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常見事故及防治措施_第1頁
礦山常見事故及防治措施_第2頁
礦山常見事故及防治措施_第3頁
礦山常見事故及防治措施_第4頁
礦山常見事故及防治措施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FS 精編解決方案 | SOLUTION TEMPLATE編號:SM-ZD-71950礦山常見事故及防治措施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編制:審核:批準:本文檔下載后可任意修改礦山常見事故及防治措施簡介:該方案資料適用于公司或組織通過合理化地制定計劃,達成上下級或不同的人員 之間形成統一的行動方針,明確執行目標

2、,工作內容,執行方式,執行進度,從而使整 體計劃目標統一,行動協調,過程有條不紊。文檔可直接下載或修改,使用時請詳細閱 讀內容。一、露天礦滑坡事故及防治(一)露天礦滑坡事故原因露天礦邊坡滑坡是指邊坡巖體在較大范圍內沿某一特定的剪切面滑動。露天礦滑坡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有:(1)邊坡角度設計偏大。(2)邊坡有大的結構弱面。(3)自然災害,如地震、山體滑移等。(4)濫采亂挖等。(二)邊坡事故防治措施1 .合理確定邊坡參數(1)合理確定臺階高度和平臺寬度。 合理的臺階高度對開采的經濟技術指標和作業安全具有重 要意義。平臺的寬度不但影響邊坡的角度大小,而且影響邊 坡的穩定。(2)正確選擇臺階坡面角和最終

3、邊坡角。2 .選擇適當的開采技術(1)選擇合理的開采順序和推進方向。在生產過程中必須采用從上到下的開采順序,應選用從上盤到下盤的采剝推進 方向。(2)選用合理的爆破方法進行爆破作業,減少爆破震動對邊坡的影響。3 .制定嚴格的邊坡安全管理制度必須建立健全邊坡管理和檢查制度。有變形和滑動跡象 的礦山,必須設立專門觀測點,定期觀測記錄變化情況,并 采取長錨桿、錨索、滑樁等加固措施。4 .排水措施排除邊坡范圍內外的地表水,是防止邊坡滑坡事故的重 要措施。(1)對含水量較大的露天邊坡,通常采用地下井巷排水疏干的方法。抽水井巷深度和間距應達到邊坡高度,抽水井巷 深度與邊坡高度的比例為 1: 11: 2。(

4、2)邊坡巖體以外的地表水,設置攔截水溝,截引地表水, 不使水流入邊坡范圍內(3)利用自然溝谷,布置成樹枝狀的排水系統。5 .修整邊坡在開采的生產過程中,根據揭露的邊幫巖體情況及時平 整和刷幫,改善邊坡輪廓形狀,目前國內外采用套索鏟清整 坡面。6 .修筑擋墻在邊坡的上方修筑擋墻,擋截雨水排人邊坡。二、礦井頂板事故及其防治(一)頂板事故的原因在地下采礦生產活動中,頂板垮塌事故是常見的事故,引發事故的主要原因是:(1)采礦方法不合理和頂板管理不善。采礦方法不合理, 是指采掘順序、鑿巖爆破、支架放頂等作業不妥當,是導致 這類事故發生的重要因素。(2)缺乏有效支護。是指支護方式不當,不及時支護或缺 少支

5、護、支架的支撐力與頂板壓力不相適應,這是造成頂板 事故的又一重要原因。(3)檢查不周和疏忽大意。在頂板事故中,很多事故都是由于事先沒有認真地檢查,麻痹大意,沒有嚴格執行“敲幫 問頂”制度等原因造成的。(4)地質條件不良。斷層、褶曲等地質構造形成破碎帶, 或者由于節理、層次發育,破壞了頂板的穩定性,易導致頂 板事故。(5)地壓活動。(6)其他原因。不遵守操作規程、發現問題未及時處理、 工作面作業循環不規范、爆破崩倒支架等都會引發頂板事故。(二)頂板事故的防治措施防治頂板事故的發生,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技術規程,從 多方面采取綜合預防措施。(1)選用合理的采礦方法。制定具體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建立正

