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初中數學幾何公式大全 初中幾何公式包括:線、角、圓、正方形、矩形等數學學幾何的公式初中幾何公式:線 1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2 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和已知直線垂直 3 過兩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4 兩點之間線段最短5 同角或等角的補角相等6 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連接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段最短7 平行公理 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8 如果兩條直線都和第三條直線平行,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初中幾何公式:角9 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10 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11 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12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13 兩直線平行,
2、內錯角相等14 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初中幾何公式:三角形15 定理 三角形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16 推論 三角形兩邊的差小于第三邊17 三角形內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等于180°18 推論1 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余19 推論2 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20 推論3 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大于任何一個和它不相鄰的內角21 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對應角相等22邊角邊公理 有兩邊和它們的夾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23 角邊角公理 有兩角和它們的夾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24 推論 有兩角和其中一角的對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25 邊邊邊公理 有三邊對應相等的兩個
3、三角形全等26 斜邊、直角邊公理 有斜邊和一條直角邊對應相等的兩個直角三角形全等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線上的點到這個角的兩邊的距離相等28 定理2 到一個角的兩邊的距離相同的點,在這個角的平分線上29 角的平分線是到角的兩邊距離相等的所有點的集合初中幾何公式:等腰三角形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31 推論1 等腰三角形頂角的平分線平分底邊并且垂直于底邊32 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底邊上的中線和高互相重合33 推論3 等邊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個角都等于60°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個三角形有兩個角相等,那么這兩個角所對的邊也相等(等角對
4、等邊)35 推論1 三個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36 推論 2 有一個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個銳角等于30°那么它所對的直角邊等于斜邊的一半38 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于斜邊上的一半39 定理 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和這條線段兩個端點的距離相等40 逆定理 和一條線段兩個端點距離相等的點,在這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41 線段的垂直平分線可看作和線段兩端點距離相等的所有點的集合42 定理1 關于某條直線對稱的兩個圖形是全等形43 定理 2 如果兩個圖形關于某直線對稱,那么對稱軸是對應點連線的垂直平分線44定理3 兩個圖形關于某直線對
5、稱,如果它們的對應線段或延長線相交,那么交點在對稱軸上45逆定理 如果兩個圖形的對應點連線被同一條直線垂直平分,那么這兩個圖形關于這條直線對稱46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a、b的平方和、等于斜邊c的平方,即a+b=c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邊長a、b、c有關系a+b=c,那么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初中幾何公式:四邊形48定理 四邊形的內角和等于360°49四邊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多邊形內角和定理 n邊形的內角的和等于(n-2)×180°51推論 任意多邊的外角和等于360°52平行四邊形性質定理1 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相等53
