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廣州小洲村歷史建筑群調研報告調研人員 - 調研時間 2009年10月8日小洲村概況小洲村位于廣州市海珠區的東南部,是廣州“萬畝果園”保護區內的村莊,面積4.5平方公里。始建于元末明初,是目前為止廣州城區內發現的最具嶺南水鄉特色的古村寨。它有獨具嶺南水鄉特色的古村風貌、極具代表性的宗祠建筑蠔殼屋等民居和龍舟文化、北帝廟文化。【figure0.小洲村規劃底圖1】小洲村村落格局演變大致經歷了起源發展成熟拓展四個主要階段,最終成為現在我們看到的格局。小洲村因水而生,由水而名。故村民的生活方式與其息息相關。村民的房屋大多依水而建;最初交通方式也以水為路,以舟為車。村中道路大都與水垂直,沿涌有大街貫通。過
2、珠江水道,村民可以乘船到廣州、番禺等地,甚至出海。小洲村傳統的生存方式是農耕,種植一些糧食作物和果樹等。其中種植果樹的傳統一直延續至今。小洲村河網縱橫,綠樹成蔭。村民農閑時刻最喜歡的就是在河邊樹下聊天嬉戲,現在仍然保留這一傳統.【figure1.小洲村環水而建,綠樹成蔭,村民多在樹下乘涼休憩】小洲村建筑歷史分析一, 小洲村村落歷史演變小洲村村落格局演變大致經歷了起源發展成熟拓展四個主要階段。第一階段:開村到明初以華臺山為中心的村落起源期 小洲村東約有一座低丘,名為華臺山,高 16.31 米,山上原有一座小亭,在文革中被毀。據村民介紹小洲村最早的房屋就建于山的周邊,這一說法可以在有關的歷史記載中
3、得到驗證。華臺山當時為水中小島,小洲村的先人只能選擇地勢較高處定居,這是符合村落選址一般原則的。后來由于不斷的沖積和淤積,河道變窄,村域面積不斷擴大,逐漸形成今天的格局。 【figure2.小洲村前期格局發展圖1】第二階段:明初到清初村落緩慢發展期 現存歷史建筑中的天后宮、北帝廟、西溪簡公祠、簡氏大宗祠等大都是在明末清初時期形成的,這些建筑集中分布在拱北大街沿線,因此拱北大街應是當時最重要的街道,說明明末清初的小洲村發展已經相對比較成熟。 據史料記載,村中現存最大的宗族簡氏宗族的發展是從明代開始的。簡氏主要分為兩支遷入小洲村。一支為東源公,是在明初遷入,這一支的祠堂東源公位于東源大街附近,為“
4、其慎堂” ,但現在已經被損毀,原址另建了民居;另一支是西溪公,是在明成化年間遷入,這一支的祠堂為西溪簡公祠,又稱“受經堂” ,位于西江涌東岸的西約大街。第三階段:清初到建國前村落成熟時期 據廣州市志記載,宋末元初到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小洲人口僅增加了37 萬。明末清初,由于戰亂,人口大損。小洲村也不例外。康熙二十四年(1685) ,清政府在廣州設置粵海關,并在距離小洲村 2 公里左右的黃埔村醬園碼頭設立黃埔掛號口,是全國唯一的對外通商口。 康熙五十年 (1711) , 清政府推行“攤丁入畝”政策, 下令“滋生人丁,永不加賦”,這兩個因素促進了小洲村人口的迅速增長。簡氏一族在這一時期發展壯
5、大,逐步成為村落的主要力量,居住地域也發展到了村中心區域。小洲村商業貿易在黃埔村的帶動下開始繁榮,在最靠近珠江口的華臺山西北側形成了登瀛碼頭和登瀛大街。據小洲村史 ,清初登瀛大街已經是小洲村最繁華的街道,街道兩側商賈林立,熱鬧非凡。村民住宅也向登瀛大街兩側集聚。原西溪簡氏和簡氏大宗祠附近區域也得到了較大發展,村落日趨成熟。天后宮、玉虛宮等廟宇也是當時小洲村的繁華所在,香火十分旺盛,北帝誕大約是從這個時期開始流傳下來。同時,明末清初我國東南沿海一帶盜賊和匪患嚴重,簡氏族人不得不在古碼頭邊上修建城墻,以保衛家園。古城墻上的洞眼至今猶存。【figure3.小洲村中期格局演變圖1】第四階段:建國后至今