6、常的生產和作業制度,是防止頂板事故的重要措施。(2)認真搞好地質調查工作。 對于采掘工作面經過區域的 地質構造必須調查清楚,通過地質構造帶時要采取可靠的安 全措施。(3)加強工作面頂板的支護與維護。為預防頂板事故的發 生,永久支護與掘進工作面的距離不得超過規程規定的要求,不準在空頂下作業。在掘進工作面與永久支護之間,還應進 行臨時支護。發現彎曲、斜歪、折斷和變形的支架,必須進 行及時更換或維修。(4)堅持正規循環作業。(5)嚴格頂板管理制度。(6)及時處理采空區。三、尾礦壩潰壩事故的防治(一)潰壩事故的原因尾礦壩是尾礦庫用來貯存尾礦和貯水的圍護構筑物。尾礦壩潰壩事故的根源主要是尾礦庫建設前期對

7、自然條件了解不夠,勘察不明,設計不當或施工質量不合要求,生產運行期間對尾礦庫的安全管理不到位,缺乏必要的監測、檢查、維護措施等,一旦遇到事故隱患,不能采取正確的方法,導 致危險源狀態的惡化并最終造成潰壩事故的發生。(二)尾礦壩(庫)事故處理及防治措施7 .尾礦壩滑坡滑坡搶修維護的基本措施是:上部減載,下部壓重,即在主裂縫部位進行削坡,而在壩腳部位進行壓坡。盡可能降 低庫水位,沿滑動體和附近的坡面上開溝導滲,使水很快排 由。若滑動裂縫達到坡腳,應首先采取壓重固壩腳的措施。 因土壩滲漏而引起的背水坡滑坡,應同時在迎水坡進行拋土 防滲水。因壩身填土碾壓不實,浸潤線過高而造成的背水坡 滑坡,一般應以上

8、游防滲水為主,輔以下游壓坡、導滲和放 緩壩坡,以達到穩定壩坡的目的。對于滑坡體上部已松動的 土體,應徹底挖由,而后按壩坡線分層回填夯實,并做好護 坡。壩體有軟弱夾層或抗剪強度較低且背水坡較徒而造成 坡滑坡,首先應降低庫容水位。若清除夾層有困難時,則應 以放緩壩坡為主,以在壩腳排水壓重的方法處理為輔。地基 存在淤泥層、濕陷性黃土層或液化等不良地質條件,施工時 又沒有清除或清除不徹底而引起的滑坡,應重點清除不良的 地質條件,并穩固壩腳以防滑坡。因排水設施堵塞而引起的 背水坡滑坡,應采取有效措施及時恢復排水設施功能,筑壓 重臺固腳。處理滑坡前,應嚴格防止雨水滲入裂縫內。其辦 法是使用塑料薄膜、瀝青、

9、油氈或油布等材料加以覆蓋。同 時還在裂縫上方修截水溝,以攔截雨水排入壩面。第8頁/總16頁FS 精編解決方案 | SOLUTION TEMPLATE8 .潰壩事故的處理及防治措施(1)在滿足回水水質和水量要求的前提下,盡量降低庫容水位。(2)水邊線應與壩軸線基本保持平行。(3)尾礦庫實際情況與設計要求不相符時,應在汛期前進行調洪驗算。3.地震的預防措施尾礦庫的抗震應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如接到上級部門 通知有震情預報時,應根據本礦尾礦庫的實際情況及時做由 防震、抗震計劃和安排。(1)按照設計文件或尾礦庫安全評價的要求進行尾礦庫 抗震檢查,根據檢查的實際情況,及時采取防范措施。(2)做好人員組織、

