討論可見,范弟姆特方程式對于分離條件的選擇具有指導意義。它可以說明 ,填充均勻程度、擔體粒度、載氣種類、載氣流速、柱溫、固定相液膜厚度等對柱效、峰擴張的影響。用在不同流速下的塔板高度 H 對流速 u 作圖,得 H-u 曲線圖。在曲線的最低點,塔板高度 H 最小 ( H 最小 ) 。此時柱效最高。該點所對應的流速即為最佳流速 u 最佳 ,即 H 最小 可由速率方程微分求

15、得:當流速較小時,分子擴散 (B 項 ) 就成為色譜峰擴張的主要因素,此時應采用相對分子質量較大的載氣 (N2 , Ar ) ,使組分在載氣中有較小 的擴散系數。而當流速較大時,傳質項 (C 項 ) 為控制因素,宜采用相對分子質量較小的載氣 (H2 ,He ) ,此時組分在載氣中有較大的擴散系數,可減小氣相傳質阻力,提高柱效。11.對擔體和固定液的要求分別是什么?答:對擔體的要求;(1)表面化學惰性,即表面沒有吸附性或吸附性很弱,更不能與被測物質起化學反應.(2)多孔性,即表面積大,使固定液與試樣的接觸面積較大.(3)熱穩定性高,有一定的機械強度,不易破碎.(4)對擔體粒度的要求,要均勻、細小

16、,從而有利于提高柱效。但粒度過小,會使柱壓降低,對操作不利。一般選擇40-60目,60-80目及80-100目等。對固定液的要求:(1)揮發性小,在操作條件下有較低的蒸氣壓,以避免流失(2)熱穩定性好,在操作條件下不發生分解,同時在操作溫度下為液體.(3)對試樣各組分有適當的溶解能力,否則,樣品容易被載氣帶走而起不到分配作用.(4)具有較高的選擇性,即對沸點相同或相近的不同物質有盡可能高的分離能力.(5)化學穩定性好,不與被測物質起化學反應.擔體的表面積越大,固定液的含量可以越高.15.色譜定量校正因子:mi = fi Ai mi:待測物質質量fi :待測物質定量校正因子Ai:待測物質色譜峰的

17、積分面積定量校正因子(Quantitative calibration factor)絕對校正因子:相對校正因子:用標準物質為參照物、求出待測物質與標準物之間絕對校正因子的比值。對熱導池檢測器的標準物是苯、對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的標準物是正庚烷。1.質量校正因子(Mass calibration factor fm )2.摩爾校正因子(Molar calibration factor fM )各物質的量以摩爾數計,Mi , Ms分別表示被測物與標準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摩爾質量)4. 液相色譜有幾種類型?它們的保留機理是什么? 在這些類型的應用中,最適宜分離的物質是什么?解:液相色譜有以下幾種類型

18、:液-液分配色譜LLC; 液-固吸附色譜LSC; 化學鍵合色譜;離子交換色譜; 離子對色譜; 空間排阻色譜等.液-液分配色譜LLC的保留機理是通過組分在固定相和流動相間的多次分配進行分離的。可以分離各種無機、有機化合物。液-固吸附色譜LSC是通過組分在兩相間的多次吸附與解吸平衡實現分離的.最適宜分離的物質為中等相對分子質量的油溶性試樣,凡是能夠用薄層色譜分離的物質均可用此法分離。化學鍵合色譜中由于鍵合基團不能全部覆蓋具有吸附能力的載體,所以同時遵循吸附和分配的機理,最適宜分離的物質為與液-液色譜相同。離子交換色譜和離子色譜是通過組分與固定相間親合力差別而實現分離的.各種離子及在溶液中能夠離解的

19、物質均可實現分離,包括無機化合物、有機物及生物分子,如氨基酸、核酸及蛋白質等。在離子對色譜色譜中,樣品組分進入色譜柱后,組分的離子與對離子相互作用生成中性化合物,從而被固定相分配或吸附進而實現分離的.各種有機酸堿特別是核酸、核苷、生物堿等的分離是離子對色譜的特點。空間排阻色譜是利用凝膠固定相的孔徑與被分離組分分子間的相對大小關系,而分離、分析的方法。最適宜分離的物質是:按照溶質分子大小分離,相對分子質量差別大于10的化合物才可以分離.高效液相色譜分離類型的選擇溶于水,離子與非離子-反相離子對色譜5. 在液-液分配色譜中,為什么可分為正相色譜及反相色譜?怎么區分正相反相?解:采用正相及反相色譜是