6、村落拓展時期 這段時期又可以分為兩個時期,一是改革開放前的緩慢發展時期,二是改革開放以后的大拓展時期。 解放以后,小洲村分田到戶,原地主和資本家的房子都分給了佃農和長工,每戶都有了固定的宅基地。大部分舊村居得到更新,西區靠近西江涌的部分和東區在這一時期發展較快,東源公就在這個時期的更新中遭到破壞。 20 世紀 80 年代以后是小洲村歷史上發展最快、拓展幅度最大的時期。村民紛紛改建舊宅,并向西、南、北三面拓展居住區。現存的大量樓房都是在這一時期建設起來的,約占舊區的一半以上。尤其是90 年代以后,隨著人口和社會經濟的發展,村區內的宅基地建設滿足不了日益增長的需求,于是跨過瀛洲路開辟了新的住宅區,
7、村南北兩端也進行了大規模的建設,村落規模得到空前地拓展。同時,小洲村良好的生態環境引起了眾多藝術家的居住興致,在瀛洲路以西的西江涌邊建設了“藝術村” 。但這個時期也是對舊區更新較快的時期,村內部分歷史建筑遭到破壞,村落的保護也開始提上議事日程。 【figure4.小洲村后期格局演變圖1】小洲村目前的建設呈現為兩種風貌。(1) 舊村風貌小洲村舊村主要指形成于以華臺山為中心、西江涌以東、河涌環繞的區域。村的建設呈現出圈層式蔓延的歷史痕跡。舊村內部建設密度大,街巷狹窄,建筑質量較差,以 12 層住宅為主,部分建筑已空置或坍塌。【figure5.已部分坍塌的房屋】(2) 新村風貌新村是指八十年代以后小
8、洲村民在瀛洲路西側及村南、北端建設的新住區。新村建筑密度比舊區稍小,戶均建筑面積較大,路網格局整齊,建筑質量較好,基本為 46 層住宅,其中藝術村為代表。【figure6.小洲村新區】二, 小洲村建筑空間分析街巷空間特色 小洲村的臨水街巷呈現出嶺南水鄉的特色,充分體現了“小橋流水、人家”的生活場景。百年老樹與樹蔭下休憩娛樂的老人、在水中玩耍嬉戲的小孩、老人旁邊忠實等待的狗,呈現了一片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景象。在廣州這座現代化的大都市,小洲村特有的臨水空間保留了古樸、安逸、回歸自然的古村落特色。河涌繞村,小橋到處可見。小洲村臨水的街巷大致體現出三種形態。 第一種是最能體現水鄉特色的“街河街”【fi
9、gure1】的臨水空間形態,以細橋大街一河兩岸最具有代表性。第二種是“街河屋”的臨水空間形態【figure1】,兩邊的街巷有一邊是臨水的石板路,另一邊是建在水邊的房屋,體現了典型的嶺南水鄉水上人家的特色。如新路大街一帶。第三種是“屋河屋”形式的臨水街道,這種街道臨水的一面是完全封閉的,只有零散的門前小巷通到水邊,完全體現了水上人家的傳統風貌特色。如細橋直街和低洲大街。而上述三種臨水街巷的空間形態又是相互交叉的,靈活多變的。建筑平立面特點小洲村的建筑類型按照年代可據以下分類:(1)明代建筑主要為村中遺留下來的舊祠堂及廟宇,有簡氏大宗祠、東池祖、西溪簡公祠、粵梅祖、慕南祖、天后宮及北帝廟等七幢。
10、(2)清代建筑 主要為部分祠堂、廟宇與民居。屬于清代的祠堂有瀛山簡公祠、泗海公祠、穗僑簡公祠、新廳、呂山祖等 5 處;廟宇有簡公佛、三帝廟等2 處。屬于清代的民居有司馬府第等71 處。 (3)民國時期建筑 主要以民居為主。多為體量較小的、磚木石結構、坡屋頂、青磚材料的傳統民居建筑。 (4)解放后80 年代建筑 從現狀調研來看, 解放后到八十年代這段時期小洲舊村有部分的更新和建設,這個時期的建筑多為平屋頂、磚混結構建筑。 (5)80 年代以后建筑 多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形式的平屋頂建筑。 (6)其他建筑 這類建筑主要是村中的一些臨時搭建用房、牲畜用房等,其年代不可考。建筑風貌 小洲村重點規劃范圍內
11、主要建筑類型有兩大類:公共建筑和民居。公共建筑主要為村民公用的祠堂、廟宇、會堂等;民居主要為純住宅及商住結合的住宅。 小洲村內歷史建筑體現了珠江三角洲地區建筑風格和樣式, 主要特點為:小面寬,大進深;空間高敞,通透;墻體薄,屋面薄。 (1)空間形式 小洲村內歷史建筑的空間形式主要有四種:一種為大型祠堂,如簡氏大宗祠、西溪簡公祠,平面形式為三進三開間兩側廊,中軸線布局,三進依次是頭門、享堂和寢堂;第二種由祖先故居演變而來的祠堂及民居大宅,其平面形式為三間兩廊一天井,如慕南公祠、四海公祠、瀛山簡公祠、司馬府第等;第三種為普通村民住宅,平面形式多為一間一天井和兩間兩廊一天井;第四種為商住結合的住宅,