6、平行四邊形性質定理2 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54推論 夾在兩條平行線間的平行線段相等55平行四邊形性質定理3 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56平行四邊形判定定理1 兩組對角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57平行四邊形判定定理2 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58平行四邊形判定定理3 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59平行四邊形判定定理4 一組對邊平行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初中幾何公式:矩形60矩形性質定理1 矩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61矩形性質定理2 矩形的對角線相等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63矩形判定定理2 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初中幾何公式:菱形64菱形性質
7、定理1 菱形的四條邊都相等65菱形性質定理2 菱形的對角線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66菱形面積=對角線乘積的一半,即S=(a×b)÷2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邊都相等的四邊形是菱形68菱形判定定理2 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初中幾何公式:正方形69正方形性質定理1 正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四條邊都相等70正方形性質定理2正方形的兩條對角線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71定理1 關于中心對稱的兩個圖形是全等的72定理2 關于中心對稱的兩個圖形,對稱點連線都經過對稱中心,并且被對稱中心平分73逆定理 如果兩個圖形的對應點連線都經過某一點,并
8、且被這一點平分,那么這兩個圖形關于這一點對稱初中幾何公式:等腰梯形74等腰梯形性質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兩個角相等75等腰梯形的兩條對角線相等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兩個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對角線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初中幾何公式:等分78平行線等分線段定理 如果一組平行線在一條直線上截得的線段 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線上截得的線段也相等79 推論1 經過梯形一腰的中點與底平行的直線,必平分另一腰80 推論2 經過三角形一邊的中點與另一邊平行的直線,必平分第三邊81 三角形中位線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線平行于第三邊,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 梯形中位線定理 梯形的中位線平行于兩底,并且等
9、于兩底和的一半 L=(a+b)÷2 S=L×h83 (1)比例的基本性質 如果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84 (2)合比性質 如果a/b=c/d,那么(a±b)/b=(c±d)/d85 (3)等比性質 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86 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定理 三條平行線截兩條直線,所得的對應線段成比例87 推論 平行于三角形一邊的直線截其他兩邊(或兩邊的延長線),所得的對應線段成比例88 定理 如果一條直線截三角形的兩邊(或兩邊的延長線)所得的對應線段成比例,
10、那么這條直線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邊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邊,并且和其他兩邊相交的直線,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邊與原三角形三邊對應成比例90 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邊的直線和其他兩邊(或兩邊的延長線)相交,所構成的三角形與原三角形相似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兩角對應相等,兩三角形相似(ASA)92 直角三角形被斜邊上的高分成的兩個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 判定定理2 兩邊對應成比例且夾角相等,兩三角形相似(SAS)94 判定定理3 三邊對應成比例,兩三角形相似(SSS)95 定理 如果一個直角三角形的斜邊和一條直角邊與另一個直角三角形的斜邊和一條直角邊對應成比例,那么這兩個直角三角形相似96 性