20、為了降低固定液在流動相中的溶解度從而避免固定液的流失。(一)正相鍵合相色譜1分離機制:溶質分子與固定相之間定向作用力、誘導力、或氫鍵作用力2固定相:極性大的氰基或氨基鍵合相3流動相:極性小(同LSC)底劑 + 有機極性調節劑 例:正己烷 + 氯仿-甲醇,氯仿-乙醇 4流動相極性與k的關系:流動相極性,洗脫能力,組分tR,k5出柱順序:結構相近組分,極性小的組分先出柱,極性大的組分后出柱(二)反相鍵合相固定相1分離機制:疏溶劑理論 2固定相:極性小的烷基鍵合相C8柱,C18柱(ODS柱HPLC約80%問題)3流動相:極性大的甲醇-水或乙腈-水流動相極性 > 固定相極性底劑 + 有機調節劑(

21、極性調節劑)例:水 + 甲醇,乙腈,THF4流動相極性與k的關系:流動相極性,洗脫能力,k,組分tR5出柱順序:極性大的組分先出柱,極性小的組分后出柱光源的作用:提供待測元素的特征光譜。 光源應滿足如下要求:l 能發射待測元素的特征光譜(共振線);l 能發射銳線;l 輻射光強度大;l 穩定性好。l 1. 空心陰極燈的構造原子化器的作用:提供能量使試樣干燥、蒸發和原子化。實現原子化的方法:l 火焰原子化l 非火焰原子化l 低溫原子化電離干擾:被測原子在火焰中發生電離而引起的干擾消除方法: 1) 選擇低溫火焰2) 加入消電離劑二 物理干擾(基體效應)è指試液與標準溶液物理性質(如粘度、表

22、面張力、密度等)有差別而產生的干擾。è消除方法: 1. 采用與被測試樣組成相似的標準樣品制作工作曲線。 2. 標準加入法。三 化學干擾è在溶液或氣相中被測元素與共存的其它組分發生化學反應而引起的干擾。它主要影響被測元素的原子化。è消除方法:1) 選擇合適的火焰2) 加入釋放劑(應用廣泛)2CaCl2 + 2H3PO4 Ca2P2O7 + 4HClCaCl2 + H3PO4 + LaCl3LaPO4 + 3HCl + CaCl23) 加入保護劑(應用廣泛)H2Y2- + Mg2+ = MgY2- + 2H+H2Y2- + Al3+ = AlY- + 2H+光譜干擾是

23、指與光譜發射和吸 收有關的干擾效應。消除干擾方法:1) 減小狹縫寬度2) 光源和放大器的交流調制技術(原子化器直流發射信號)4原子吸收分析中,若產生下述情況而引致誤差,應采用什么措施來減免之?()光源強度變化引起基線漂移,()火焰發射的輻射進入檢測器(發射背景),()待測元素吸收線和試樣中共存元素的吸收線重疊解:(1)選擇適宜的燈電流,并保持燈電流穩定,使用前應該經過預熱(2)可以采用儀器調制方式來減免,必要時可適當增加燈電流提高光源發射強度來改善信噪比(3)可以選用其它譜線作為分析線如果沒有合適的分析線,則需要分離干擾元素1.簡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并從原理上比較發射光譜法和原子吸

24、收光譜法的異同點及優缺點解:AAS是基于物質所產生的原子蒸氣對特定譜線的吸收作用來進行定量分析的方法AES是基于原子的發射現象,而AAS則是基于原子的吸收現象二者同屬于光學分析方法原子吸收法的選擇性高,干擾較少且易于克服。由于原于的吸收線比發射線的數目少得多,這樣譜線重疊 的幾率小得多。而且空心陰極燈一般并不發射那些鄰近波長的輻射線經,因此其它輻射線干擾較小。原子吸收具有更高的靈敏度。在原子吸收法的實驗條件下,原子蒸氣中基態 原于數比激發態原子數多得多,所以測定的是大部分原 子。原子吸收法 比發射法具有更佳的信噪比這是由于激發態原子數的溫度系數顯著大于基態原子。2何謂銳線光源?在原子吸收光譜分