12、平面形式多為一間或兩間,采用前鋪后居或下鋪上居的形式,面街立面為大面積拼木板的鋪頭裝,主要分布于登瀛大街和拱北大街。 (2)結構形式 一般而言,大型祠堂均為磚木石結構,由民居演變的祠堂多為磚木結構。一般為“大木小作”構架,不施斗拱,僅少量建筑檐下用插拱,以瓜柱承檁。 普通傳統民居多為磚木結構,采用山墻直接承檁的結構形式。【figure7簡氏宗祠磚木石結構】 【figure8.普通民居磚木結構】立面分析:富有特點的建筑類型蠔殼屋與鍋耳屋 (1) 蠔殼屋 在小洲村,最有特色的一道風景就是有著幾百年歷史的“蠔殼屋” 。小洲的祖輩村民就地取材,從海岸沙堤中掘出大量蠔殼,建造房子。據說,用這種方式構建的
13、屋子,冬暖夏涼,而且不積雨水,不怕蟲蛀,很適合嶺南的氣候。 蠔殼屋的建筑材料主要是蠔殼,是從沙堤里就地取材的,以兩兩并排的組合方式,再拌上黃泥而砌成的,是嶺南曾經“蒼海桑田”的見證物。蠔殼屋至少已有五六百年的歷史。 【figure9.蠔殼屋1】(2) 鍋耳屋 鍋耳屋因其山墻形似鍋耳而得名,有些起翹,有些不起翹,通常鍋耳山墻伴有精美的灰雕和灰塑,部分宗祠也有鍋耳山墻。 平面分析:祠堂與普通古民居(1)簡氏宗祠:簡氏宗祠規模宏大,共有99道門,從前這里是供奉祖先,族人議事和集會的地方。前堂后殿式,廊院式的布局,為嶺南風格的古建,梁柱尺寸纖細,無繁復的裝飾雕刻,可用端莊秀麗來形容。前面廳堂為三開間,
14、四進深,且加設卷棚式前廊,后大殿為三開間,九架前后廊結構。屋架為木結構,方形石柱,山墻,馬頭,屋脊上均飾有磚雕,紋樣造型處理手法簡潔,大氣古樸。整個祠堂裝修不見一般商賈宅院祠堂的華麗世俗,透出一種閑靜儒雅,淡泊寧靜的氣韻。【figure10簡氏宗祠】(2)民居:民居平面并不復雜,有些被租為藝術家工作室,有些成為具有商業功能的建筑。【figure11.普通民居平面】 【figure12.改成藝術家工作室的民居】【figure13改作商業用途的民居】民居基本沿襲舊時功能形式,改裝成藝術家工作室的民居在內部功能區劃分上進行了較大改動,作為商業用途的民居在內部平面結構上進行了改動。小洲村建筑評價小洲村的明清古建筑在舊村區保留很完整,大的祠堂、宗祠后來又進行了整修,結構沒有明顯缺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屆江蘇省新沂市第四中學七下數學期末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內部控制與風險評估試題及答案
- 2025屆江蘇省蘇州市新草橋中學八下數學期末教學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計算機VB考試挑戰突破試題及答案
- 課題研究與教學創新計劃
- 領導力發展培訓的重點方向計劃
- 人才發展與繼任計劃
- 2024年云南省水利廳下屬事業單位真題
- 保密排查報告
- 客戶需求分析與市場定位總結計劃
- 口腔醫院前臺服務培訓標準
- 搬運卸貨合同協議書
- 學校“校園餐”專項整治推進工作情況匯報范文
- 2024年撫順市三支一扶考試真題
- 道德與法治教育資源整合與利用方案
- 《WEBGIS編程入門教程》課件
- 2024年合肥濱湖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真題
- 醫保基金管理專項整治部署
- 2024年濟南市工程咨詢院招聘考試真題
- 小兒推拿培訓合同協議
- 防塵防潮倉庫管理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