11、質定理1 相似三角形對應高的比,對應中線的比與對應角平分線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 性質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長的比等于相似比98 性質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積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 任意銳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銳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任意銳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銳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初中幾何公式:圓101圓是定點的距離等于定長的點的集合102圓的內部可以看作是圓心的距離小于半徑的點的集合103圓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圓心的距離大于半徑的點的集合104同圓或等圓的半徑相等105到定點的距離等于定長的點的軌跡,是以定點為圓心,定長為半徑的圓106和已知線段
12、兩個端點的距離相等的點的軌跡,是著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107到已知角的兩邊距離相等的點的軌跡,是這個角的平分線108到兩條平行線距離相等的點的軌跡,是和這兩條平行線平行且距離相等的一條直線109定理 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個點確定一條直線110垂徑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徑平分這條弦并且平分弦所對的兩條弧111推論1 平分弦(不是直徑)的直徑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對的兩條弧弦的垂直平分線經過圓心,并且平分弦所對的兩條弧平分弦所對的一條弧的直徑,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對的另一條弧112推論2 圓的兩條平行弦所夾的弧相等113圓是以圓心為對稱中心的中心對稱圖形114定理 在同圓或等圓中,相等的圓心角所對的弧
13、相等,所對的弦相等,所對的弦的弦心距相等115推論 在同圓或等圓中,如果兩個圓心角、兩條弧、兩條弦或兩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組量相等那么它們所對應的其余各組量都相等116定理 一條弧所對的圓周角等于它所對的圓心角的一半117推論1 同弧或等弧所對的圓周角相等;同圓或等圓中,相等的圓周角所對的弧也相等118推論2 半圓(或直徑)所對的圓周角是直角;90°的圓周角所對的弦是直徑119推論3 如果三角形一邊上的中線等于這邊的一半,那么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120定理 圓的內接四邊形的對角互補,并且任何一個外角都等于它的內對角121直線L和O相交 dr直線L和O相切 d=r直線L和O相離 dr12
14、2切線的判定定理 經過半徑的外端并且垂直于這條半徑的直線是圓的切線123切線的性質定理 圓的切線垂直于經過切點的半徑124推論1 經過圓心且垂直于切線的直線必經過切點125推論2 經過切點且垂直于切線的直線必經過圓心126切線長定理 從圓外一點引圓的兩條切線,它們的切線長相等,圓心和這一點的連線平分兩條切線的夾角127圓的外切四邊形的兩組對邊的和相等128弦切角定理 弦切角等于它所夾的弧對的圓周角129推論 如果兩個弦切角所夾的弧相等,那么這兩個弦切角也相等130相交弦定理 圓內的兩條相交弦,被交點分成的兩條線段長的積相等131推論 如果弦與直徑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徑所成的兩條線段的
15、比例中項132切割線定理 從圓外一點引圓的切線和割線,切線長是這點到割線與圓交點的兩條線段長的比例中項133推論 從圓外一點引圓的兩條割線,這一點到每條割線與圓的交點的兩條線段長的積相等134如果兩個圓相切,那么切點一定在連心線上135兩圓外離 dR+r 兩圓外切 d=R+r兩圓相交 R-rdR+r(Rr)兩圓內切 d=R-r(Rr) 兩圓內含dR-r(Rr)136定理 相交兩圓的連心線垂直平分兩圓的公共弦137定理 把圓分成n(n3):依次連結各分點所得的多邊形是這個圓的內接正n邊形經過各分點作圓的切線,以相鄰切線的交點為頂點的多邊形是這個圓的外切正n邊形138定理 任何正多邊形都有一個外接
16、圓和一個內切圓,這兩個圓是同心圓139正n邊形的每個內角都等于(n-2)×180°/n140定理 正n邊形的半徑和邊心距把正n邊形分成2n個全等的直角三角形141正n邊形的面積Sn=pnrn/2 p表示正n邊形的周長142正三角形面積3a/4 a表示邊長143如果在一個頂點周圍有k個正n邊形的角,由于這些角的和應為360°,因此k×(n-2)180°/n=360°化為(n-2)(k-2)=4144弧長計算公式:L=nR/180145扇形面積公式:S扇形=nR/360=LR/2146內公切線長= d-(R-r) 外公切線長= d-(R+