25、析中為什么要用銳線光源?解:銳線光源是發射線半寬度遠小于吸收線半寬度的光源,如空心陰極燈。在使用銳線光源時,光源發射線半寬度很小,并且發射線與吸收線的中心頻率一致。這時發射線的輪廓可看作一個很窄的矩形,即峰值吸收系數Kn在此輪廓內不隨頻率而改變,吸收只限于發射線輪廓內。這樣,求出一定的峰值吸收系數即可測出一定的原子濃度。6石墨爐原子化法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與火焰原子化法相比較,有什么優缺點?為什么?解:石墨爐原子化器是將一個石墨管固定在兩個電極之間而制成的,在惰性氣體保護下以大電流通過石墨管,將石墨管加熱至高溫而使樣品原子化.與火焰原子化相比,在石墨爐原子化器中,試樣幾乎可以全部原子化,因而測定

26、靈敏度高.對于易形成難熔氧化物的元素,以及試樣含量很低或試樣量很少時非常適用.缺點:共存化合物的干擾大,由于取樣量少,所以進樣量及注入管內位置的變動會引起誤差,因而重現性較差. 1.以單聚焦質譜儀為例,說明組成儀器各個主要部分的作用及原理.解:(1)真空系統,質譜儀的離子源、質量分析器、檢測器必須處于高真空狀態。(2)進樣系統,將樣品氣化為蒸氣送入質譜儀離子源中。樣品在進樣系統中被適當加熱后轉化為即轉化為氣體。(3)離子源,被分析的氣體或蒸氣進入離子源后通過電子轟擊(電子轟擊離子源)、化學電離(化學電離源)、場致電離(場致電離源)、場解析電離(場解吸電離源)或快離子轟擊電離(快離子轟擊電離源)

27、等轉化為碎片離子,然后進入(4)質量分析器,自離子源產生的離子束在加速電極電場作用下被加速獲得一定的動能,再進入垂直于離子運動方向的均勻磁場中,由于受到磁場力的作用而改變運動方向作圓周運動,使不同質荷比的離子順序到達檢測器產生檢測信號而得到質譜圖。(5)離子檢測器,通常以電子倍增管檢測離子流。6. 有機化合物在電子轟擊離子源中有可能產生哪些類型的離子?從這些離子的質譜峰中可以得到一些什么信息?解:(1)分子離子。從分子離子峰可以確定相對分子質量。(2)同位素離子峰。當有機化合物中含有S,Cl,Br等元素時,在質譜圖中會出現含有這些同位素的離子峰,同位素峰的強度比與同位素的豐度比相當,因而可以也

28、來判斷化合物中是否含有某些元素(通常采用M+2/M強度比)。(3)碎片離子峰。根據碎片離子峰可以和闡明分子的結構。另外尚有重排離子峰、兩價離子峰、亞穩離子峰等都可以在確定化合物結構時得到應用。 8.色譜與質譜聯用后有什么突出特點?解:質譜法具有靈敏度高、定性能力強等特點。但進樣要純,才能發揮其特長。另一方面,進行定量分析又比較復雜。氣相色譜法則具有分離效率高、定量分析簡便的特點,但定性能力卻較差。因此這兩種方法若能聯用,可以相互取長補短,其優點是: (1)氣相色譜儀是質譜法的理想的“進樣器”,試樣經色譜分離后以純物質形式進入質譜儀,就可充分發揮質譜法的特長。 (2)質譜儀是氣相色譜法的理想的“

