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實務講座_第1頁
養老金實務講座_第2頁
養老金實務講座_第3頁
養老金實務講座_第4頁
養老金實務講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企業職工基本養老待遇核定與調整交流講座第一部分 養老待遇核定 我國養老保險制度體系構成 分類:分類: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待遇構成:待遇構成: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養老金(中人)繳費基數概念 繳費基數是參保人員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重要計算依據。 職工參加社會保險后,社保經辦機構為其建立一個終身不變的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和醫療保險個人賬戶。 職工繳費基數越高,其個人賬戶儲存額就越多,可支配使用的醫療費用就越多,退休時領取的養老金就越多。 參保單位和參保人員瞞報、漏報、少報繳費基數,將直接降低參保人員社會保險待遇的享受水平。 繳費指數指數:

2、指數:反映現象總體數量變動的相對數。指數作為一種對比性的統計指標具有相對性。 參保人員某年繳費指數:參保人員某年繳費指數:是指本人某年繳費工資基數年繳費工資基數與某某年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年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比值。 比如: 20122012年繳費工資基數(分子)年繳費工資基數(分子) 2012年繳費工資指數= 20122012年全省在崗平均工資(分母年全省在崗平均工資(分母) 本人平均繳費指數的計算:計算依據:(實施意見第十八條規定) 所稱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的計算公式為: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a1/A1+a2/A2+an/An)N 公式中,a1、a2an為參保人員1992年至退休上一年

3、各年的繳費工資;A1、A2An為1992年至參保人員退休上一年各年的全省職工年平均工資;N為參保人員1992年1月1日至退休上一年年底的繳費年限。 特別提醒:用人單位和參保人員因欠費或少報繳費工資補繳費的,補繳費的各年度繳費工資只能與補繳時當年繳費工資合并計算繳費工資指數。其中,在退休當年補繳費的,補繳退休上一年年底前的繳費工資與退休上一年的繳費工資合并計算繳費工資指數。最低繳費系數 系數系數是“指數”的另一個稱呼,實質相同。 最低繳費系數:最低繳費系數: 是計算基礎養老金公式中設定一個數據項目,是計算基礎養老金公式中設定一個數據項目, 是江蘇省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政策中的一項制度安排。最低繳費系

4、數計算實施意見第十五條和第二十二條所稱最低繳費系數的計算公式為: 最低繳費系數=1.0N66+(XnCn)(N n12)N 公式中: Xn為參保人員2006年7月1日后歷年的年繳費工資(當年繳費月數未滿12個月的,換算成年繳費工資;補繳2006年7月1日后欠費的繳費工資分別計入應繳費年度的Xn); Cn為2006年后歷年省公布的上下半年年繳費基準數平均值的60%; 某年(XnCn)大于等于1.0的,按1.0計算;某年(XnCn )小于1.0的,按實計算; N66為參保人員參加工作至2006年6月30日的累計繳費年限(不含折算繳費年限); Nn為參保人員2006年7月1日后歷年的年繳費月數; N

5、為參保人員參加工作至退休時累計繳費年限(不含折算繳費年限)。基礎養老金計算公式:基礎養老金基礎養老金= =(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一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一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工資最低繳費系數最低繳費系數+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 2個人累計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含折算繳費年限)個人累計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含折算繳費年限)1%1%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一年度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一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令計發基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令計發

6、基數數= =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一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一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簡化后的公簡化后的公式:式: 基礎養老金基礎養老金= = 計發基數計發基數1% (A) (最低繳費系數+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2(B) 個人累計繳費年限(C) A:在崗工資水平 B:反映繳費水平高低、 C:繳費年限分析A 基礎性養老金計發基數,適用年度為每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由省廳發文公布。 結論:同一個社保年度內本省退休人員的A值是相同的,省內不分地區差異。 序號序號 適用年度適用年度 年基數年基數 計發基數計發基數 1%(A) 增幅(增幅(%) 1201207-201306 459

7、84 3832 38.32 - 2201307-201406 51276 4273 42.73 11.51% 3201407-201506 57984 4832 48.32 13.08% 4201507-201606 61788 5149 51.49 6.56% 個人平均繳費指數分析(B) 繳費基數規定:參保人員工資收入超過基準數300%以上部分,不計入繳費工資;參保人員工資收入低于基準數60%的,按照基準數的60%確定繳費工資;本人年度繳費工資指數區間為0.63.0,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區間也為0.63.0,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與社平再 平均修正后,B值的范圍應為0.8,2.0,列表如下:

8、B值值 一一 二二 三三 四四 五五 六六 七七 八八個指 0.6 0.8 1.0 1.6 2.0 2.4 2.6 3.0修正 0.8 0.9 1.0 1.3 1.5 1.7 1.8 2.0平均繳費指數再平均的意義指數再平均的作用指數再平均的作用: :本人平均指數1,高于1以上的部分,減發50%。 繳費基數的范圍限定及繳費工資的算術平均的意義: 體現公平; 體現效率; 調節再分配的功能; 有利于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是制度完善的核心內容這一。政策完善前后繳費年限與基礎養老金份額對比表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X 3 2 1 Y 基礎養老金份額繳費年限完善前完善后基