17、r)物理中考復習-物理公式單位換算:1 m=10dm=102cm=103mm1h=60min=3600 s; 1min=60s物理量 單位v速度 m/s km/hs路程 m kmt時間 s h速度公式: 公式變形:求路程 求時間物理量 單位G重力 N m質量 kg g重力與質量的比值 g=9.8N/kg;粗略計算時取g=10N/kg。重力與質量的關系:G = mg 合力公式: F = F1 + F2 同一直線同方向二力的合力計算 F = F1 - F2 同一直線反方向二力的合力計算 單位換算:1kg=103 g 1g/cm3=1×103kg/m31m3=106cm3 1L
18、=1dm3 1mL=1cm3物理量 單位密度 kg/m3 g/cm3m質量 kg gV體積 m3 cm3密度公式:物理量 單位F浮浮力 N G 物體的重力 N F 物體浸沒液體中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 N浮力公式:F浮=G F 物理量 單位F浮浮力 N 密度 kg/m3V排物體排開的液體的體積 m3 g=9.8N/kg,粗略計算時取g=10N/kg G排物體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 Nm排物體排開的液體的質量 kg F浮=G排=m排gF浮=水gV排 提示:當物體處于漂浮或懸浮時物理量 單位F浮浮力 N G 物體的重力 N F浮=G 面積單位換算:1 cm2
19、=10-4m2 1 mm2 =10-6m2 注意:S是受力面積,指有受到壓力作用的那部分面積物理量 單位p壓強 Pa;N/m2 F壓力 NS受力面積 m2壓強公式:p=注意:深度是指液體內部某一點到自由液面的豎直距離;物理量 單位p壓強 Pa;N/m2 液體密度 kg/m3h深度 m g=9.8N/kg,粗略計算時取g=10N/kg 液體壓強公式:p=gh 提示:應用帕斯卡原理解題時,只要代入的單位相同,無須國際單位;帕斯卡原理:p1=p2 或 提示:應用杠桿平衡條件解題時,L1、L2的單位只要相同即可,無須國際單位;物理量 單位F1動力 N L1動力臂 m F2阻力 N
20、L2阻力臂 m 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 或寫成:物理量 單位F 動力 NG總總重 N (當不計滑輪重及摩擦時,G總=G)n 承擔物重的繩子段數 滑輪組:F = G總 物理量 單位s動力通過的距離 mh重物被提升的高度 mn承擔物重的繩子段數 s =nh 對于定滑輪而言: n=1 F = G s = h 對于動滑輪而言: n=2 F = G s =2 h物理量 單位W動力做的功 JF動力 Ns 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m機械功公式:提示:克服重力做功或重力做功:W=G hW=F s 單位換算:1W=1J/s 1馬力=735W1kW=103W 1MW
21、=106W物理量 單位P功率 WW功 Jt 時間 s功率公式:P = 提示:機械效率沒有單位,用百分率表示,且總小于1W有=G h 對于所有簡單機械W總=F s 對于杠桿和滑輪W總=P t 對于起重機和抽水機物理量 單位機械效率W有有用功 JW總總功 J機械效率:×100% 提示:當物體吸熱后,終溫t2高于初溫t1,t = t2 - t1 當物體放熱后,終溫t2低于初溫t1。t = t1- t2 熱量計算公式:物理量 單位Q 吸收或放出的熱量 J c 比熱容 J/(kg·)m 質量 kgt 溫度差 物體吸熱或放熱Q = c m t(保證 t >0)燃料燃燒
22、時放熱提示:如果是氣體燃料可應用Q放 = Vq;物理量 單位Q放 放出的熱量 J m 燃料的質量 kgq 燃料的熱值 J/kgQ放= mq 物理量 單位I電流 A Q電荷量 庫 Ct時間 s提示:電流等于1s內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荷量。電流定義式:物理量 單位I電流 A U電壓 VR電阻 同一性:I、U、R三量必須對應同一導體(同一段電路);同時性:I、U、R三量對應的是同一時刻。歐姆定律:物理量 單位W電功 JU電壓 VI電流 At通電時間 s提示:(1) I、U、t 必須對同一段電路、同一時刻而言。(2) 式中各量必須采用國際單位;1度=1 kWh = 3
23、.6×10 6 J。 (3)普遍適用公式,對任何類型用電器都適用;電功公式:W = U I t W = U I t 結合UI R W = I 2Rt W = U I t 結合IU/R W = t 如果電能全部轉化為內能,則:Q=W 如電熱器。 物理量 單位 單位P電功率 W kWW電功 J kWht通電時間 s h電功率公式: P = W /t 物理量 單位P電功率 WI電流 AU電壓 V P=P=I2R P = I U只能用于:純電阻電路。串聯電路的特點:電流:在串聯電路中,各處的電流都相等。表達式:I=I1=I2
24、 電壓:電路兩端的總電壓等于各部分電路兩端電壓之和。表達式:U=U1+U2 分壓原理:串聯電路中,用電器的電功率與電阻成正比。表達式:并聯電路的特點:電流:在并聯電路中,干路中的電流等于各支路中的電流之和。表達式:I=I1+I2 分流原理:電壓:各支路兩端的電壓相等。表達式:U=U1=U2 并聯電路中,用電器的電功率與電阻成反比。表達式: 初三化學方程式總結:與氧有關1.紅磷與氧氣中燃燒:4P+5O22P2O5,實驗現象:生成大量白煙。2.硫粉與氧氣中燃燒:S+O2SO2,實驗現象:在空氣中發出淡藍色火焰(在氧氣中發出藍紫色火焰),并生成刺激性氣味的氣體。3.碳在氧氣中充分燃燒:C+O2CO2
25、,實驗現象: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4.碳在氧氣中不充分燃燒:2C+O22CO,實驗現象:生成無色無味有毒的一氧化碳氣體。5.鐵在氧氣中燃燒:3Fe+2O2Fe3O4,實驗現象: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6.銅在空氣中受熱:2Cu+O22CuO,實驗現象:紅色固體逐漸變為黑色固體。7.鋁在空氣中燃燒:4Al+3O22Al2O3,實驗現象:光亮的表面變成白色(氧化鋁膜)。8.鎂在空氣中燃燒:2Mg+O22MgO,實驗現象: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體。9.氫氣中空氣中燃燒:2H2+O22H2O,實驗現象:安靜燃燒,發出藍色火焰。10.甲烷在空氣中