10、物資、交通、通訊、照明、報警、搶 險和救護等有關各項抗震準備工作。(3)積極宣傳動員居民做好防震準備工作,以便發生地震險情時,及時疏散,撤離危險區域。(4)嚴格控制庫容水位,確保抗震設計要求的安全干灘長 度,保障地震條件下壩體穩定的要求。(5)震前嚴密監視庫區內岸坡的穩定性,防止滑坡,破壞 尾礦設施。(6)如在本尾礦庫的上游建有排土場或水庫等工程設施 的情況下,應認真了解所建工程的穩定情況,若對本單位尾 礦庫防震抗震有威脅,應及時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避免造成 更大的損失。四、礦井火災事故救護及處理(一)礦進火災事故救護的基本原則當礦井發生火災時,首先必須控制煙霧的蔓延,不危及 在井下巷道作業人員

11、的安全;防止火災擴大;防止引起瓦斯、煤塵爆炸,防止火風壓引起風流逆轉而造成危害;確保救災 人員的安全,并有利于搶救遇險人員;創造有利的滅火條件。(二)礦井火災常用撲救方法9 .直接滅火法用水、惰性氣體、高密度泡沫、干粉、沙子(巖粉)等,在 火源附近或離火源一定距離處直接撲滅火災。10 隔絕滅火法隔絕滅火就是在通往火區的所有巷道內構筑防火墻,將 風流全部隔斷,控制空氣的供給,使礦井火災逐漸自行熄滅。11 綜合滅火法先用密閉墻封閉火區,待火區部分熄滅和溫度降低后, 采取措施控制火區,再打開密閉墻用直接滅火方法滅火。即 先將火區大面積封閉,待火勢減弱后,再鎖風逐步縮小火區 范圍,然后直接滅火。五、礦

12、井冒頂事故的救護及處理方法(一)救護原則(1)當礦井發生冒頂事故后,礦山應急救護隊的主要任務是搶救遇險人員和恢復通風。(2)在處理冒頂事故之前,應急救援隊應向事故附近的操 作人員了解事故發生的原因、冒頂地點頂板的特性、事故前 人員分布、瓦斯的濃度等,并實地查看周圍支架和頂板情況, 必要時需加固附近支架,保證退路暢通。(3)搶救人員時,可用呼喊、敲擊的方法聽取回聲,或用 聲響接收式和無線電波接收式尋人儀等裝置,判斷遇險人員 的位置,與遇險人員保持聯系,豉勵他們配合搶救工作。對 于被堵人員,應在支護好頂板的情況下,通過掘小巷繞道穿 過冒落區域或使用輕便救護擔架穿越冒落區接近遇險人員。(4)在處理事

13、故的過程中, 救護隊必須有專人檢查瓦斯和 觀察頂板情況,發現異常,立即撤由救護人員。(5)清查堵塞物時,使用工具要謹慎小心,以防傷害遇險人員;遇有大塊礦(巖)石、木柱、金屬物體、鐵架、鐵柱等物 壓在人身上時,可使用千斤頂、液壓起重器、液壓剪刀等工 具進行處理,禁止使用鎬挖、錘砸等方法扒遇險人員或破巖。(6)被救生的遇險人員,如天氣寒冷時,應用毯子保暖,并迅速運至安全地點進行創傷檢查,在現場采取輸氧和人工 呼吸、止血、包扎等急救處理措施,對危險傷員應盡快送往 醫院搶救治療。(二)搶救遇險人員方法(1)冒頂范圍不大時,如果遇險人員被大塊石壓住,應使用小型千斤頂、撬棍等工具把大塊石頂起,將人救生。(