29、檢測器”,色譜法所用的檢測器如氫焰電離檢測器、熱導池檢測器、電子捕獲檢測器都具有局限性。而質譜儀能檢出幾乎全部化合物,靈敏度又很高。 所以,色譜質譜聯用技術既發揮了色譜法的高分離能力,又發揮了質譜法的高鑒別能力。這種技術適用于作多組分混合物中未知組分的定性鑒定;可以判斷化合物的分子結構;可以準確地測定未知組分的分子量;可以修正色譜分析的錯誤判斷;可以鑒定出部分分離甚至末分離開的色譜峰等。因此日益受到重視,現在幾乎全部先進的質譜儀器都具有進行聯用的氣相色譜儀,并配有計算機,使得計算、聯機檢索等變得快捷而準確。9. 如何實現氣相色譜質譜聯用?解:實現GC-MS聯用的關鍵是接口裝置,起到傳輸試樣,匹

30、配兩者工作氣體的作用。 10.試述液相色譜質譜聯用的迫切性解:生命過程中的化學是當前化學學科發展的前沿領域之一。高極性、熱不穩定、難揮發的大分子有機化合物和生物樣品難以采用GC-MS進行分析。液相色譜雖然不受化合物沸點的限制,并能對熱穩定性差的試樣進行分離、分析,但由于其定性能力差,所以應用得到來極大的限制。這類化合物的分離分析成為分析化學家面臨的重大挑戰。開發液相色譜與有機質譜的聯用技術是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 29.測得石油裂解氣的氣相色譜圖(前面四個組分為經過衰減1/4而得到),經測定各組分的f 值并從色譜圖量出各組分峰面積為:用歸一法定量,求各組分的質量分數各為多少?解:根據公式故:CH

31、4, CO2, C2H4, C2H6, C3H6, C3H8的質量分數分別為:wCH4 =(214×0.74 ×4/2471.168 )×100%=25.63%wCO2 =(4.5 ×1.00 ×4/2471.168 )×100% =0.73%wC2H4 =(278 ×4 ×1.00/2471.168) ×100% =45.00%wC2H6 =(77 × 4 ×1.05/2471.168 )×100% =13.09%wC3H6 = (250 ×1.28 /2471.

32、168)× 100%=12.95%wC3H8 =(47.3 ×1.36/2471.68 )×100%=2.60%30.有一試樣含甲酸、乙酸、丙酸及不少水、苯等物質,稱取此試樣1.055g。以環己酮作內標,稱取環己酮0.1907g,加到試樣中,混合均勻后,吸取此試液3mL進樣,得到色譜圖。從色譜圖上測得各組分峰面積及已知的S值如下表所示:求甲酸、乙酸、丙酸的質量分數解:根據公式:求得各組分的校正因子分別為:3.831; 1.779; 1.00; 1.07代入質量分數的表達式中得到各組分的質量分數分別為:w甲酸(14.8/133)×(0.1907/1.055

33、) ×3.831 ×100% = 7.71%w乙酸 = (72.6/133) ×(0.1907/1.055) ×1.779 ×100% = 17.55%w丙酸(42.4/133) ×(0.1907/1.055) ×1.07 ×100% = 6.17%31.在測定苯、甲苯、乙苯、鄰二甲苯的峰高校正因子時,稱取的各組分的純物質質量,以及在一定色譜條件下所得色譜圖上各組分色譜峰的峰高分別如下:求各組分的峰高校正因子,以苯為標準。解:對甲苯:f甲苯(hs/hi) × (mi/ms)=180.1 ×0.5

34、478/(84.4 ×0.5967)=1.9590同理得:乙苯:4.087; 鄰二甲苯:4.115解:先利用峰高乘以半峰寬計算各峰面積,然后利用歸一化法求各組分質量分數。根據公式A=hY1/2, 求得各組分峰面積分別為:124.16; 249.84; 254.22; 225.4從而求得各組分質量分數分別為:苯酚:12.71%; 鄰甲酚:28.58%; 間甲酚:31,54%; 對甲酚:27.15%12.用波長為213.8nm,質量濃度為-1的鋅標準溶液和空白溶液交替連續測定10次,用記錄儀記錄的格數如下.計算該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測定鋅元素的檢出限.解:求出噪聲的標準偏差為s=0.597, 吸光度的平均值為14.16,代入檢測限的表達式得:C×3s/A=0.010 ×0.597/14.16= 0.0013mg.mL-113.測定血漿試樣中鋰的含量,將三份0.500mL血漿試樣分別加至5.00mL水中,然后在這三份溶液中加入-1LiCl標準溶液,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