26、燃燒:CH4+2O2CO2+2H2O,實驗現象:安靜燃燒,發出藍色火焰。11.一氧化碳在氧氣中燃燒:2CO+O22CO2,實驗現象:安靜燃燒,發出藍色火焰。12.酒精在空氣中燃燒:C2H5OH+3O22CO2+3H2O,實驗現象:發出藍色火焰。13.水在直流電的作用下分解:2H2O2H2+O2,實驗現象:氫氣、氧氣體積比為2:114.氧化汞加熱分解:2HgO2Hg+O2,實驗現象:紅色固體變成銀白色汞液體。15.雙氧水分解制備氧氣:2H2O22H2O+O2,實驗現象:加入二氧化錳后,迅速放出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的氣體。16.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2KMnO4K2MnO4+MnO2+O2,實驗現象:
27、生成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的氣體。17.加熱氯酸鉀制氧氣(有少量的二氧化錳):2KClO32KCl+3O2,實驗現象:生成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的氣體。初三化學方程式總結:與二氧化碳有關1.碳在氧氣中燃燒化學方程式:C+O2CO2;實驗現象:發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2.二氧化碳與澄清的石灰水反應化學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實驗現象:有白色沉淀生成。3.二氧化碳與碳酸鈣反應,(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過量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CaCO3+H2O+CO2=Ca(HCO3)2;實驗現象:渾濁逐漸消失,溶液變澄清。4.二氧化碳與水反應:CO2+H2O=H2CO3;5.氫
28、氧化鈉與少量二氧化碳反應:CO2+2NaOH=Na2CO3+H2O;無明顯現象。6.氫氧化鈉與過量二氧化碳反應:CO2+NaOH=NaHCO3;無明顯現象。7.二氧化碳與碳酸鈉反應:CO2+Na2CO3+H2O=2NaHCO3;無明顯現象。8.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化學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實驗現象:白色固體逐漸溶解,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9.碳酸鈣高溫分解:CaCO3CaO+CO2;10.二氧化碳高溫條件下與碳反應:C+CO22CO;11.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化學方程式:CO+CuOCu+CO2;實驗現象:黑色固體變為紅色固體,并且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
29、變渾濁的氣體。12.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化學方程式:3CO+Fe2O32Fe+3CO2;實驗現象:紅色固體變為黑色固體,并且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13.碳還原氧化銅化學方程式:C+2CuO2Cu+CO2;實驗現象:黑色固體變為紅色固體,并且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14.堿式碳酸銅加熱分解化學方程式:Cu2(OH)2CO32CuO+CO2+H2O;實驗現象:綠色粉末變為黑色固體,并且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和水蒸氣。初三化學方程式總結:與氫氣有關1.氫氣在空氣中燃燒化學方程式:2H2+O22H2O;實驗現象:淡藍色的火焰。2.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化學方程式:Zn+H2SO
30、4=ZnSO4+H2;實驗現象:有可燃燒的氣體(氫氣)生成。3.鐵與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化學方程式:Fe+H2SO4=FeSO4+H2;實驗現象:變成淺綠色的溶液,同時放出氣體。4.鎂與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化學方程式:Mg+H2SO4=MgSO4+H2;實驗現象:有可燃燒的氣體(氫氣)生成。5.鋁與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化學方程式:2Al+3H2SO4=Al2(SO4)3+3H2;實驗現象:有可燃燒的氣體(氫氣)生成。6.鋅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氫氣化學方程式:Zn+2HCl=ZnCl2+H2;實驗現象:有可燃燒的氣體(氫氣)生成。7.鎂與鹽酸反應生成氫氣化學方程式:Mg+2HCl=MgCl2+H2;實驗現