14、2)頂板冒落,石塊較破碎,遇險人員又靠近巷壁時,可 通過掏小洞、架設臨時支架維護頂板,邊支護邊掏洞,直到 救生遇險人員。(3)如果遇險者位置靠近放頂區,可通過沿放頂區方向掏小洞,架設臨時支架,背幫背頂,或用前探棚邊支護邊掏洞,救生遇險人員。(4)冒落范圍較小,石塊小又碎,并且繼續下落時,此時 可采用撞楔法處理,控制頂板,救生遇險人員。(5)分層開采的工作面發生事故時,底板是煤層,遇險人員位于金屬網或荊芭假頂下面時,可沿底板煤層掏小洞,邊 支護邊掏洞,接近遇險者后將其救生。(6)冒頂面積大、遇險者位于冒落工作面的中間時,可采用掏小洞和撞楔法相結合的方法處理,如果時間長、不安全時,也可采取另掘開切

15、眼的方法處理,邊掘進邊支護,救生遇險者。(7)若是工作面兩端冒落, 把人堵在工作面內,采用另掘 巷道的方法,繞過冒落區或危險區將遇險人員救生。(三)冒頂事故的處理方法(1)局部冒頂,范圍小,頂板沒有冒實,而頂板石塊停止 下落,這種情況一般采用掏梁窩、探大梁,使用單腿棚或懸 桂金屬頂梁處理。(2)局部冒頂范圍較大,采取從冒頂兩端向中間進行探梁 處理的方法;另一種是直接頂冒落,而且冒落區不停地沿壁空隙往下掉碎石,面對這種情況,應采取打撞楔方法處理。(3)大冒頂的處理方法有兩種,一是恢復工作面的方法, 二是采取另掘開切眼或局部另掘開切眼的方法,救生遇險者。 六、礦井透水事故的救護及處理措施(一)救護

16、原則(1)礦井巷道發生透水事故時,礦山應急救援隊的首要任務是搶救受淹和被困人員,防止井巷受淹面積擴大,及時恢 復通風。(2)處理礦井透水事故時,應急救援隊到達礦井事故地點 后,應及時了解災區情況、透水地點、性質、涌水量、水源 補給、水位、事故前人員分布情況、礦井具有生存條件的地 點及進入的通道等,并根據被堵人員所在地點的空間位置, 氧氣、瓦斯濃度以及救生被困人員所需的大致時間,急速制 定救災預案。(3)應急救援隊在偵察透水情況時,應判定遇險人員位置、涌水通道、水量、水的流動方向線路,巷道及水泵設施受水 淹的程度。巷道沖壞和堵塞情況,有害氣體濃度及巷道分布 情況和通風情況等(4)采掘工作面發生透

17、水事故時,救援隊應派第一個小分隊先進人下部水平救人,第二個小分隊進入上部水平救人。(5)被困在井下的遇險人員,其所在位置高于透水后水位時,可利用打鉆孔方法供給新鮮空氣、飲料及食物;若其所 在地點低于透水的水位時,則禁止打鉆孔,防止泄壓擴大災 情。(6)透水量超過排水能力,有全礦或整個水平工作面被淹 的危險時,及時組織排水設備、設施強行排水,當救生下部 水平人員后,可向下部水平或采空區排水。如未救生下部水 平人員,主要排水設備受到被淹威脅時,可用麻袋裝黏土、 砂子構筑臨時防水墻,堵住排水泵房口和通往下部水平的巷 道,使排水泵房不被淹。(7)在排水過程中要切斷不必要的電源、保持通風、加強對有毒有害氣體的檢測,并認真觀察巷道情況,防止冒頂和 掉底。(二)遇險人員生存條件分析(1)遇險人員生存能源。(2)遇險地點空間位置及空氣質量。七、礦井瓦斯、煤塵爆炸事故的救護及處理(一)應急救援隊的主要任務(1)搶救遇險人員。(2)搶救物資,排除堵塞物。(3)恢復巷道通風,排除爆炸有毒煙塵。(4)撲滅因爆炸引起的火災。(5)檢查因爆炸造成的各種有害因素,并及時排除。(二)瓦斯、煤塵爆炸事故處理方法(1)救援隊到達事故地點后,必須詳細偵察災區情況,確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