9、礎性養老金計發舉例:有甲、乙、丙三人,男性職工,1955年12月出生,1972年10月參加工作,2015年12月到齡正常退休。甲、乙、丙三人的歷年和繳費明細見附表,現核定他們的基本養老金。基礎性養老金的計算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算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個人賬儲存額:(1)個人賬戶建賬時間:中人從1996年1月起,新人從參加工作之日起。(2)個人賬戶儲存額規模:從2006年7月1日起,個人賬戶的規模統一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多繳多記,體現效率,單位繳費不再劃入個人賬戶(3)個人賬戶儲存額歸屬:歸本人所有。(4)個人賬戶計息辦法:采用月積數法,按省廳公布的高于同期銀行利率定

10、期計息。(5)個人賬戶管理:社保經辦機構管理。計發月數規定: 年齡年齡 計發月數計發月數 年齡年齡 計發月數計發月數 年齡年齡 計發月數計發月數 40 23340 233 5151 190190 6161 132132 41 41 230230 5252 185185 6262 125 125 42 42 226226 5353 180180 6363 117117 43 43 223223 5454 175175 6464 109109 44 44 220220 5555 170170 6565 101101 45 45 216216 5656 164164 6666 9393 46 46

11、212212 5757 158158 6767 8484 47 47 208208 5858 152152 6868 7575 48 48 204204 5959 145145 6969 6565 49 49 199 199 6060 139139 70 70 5656 5050 195195 計發月數相關特殊事項:參保人員年齡未滿40周歲的,其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統一按40周歲的標準確定;參保人員年齡超過70周歲的,其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發月數,統一按70周歲的標準確定;年齡超過表列某整數的,按下一檔計發月數確定。 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辦法: 個人賬戶養老金=本人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過

12、渡性養老金參保人員1995年12月31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在本規定實施后退休的,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按照參保人員1995年底前的繳費工資和繳費年限,推算出1995年前全部繳費年限的儲存額,再除以120按月計發。推算儲存額的計算公式:規定第二十一條所稱推算儲存額的計算公式為:推算儲存額=1995年省和參保人員所在市職工平均工資的平均數參保人員繳費工資指數1995年底前繳費年限12%+1996年以后的利息推算本金 =5861 12% 1995年底前繳費年限(含特殊工種折算) 95年底前繳費工資指數 調節系數 推算儲存額繳費基數的確定:參保人員

13、推算儲存額的繳費工資指數按照下列方法確定: 一、1992年至1995年繳費工資指數=(XnCn)N 式中:Xn表示參保人員1992年至1995年間各年繳費工資。Cn表示1992年至1995年間各年省和參保人員所在市職工平均工資的平均數。N表示參保人員1992年至1995年間的實際繳費年限。 二、1991年12月底前各年指數確定: 1、1985年6月底前各年的繳費工資指數均按照 1.0計算; 2、1992年至1995年的平均繳費工資指數低于1.0的,1991 年底前各年繳費工資指數也按照1.0計算;大于1.0的,1985年7月1日后至1991年底各年的繳費工資指數按照1992年至1995年的平均

14、繳費工資指數計算。 前一、二項各年繳費工資指數的總和,除以1995年底前參保人員的實際繳費年限與視同繳費年限的合計數,即為確定的參保人員1995年底前推算儲存額的繳費工資指數。計息及利率公布:計息利率:計息利率:1、個人賬戶存儲額計息利息;2、推算儲存額計息利率。例如,2015年省廳公布數據如下:1、2015年7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期間,我省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儲存額計息利率確定為2.60%。2、2015年7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期間,參保人員前按照規定推算的儲存額按年利率7.8%計息。基本養老金的確定因素:社會保險法第十五條內容: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養老金組成。

15、基本養老金應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第二部分 基本養老待遇的調整調整的政策依據:調整依據:調整依據:國發200538號文第七條規定,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調整幅度調整幅度:根據職工工資和物價變動等情況,國務院適時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調整幅度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當地企業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年增長率的一定比例。調整程序:調整程序:各地根據本地實際情況提出具體調整方案,報勞動保障部、財政部審批后實施。基本養老金調整的原則:養老待遇計發原則: 效率優先,兼顧公平;養老待遇調整原則: 公平優先,兼顧效率。 基本養老金調整辦法1、定額調整;(體現公平,均等享受社會發展成果)2、按養老金數額的一定比例調整;3、按繳費年限調整(分段式、按五年一檔,按繳費年限定額);(2、3體現效率)4、托底調整;(保證基本生活)5、高齡調整;(70周歲、75周歲、80周歲)6、特定的人群調整。(高工、建國前老工人等)缺陷:目前計發機制與調整機制不能無縫銜接,出現斷層,不利于繳費激勵機制的形成。第三部分 新常態下養老保險改革的動向改革的誘因1、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2、人口老齡化程度加劇;3、社保保險基金收支形勢面臨挑戰。改革動向之一 養老保險體系的變革: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