31、象:有可燃燒的氣體(氫氣)生成。8.鐵與鹽酸反應生成氫氣化學方程式:Fe+2HCl=FeCl2+H2;實驗現象:溶液變成淺綠色,同時放出氣體。9.鋁與稀鹽酸反應放出氫氣化學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實驗現象:有可燃燒的氣體(氫氣)生成。10.氫氣還原氧化銅化學方程式:H2+CuOCu+H2O;實驗現象:黑色固體變成紅色固體,同時有水珠生成。11.氫氣還原氧化鐵化學方程式:2Fe2O3+3H22Fe+3H2O;實驗現象:有水珠生成,固體顏色由紅色變成黑色(鐵片是銀白色,但鐵粉是黑色)。12.電解水分解為氫氣和氧氣:2H2O2H2+O2。13.水蒸氣高溫條件下與碳反應生成水煤
32、氣:H2O+C H2+CO。14.水蒸氣高溫條件下與鐵反應:4H2O+3Fe Fe3O4+4H初三化學方程式總結:與鐵有關1.鐵在氧氣中燃燒化學方程式:3Fe+2O2 Fe3O4;實驗現象:鐵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體。2.鐵與酸發生置換反應與鹽酸反應,化學方程式:Fe+2HCl=FeCl2+H2;實驗現象:鐵粉慢慢減少,同時有氣體生成,溶液呈淺綠色。與稀硫酸反應:化學方程式:Fe+H2SO4=FeSO4+H2;實驗現象:鐵粉慢慢減少,同時有氣體生成,溶液呈淺綠色。3.鐵與鹽發生置換反應與硫酸銅反應,化學方程式:Fe+CuSO4=FeSO4+Cu;實驗現象:鐵逐漸溶解,生成紅色金屬。與
33、硝酸銀反應,化學方程式:Fe+2AgNO3=Fe(NO3)2+2Ag 實驗現象:鐵逐漸溶解,生成銀白色的金屬。4.鐵的化合物的反應氯化亞鐵與氫氧化鈉反應:FeCl2+2NaOH=Fe(OH)2+2NaCl;實驗現象:有白色絮狀沉淀生成。氫氧化亞鐵與氧氣、水的反應:4Fe(OH)2+O2+2H2O=4Fe(OH)3;實驗現象:氫氧化鐵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后,會變成紅棕色。氫氧化鐵與鹽酸的反應:Fe(OH)3+3HCl=FeCl3+3H2O;實驗現象:紅棕色絮狀沉淀溶解,溶液呈黃色。氫氧化亞鐵與鹽酸反應:Fe (OH) 2+2HCl=FeCl2+2H2O;實驗現象:白色絮狀沉淀溶解,溶液呈淺綠色。
34、氧化鐵與鹽酸的反應:Fe2O3+6HCl=2FeCl3+3H2O;實驗現象:紅色固體溶解,生成黃色的溶液。氧化鐵與一氧化碳的反應:Fe2O3+3CO 2Fe+3CO2;實驗現象:紅色固體變為黑色,并且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鋅與氯化亞鐵的反應:Zn+FeCl2=ZnCl2+Fe;實驗現象:鋅粉慢慢溶解,生成鐵。補充反應鐵與氯氣反應:2Fe+3Cl2 2FeCl3;鐵與硫粉反應:Fe+S FeS;鐵與氯化鐵反應:Fe+2FeCl3=3FeCl2;氯化鐵與銅反應:Cu+2FeCl3=2FeCl2+CuCl2;初三化學方程式總結:與銅有關1.銅在空氣中加熱化學方程式:2Cu+O22CuO;實
35、驗現象:紅色銅片表面逐漸變黑。2.銅與硝酸銀發生置換反應化學方程式:Cu+2AgNO3=Cu(NO3)2+2Ag;實驗現象:銅表面慢慢生成了銀白色金屬。3.鐵與硫酸銅溶液發生置換反應化學方程式:Fe+CuSO4=FeSO4+Cu;實驗現象:鐵片逐漸消失,并有紅色金屬生成。4.氫氣還原氧化銅化學方程式:H2+CuOCu+H2O;實驗現象:固體由黑色逐漸變成紅色,同時有水珠生成。5.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化學方程式:CuO+CO Cu+CO2;實驗現象:固體由黑色逐漸變成紅色,同時生成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6.碳還原氧化銅化學方程式:2CuO+C 2Cu+CO2;實驗現象:生成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
36、氣體。7.五水硫酸銅加熱CuSO4.5H2O CuSO4+5H2O;實驗現象:固體由藍色變為白色(注意該變化屬于化學變化)。8.堿式碳酸銅加熱分解化學方程式:Cu2(OH)2CO3 2CuO+H2O+CO2;實驗現象:固體由綠色逐漸變成黑色,同時生成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9.氧化銅與硫酸(鹽酸)反應化學方程式:CuO+H2SO4=CuSO4+H2O;CuO+2HCl=CuCl2+H2O;實驗現象:黑色固體溶解,生成藍色溶液。10.氫氧化銅與(硫酸)鹽酸反應化學方程式:Cu(OH)2+H2SO4=CuSO4+2H2O;Cu(OH)2+2HCl=CuCl2+2H2O;實驗現象:藍色固體溶解,生
37、成藍色溶液。11.氯化銅與氫氧化鈉反應CuCl2+2NaOH=Cu(OH)2+2NaCl;實驗現象:生成了藍色絮狀沉淀。補充反應:銅在氯氣中燃燒:Cu+Cl2 CuCl2;銅與濃硫酸反應:Cu+2H2SO4(濃) CuSO4+SO2+2H2O;銅與稀硝酸反應: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銅與濃硝酸反應:Cu+4HNO3(濃)=Cu(NO3)2+2NO2+2H2O;初三化學方程式總結:與鹽酸有關 1.鹽酸與金屬發生反應生成鹽和氫氣與鐵反應,化學方程式:Fe+2HCl=FeCl2+H2;實驗現象:溶液變成淺綠色,同時放出氣體。與鋅反應,化學方程式:Zn+2HCl
38、=ZnCl2+H2;實驗現象:生成無色氣體。與鎂反應,化學方程式:Mg+2HCl=MgCl2+H2;實驗現象:生成無色氣體。與鋁反應,化學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實驗現象:有氣體生成。2.鹽酸與金屬氧化物發生反應生成鹽和水與氧化鐵反應,反應方程式:Fe2O3+6HCl=2FeCl3+3H2O;實驗現象:紅色固體逐漸溶解,形成黃色的溶液。與氧化銅反應,反應方程式:CuO+2HCl=CuCl2+H2O;實驗現象:黑色固體溶解,生成藍色的溶液。3.鹽酸與堿發生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與氫氧化鈉反應,化學方程式:NaOH+HCl=NaCl+H2O;實驗現象:無明顯實驗現象。與氫氧化鐵
39、反應,化學方程式:Fe(OH)3+3HCl=FeCl3+3H2O;實驗現象:紅棕色絮狀沉淀溶解,形成了黃色的溶液。與氫氧化銅反應,化學方程式:Cu(OH)2+2HCl=CuCl2+2H2O;實驗現象:藍色沉淀溶解,形成藍色的溶液。4.鹽酸與某些鹽反應生成另一種鹽和酸與硝酸銀反應,化學方程式:HCl+AgNO3=AgCl+HNO3;實驗現象:有白色沉淀生成,這個反應用于檢驗氯離子。與碳酸鈣反應,化學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實驗現象:白色固體溶解,生成能使純凈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二氧化碳實驗室制法原理。與碳酸鈉反應,化學方程式:Na2CO3+2HCl=2NaCl+
40、H2O+CO2;實驗現象:生成能使純凈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與碳酸氫鈉反應,化學方程式:NaHCO3+HCl=NaCl+H2O+CO2;實驗現象:生成能使純凈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比鹽酸與碳酸鈉反應更劇烈。初三化學方程式總結:與硫酸反應 1.硫酸與金屬反應與鋅反應,化學方程式:Zn+H2SO4=ZnSO4+H2;實驗現象:鋅粒溶解,有無色無味氣體生成。與鐵反應,化學方程式:Fe+H2SO4=FeSO4+H2;實驗現象:鐵片溶解,生成淺綠色溶液,有無色無味氣體生成。與鋁反應,化學方程式:2Al+3H2SO4=Al2(SO4)3+3H2;實驗現象:鋁片溶解,有無色無味氣體生成。2.硫酸與氫氧化鈉反應與
41、氫氧化鈉反應,化學方程式:2NaOH+H2SO4=Na2SO4+2H2O;實驗現象:不明顯。與氫氧化銅反應,化學方程式:Cu(OH)2+H2SO4=CuSO4+2H2O;實驗現象:藍色沉淀溶解,生成藍色溶液。3.硫酸與金屬氧化物反應與氧化鐵反應,化學方程式:Fe2O3+3H2SO4=Fe2(SO4)3+3H2O;實驗現象:紅色固體溶解,生成黃色溶液。與氧化銅反應,化學方程式:CuO+H2SO4=CuSO4+H2O;實驗現象:黑色固體溶解,生成藍色溶液。4.硫酸與某些鹽反應與氯化鋇反應,化學方程式:H2SO4+BaCl2=BaSO4+2HCl;實驗現象:生成不溶于強酸的白色沉淀,用于檢驗硫酸根離
42、子。與碳酸鈣反應,化學方程式:CaCO3+H2SO4=CaSO4+CO2+H2O;實驗現象:白色固體溶解逐漸,生成無色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不適合實驗室制備二氧化碳氣體。與碳酸鈉反應,化學方程式:Na2CO3+H2SO4=Na2SO4+H2O+CO2;實驗現象:生成無色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與碳酸氫鈉反應,化學方程式: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實驗現象:反應比與碳酸鈉反應更快,生成無色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初三化學方程式總結:與氫氧化鈉有關 1.氫氧化鈉與酸性氧化物反應與二氧化碳反應,化學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實
43、驗現象:無明顯現象。此反應用于吸收二氧化碳。與二氧化硫反應,化學方程式:2NaOH+SO2=Na2SO3+H2O;實驗現象:無明顯現象。2.氫氧化鈉與酸反應與硫酸反應,化學方程式:2NaOH+H2SO4=Na2SO4+2H2O;實驗現象:酸堿中和反應,現象不明顯。與鹽酸反應,化學方程式:NaOH+HCl=NaCl+H2O;實驗現象:酸堿中和反應,現象不明顯。與硝酸反應,化學方程式:NaOH+HNO3=NaNO3+H2O;實驗現象:酸堿中和反應,現象不明顯。3.氫氧化鈉與鹽反應與氯化銅反應,化學方程式:2NaOH+CuCl2=Cu(OH)2+2NaCl;實驗現象:生成藍色絮狀沉淀。(硫酸銅,硝酸
44、銅也可以發生類似反應)與氯化鐵反應,化學方程式:3NaOH+FeCl3=Fe(OH)3+3NaCl;實驗現象:生成紅棕色絮狀沉淀。(硫酸鐵,硝酸鐵也可以發生類似反應)與氯化亞鐵反應,化學方程式:2NaOH+FeCl2=Fe(OH)2+2NaCl;實驗現象:生成白色絮狀沉淀。(硫酸亞鐵,硝酸亞鐵也可以發生類似反應)與氯化鎂反應,化學方程式:2NaOH+MgCl2=Mg(OH)2+2NaCl;實驗現象: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鎂,硝酸鎂也可以發生類似反應)與碳酸氫鈉反應,化學方程式:NaOH+NaHCO3=Na2CO3+H2O;實驗現象:無明顯現象。與碳酸氫鈣反應,化學方程式:2NaOH+Ca(HCO
45、3)2=CaCO3+Na2CO3+2H2O;實驗現象:生成白色沉淀。與硫酸氫鈉反應,化學方程式:NaOH+NaHSO4=Na2SO4+H2O;實驗現象:無明顯現象。補充反應:氫氧化鈉與氯化鋁反應:3NaOH+AlCl3=Al(OH)3+3NaCl;當氫氧化鈉過量,會發生其他反應。氫氧化鈉與氯氣反應:2NaOH+Cl2=NaCl+NaClO;氫氧化鈉與氯化銨反應:NaOH+NH4Cl NH3+H2O+NaCl;初中常考化學方程式計算題練習題精選一、選擇題1電解水得到的氫氣和氧氣的質量比是( )A2:1 B4:8 &
46、#160; C1:8 D1:162電解54克水,可得到氫氣( )A6克 B3克 C1.5克 D8克 3化學反應:A+2B=C+D,5.6克A跟7.3克B恰好完全反應,生成12.7克C。現要制得0.4D,則所需A的質量為( )A5.6克 B1
47、1.2克 C14.6克 D無法計算4鋁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三氧化二鋁,在反應中,鋁、氧氣、三氧化二鋁的質量比( )A27:32:102 B27:16:43 C4:3:2 D9:8:175用氫氣還原+2價金屬氧化物a克,得到金屬b克,則該金屬的原子量是( )A16b/(ab)
48、160; B4(ab)/ b C4b/(ab) Db/16(ab)6質量相同的下列金屬分別與足量鹽酸反應時,產生氫氣最多的是( )AMg BAl CZn DFe7鋁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三氧化二鋁,在這個反應中,鋁、氧氣、三氧化二鋁的質量比是( )A27:32:102 &
49、#160; B27:24:43 C4:3:2 D108:96:20484克氧氣可跟( )克氫氣完全反應。A1 B0.5 C2 D493克鎂在足量的氧氣中完全燃燒,可得氧化鎂( )克A10 B6
50、 C5 D1210在化學反應 中,6克 與足量的 反應后,得34克 ,則化合物中,A、B兩元素質量比( )A17:4 B14:3 C14:7 D14:1711用鋁和鐵分別和足量的稀硫酸反應,都得到2克氫氣,則消耗鋁和鐵的質量比為( )A1:1
51、; B27:28 C9:28 D3:2122.3克鈉、2.4克鎂、2.7克鋁分別與足量的鹽酸反應,按鈉、鎂、鋁的順序得到氫氣的質量比為( )A1:2:3 B1:1:1 C2:3:1 D3:2:113相同質量的鈉、鎂、鋁、鐵分別跟
52、足量的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的質量比是( )A1:2:3:2 B2:3:2:1 C 14用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中,還原8克氧化銅,應該通入氫氣的質量是( )A小于0.2克 B等于0.2克 C大于0.2克15托盤天平調至平衡,在兩盤燒杯中各盛98克10%的硫酸,向兩邊燒杯中同時分別加入足量Mg,Zn欲使
53、天平仍保持平衡,加入Mg和Zn的質量分別是( )A3克Mg,3克Zn B1克Mg,1克鋅C7克Mg,7克Zn D5克Mg,5克Zn168克 在 中充分燃燒,需要消耗 _克( )A56克 B64克 C72克
54、 D60克17制取71克五氧化二磷,需要磷_克,需要燒氧氣_克( )A30克30克 B30克40克 C31克40克 D40克31克二、填空題112.25克 跟3.25克 共熱,反應完全后剩余物的質量為10.7克。則其中 是_, 分解的質量為_克,產生 的質量為_克。2相同質量的Mg、Zn、Fe分別跟足量的稀硫酸反應,產生氫氣的速度最快的是_產生氫氣的質量比為_。3電解10克水,能得
55、到氫氣_克,氧氣_克。4相同質量的鋅分別跟足量的稀鹽酸、稀硫酸反應,產生的氫氣質量比為_。5在高溫下用 還原m克氧化鐵,得到n克鐵,氧的原子量為16,鐵的原子量是_。6某同學用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完畢后,得到6.4克銅,共用去氫氣0.6克,則被還原的氧化銅的質量是_。三、計算題1實驗室要制取4.8克氧氣,至少需分解多少克高錳酸鉀?226克鋅跟足量的稀硫酸反應后,將產生的氫氣全部用來還原三氧化鎢( ),求可還原出多少克鎢(W)?3將21g鐵粉與足量的稀硫酸反應。計算:生成的氫氣和硫酸亞鐵各多少克?生成的氫氣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是多少升?(氫氣的密度是0.09g/L)4往10g含有Cu粉的CuO粉末
56、中,通入足量干燥的 并加熱至質量不再減輕為止,冷卻后稱得殘留固體質量為8.4g,求原混合物中CuO的質量分數。四、實驗題密閉容器內裝入某混合氣體,用電火花點燃,恰好完全反應,此混合氣體可能是 、CO、 三種中的二種或三種混合而成。(1)此混合氣體組成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若由 、 混合而成,則氫分子與氧分子個數之比為_。若由CO、 混合而成,則一氧化碳分子與氧分子個數之比為_。(2)若此混合氣體肯定有32g 和其它兩種氣體組成,在混合氣體總質量為62g這一特定情況下, 、CO、 三者質量之比為_。五、創新題1有一不純的鐵5.6g與足量的稀硫酸反應,放出0.21g氫氣,則鐵片中可能含有的一種金屬雜質為( )AMg BZn C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5年企業管理人員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參考答案(完整版)
- 2024-2025企業安全培訓考試試題考點精練
- 2024-2025廠級員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含完整答案【歷年真題】
-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18課《文言文二則》精美課件
- 2025合同毀約如何追索賠償
- 2025北京企業并購合同模板
- 2025標準商業辦公用房租賃合同
- 《2025年至2030年長期物業租賃合同》
- 2025煤炭開采行業電力供應合同
- 2025年度林地承包經營簡式合同
- 2025年吉林省民航機場集團長白山機場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小學生涯課件
- 目光禮儀培訓
- 西藏拉薩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第二學期英語試題4月月考試卷含解析
- 設備驗收方案
- 高中家長會 高三高考沖刺家長會課件
- 2025-2030中國觸覺馬達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4年全國統一高考英語試卷(新課標Ⅰ卷)含答案
- 自制飲品操作流程
- TSG Z7002-2022 特種設備檢測機構核準規則
- 茶葉中微量元素的鑒定與定量測定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